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就是学做人


   日期:2023/9/23 19: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就是学做人

学佛、做人、做事,是一体的,是分不开的。如果大家来到这里,没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来维护,根本没有必要住在这里。否则的话,你难受、我难受、大家都难受!出家人讲究一个“随缘”,你在哪里住着安心,就住在哪里;不安心,就不要勉强。

佛门里有句话叫做“有缘同住,无缘走人”,还说“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僧人就像流水一样,寺院是如如不动的。“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正是这样!

一个人你在社会上做不出自己的事,你到了佛门里面,你还是做不出自己的事。有能力的人,无论干什么,都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能力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发现!你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住。你可以掩盖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但是掩盖不住自己的眼神。这就是造化在造人的时候,给了一个地方让大家去识别它!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绝对正确。判断一个人敏锐与否,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主见、是否是浑浑噩噩,就看他的眼神。

学佛,不在于言语,主要看我们日常的行为。佛法不是说出来的,是修出来的。我曾经说过多次,判断一个人千万不要通过他的语言来判断他。成功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说到“一万”,能够干出来“一分”,就算你不错了!也就是说给你打折扣剩下万分之一,就算不错了,你也一定能够成功了。

一个人,内在有一股力量,他通过语言把这股力量发泄掉了,他就不会通过行为发泄出来;他如果是通过行为发泄出来,他就不会通过语言发泄出来。譬如说善于做事的人,他肯定不善于讲话;善于讲话的人,他肯定不善于做事。当然也有两者具备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多。

为什么说爱说话的人不愿意做事呢?因为他已经把内在的力量通过讲话给发泄掉了。不愿意讲话的人呢,他内在的力量是通过做事来发泄的。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股力量,它必须有一种表现的方式,你不可能把这股力量压抑在里面,不让它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是通过一种方式宣泄出来。

我曾经讲过,世上没有一个消极的人。他对这一方面消极,他必然会对另一方面积极。人家都说出家人不爱干活,可是有许多人喜欢游山玩水。他把许多心力都放在游山玩水上来了,他对这一方面表现得特别积极!难道你说他没有积极的心态吗?

一个人内在的素质,跟他先天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他愿意进步、渴望进步,加上自己的努力,他肯定会进步。如果光说自己笨,而不去努力,那么他永远都不会变得能干!

许多事情都是学会的、慢慢观察到的。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不观察、不学习就会干事情的。会干事的人必然是一个细心的人,你不细心,怎么会干事呢?正是因为你细心,才善于观察人、观察事物。能够观察事物,就能够善于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你不善于观察事物,你内在的起心动念,你也肯定观察不到,发觉不了。

因为你具有一颗很细的心,用来做事,你就会做得很好。如果你把这个念头转变过来去学佛修道,你同样也是会很细心,能够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

你做世间的事情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你来修道,同样也会是马马虎虎。你对它马马虎虎,它也对你马马虎虎,那么最后被马虎的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出家人的“家”最多,如果你没有一颗真正出家的心,你就没有家,你一辈子都会受痛苦!因为在俗家,你已经没家了,那是你父母的家,哥哥、妹妹的家,那根本不是你的家!你既然出家当和尚了,那么寺院就是你的家。你如果没把寺院当作家,那你就是一个漂泊的人!

一个人能够随遇而安,到任何一个地方就把这个地方当作你的家,那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寺院靠谁来维护?靠你、靠我、靠他来维护;寺院是谁的家?是你、是我、是他的家。你没有理由不把寺院当作你的家!你在这里常住,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家。

即便是你在这里住一天,也把这里当作家,你就拥有轻松、自在、归家的感受。如果你没把这里当成家, 你就会感觉很累,就像一棵没有根的草一样!

我们通常为了给对方留面子,说这个人很会修行,只懂修行,只是不会做事,缺乏做事的能力。你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怎么会有道理呢?会修行!难道修行不是在做事吗?“修行”本身也是一件事,如果你会做这件事,难道不会做那件事吗?修行是用“心”,做事也是靠心,如果说一个人很能干,难道说只能是在这一方面能干,在另外的方面就不能干吗?

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只要是想学习一件事情,肯定都能够学会,除非你不去学。我们出家人有很多机会学习,是最容易锻炼自己的。因为出家人会接触到各个层次的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来到我们出家人面前的人,带着各种心态的都有。

世界上接触各类人机会最多的是出家人,能够看透人性的还是出家人。因为社会上许多人的心态、思想、不敢对社会上的人打开,可是敢对出家人打开,因为出家人是世外人。

过去许多人才都是在出家人里面,尤其是在唐、宋、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这些年间许多大人才都是出在出家人里面。现在的出家人里面也有人才,但是比例太少了!我有时候经常问自己:假如我不当和尚,我用什么能力去生存?有什么本事发展?

大家想一想,学佛究竟学什么呢?无非就是学“做人”。学做人,无非就是学做事。事做好了,才说明你人做好了;人做好了,才说明你学佛到位了。这三者根本没有办法分开!脑袋呀,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有智慧;越不用,越迟钝、越茫茫然。对自己要狠一点,你自己不对自己狠,想叫别人对你狠,那你就要付出了,付出什么呢?付出脸面!

实际上你能够找到一个人,他能对你狠,那可以说是你的造化、是你的福气、是你生生世世修来的!事实上你也找不到一个人对你狠。人家凭什么对你狠呢?人家既不欠你的,又不该你的,凭什么手把手地教你、耐心地教你呢?

让别人管我们,自己是非常难为情的。尊贵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管,都是自己管自己。一些贱骨头的人才需要别人来管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良马见鞭影则行”,实际上我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我当过农民,我在家时也耕过田、养过牛。我养的那头牛,根本不需要鞭子!我把绳子往它脖子上一套,它就一直不停地走,根本不需要举鞭子,不需要人督促。

而有些牛呢,你举着鞭子不停地打,它还是慢腾腾地。你狠狠地打,它就走几步、你不打,它就不愿意走了。有灵性的牛,你把绳子往它脖子上一套,它就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完成,不完成,这个绳子就不会解除掉,只有尽快完成任务,绳子才能提前解除。

人的价值,是通过自己做出来的事情来体现的。牛是否听话、是否能干,也是通过耕田来体现的。能干的人放在哪里都能干。你即便是让他去刷厕所,他也会刷得干干净净,不把气味刷除掉,他不会罢休!他干任何一件事都会精益求精,把它干得十分完美才放手。你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一旦转移过来学佛修道,同样还会带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走到尽头不停止的精神去做。

人与人之间,都不愿意管对方,也不希望对方管自己,都需要对方尊重自己。可是有些人(包括有些牛),他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他喜欢别人用鞭子抽打!

有的人只会念几部经,混碗饭吃,你叫他做一点事情,他做得一塌糊涂。你仔细剖析这种人的内心,实际上他连念经也没念好。如果是真会念经的人,他绝无可能不会做人、做事。你真的把经给诵透了、诵懂了,也就意味着你吸收了经中的智慧。读完经了、读完书了,你不会应用它,说明你就没有吃透它的思想!

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也是说明他没有领会书中的真实含义。如果真的吃透了,就会应用书中的思想了。既然是会应用,就不是书呆子,既然是书呆子,就说明没有领会书中的思想。

人家社会上的人笑我们出家人:一个个都傻乎乎的、一个个都入了大定了!我曾经讲过,好多人临终的时候(当然也包括许多在家人),由于生前就浑浑噩噩,内在的智慧没有出现,这一类型的人,轻一点会去做孤魂野鬼,严重一点会进入畜生道!

因为他生前就没有方向,临终就更不知道去向。你误以为自己是学佛修道的,你临终就能到极乐世界。你有这种想法,难道就能去吗?你有这个想法、这个欲望,但是你还要知道方向,还要知道路才行。

大家都知道有美国,都想去美国,但不知道美国在哪个方向,也不知道路线怎么走,那么我问大家,你怎么去?怎么走?仅仅凭你向往美国,有这个念头,你怎么敢肯定能到美国呢?那只是想象而已!

一个人内在的潜在能量,不管是智慧还是神通,一是通过修定修出来,二是通过无我地奉献,也可以把它引发出来。“入定”是往里面挖,像挖井一样,不断地挖,挖深了,就把水给挖出来了,智慧神通就出来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无我地奉献。什么叫做“无我”呢?你把自己交给了三宝、交给了众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什么都愿意付出。要力气,付力气,要什么给什么。不断地奉献、不断地打开自己,你的神通智慧,自然也会出现。

往外释放的时候,给予的时候,就如同一间屋子里面的东西,不断地拿出去,拿到最后,一定是空掉了!“得道”就是在“真空”后才会出现,才能够产生“妙有”,进一步产生“妙用”。

多数学佛修道的人,都是小根小器的人,他只能够采用第一种方法——“打井”的方法。不断地打、不断地打……大根大器的人,他是采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奉献”的方法。把门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往外拿、往外扔、往外给予、奉献、施舍!一个是寻找,一个是给予。

你要想证得圆满的果位,最后必须要回到“往外”的这条路线上,否则你永远是一个罗汉。因为罗汉的果位,就是采用“打井”的方式来获得的。为什么“六度万行”要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不把“禅定”摆在第一位,而摆在第五位呢?

一个从饿鬼道转世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来修行的话,所采取的方式,肯定是“打井”式。从人道投胎的,或者是从仙道下来做人的,这一类型的人,通常都是非常大方、心量也非常广大、能够施舍。从菩萨道、佛道再来的,就更不用说了。在他内心里面“贪”的影子非常微细,几乎看不到。

畜生道,一是愚昧,二是无知;饿鬼道呢?大家都知道它是“贪”。为什么贪呢?还是由于愚昧!如果他智慧开了,怎么会愚昧呢?怎么会贪呢?所以从这两个道走出来的人,纵使修行,他的层次也不会高,往往走的都是小乘的路线。他如果真的把小乘的路线修成功了,那也不错!

事实上,他也不可能达到小乘的果位!因为连最基本的“人道”还没有修好,他怎么能够得到小乘的果位呢?大根器、大心量的人,才能够修行。

你光想索取,不愿意给予、不愿意付出,那么你内在的智慧、神通和功德、福报怎么培养起来呢?“培福”,不是从索取中培,而是从付出当中、施舍当中、奉献当中培的。这些都是前提条件,首先要带着一种“无我”的心态来做这些。
有人品,没能力的人,不能够重用。因为你交给他的任务、事情,他只能给你搞“砸”、搞乱掉!他的搞砸、搞乱,不是有意的,完全是出于无意,你生气都生不起来。

有能力而没有人品的人,绝对不能用!他只能坏你的事,而不能成你的事。也许眼前能成你一些事,但最终是坏你的事!

往往大家用人喜欢讲究对方的人品。没错,对方人品确实挺好,可是他根本不会做事!他是个“人”,但他不是一个“人才”。他只能够把你的事情给搞砸了!这种人绝对不能够重用,只能够给他一个不轻不重的位置,摆在那里,有他没他都行。叫他充充数,呐喊呐喊,壮壮阵势还可以,他绝对不能独当一面!纵然他有德行,也不能叫他独当一面,因为他没有能力。

有德有才的人很难找到,因为有德有才的人,是要讲究缘分的,他未必会在你身边干事。往往有德有才的人,都是拉一杆大旗,自己打出一片天下!有才没德的人,他绝对打不出一片天下!往往那些有德无才的人,还能够打出一片天下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闭起眼睛来问一问,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有德还是有才?是德才均无,还是德才兼备?还是偏重于哪一方面?

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你是一个出家人,你可以没才,但一定要有德!你有德,就有护法。你如果光有才,没有德,绝对没有“护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出家人,你不会做世间上的事,这个理由可以用来为你掩盖。所以出家人最好往“德行”这方面发展。

当然我是希望出家人德才兼备,但是,事实上,刀没有两面快的!做事情经过一次,下次还是不会;经历了十遍,还是不会!哪有这样的人呢?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你们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觉西师:师父安排××师开示,有人不配合……

师:凡是来到东华寺的人,都要叫他讲开示,给他一个施展的机会!不能让人家觉得:我想讲,他们不给我机会!不能给人一个把柄:“我想讲,不让我讲。”

为什么过去那些老和尚,大家来到他身边,他都叫大家讲开示呢?第一显得他大度,第二说明他爱惜人才,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三,这也是他淘汰人的一个办法。你有能力、能适应就留下来;没能力,不适应就被淘汰掉了。不是他指着你的鼻子迁单把你赶走掉的。

当然还有一些笨办法,那就是祖师、开山大和尚,天天叫你干活,把你累得半死!你受得了,就留下,受不了,你自己就走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寺院香火那么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住,偏偏还要种那么多田地。

这是一种锻炼人的方法,修炼人的方法、教育人的方法、淘汰人的方法、管教人的方法!它的好处太多了。我有时候想,我也不会教育人,也不会管教,但是最有利的是我们东华寺有几千亩地(笑)!天天种地,一天八个小时干活,大家很快跑掉(师笑,大众笑)。

但是外面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也要按这个地方的规矩办事,不能标新立异。常住安排你的,你就去做;常住没有安排的,不要搞特殊。你想搞,就要跟负责人商量,负责人允许了,你再去做。

如果说大家来到这里,你一个样子,他一个样子,这就不是道场了。“道场”就要整齐、统一,显得庄严。不整齐、不统一,绝对不会显出“庄严”二字!我们都说军队很庄严、很威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统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