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道与观想


   日期:2023/9/6 15: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道与观想

你们来到这里,都想闭关。想必你们对修行的方法,都已经掌握了?如果没有掌握,在屋子里或山洞里,每天怎么用功呢?坐在山洞里胡思乱想,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别说降伏自己的心了,连身体都降伏不了。两条腿都静不下来,又怎么用功呢?现在大家“腿”这一关都过不去,又怎么用功呢?为什么古人很少提到腿上的功夫呢?因为古人求道心切,腿的功夫根本不值一提。另一方面,古人对饮食特别讲究,尤其是静坐的人,一定要少吃。而且营养不能太多。一个坐禅坐得好的人,不可能发胖,一个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的人,怎么会发胖呢?再说打坐的人,体内热量特别高,把体内的脂肪都燃烧掉了。怎么会发胖呢?

妄念降伏不了,坐在洞里和道不相干。心早跑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去了。当腿痛的时候,思想又从外面住到了腿上,根本没办法用功。换一下腿,舒服上十分钟,又开始打妄想。每天都这样颠倒。如果掌握好了入定的方法,正常人40分钟腿开始疼,你完全可以在40分钟内入定(走掉了)。腿疼时你不知道。如能做到这一点,闭关也可以。但当你出定以后,腿还是会疼的。就像我们有时非常困,要睡觉,但姿势不端正,或趴在桌上睡着了。按常理这样睡会很累、身上会痛,可是睡着的时候感受不到。一旦醒来,马上会感到很痛。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为什么睡着了感受不到累和疼?我们打坐入定也可以做到这样,因为一个人入定后生理上是没有感受的,只是心里清楚。尤其是入二禅后,身体的感受完全不存在了。

为什么现在打坐的人、念佛的人都空不下来?都说杂念多,你不会对治杂念,不会用功的方法,坐在这里一定会胡思乱想,所以要给你一个方法。当一个问题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头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否还会打妄想?肯定打不起来。古人参话头,参公案,就是让你像发疯了一样,逼着你想问题。现在人用散乱心念佛,与佛不相应,根本没用。前几天讲,要深入到第八识,要录入阿赖耶识。如果没办法贮存到阿赖耶识,一点用也没有。

在座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上,这一生中究竟能回忆起几件事来呢?恐怕连50件也回忆不起来。因为你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大多数都没有刻骨铭心。刻骨铭心的事,很容易回忆,甚至不用回忆,经常会自己跑出来。如果专心用功念佛,每一念都贮存于阿赖耶识中,时间长了,不念会自念。因为八识的力量太强了,不由自主地会流露出来。就像某个人的习气太重,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比如贪心太重,贪得满满的,贪心就会时不时地流露出来,所以,过去祖师强调,一天要念几万声佛号,那真是一心不乱、没有杂念地念。一旦把清净佛号在阿赖耶识的藏库里贮存满了,就会形成念佛的习气。有的出家人一见面,就说:“你好。”有的就说“阿弥陀佛!”因为后者的头脑里,全是“阿弥陀佛”!寺庙里的人见面都是一合掌:“阿弥陀佛”,世俗上的人打招呼:摆摆手,翘翘下巴。

学佛人就应该养成学佛的习气,让学佛取代我们原有的习气。坐禅的见了面未必念“阿弥陀佛”,因为禅者眼里,是没有佛的,只有一个觉者。实际上意思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何为觉者?修禅人每个起心动念,都看得清清楚楚。达到这样,才说明你修禅有了一定基础。否则,进洞也是度日如年。念佛的人虽不主张看清每个念头,但他每个起心动念,必然是念“阿弥陀佛”。不论你学禅,还是学净,当你要达到一心不乱之前的阶段,都是要将自己的杂念看得清清楚楚。之所以在念佛时出现杂念,是因为走神了,给了杂念可乘之机。如果是学禅,念念无间断,杂念是无法产生的。你们会说:最难做到的是念念不断。“行云流水”,水管中的流水如有了间断,中间必然会有气泡。这个气泡,就相当于学佛者的杂念。

如果说你每分钟的呼吸是15次的话,那么你脉跳的次数可能是60下左右。在这一分钟里,念头会出现10次。这个数字不是准确的,仅仅是用来比喻这个道理。当有一天你的呼吸次数减少了,脉跳也会减少。同样,杂念产生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古人有:“气住、脉停、念息。”一说。这么说来,呼吸是根本。你要想呼吸停止,首先要让呼吸畅通无阻。你们现在马上感受一下:现在时刻,是右鼻孔,还是左鼻孔最畅通?按照阴阳学说,此时为阴(晚上8点钟)应以右鼻孔畅通为主,左鼻孔的畅通程度,应次于右鼻孔。如果你还未达到“天人合一”,气脉没完全畅通,表现会是左侧鼻孔畅通,右侧次之。什么时候,你在子时~午时,是以左鼻孔畅通为主;在午时~子时,是以右鼻孔畅通为主。说明你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达到这样时,你的每个杂念都会看清,说明身体是健康的,才能入道。所以古时禅者有病,会采用观想的方法自我治疗。

你们可能都知道,密宗有个“九节拂风鞭”的功法。就是为了让宇宙的阴阳和体内的阴阳合二为一。我们身体之所以有病,就是因为没和宇宙融为一体,而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首先呼吸要和宇宙的阴阳吻合,只有身体突破以后,才能继而突破心理这一关。身心突破,灵性的力量才能起作用。否则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被思想、也就是“我执”牵着走。而不是被灵性牵着走。

实际上,“观想”一说,各宗各派都有,并非密宗独有。禅宗的“观空”不是观想又是什么?净宗念佛、忆佛、净土十六观,就包涵了观想。密宗就更别说了!若能一心观想,可以改变你的心理和生理,使杂念逐渐减少。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在用功时如杂念多,也用观想,使杂念减少:我的杂念在减少了→更少了→已经没有了。念佛人也可以观想:我和阿弥陀佛相应了,眼前的一切都是佛,乃至于自己就是阿弥陀佛。但不论出现什么境界,都是“沿途风光”。如果你停留在沿途风光,就没办法前进,沿途风光的境界,一道比一道更美好。

当你的杂念逐渐静下来时,会感到呼吸很困难,身体憋得难受。这是正常的,是好的现象。能吸不能呼,就意味着你的杂念在减少,也意味着你的生理在改变。当一个人临终时,是呼出最后一口气,而不是吸进最后一口气。一个人体内有气,一定是软绵绵的。当呼出最后一口气之后,会逐渐变冷、变硬。新生儿为什么总是握着拳头?为什么人死后又将手伸开?这就是佛教讲的:人为贪恋娑婆世界的东西而来,总想抓住点什么,可到死又什么也没有抓到,这是宗教的说法。从生理学来讲,一个人能握拳,说明身体很健康,气很足。当死的时候,没力气握拳,自然就会伸开,因为元气走掉了。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受?生病时没有力气握拳,健康时拳头能握得紧紧的。因为神经一动,气涨到手掌,可自如握拳伸掌,说明中间的线路畅通。同样道理,腿麻的时候线路不畅通,神经不听你的指挥,想动,动不了。当脚不麻的时候,神经末稍受你的指挥,动个念头,马上拇趾就会动。如果你的耐力很强,腿脚由麻到木,由木逐渐到热,暖流逐渐冲开。冲开的速度如同慢慢变麻到木、到热的过程一样。

修行的人总想要一个方法,自古以来就有“有为”和“无为”之分。有为的方法千奇百怪。无为的只有一个—每起一个念头,都要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所有宗教的共法之处。有为法举不胜举,有磕头,有采用各种姿势打坐,不同声音诵经。甚至古印度有坐在树梢上,坐在水中,这些都不究竟,必须要上到无为法上来。平常人们讲:“有为法都修不了,还修什么无为法。”实际不是这样,因为有为法用久了,很难转到无为法上;无为法一开始不好掌握,用上一百天,一旦掌握了,就会发现自己的功力在上升,如同坐直升飞机,直线上升。就像炼外家功,炼三个月就可以打人。炼内家功,炼三年才能用,但一旦炼成了,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个人可以打十个人。豆腐再厚,也顶不过刀子。外家功好比是豆腐,内家功犹如刀片。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为最后都要落到无为上成就,无为法开始也需要有为法做基础。

传统佛教,磕头后有个问讯,就是把手指到额头上。现在都不这样做,古人是这样(手指要触到额头)。其含义,就是让你不要朝外看,要向内看,额头是个总开关,你虽然在同别人讲话,但思想却在向内看。一旦思想不外驰,时间久了,额头前一片光亮,虽然是“光影门头”,但它是必经过程,是成道的消息。如果在修炼的过程中,一点消息也没有,说明离道还很远。佛祖当时“夜睹明星”,是内在的明星,而不是外在的明星。否则,他天天看见天上的星星,怎么未悟道呢?这是我自己的看法,留给你们参一参。

* 要修道,心要死;心不死不会成道。前几天讲:一念十年,十年一念,就会有大成就。我是十年一个目标,比如闭关,前后用了十年;现在建闭关中心,也打算搞十年,以后再干别的。

* 真正用功,出现的病,都是禅病,不会死掉。跑香,喊叫,就是为了把气血打通,为了对治禅病。

问:不睡觉,能不能硬挺?

师:我说“能”或“不能”,你都会抓住不放。只能回答“两可”。

* 双盘,气能沉下来,腿会更痛;单盘,气没有完全沉下来,气容易浮动。腿不太痛,但心不易静。有智慧,能见道不易成道;有毅力,能修道不易见道。因此修行既要有智慧,又要有毅力。

* 体内元气足了,自然不需要五谷杂粮来补充元气
也就是达到所谓的“僻谷”。开始几天要多喝开水(会解黑色大便),如元气不足,不会自然僻谷。“气满不思食”、“精满不思YIN”、“神满不思睡”。

* 有心脏病的人,打坐几年下来,绝对会好。

问:空气是不是有声音?(打坐时听到声音)

师:空气不但有声音,而且还有颜色。还可以抓一把送给别人,音乐同样也有颜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