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


   日期:2023/9/3 1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

针对他这种现象(一位东北的男居士,静坐时出现的现象)我们今天晚上来进行讨论。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当生理的气机既沉不下去,又冲不出来时,就会不停地动。再严重时会蹦蹦跳跳,甚至手脚有规律地拍打。尤其是体质不健康的人,当生理气机发动时,往往自己做不了主。不懂的人以为是出了偏差,其实是正常现象。尤其是结过婚的男男女女,更易出现这种现象。童子身则少。

有的人感到自己的大小周天在转动,这不是畅通。真正通了就感觉不到转动。就像一只瓶子里装满了水,就不会流动。之所以感觉到流动,就说明还有空间、未充满。有的人以为身体上有气机转动是好现象,甚至以为功夫层次很高。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修心态,只有进入修心态,才叫修道。气功,顶多进入二禅。修气,只能叫修身,不能叫修道。但修道之前,确实要修身。因为身体不健康无法修道。如静坐时,刻意求气,当有人告诉你大、小周天的走向路线,你会用意识去引导它,时间久了,是你的意识在转动。即使是气机的转动,也只是初级阶段。因为不把身空掉,根本无法入门。身体百年之内就要空掉。为什么佛法不讲修身体的气机?因为身体的变化再大,而心态未转变是没有用的。

当这种气机发动后,身体会有规则地抖动、转动。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要去制止它,而是让身体自然高度地放松。有的人很难放松,那就要给它点暗示。只有身体完全放松了,产生的气机才能畅通,进而充盈,人也会自然静下来。大家坐在这儿这么浮躁,就是气没有沉下来、气脉没有充盈。气脉果真充盈了,气不再流通,如同风止了,树叶才不动了。

生理的气机充满了,心理的杂念就产生不起来,身体自然如婴儿。如果静坐久了,身体还棒棒硬,说明身体的气机还没有转动。老子说:“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他这个“气”不是指呼吸之气,而是指体内先天之气。呼吸之气如同火柴,能点燃体内之气。

他(东北居士)今年41岁,正处于生理高峰期,可他给人的感觉,像60多岁。静坐以后,体内的元气产生了一点点,所谓的“气功舞蹈”、“自然舞”,都是因为体内的气机转动而引起的。当一个人越是静的时候,身体的元气产生的越多。(此时居士挪到后边坐,大喊大动,其妻问师父,怎样对治能好?)怎么能好呢?一个是禁欲,一个是练七个动作(莲花生动功),将体内的经络打通。就像水管,拉直了,水流动的就特别畅通。控制不住时,由于“气”自然往上冲,会不自主地打喷嚏。得过肝炎的人都知道,右肋会痛,就是气在走动而致。往往不懂这个道理,会感到茫然,如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放弃,让体内的真气不断补充、补充……可有的人以为是偏差,往往会放弃。

为什么会自动合掌、拍打?因为左属阳、右属阴,阴阳和合时两股力量要合在一起,所以就会产生合掌、拍打的动作。为什么捶打两侧的肾区呢?因为左肾产生阳气,右肾产生阴气,阴阳二气平衡,才能静下来,否则没有办法静下来。为什么成熟以后的男女,要有性生活?就是因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平衡。在印度、西藏,有阴阳双修的方法,那是没办法之法。每个人体内原本就有阴阳二气,根本不须借助于外边来修。古人讲“阴阳双修”,实际是指独身一人体内的阴阳双修。如果要男女双修才能成就,那么古时候许多高僧、大德都是一个人修成的,又如何解释呢?当一个人体内阴、阳平衡时,根本不需要夫妻生活。尤其童子身开始修炼的人,当他们修到一定程度时,无论走到哪里,在任何一个地方修炼,都能把那里的磁场改变,使之阴阳平衡。我们常说:某个地方磁场好、加持力强。是因为有大修行人在这里住过,不是他有意的加持,而是他能自然改变这里的磁场。一个人只有阴阳和合,身体才能处于宁静状态。当一个人发火时,为什么要喊叫、要打人?如果是年轻人,是血气方刚;如果是老年人就是因为气没有沉下来,而导致心静不下来。

像他(居士)这种情况,说明体内阳气还不是很少。如果阴气重,表现不是此种状态,而是很容易与幽灵界的众生沟通。正因为他是男同志,阳气比阴气高。处在现在这种状态,如果猛用功,100天就能突破。本来像他这种人坐在这里,心是很静的,可是因为生理上的这股气突然产生、突然发动,就出现了这些现象。当一个人睡觉或者疲劳时,就会出现不由自主地抽动,这都是因为身体虚弱而造成的。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你们都见过婴儿在睡眠状态下,会突然产生颤动,就是因为体内的真气在走动、冲撞产生的现象。因为婴儿的元气也不是很充盈,身体虚弱的人也是元气很少,所以其原理是一样的。一旦通过静坐,元气充足了,继而会出现有规则的抖动。

大家打坐都喜欢把腿包得严严的。如果坐在这儿静不下来,完全没有必要包那么严。如果你禅定功夫很深,一坐下来就能入定,也没有必要盖腿。为什么要盖?什么情况下才需要盖毯子?都说是怕受凉、怕风湿。在座的哪一位也不到要盖腿的层次。人睡着了为什么容易着凉?因为睡着后毛孔都张开了,周围的空气容易被吸进去。我们坐在这儿没有放松,毛孔怎么会张开?膝盖怎么会着凉?如果禅定功夫很深,三昧真火(精、气、神)产生,怎么会着凉呢?就如同熊熊火炉中投入木柴,只会烧得更旺。古时候在深山里修炼的人都穿得很少。我在西藏的时候,那么冷的天气,打坐时经常是穿着短裤。有的道友连短裤也不穿。只有当身体刚放松,又未完全放松,毛孔刚张开,还未完全张开时,才需要盖毯子。现在我们坐在这儿,毛孔没张开,外面的寒气根本进不来。为什么印度炼瑜伽功的人,鼻孔扎起来,把他扔到水里、埋到土里不会死?因为他全身的毛孔张开了(完全可以代替鼻子的呼吸)。你们听了,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先把气沉下来,气沉下来心就安了。即所谓的“气住神闲”。头脑活动特别旺盛,正说明气没沉下来,杂念多。只有气沉下来,思想意识才能高度集中。但是,刻意往下沉,往往会导致气郁,气郁进而会造成血瘀。有好多静坐的人,为了追求很快入定,会刻意把气沉下来,时间久了,身体会有很多地方痛,就是气、血瘀滞造成的。因为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静坐前一定要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身体一摆正,呼吸就畅通,进而心气就畅通,意识也就容易静下来。

他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气脉不畅通导致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猛的被惊吓似的。实际上是不由自主的动作。比如天气很冷时,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或者哆嗦,都是因为体内的生理气机在抖动。

实际上古人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他们自己的经验之谈,既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经书上讲的。为什么现在寺院里打坐时,都不讲调姿势?因为这种方法已经失传了。你问他方法,他让你只管坐去。靠死坐又能出几个人才呢?如同龟毛兔角!初祖达摩,本身就有一套调身心的方法,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都知道坐禅是“无为法”,如果连“有为”都修不好,怎么能把无为法修好呢?

有时我们感觉很累,也是因为“气”接不上来。当一个人中气很足时,一定很爱说话。因为他不讲话,前胸会憋得难受。只有通过不停地说,把这股气发出去,才不会使前胸憋得难受。如果通过修炼,变得不爱说话了,说一句都会感到很累。这是因为“上气”不接“下气”,上气放出去了,下气上不来,所以会感到很累。说话多的人,丹田的气不容易充足,因为说话要靠丹田之气来补充。

在静坐时一定要少吃饭,饮食减少后,也很容易使身体的气机畅通。饭吃多了容易使身体的气机阻塞。为什么饭后容易犯睏?因为胃里装满食物之后,全身的能量,包括头部的,都会从四面八方到胃部来帮助消化。头部的血流减少,缺氧,所以容易犯睏,不愿活动。大家都知道这种现象,但不知是为什么。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没有吃饱,或不很饿的时候,头脑很清楚。所以说“吃饱了,把人涨傻了。”佛门里主张“日中一食”,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开智慧。实际上过午不食,好处非常多。

现在到了春季,雨量也增多了。今天进洞会比较潮湿。你们会有什么反应?如果阳气旺,处在今天这个环境,就如同进入清凉世界!如阴气较重,会有阴森森、冷飕飕的感觉。

问:是否每个人打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上述居士的情况)?

师:身体弱者易出现。尤其是结过婚的体弱者。

问:每次打坐都要咳嗽,怎么回事?

师:是肺寒所致,《童蒙止观》讲肺寒要发“咝”音。

* 像他这种情况,一旦冲出去,头发会长出来,(居士已谢顶)。他应该多锻炼身体,或进行强度劳动。因为他画画时,精力全部集中在笔上,一旦静坐,气会各就各位。

* 打坐时会感到有人喊你、听到唱歌,都是过去世脑子里录进去的东西,不是外边的声音。

* 有个道友围着拐杖走了七天七夜入定了。49岁走掉了。人们原来问他什么时间走?他答:94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