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照光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1


   日期:2023/10/31 8: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释照光

序言:

人生一世匆匆而过,几十载如露如电。虽如是短暂,但世人不觉无常迅猛,于一生之中耽著五欲而沉溺其中。对人生之生死大事不闻不问,于人生真理而不觉晓,故不能乘真理之道而超生死。只能消极等待死亡,纵情声色,以期忘却死亡之恐惧。

法界众生无不厌苦欣乐,然则凡夫众生虽常求诸乐而不能得,心厌苦患却未能离,如影随之而常现前。奈何!奈何!皆因无始以来一念无明不觉而轮回生死,妄执人法落入二元取舍,故虽经无始流转而不能出离生死!

我等众生本与诸佛无别,所具体性本自具足圆满一切智慧功德,但因迷执而不悟真理,故不能开发本性之功德妙用,为生死所转。

大觉释迦世尊以三转*轮而觉诸众生,初转四谛*轮度化二乘声闻,二转般若*轮广宣空性妙义,化诸权小菩萨声闻等众入究竟一乘寂灭道场。三转*轮则阐述如来藏光明,以明空不二之义趣,导引诸行者穷尽佛之境界。

世尊三转*轮中,仅般若就宣讲了二十二年,由此可见世尊对般若之重视。《大般若梵》本共三十万颂,汉译则为六百卷,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本三百颂,而汉译则为一卷。此经在翻译之初未得到广泛弘扬,直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之时,才得以弘传。大师独具慧眼依此经教化众生,为众生开示实相而印佛心。至此之后,此经便受到禅宗诸师广泛弘扬,成为了禅宗所依的根本经典。于五祖弘忍大师之后,一直到现在,佛教界之大德无不重视此经。此经之注疏,仅收藏于大藏中的,就多达六十余种,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样,是般若部中注疏最多的经典。据传说此经注疏,从古时至清朝时期,有八百多家注解。由此可见,此经在中国佛教界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乃至今时之佛教界的诸佛子皆莫不知此经也。

古今佛子读诵此经者难以计数,故此经之感应事迹亦比比皆是。无论消灾延寿、超拔救护、积资净障、调心伏魔,此经皆具足不可思议之功德。如堪布索达吉上师所翻译之《金刚功德经》中广泛地记载了此经的感应事迹。由此诸多感应事迹中,不难看出此经之殊胜特别,故愚僧亦劝请诸位法师大德,以及所有佛子道友精进弘扬诵持此经。

古时大德诸师所作注释,愚阅读后觉得法理玄妙幽深,虽殊胜难思,但文句生涩不适合当今之人学习。而今之诸山大德、长老、耆宿,虽亦讲述此经。奈何!此经义趣深幽,非只言片语而能尽诠。又凡诸佛经皆有外、内、密、无上密意之四种差别,故而诸师虽欲为众生开示此经妙旨,然亦不能探其究竟。

愚僧遍阅今之注解,个人认为于诸家注释中,当以堪布.索达吉所著之《金刚经释》最为圆满,堪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般若的义趣,而且在注释中,也比较细致地对比了几个译本的差别,并且能依中观见抉择本经义趣。这中解释《金刚经》的方式,是在汉地其他的注解中看不到的。

然则,当愚多次读《金刚经》时,越读越觉得此中法义甚深广大,依不同的角度观待即有不同的体悟。又语体文字不同方式的应运,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故在观察了种种因缘之下,发心讲解及注释此经,欲于此浊恶末世之中,以般若深慧觉悟众生!

再者,也是因为愚僧曾经看到汉地很多所谓的大德,在解释《金刚经》时,把此经归类为纯粹的理教,说本经没有事修实用。但当愚深入参悟时,却觉得此经乃是一切大乘理事教法的根本基础,如本经中所言之‘发心、住、修行、降伏其心’等皆是大乘道之根本。此四种乃是经中最根本的要义,怎么能说本经是纯粹的理教呢?难道此四种不是实际修持中的关键吗?还有的人把《金刚经》中所宣讲的现空不二之义趣,讲成如阿罗汉所证的空性。众所周知阿罗汉所证的乃是灭尽明分妙用的单空境界,非是本经所宣讲之现空不二之义趣。为破除颠倒邪说,正本经之义趣,故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而注释本经。

愚僧障深慧浅,修行境界亦不能堪比诸师,故虽注释此经,亦不敢妄言圆满。然而,诸弘法者皆有各自之因缘,语言文体亦有种种差别,故所阐述亦有不同之处。愚自觉对此经有所通达,亦有自己不同的体悟,故今以不同的角度和见解,依教理二证诠释此经。

故今!诚祈诸佛及历代传承祖师,护念加持!也望诸有缘者能悟入般若妙义,而共证涅槃极果。

 

 

 

 

 

四川色达然充寺祖古 嘉扬彭措(释照光)

于公元2009年8月20日序于包头静修中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释迦座下 形象沙门 戒仁.照光 撰著

 

顶礼空明现觉性三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法王子!

今释此经主要依世亲菩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之观点,以当今之语言文体综合诸古大德的著疏广而释之。本通解之科判主纲乃是引用贤首宗二祖智俨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中之科判而立,在细节处再分别判立。

 

全文分七大段解释: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甲二藏摄分齐;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甲四解释经题;甲五略述译者简史;甲六正释经文;甲七总结。

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分二:乙一教法总兴之由;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

 

乙一教法总兴之由

诸佛如来应化世间,成等正觉,树大法幢,击法鼓演说教法,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破诸迷惘,入佛境界,得大安稳,获证涅槃。

所言佛之知见及境界者,即是众生现前本心。非离众生心性之外,别有佛以及知见和境界等事。故入佛知见者,即是明悟本心而现量觉悟本性。入佛境界者,即是究竟证悟本心。生死轮回之一切皆是由迷本心而起,故只有明见、证悟本心方能破诸迷惘,而出轮回之窘困。

众生虽然自具圆满的真如自性,但因妄覆而不现,所以要假借言教,开示标指方能悟入。故我佛释尊为明示无上菩提之道,而于无言真理之中,起方便言教而说三藏十二部经典。释尊一切言说皆是为利益众生而说,非自卖弄学问。乙一教法总兴之由竟。

 

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分五: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

 

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

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阐明空性之宝典,亦是照昏瞿之明灯,能断众生种种疑网,而开启觉慧。故释迦世尊见权小行者落入单空等偏执,为破彼等谬执,亦为利益将来一切有缘众生而说此经。

凡夫众生为无明障惑覆蔽,而不知诸法无我之真意,故于诸法无我中而执有我,于无常中执著常有。由是不能随顺真理却起诸倒想,为三毒[1]等执持,故生种种烦恼痛苦。若欲令众生出离烦恼,则必当令其明诸法实相,了无常苦空之义趣,方能令彼等众生安神定志得大安稳。而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具此德,能破除一切虚幻,显诸法真实境界,故此经乃是应众生因缘所感,释迦世尊发大悲心而说此经。

一切众生皆由不悟实相真理之故,起我、法二种倒执,由此二执起烦恼、所知二障。由我执[2]而生烦恼障,障碍自心本体,故心不解脱,造业受生而轮转于六道;由法执而生所知障,障碍本性智慧不得现前,而难获究竟解脱。纵使虽得权、小之修证,但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二乘,不得究竟成佛故名为障。

众生因有我执之故,随之而起贪嗔等颠倒。贪著世间七情六欲,不思诸法虚幻,人生无常之义趣,虽然于无量劫中经历生死轮回,亦不能彻底了悟人生真谛。更有甚者,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行不择手段及勾心斗角等丑恶之行,不惜造种种恶业。然而一时的满足,却招致累劫恶道之苦受,实在是愚痴的可怜!凡夫众生之所以有如是,乃皆因为误认为‘我’为实有,故起我及我所的执著。于顺情悦意的对境生取著之心,而面对违逆之境,则起嗔之排斥之心。有情众生的贪嗔二种颠倒是有痴生起的,所谓‘痴’即是有昧诸法实相而起,故若欲断除此三毒,则必先从破除痴暗下手。而佛经中的般若部诸经,皆是为破除众生妄执诸法实有而说,故唯有专心学习般若教法方能破妄显真。

由此故知,我法二执的根本既然是痴暗无明,那么唯有了悟诸法实相,无明方能灭尽。若无明惑业灭尽,则我法二执得除,烦恼以及所知二障则随之而断,当下即能超越生死轮回。释迦世尊为除众生我法二执之故,而说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丙一为对治我法二执竟。

 

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

本经之全部义趣,皆是围绕着如何令根熟及根未熟之菩萨安心于道,得不退转及大自在而说。

科判中之‘种’即根未熟之菩萨,而‘现’即根熟之菩萨。根未熟之菩萨虽能于佛法结缘,但因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义趣,不能发坚定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根熟菩萨虽发起菩提心,但因不悟染净无别,空有不二,轮涅一如之义趣,故难以即身而得成就。

根未熟之菩萨(指已经皈依三宝与大乘教法结缘的凡夫行者,以及二乘声闻。)菩提种子未有生起,皆因不知实相真理,故有所疑;根熟之菩萨(指权教之小菩萨)虽菩提种已经生起,但没有穷尽真空妙理,故心有所疑。彼等二种行者由有疑故,不能究竟的入于大乘胜境,心不安稳,菩提心未有坚固。

释迦世尊为断彼等二疑于此经中,随须菩提所问,而蹑迹节节断疑,如是乃至全经二十七段,皆为断疑故而宣说。丙二为遮断种现二疑竟。

 

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

一切凡夫众生皆因轻、重二业,而感受轻、重二果。凡夫无智,于因果命运无力转变,故佛世尊为教众生转重业令轻受,灭轻业令不受,而说此经。如经中从:“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至:“当知是经亦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皆是在讲说如何转灭轻重二业。

凡修行佛道之人,无不想尽快的灭除罪业,而增广福德。本经之中广明如何究竟灭罪,如何积累无为功德。所谓罪由心生,凡夫心由迷种种法相而生,若依般若了悟诸法无相,而破灭相执,则一切罪障亦得以灭尽。般若乃诸法功德之源,若能悟般若义趣,于行持有相善法时,心不取著于相,则即得无相功德。

再者,诵持读诵此经可以灭无边罪业,亦可令一切重业转轻,所以在本经的感应事迹中,灭除罪业以及重业转轻屡见不鲜,此不赘述。丙三为转灭轻重二业竟。

 

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

凡修行佛道之人,皆知福慧二资粮乃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但若行者不悟般若妙理,心中未有生起妙慧,则所行一切施等六度皆落入有为福德之中,不能成为出世间之无为资粮。二乘声闻缘觉以及权教[3]菩萨真福德之性,则留滞于偏小境界,而不得增进道业。释尊为利益彼等行者,而宣讲般若义趣,明示唯有发起般若智,摄持一切所行,才能成就无相功德。

行者依般若智,照了诸法空相,而不住著法相,恒起觉观,智慧圆明,虽行种种道行,但不昧实相,如是所行皆为慧资粮,此乃成就法身之因;若行者开启般若妙慧,进而能以慧为根本,摄持施等五度,成就福资粮,此为成就应身之因。若无般若妙慧摄持,则施等五度非波罗蜜,则不是成佛之正因。故欲究竟菩提道业,则须福慧二严,方能成就两足尊之佛陀果位。此中所言之福慧,乃是无相功德与般若智慧,非是世间凡夫之世智辨聪,也非是世间有相福德。丙四为显示福慧二因竟。

 

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

在佛陀时代,没有宣讲般若法义之前,凡夫众生皆执著三十二相之应化身为真佛,不知应化之身乃是真身所现影像,故执应化身而迷真身。释尊为破此等迷执,故此发明真应二果,乃是由前二因证得。前文所说福慧二因,福是无相真福,慧是般若妙慧,此二者皆是依实相为体,故非有相之因。

关于这一点,在目前的佛教界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佛’就是拥有三十二相[4],及八十种随形好[5]的形象。但在本经中,世尊却驳斥了这种观点,如经云:“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再者,若从法身来说,佛是宇宙万法的本体,是无形无相的实相。法身无相,唯妙智而能契证。报化无实,唯无相功德而能圆成。真身乃应化身之体,应化身乃真身之用。若迷著幻相者,虽然见佛之应化身,但却非是真正见佛。若不被诸法幻相所迷者,虽不见幻化佛身,但却已经得见真佛,因见诸法实相之故。丙五为发明真应二果。乙二别明此经兴起之由。甲一明此教兴之因缘竟。

 

甲二藏摄分齐分三:乙一约一乘论;乙二约三乘辨;乙三自部种类所摄。

 

乙一约一乘论

此经乃是大乘教法之般若部所摄。经中唯说般若妙理遂其解行,而所有法门主伴不具[6],所述文义唯局一法,以此为验非即一乘圆教,乃属于贤首判教[7]之顿教[8]。因本经非是以渐次宣说,是无遮宣讲究竟空性之教言,故本经乃是为顿教之法。又本经以空性为体,于空中妙有所谈不多,故若仅以此观察,则非是一乘圆教[9]。

若从一切教法所流,皆依唯一真谛而起的角度来说,则为一乘圆教所摄,因所有方便教法皆依究竟方能建立之故。又本经虽宣讲真空义趣,但却不遮妙有,故本经亦是一乘圆实之教。如经中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及‘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等,即心无所住而空寂,性光遍照而明然不昧。虽离诸相却不落空执,明见实相而无所见。此明空不二,空有圆融之教法,即是无上圆教。乙一约一乘论竟。

 

乙二约三乘辨

若就三乘教法而辨者,则有二种差别:(一)教法所诠为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故有三藏之别。依三乘来说,本经属于菩萨乘;(二)三藏教法为明大小二乘二教之义所说,故藏乘即分为二。

佛陀所宣教法,为成就戒定慧三学,故说三藏教法,亦即是经、律、论三藏。三学中之定学乃经藏(修多罗藏)所诠;而戒学则是律藏(毗奈耶藏)所诠;后之慧学乃是论藏(阿毗达摩藏)所诠。此经于三藏中属于经藏所摄。

三藏教法所对应者,乃是大小二乘,故亦有大、小乘三藏之别。以大小二乘三藏教法而言,此经乃是大乘三藏教法。乙二约三乘辨竟。

 

乙三自部种类所摄

本经乃是讲述般若妙慧之经典,故属于般若部所摄。般若部中之《大般若经》依梵本三十万偈译成汉文六百卷,总为十六会,而说法处却别有四处。说《大般若经》之四处:即灵鹫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竹林精舍。第一至第六会乃是在王舍城灵鹫山而说,第七、八、九会在室罗筏誓多林给孤独园说,第十会在他化自在天说,第十一至十四会还同前誓多林说,第十五会也是在灵鹫山说,第十六会是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

此《金刚经》是在第九会时宣说的,梵本有三百偈,而译成汉文则为一卷二十七段。

总而言之,此经乃大乘圆顿教法,大乘三藏中经藏所摄,般若部中第九会而说。乙三自部种类所摄。甲二藏摄分齐竟。

 

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分二: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乙二别明宗趣。

所谓宗趣者,乃是经法所表诠之核心要义及法之作用趣向。而教体者,乃是能表诠宗趣的教义,教则以文字般若为体。

若以当今之语言来说,即是佛教教法的宗旨(宗)及目的(趣)。经文是文字教体,文字中所表之义乃是教义,而教义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佛教之宗趣。所以教义是由教言而宣说的,故文字般若是教之体。

 

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

般若有三种:即实相、观照、文字般若。实相般若乃是毕竟空之空性,属于般若之体。所以,也是本经所表诠之宗趣,而观照及文字般若,乃是能诠之教体。即正所谓:依文字般若开解通达实相般若之义趣,发起观照般若之修持,而圆满证悟实相般若之境界。故实相般若乃是所诠之宗的核心要义,亦是最终所归趣。文字般若以明理为要(修行者依文字般若,而起闻思,则能通达法义,明白法理,不生颠倒。),而观照般若以摄事为要(修行者欲成就菩提道之修证,当于随缘对境中以空性智慧摄持,于一切事行心不颠倒散乱,常住清净正念之中。),理事相融方能证入实相般若之毕竟空的境界。

若依明理起事之角度而言,则理为教体,而事为宗趣。若如是分析,本经则依文字般若为教体,发起观照般若为宗旨,证入实相般若为趣向。乙一总明宗趣及教体竟。

 

乙二别明宗趣

若依‘教法’与‘义理’相对的角度而说,则立教为宗,而义理为宗归趣之处。是故,本经以立般若教为宗,明诸法皆空之义为归趣。

若依‘因’与‘果’相对而言之,则以明因为宗,证果而为归趣。本经中所言之“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以及“应无所住”等,即是明因地修行并如何调伏自心,而成菩提因行。故依如是角度来说,则本经是以明菩提因行为宗旨,证究竟极果为归趣。

若依‘人’与‘法’相对而说,则般若教法为宗,而人则为归趣,因为众生依般若教法得成佛道故。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我本行菩萨道时修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当学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欲学一切佛法具足无碍,学般若波罗蜜。”

若从‘理’与‘事’相对的角度而言,则以明妙理为宗,发起六度事行为归趣。因为若不明般若妙理,则不能发起菩萨六度万行,所以本经是以明般若教理为宗,发起六度为趣。菩萨行者日常所行施、戒、忍、精进、禅定等,皆依般若妙慧为本,故而彼等称为波罗蜜。若前之五度不依妙慧摄持,则非是波罗蜜。因若无无为妙智所摄,施戒等皆是有为福德,非出世间功德,既非是出世功德,又何能言到彼岸?况且一切事皆依理所摄,若无般若妙理摄持,一切六度万行皆非能到彼岸之正行。

若依‘境’与‘行’相对而言之,当以境(实相般若境界)为宗,以行(发起六度万行)为趣。因显发阐明境教真实不虚者,是欲成其菩提行故。此中‘境’亦即是佛陀境界,涅槃境界。若修行佛道之人不能了悟实相般若境界,则必不能知佛陀境界之殊胜,如是则亦难发起真正求佛道之心。所以若从境行而言之,则明境教乃是本经之宗旨,而发起菩萨六度万行乃最终所行。这也就是说修行佛道的人,以成就佛果为宗旨,但成佛最终的目的却是为度众生。

愚僧于此科中,以教理、因果、人法、理事、境行五种差别而明宗趣,也是为了令诸位同修道友,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般若于菩提道修行的重要性。

佛陀教法的建立,即是为了令众生明真理而设立。若修行佛道之人,欲明悟真理,必当依教而起闻思,方能明理而生定解;依所生定解,方能了知何为成道之正因,具足究竟正因,才能成就涅槃之归趣;然而修行佛法,及成就道业,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饶益众生,故而菩萨成就佛道之最终归趣是为度化众生。菩萨利益众生,若不以般若教法为宗,则不能破除众生迷执,亦不能断众生轮回之根;修行者若欲成就佛道,还当以明理为宗,依所明道理,发起事行而为归趣,如是理事双运,则能快速成就道业;修行者欲成为真佛子,当明悟诸法实相,以现量明悟实相之境界,而摄持一切所行,境行相应,则是真菩萨佛子。乙二别明宗趣。甲三明宗趣及能诠教体竟。

 

甲四解释经题分二:乙一判经题所属;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

 

乙一判经题所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依汉传佛教之判题种类,则本经题为法喻立题。汉传佛教的古大德判别经题有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即是单一以人、法、喻建立的经题,名为单三。例如:《舍利弗所问经》是单人立题,《证契大乘经》是单法立题,《金光明经》单喻立题。

复三:即是以前三种的两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经题,如人法、人喻、法喻,此三种称之为复三。例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是人法立题,《如来师子吼经》是人喻立题,《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题。

具足一:即是人法喻三者组成的经题,例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经题就是人法喻三者具足。‘大’及‘首楞严’是譬喻,‘佛’及‘菩萨’是人,‘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是法。又如《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皆是人法喻三者具足,故称为具足一。

以上七种立题,乃是大部分汉传古德所用。然而在古大德中也有判经题为五种、八种、九种的,隋代三论宗祖师吉藏就是判经题为五种,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则判经题为八种以及九种。

慧远大师在《维摩义记》卷一则立法、人、事、喻、人法、事法、法喻、人事等八种,而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中则除去人事,另加处、时,而为九种。他的这种判经题的方式和藏传佛教基本相同。乙一判经题所属竟。

 

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

[金]有清净、影现分明、宝中最上、不可摧毁、破坏诸物等义。

[刚]乃坚固、常住之义。

[金刚]梵语跋折罗。帝释天有法宝名为‘金刚杵’,能摧毁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乃一切金属中最刚最锐,故名为金刚。此金刚宝薄福者难见。

金刚之义有十四德:能破、清净、体坚、最胜、难测、难得、势力、能照、不定(置日中,颜色不定)、主(众宝之主)、能集(若得金刚,一切宝物自然汇集)、能益、庄严、无分别(虽有众德,但无分别)。如《梵网经古迹记》卷二云︰“金中精牢曰金刚。”《金刚仙论》卷一亦云:“其体坚实能破万物,万物不能坏于金刚。”而《涅槃经》云:“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碎坏一切诸物。”无著菩萨云:“金刚难坏、能断、细牢故。细者智因,牢者不可坏。”

题目中之[金刚]二字乃是喻般若妙慧最极无上,能勘破诸无明幻相,摧毁业际颠倒等妄想,能拔济众生而出苦轮。一切众生虽受无明覆蔽,但般若妙慧本自具足不假外得,故众生虽受轮转,但所具之般若妙慧并未被无明所坏,只是受障而隐不得显发而已。若修行者能开发本有之妙慧,则必能摧破烦恼、所知、无明三障,如是亦能灭尽三有轮回。

[金刚]二字又喻般若妙慧乃是由不动本心而生。心乃真心,慧是真慧,非分别识心所起。真心清净不染一切,真心无相非诸缘合,离诸边乃是大空本体。空性能出生一切诸法,又不为诸法所障所染,故如金子一样纯净。真如自性离诸边因缘等相而不生不灭,故如金刚不动不坏。由如是等义,而知[金刚]乃喻真心,故真心之异名亦称为金刚心。如《教行信证》云:“真实心即是金刚心。”

从[金刚]二字所具之能断、能破之义来观待,则说明般若妙慧能破无明,能断烦恼。故唐义净三藏翻译此经时,把经题译为《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隋笈多三藏则译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在六种译本中只有前二种经题不同,其它四种皆是相同的。

菩萨行者由般若智慧照破无明暗障,觉诸法皆空之实相境界,而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勇猛心,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中,其信心以及愿心不为诸烦恼结使所动,如金刚宝能成就满足一切,而又不为一切所坏,故称为金刚心。如《大智度论》云:“一切结使烦恼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嗔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刺割截,心不变异……诸虫采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由是故知,若诸行者欲成就道业悉地者,当觉起般若妙慧,摄持一切所行,依妙慧所起之信、力、愿等皆坚固不动,如此方能成就无为功德。如[金刚]所具‘能集’之义,空性智慧能生世出世间一切功德,故能成熟行者道业。

[金刚]能集一切诸宝,然非任何所成。真心亦复如是,能生诸缘起法而自非缘起,具众妙德而无动摇,虽遍觉诸法但不起分别。真心具如是等义,故以金刚喻之。又真心乃般若妙慧之别称,故真心本不生灭,因此别名为金刚心。

又本经之经题中[金刚]二字,亦指真心佛性。因般若乃是佛智,唯有真心而能现起。故此中隐喻,欲成就般若妙慧而度烦恼河者,当以得悟真心为本修因,方能成就菩提道果。由如是角度而来分析,则本经题亦可判为单法立题,因金刚乃是真心之名,为般若妙慧之体,故整个经题唯法而立。

本经中整体要旨,即是为令佛子断疑生信,故而经题中[金刚]之内意,是说明成就佛道之正因,唯以得悟佛性而为本因。只有得悟佛性才能现起般若智慧,由是方能生起究竟正见,而断除凡夫之疑网。若疑网脱落胜解萌生,则已获得成就佛道之正因矣!

[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之义。如《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云:“佛言: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诸佛圣者皆依般若智慧了悟诸法实相,而度脱生死轮回,故般若波罗蜜即是到彼岸之意。

[般若波罗蜜]中所具之智慧义,非世间智慧,乃是出世间无为智慧。世间智慧是分别心所生,不能断除无明惑业,亦不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故非是佛法中所说之智慧义。般若智慧能照了诸法实相,穷尽万象底源,乃无相真慧,故为出世间之妙慧。

又‘般若波罗蜜’亦即是诸法实相,如《大品般若经》中云:“复次须菩提,诸法如法性实际,皆入般若波罗蜜中,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又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戏论之大空本性,即是般若波罗蜜,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义,如《大品般若经》中云:“复次须菩提,分别筹量破坏一切法,乃至微尘,是中不得坚实,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乃是梵语音译,因其含义深广,故保留原梵语而不翻。若将‘般若’二字翻译为智慧,则容易与世间分别智混淆,故不翻。如《大智度论》卷十八云:“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又菩萨获证般若妙智,照见诸法皆空,而发起六度万行,能令自他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而到涅槃彼岸,故菩萨二利之行皆称为般若波罗蜜。如《大智度论》卷八十五又云:“一切菩萨道名菩萨行,悉遍知诸法实相智慧,名般若波罗蜜。”由是义故知,本经所言之‘般若波罗蜜’乃是大乘妙慧广行,而非是凡夫以及二乘之智行。二乘声闻缘觉虽心慕般若波罗蜜,但因住著涅槃果位等相,而终止化城。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云:“凡夫人虽复离欲,有吾我心著离欲法,故不乐般若波罗蜜。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般若波罗蜜乃是菩萨道之本法,若离般若则菩萨道无法建立,故菩萨六度万行,亦称为般若广行。般若波罗蜜非是二乘智慧境界,乃是菩萨所具。故如《优婆塞戒经》卷七亦云:“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智慧、声闻缘觉所行智慧。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六波罗蜜。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声闻缘觉施戒精进。”

般若波罗蜜乃是一切大乘道之基,大乘之教法、行法皆依般若义趣方能安立,若无有般若毕竟空之胜解摄持,则菩萨所行一切六度等事皆无所依。如《放光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欲使一切立于布施、戒、念,作务劝助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又诸经皆云:“一切诸佛皆从般若中出。”般若是诸佛之母,所以菩提道之一切功德皆依般若成就,如《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显相品>云:“大王!一切药草皆依地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生。”

[经]音译作修多罗,一般译为契经、正经、贯经。凡佛陀所讲之教言皆可名为经,佛经中有一部分虽然非是佛陀亲口所说,乃是佛之弟子菩萨及阿罗汉说的,但这部分经典是佛陀加持弟子说的,故也称之为佛经。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

[经]有贯穿、摄持、路径、常住不变等义。

佛陀一生中所弘扬之教法,当时并没有整理成册,经典的形成,乃是在佛圆寂后,由诸菩萨及阿罗汉等佛弟子,通过三次结集而成。佛陀的圣贤弟子们,把佛陀的教法整理归类,其目的是为了不令佛法散失。譬如:分散的纸张,若有风等吹拂,极易散落,如果整理成书函以线胶等贯穿成册,则不易散失。故而,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等,将佛陀所弘扬之义理分门别类,形成有系统之教体,如是贯穿佛之教言,而不至于教法散失隐没。因此,凡是佛教之经典的‘经’字,都有贯穿之意;又佛陀一切言教,皆是应众生机缘而说,因能契众生之机,亦能契实相之理趣,故佛陀圣教之言,又称为契经;又众生由教法摄持,能悟因果等生死幻相之理趣,从而照见诸法实相,方能不散流于恶趣,所以‘经’亦有摄持之意。

凡诸佛子,皆依止佛陀之教法而领悟诸法真谛,一切所行依教法摄持,佛法乃是众生成就菩提道之路径,故‘经’有路径之义。

又,佛陀教法乃是真心极显而说,非是分别心所生的知识。因此是绝对的真理,离三时变迁而常住,故有常住之义。又虽教化世间,但不受世法染著,故‘经’有不变之义。

又《华严经疏》中说‘经’有五义:“一涌泉义:涌泉义者,谓如来正教,义无穷尽,犹如涌泉,注而无竭也;二出生义:出生义者,谓如来正教,义理深长,展转出生而无尽也;三显示义:显示义者,谓如来正教,显示事理,无有隐覆,而能开悟群迷也;四绳墨义:绳墨义者,谓如来正教,如彼绳墨,楷定正邪,令诸众生归于正道也;五结鬘义:谓结鬘因线,线能贯华结以成鬘者。取贯摄之义,以喻如来正教,贯穿诸法,摄化众生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本经之别名,因有别于其它经典之故。而‘经’字是一切经之通名,因所有经典共用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此七字,若和在一起而究竟解之,则即是‘如来’之意。因‘金刚’即如实、不动、不变之意。所言‘如实’者,乃诸法如义,不动者乃无相空性,不变者即是实相。又‘金刚’乃绝对坚固之意,一切诸法中唯有实相境界,乃究竟不坏不灭。再者,从‘金刚’破坏摧毁之意来看,唯有如实绝对之真理,能摧毁破灭一切邪说邪见。所以‘金刚’乃如来之‘如’义,而‘般若波罗蜜’即如来之‘来’义。此中‘般若波罗蜜’是到彼岸之意,而‘如来’中之‘来’,即是来去之意。正所谓:乘如实真理之道,去涅槃彼岸,驾驶真理之舟来渡众生。因此,若了悟此经题与如来二字的含义,则必能领悟个中精髓。

若依体、用、趣向三者的角度解释,则[金刚]是不动真心,故是为体;而‘般若’乃真心妙慧,是真心之慧用;‘波罗蜜’乃是涅槃彼岸,为般若之极境。不动本心妙慧能令一切有情出离生死而达涅槃彼岸,故为前二者之归趣所向。

但若依基、道、果三者而言,则‘金刚心’为成佛之正因,即是成佛之基;而‘般若’妙慧乃是正助,乃菩提道之行法,故是道;‘波罗蜜’是道之趣向的极果。

总而言之,本经题所蕴含之法义,即是说明:欲成就究竟涅槃之果位,必当以了悟不动本心之实相般若为因,发起般若观照之智为正行,以大悲行施、戒、忍等为方便,现量圆成离戏空性而为究竟。

如是则知,本经是以阐明诸法毕竟空为要旨,断除空有诸疑为总纲,发起行者现空等持之行为教行,依经之诵持灭罪积福为方便,证入般若空性为归趣。

又[金刚]者乃不动本心,所谓之不动本心,即是众生生灭身中不生灭之自性。一切众生之生灭身中皆有不生灭之自性,如《楞严经》中佛陀为波斯匿王以色身变异,而众生所具之见闻等性不变之理趣,阐明不离见闻根性,即是自性无生无灭之涅槃境界。而本经题之‘金刚’亦是标明身中不动不变者,即是般若空性。故欲成就佛道者,当证悟此性,才能到达涅槃彼岸。也正所谓是:“欲证不生灭之涅槃,当悟不生灭之本性,方能证入涅槃境界。”乙二释经题名相之义。甲四解释经题竟。

 

甲五略述译者简史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姚秦]这是朝代名,是属于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若以公元纪年则是在公元304-439年,这是译者翻译经典所在国家之时代。

[天竺]是译者之故乡本国,是古印度的别称。当时的古印度地域非常广博,分东南西北中五大域。我国的新疆以及西藏部分地区,在古代时期曾属于印度。

鸠摩罗什法师的出生之地是在天竺的龟兹国,而龟兹国即是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一带,北倚天山,南对昆仑,西通疏勒,东接焉耆,为丝路北道之要冲。

在唐末宋初时期以前,新疆地区都是信仰佛教的,直至宋朝初期被伊斯兰军队征服,从那以后新疆各地才成为了伊斯兰教信徒所聚集的地方。

[三藏]在佛法中是指经、律、论三藏教法,而此处则是‘三藏法师’的简称,所以此处之‘三藏’乃是标明译者在佛教中的学识及资历,也就是通达经律论三藏教法之法师的尊称。翻译本经的鸠摩罗什法师,乃是通达大小二乘三藏的法师。

[鸠摩罗什]汉意为童寿之义,即少时便有长者风范,故称为童寿。法师乃是东晋时期最具盛名的佛教译经师及僧教育家。

[鸠摩]乃是俗家之姓氏,罗什乃是法师的名字。名字汉义为童寿。在汉传佛教来说,出家的僧侣完全抛弃俗家姓氏以及名字,而另起法名以及字号。其实在原始佛教中并没有这样的例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佛陀诸大弟子的名字得到考证。

罗什乃天竺龟兹国[10]人,其先代乃是婆罗门种族,在印度世袭国相之位。

罗什之祖父名达多,风流倜傥,喜好广交朋友,故名重于国,为国君所器重,而拜为国相。

罗什之父名鸠摩炎,从小聪明有懿节,淡泊名利,笃信佛法。在其成年后,按当时相位世袭之制度,必定要继承祖上的宰相之位。但他心慕佛法,不喜世俗之名利地位,故毅然舍弃相位而发心出家。

他出家后勤学佛法,后东度葱岭[11]前往龟兹国,因他舍弃相位而出家,在当时也是名动天下。龟兹王也早闻鸠摩炎之大名,心中对他充满敬仰。当听闻鸠摩炎来到了龟兹国,国王自己率领文武大臣出郊外而迎接。最后见鸠摩炎具大智慧辩才无碍,通达教法,故封鸠摩炎为龟兹国师。

当时,国王有一妹妹年方二十,名耆婆,非常聪明,思辨敏捷,而且具足过目不忘之特殊能力,凡诸法义皆能一闻而即复诵。不仅内在具足如是智慧,且其身体上有代表祥瑞的赤黡,相貌也非常美丽。其美貌之名誉满周边诸国,故诸国王都欲娶她为妻。而公主耆婆只重才智德行,不重世俗地位,故对各国王者之求婚不予理睬。

但当耆婆公主见到鸠摩炎后,即被鸠摩炎的才智倾倒,因此油然生起了难以抑制的爱慕之心。但因鸠摩炎乃是出家僧侣,虽心中爱恋却也无奈。本想放弃这种情感,但由于往昔之因缘力故,虽欲断绝,而爱慕之心反更增盛。最后鼓起勇气向鸠摩炎表白心意,但遭到了拒绝,因此心中闷闷不乐。从而患了心病,日渐消瘦……。

国王见自己的妹妹有心事,每日不开心,故问其何故不开心。耆婆公主最后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国王,并说明此生非鸠摩炎不嫁。国王虽知逼迫僧众还俗有大罪过,但因疼爱其妹之故,最后逼迫鸠摩炎还俗迎娶公主耆婆。鸠摩炎虽道心坚固,但深知此中有大因缘,故还俗娶耆婆为妻。

耆婆与鸠摩炎结婚后,不久就怀上了罗什。自从耆婆怀上罗什后,就觉得自己神悟超解,而且是平日的几倍。

当时,耆婆听闻雀梨大寺名僧辈出,而且还有得道之高僧。心生敬仰,故即与王族中之贵妇、小姐及具有德行的出家尼众,前往设供请斋听法。在寺院中设供请斋完毕,后来听法时,耆婆忽然间就通达了天竺语。而且在闻法之问答中,其难问之辞必穷渊致。当时大众见如是等稀有之事,皆出声赞叹。在众中有一阿罗汉,名达摩瞿沙说:“此女有如是通智,其所怀必是智子,如佛陀时代之舍利弗在母胎中亦能现如是等稀有之事。”

当鸠摩罗什出生后,其母耆婆公主欲发心出家,而其父鸠摩炎不同意,故未能遂愿。后来耆婆又生下一子,名弗沙提婆。生下罗什之弟弗沙提婆后,在一次出城旅游时,看到山林坟间到处都是散落着人的枯骨,于是心中有了极深的感触,悟到了凡轮回中的一切皆苦,无有真乐,故而发誓此生必定要出家修道。但因丈夫不同意,便发心若不许出家就绝食,最后在绝食六天后,鸠摩炎看到耆婆已经奄奄一息了,怕耆婆真的有个好歹,故同意了她出家的要求。并劝耆婆进食,但耆婆执意要落发后才吃饭,无奈之下,鸠摩炎即请尼师等众来家中为耆婆落发,耆婆在剃度后才开始进食。耆婆出家后的第二天就受了比丘尼戒,她出家受戒后就一心专学禅法。昼夜精修,不久就证得了初果罗汉的境界。

鸠摩罗什在七岁的时候,也发心出家了。他出家后,充分地显示出自己的不凡,从师受经日诵千偈而不忘。每一偈颂有三十二字,故千偈即是三万二千字。字数虽然如此之多,但罗什一日之中就能背会。他不仅记忆力超凡,而且思辨的能力也非常厉害,老师讲过一遍,他就能通达其义。

当时龟兹国的人,因为其母乃是国王之妹的缘故,供养亲近者非常多。因如是因缘,而使得耆婆和罗什很难得以清净,因此耆婆就带着罗什躲避到外地。当时的罗什年仅九岁,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12]。

在彼国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大德法师槃头达多,法师乃是罽宾王之堂弟。师渊粹有大量,才明博识独步当时,三藏九部[13]莫不该练。据说槃头达多从早上到中午就能造一千佛法偈颂,从中至晚上亦能作千偈。因法师具足如是通智,故而名播诸国,无论远近之佛子皆亲近法师。

鸠摩罗什到罽宾后即崇以师礼,从其受学《中阿含经》与《长阿含经》共四百万言。槃头达多在教导罗什的过程中,感受到罗什的不凡,故经常赞叹罗什神俊非凡。由于槃头达多的赞叹,也使得罗什的名声为罽王所闻,为考证罗什之不凡,国王即请罗什入宫,集诸外道论师,而举办辩论大会。当诸外道论师看到年幼的罗什后,他们心中很是不屑,认为如此年轻的人能有什么智慧。但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在整场的论议中,罗什以自己超凡的智慧,挫败了所有外道论师。最后使所有外道论师折伏而愧惋无言。

罗什在辩论中获得了胜利,罽宾王更是从内心深处恭敬罗什。将外国进贡之肉、粳米、面等各三斗,酥六升而供奉罗什。国王差遣大僧五人,沙弥十人,每日往罗什所在寺院探视侍候罗什,国王持弟子礼恭敬承侍罗什。其母耆婆见国王对罗什尊崇如此,恐怕长此以往对罗什之修行无有利益,故在罗什十二岁时,耆婆携带罗什回到龟兹国。

龟兹诸国听闻罗什之名,知其已经返回龟兹国,故皆以重爵之位欲聘罗什为官。罗什虽然年幼,但本就是具大智慧之人,故而对世俗之高官厚禄不屑一顾,因此也就毫无迟疑地拒绝了世俗之官位。

时耆婆将罗什带至月氏北山(今甘肃与新疆交界处)修行。有一罗汉见而异之,告诫罗什母道:“常当守护,此沙弥若至三十五不破戒者,当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波掘多[14]无异,若戒不全无能为也。”

罗什进到沙勒国(今新疆库什一带)见巨大佛钵,玩心顿起,将其顶戴于头上。将巨钵顶在头上后,心中生起分别念:“钵形如此巨大,为什么这么轻呢?”此分别念生起的刹那,罗什即感觉到顶上之钵重不可思,无力顶戴,故从顶落下。母亲问他何故将佛钵掉落于地?罗什答:“儿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其母见罗什深悟‘一切唯心造’之义趣,心中非常欣慰。

母子二人在沙勒国停留一年,当年冬季罗什诵阿毗昙,虽无人教授其义趣,但罗什却能于十门修智诸品而备达其妙,又能于六足论[15]之诸问难无所滞碍。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名为喜见,见罗什如是超群的智慧,心生欢喜,而劝请其王道:“此沙弥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之。二、龟兹王必为罗什而出使我国,必来交好。”沙勒国王闻其所言很有道理,即设大法会,请罗什升座讲说《转*轮经》。龟兹王闻法讯后,果然遣重使出使沙勒国,感谢国王对罗什的照顾与恭敬。

罗什在说法之闲暇时,经常寻访参学外道经书。他善学韦陀含多论,多明文辞制作问答等事。又博览四韦陀典及五明诸论,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而言若符契。

罗什生性率达不拘小节,有诸修行者不知罗什内在境界,故而对罗什之行为颇存怀疑。然而罗什自无愧于心,故也不介意大家如何看待自己。

当时,有莎车王子与参军王子兄弟二人,不喜王位而乐佛法,后抛弃王位而出家修道。兄字号为须利耶跋陀,弟字号为须利耶苏摩。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随侍而学。罗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苏摩后为罗什说《阿耨达经》,当讲到‘阴界[16]诸入皆空无相’时,罗什心生不解而问道:“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眼等诸法非真实有。”罗什之所以有如是之问,乃是因其从未听闻过大乘教义,而他所学之小乘之教义,与此处所宣讲之大乘教法有所不同,故有如是疑问。在小乘教法中,认为眼等物质五根,乃是虚幻假法,而胜义根为实有。故而,当罗什在听闻到‘阴界诸入皆空无相’之时,以自己所执胜意根为实有的观点,而问须利耶苏摩。苏摩则进一步以‘凡据因而成之法皆是无实’的观点,驳斥罗什之所说,使他哑口无言。

从此以后,罗什即开始研核大小乘教义之差别。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知道大乘所宣讲之教理乃是有所归趣的。有此认识后,遂专务方等[17]诸大乘教法。罗什舍小乘而入大乘后,曾感叹道:“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

鸠摩罗什不管学习任何知识都是非常的认真,专学大乘教法后,为通达大乘义要而广闻博思。在大乘教义中他偏爱中观的观点,故而常受持读诵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中观论著。

未几,罗什便随母到温宿国[18]。当时在温宿国有一个道士,神辩英秀振名于诸国。此道人手击王鼓而自誓言:“论胜我者,斩首谢之。”罗什闻后即至彼处与之辩论,最后道人被罗什辩败,归依罗什座下。由此事件之故,罗什之名遍满温宿国诸国。

龟兹王得知罗什在温宿国,便躬往温宿迎罗什还国,祈请他广说诸经。此时的罗什已经声名显赫于四方,无论内道还是外道皆宗仰之。

罗什在二十岁时受戒于王宫之中,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过了一段时间后,其母耆婆辞别罗什前往天竺。于临别之时,对龟兹王授记道:“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至天竺进登三果。”又对罗什说道:“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罗什道:“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耆婆走后罗什留住于龟兹国,驻锡于新寺。后于寺侧故宫中,初得放光经。从而精进披读,由精进故魔来相扰,以神通力障蔽文字而不显。罗什知道此乃魔障所为。虽遭如是魔障而誓心不退,魔见不能障碍罗什,故无奈而去,书上之经文又显现了出来。经文复原后继而习诵之,但突闻空中有人说道:“汝是智人何用读此?”什答道:“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也!”

罗什在龟兹国停住两年,期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龟兹王为请师常转*轮,造金师子座而供养之,并以中国之名贵丝绸做成锦褥,铺在法座之上。

法座造成后,即请罗什升座说法。师因念自己的老师仍未悟大乘教法,故为度化自己老师之故,不欲常住龟兹国,而欲离去度化自己的老师。但正当罗什欲离龟兹国之际,其师槃头达多忽然来到龟兹。

龟兹国王见大师远来,而问道:“大师何能远顾?”达多言:“一闻弟子所悟非常,二闻大王弘赞佛道,故冒涉艰危远奔神国。”罗什见老师已来,正好能圆了自己的心愿,遂为师说《佛说有德女所问大乘经》,此经多明因缘空假。然罗什与其师以前是不信这种道理的,因此故先为师说此经,以破其谬执。

然其师问罗什:“汝于大乘见何异相而欲尚之?”什说:“大乘深净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诸漏失。”

师闻罗什语而道:“你说一切皆空,这样的道理太可怕了!哪有这样的道理呢?你为何要舍有法而爱著于空呢?这就如同往昔之时,有一个狂妄愚痴的人请人纺线,他要求所纺织的线要最细。纺织师傅特意细心地纺出最细的线,其线细若微尘一样,若不注意都看不见有线存在。但这个狂人还是嫌线粗。纺织师傅听后很是生气,就指着面前虚空说:这是最细的线。而狂人道:那为何看不见呢?织师道: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何况他人!狂人闻言后大喜,将工钱付与了织师。我今亦以此义而对你说,你所说之空法亦如此喻也!”

罗什闻师所说言语及譬喻后,耐心的为师开示,如是往复开示经一月有余。其师才真正信服,后随即反过来拜罗什为师。而更说道:“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

经此事后,罗什之名更是遍传西域诸国,各国信服而叹其神骏。每年讲法时,诸王皆长跪法座两侧,以自身体而为登法座之梯凳,请罗什踏背而登法座。诸王对罗什之恭敬,可谓是隆重至极!因此罗什之声誉不仅在西域广为流传,即使是当时的中国亦有所闻。

时,正值中国南北朝时代,前秦世祖宣昭皇帝符坚称帝于关中。苻坚乃是一个贤明君主,治理国家备具功业。当时有外国前部王及龟兹王弟,来朝见苻坚。二王见到苻坚后,广说西域诸国物产丰富,祈请苻坚帮助自己争夺王位,并表明愿意归附苻坚。

至符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有太史[19]启奏说:“天有异象,西边有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出现。这即是说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苻坚闻所奏而言:“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释道安。但即是西边之星,定是指罗什而非中原之道安。”随即便派遣使臣出使龟兹国,向龟兹国王所求罗什,但遭到了拒绝。

至十七年二月,善善王、前部王等,又请苻坚派兵西伐。后十八年九月,苻坚任命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汇合前部王及车师王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

临出发前,苻坚为大军饯行于建章宫。苻坚对吕光说道:“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乎,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

吕光率大军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直奔龟兹国而来。此时身在龟兹国的罗什对国王说道:“国运衰矣,当有劲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奈何!龟兹国王白纯不欲将罗什献出,故而领兵迎战吕光。最后龟兹国王白纯战败,被吕光当场杀害。后吕光立其白纯之弟白震为龟兹国王。

吕光掳获鸠摩罗什,看他年纪尚小,不知他智慧高深,就把他当凡夫俗子来戏弄。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苦苦请辞。吕光又命令鸠摩罗什骑猛牛、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几番的恶意欺负,鸠摩罗什都忍辱负重,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吕光率军返国,中途在一山下安营扎寨。待将士们休息后。罗什来见吕光,并告诫吕光:“不可在此扎营,否则会有事情发生,令士兵徒增伤亡而狼狈不堪。应当于高处安营。”吕光自恃多年用兵,深知地理安营扎寨等事,并不接纳罗什之告诫。结果至深夜时,天降大雨而洪潦暴起。水深数丈,营寨被洪水冲毁,士兵死伤数千人之多。

事后,吕光想起罗什先前之告诫,才知罗什确实有神异之处。后悄悄地问罗什以后当如何?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时,闻知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遂下令三军缟素服丧,并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建元为太安。

  太安二年(公元387年)正月,姑臧的地方刮起大风。鸠摩罗什说:“不吉祥的大风,显示将有叛乱发生,但不必劳师动众,自然能平定!”

  果然,至吕光龙飞二年,张掖的临松、卢水胡、渠男成、蒙逊等人造反,公推建康太守段业为盟主。

  吕光即派遣爱妾所生的儿子──秦州刺史太原公吕纂,率领精兵五万前往讨伐。当时人人认为段业等只是乌合之众,而吕纂拥有威声,势必能够平定乱事。吕光也满怀信心去拜访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说:“我观察此行,并不能获胜而归。”

不久,吕纂在合梨被打败。后来,郭馨也起兵作乱,吕纂便率领大军返回,又被郭馨打败,全军覆没,吕纂只得弃甲归国。

吕光非常器重大臣张资,有一次张资卧病在床,吕光十分焦急,延请许多名医来为他治疗,但是医药无效。正在吕光焦急之时,忽然有一位国外的修行人,名叫罗叉,自称能治疗各种疾病,并且非常自信的说能够令张资病愈。吕光信以为真,赏赐罗叉许多珍宝,请其为张资看病。

鸠摩罗什知道罗叉骗人,就前往告诉张资:“罗叉不能治愈你的病,只有徒劳无功罢了!人的运数虽然隐微不见,但可以某些现象来测知。”说完后,鸠摩罗什就用五色丝结绳,然后燃烧成灰,再投进水中。罗什说:“如果灰末浮出水面,又聚合成丝绳的样子,这就显示张资的病不能痊愈。若灰在水面上散开,而没有聚成原来的绳子模样,这就表示张资的病能痊愈。”结果,当罗什将烧成的绳灰,倒在水里时,于刹那间绳灰便浮聚在水面,又结合成原来丝绳的模样。张资看到这个情景后,知道自己确实不能痊愈了。

张资服药几天,便病故了。不久,吕光也死亡了。吕光的太子吕绍便继承帝位,但过了几天,吕纂杀害吕绍而自立,建元咸宁。

吕纂咸宁二年,怪事连连。发现一只母猪生下小猪,一身三头。又夜里有飞龙从东厢的井中出现,而爬到大殿前蟠卧,等到天亮时就消失了,吕纂认为这是一种祥瑞,所以称大殿为龙翔殿。不久,又传来有黑龙在九宫门飞跃的消息,于是吕纂又把九宫门改为龙兴门。

  鸠摩罗什对吕纂说:“近日妖猪出现,是象征怪异的事将发生。潜龙出游,也不是吉祥。龙属于阴类,出入有定时,但是近时常常出现,象征灾害要来临。一定会发生部下篡位的事,你应克己修德来挽回天运。”但是吕纂却不采纳忠告。

  有一天,吕纂和鸠摩罗什下棋。吕纂吃掉一颗鸠摩罗什的棋子,吕纂说:“杀胡奴头。”鸠摩罗什回答:“不能杀胡奴头,胡奴将杀人头。”鸠摩罗什的话,是有影射的意义,但是吕纂未能醒悟。

吕光的弟弟吕保,有一个儿子名叫吕超,吕超的小字叫胡奴,后来果然杀死吕纂,拥立兄长吕隆为帝。当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鸠摩罗什的预言。

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拥有关中之地,曾虚心请鸠摩罗什莅临,但是吕氏王族,恐怕神奇智慧的鸠摩罗什,一旦为姚苌所用,将会不利吕氏建立的凉国,于是不准鸠摩罗什东行。

  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又派遣使者到凉国敦请鸠摩罗什,但依然徒劳无功。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公元401年)三月,在庙庭的逍遥园,青葱竟然变为香芷,这被公认为祥瑞,象征有大德智人将会到来。同年五月,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吕隆军队溃败,至九月吕隆上表归降,鸠摩罗什才能前往关中,此时,他已五十八岁了。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悦,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鸠摩罗什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偏差。

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幕空前的盛况。

从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而言,可知他致力弘扬的,主要是根据般若经类而建立的龙树一系的大乘中观思想。他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此外,《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因此,可以说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鸠摩罗什非常喜好大乘教法,志在广演阐明妙理,但观察当时我国的情况,不禁叹息说:“我如果下笔作《大乘阿毗昙》,这绝不是迦丹子所能相比的。现在中国,具有深知远识的人很少,恐怕很难获得共鸣。我在此地,好像折断羽翼的飞鸟,将要作什么论著呢!”鸠摩罗什于是凄然作罢!

后来,鸠摩罗什只著有《实相论》二卷,以及注解《维摩经》,他的文辞婉约清丽,不待删改而文采斐然。曾与庐山慧远书信答问,后人特将他回答慧远问大乘义十八科三卷,辑为《大乘义章》。

   姚兴常常异想天开,对鸠摩罗什说:“大师!您聪明超群,悟性卓越,是天下第一。如果您逝世了,法种便断绝,没有人可继承。”于是,姚兴逼迫鸠摩罗什接受十名女子。

  鸠摩罗什苦不堪言,但为了译经大业,只得忍辱。从此之后,鸠摩罗什不住在佛寺僧房,另外迁往他处。每逢升座讲说经义,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有人对于鸠摩罗什生起轻慢心,也妄想仿效。鸠摩罗什便集合大众,来到盛满铁针的钵前,他面色凝然地说道:“如果各位能学我将这一钵的针吞下,就可学我的行为。否则,希望大家各自安心办道,谨守戒律,切莫再滋生妄想!”说完话,立刻把那满钵的铁针吞下,宛如吃饭般轻松。大众看见这稀有的示现,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惭愧。

  鸠摩罗什在龟兹国,曾从卑摩罗叉律师学习。当卑摩罗叉入关中,鸠摩罗什非常欣悦,特地前往礼拜。卑摩罗叉不知鸠摩罗什被逼迫之事,就问:“你在汉地有殊胜的因缘,受法的弟子有多少人?”鸠摩罗什回答:“汉地的经律尚不完备,新经和诸论,大部分是由我传译,有三千徒众跟随我学法。但是,我……业障深重,没有依照师父的教诲!”

  有一位杯渡比丘,在彭城随缘度众,听说鸠摩罗什在长安,竟喟然叹息:“我与他戏别三百余年,未能相逢,恐怕要等到来生再聚。”他的言说乃预示罗什将不久于人世了。

  鸠摩罗什心知世寿已尽,但还希望继续译经弘法,当他稍觉身体四大不调,便为自己持咒三遍,又请外国弟子共同诵念,然而回天乏术。圆寂之前,鸠摩罗什向僧众告别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于是在逍遥园火化。当飞灰烟灭后,他的形骸已粉碎,只有舌头依然如生。这正应验了他以前的誓愿,留给我们无尽的沉思和缅怀!

通过译者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来罗什乃是一位真正具德的大成就者,而圆寂时的誓言和荼毗后舌头未坏的事迹,也证明了他所翻译的经典是符合诸佛义趣的。因此也是值得我们后学佛子信赖的。

又,通过对译者传记的学习,也可以得到很多修行启示。如:从罗什之母耆婆的发心出家,也可以看出,一个人若不了悟人生的苦空无常,又怎么真正地发起出离心来呢?耆婆出家后就带着罗什离开了龟兹国,若不离开家乡,则每天都会有很多世俗的应酬,以及因为世俗的权力而获得供养。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出家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这说明一个修行者,在起初修行之时,应当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要守在自己很熟悉的地方,要到远方去,这样自己就不会有很多世俗人情的干扰,也会断除掉自己对环境的执著。

再看罗什的父亲鸠摩炎的经历,他起初抛弃相位而出家,但后来在特殊因缘下还俗,并且娶了耆婆为妻,此后便很执著妻子家庭,乃至于妻子要出家,他都不肯。这说明他已经牢牢地被家庭妻子的镣铐束缚了。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凡是初修行佛法者,先应当远离贪染的对境,否则就会为境界所转,如鸠摩炎一样。

从罗什小时就能辩败外道来看,这说明了入道不在先后,达者为先的道理。因此,凡修行佛道之人,不可轻视后学,不可妄生我慢。否则,纵使是学佛多年,也不会成就道业的。

罗什的师父槃头达多,在思维明白大乘义趣之后,反过来拜罗什为师。这说明了法比人大,依法不依人的道理。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学习的,修行者不能以自己的喜好而观待佛法,以及弘法者,当依法而观待。若对方所宣讲的是究竟佛理,则纵使是自己的仇人,我们都应该恭敬赞叹。但当今的佛教界中很多持邪见者,偏执自宗而谤他宗。见到一些弘法的善知识,只以自己的喜恶之心而观待,若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则不亲近不供养。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无论讲的是否是正法都亲近供养。这种愚痴的行为,不会令自己得到解脱妙法,反而还很有可能为邪魔外道所惑。还有者只是用名头来衡量善知识之真假,有名的师父不见得就是明师。比如:现在广州东华寺的释万行[20],在内地的名头很大,但若是稍有佛教基础知识的人,就可以看出来,他所讲的简直是‘胡说’!这位万行所弘扬的道理,基本上是和邪教‘青海无[21]’一样,都是印度外道光音瑜伽的教义,俗称锡克教。并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现在有很多佛弟子被名头迷惑了。我们看看槃头达多是如何做的?当时,他的名望要比罗什高得多,而且罗什还是他的弟子,但在罗什详尽地为他讲述分析了大乘义趣后,他当下就拜罗什为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名声以及地位,而不随顺教法。

龟兹国王最后落得国破而身死,这也说明因果不虚,他逼迫僧众还俗,本身就有大罪过。虽然后来能笃信佛法,并且能供养护持僧众,但亦不免其报。

从吕光的故事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凡是以貌取人而轻视他人者,皆是愚痴无知之人。这也说明一个修行者若不能放下我慢我执,纵然你身边每天都有一个智者,你也只会把他当凡夫看待,而且你也不会获得真实利益的。这就是古人所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皇帝赐美女给罗什法师的事情,也说明了世俗凡夫以自己的意念观待圣者,不能随顺般若真理而观缘起,所以闹出来笑话,而自己却以为还是很对。

罗什法师一生中为法亡躯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佛弟子的榜样。这也是他能成就那么高修证的基础,若没有这样的发心为基础,则不会有后来的成就。甲五略述译者简史竟。

 

甲六正释经文分三:乙一释序分;乙二释正宗分;乙三释流通分。

乙一释序分分二:丙一证信序;丙二发起序。

丙一证信序分二:丁一分别解释;丁二总释。

丁一分别解释分五:戊一合释信闻二成就;戊二时成就;戊三主成就;戊四处成就;戊五众成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戊一合释信闻二成就

所谓‘证信序’者,为‘发起序’之对称。于诸经之开端,常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语,说明‘信、闻、时、主、处、众’等六事(称为六成就),以证明经中所说为真确可信者。亦即明确指出时间、地点及法会中人物,使众生知所闻之法确实无误,因而起信,故称证信序。又此为诸经之序分中所通有者,故又称通序。

[如是]即是指经中所说之法义。又‘如是’也是信顺之辞。信则如是,不信则不如是。因此‘如是’意为信赖所闻之法。如《大智度论》云:“信顺之意,譬信于实法,顺而敬举。”而世亲菩萨说‘如是’乃决定之义,即结集者于佛陀所说之法决定无有增减,故说‘如是’。又诸佛说法皆有次第而说,因此一切说法有六事具足,发起、略标宗、广解释、难、通、流通付属,今阿难尊者亦依此次第而诵持佛语,故说‘如是’。

[我闻]即是说明以下经中所说之法义,乃是我(结集者)亲耳听闻,非是道听途说。此中‘我’是阿难尊者自称,为表此经乃自己亲耳听闻,故自称为我;又此‘我’字是表阿难尊者具足闻德、持教德,因若不具闻德,则不能听闻如来大教。若虽具足听闻因缘,但却无持教之德,则不能结集教法。因尊者无量劫中广积多闻功德,因此具足闻、持二德,故自称为我。另据《法华经》所载,世尊说他与阿难同在空王座下发心修行,因释尊喜精进禅修,而阿难却乐多闻,故佛陀成道后,他成为了忆持教法之人。还有经中记载:释尊往昔在迦叶佛时,曾作一沙弥。他的师父给他规定每天要背会一千颂教言,而且还要负责给师父乞食。有一天沙弥因事有所耽搁,眼看要背的经文还没有背会。在给师父乞食的过程中,心中一直闷闷不乐。这时,有一长者见沙弥面有忧色,因此而问沙弥。沙弥便将事情的始末告知了长者,长者闻事之始末,而对沙弥说:“你不要烦恼了,从今天开始,你就不用乞食了,我发心供养你们饮食,你只要好好地背经就好了。愿未来世你成佛之时,我为你之持教弟子。”此长者即是阿难尊者的前世。因此为表具闻、持之德,以及显示宿愿满足,故称为我。

[如是我闻]乃是信闻二种成就,由信乃能发心来听闻教法,由闻根具足而能成就听闻之事。

对于[如是我闻]一语,经论中屡有述及。其中对于为何置‘如是’语于经首?《大智度论》卷一认为,佛教以信为第一,信佛法则能入佛教,理解佛法,得受佛法之功德利益;而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为先使信受经言,乃于经首置如是语。至于其意义,《大智度论》卷二认为佛教徒应依止经典中的法,法并非仅指佛所说者,除佛陀所说者外,也有由佛弟子、仙人、诸天及化人等所说的法。为令信顺此等为正法,并使佛灭度后,法永远不失,永远正确地传于后世,故释尊对阿难言,须于经典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故经首安置[如是我闻]乃有遵佛遗嘱之意。

在佛陀住世时,期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都有各自的经典。外道们的经典之首,为表示自己教义之故,在经文开头以‘阿’或者‘欧’,或二者合之而为经首。以‘阿’字开头,则表明自己的教义为空见;以‘欧’字开头的,则是表明自己的教义是实有、常有的见地;以‘阿欧’开头者,表明自己的教义是亦空亦有的见地。因此,当佛将入涅槃时,阿难问佛:“佛灭度后,结集经藏,当以何为首?”佛言:“当以‘如是我闻’而为经首。”故以‘如是我闻’为经首者,是以此来区别佛经和外道经典,此称之为异外道。

佛法乃是中道教法,因此[如是我闻]又有表中道之意。因‘如’乃表本智,而‘是’表始智,由始智觉本智,二智和合名为大圆镜智,故[如是]亦有表实相之意。

佛陀灭度后第七日,大迦叶和阿难陀及优波离等五百阿罗汉,在七叶窟结集三藏教法。当阿难尊者升狮子座欲诵出经藏之时,感得十方诸佛加持,而身具三十二相之好,如佛无异。在座之人无不惊叹,心中生起三种疑惑:一、是否阿难已经现证佛果?二、是否世尊从涅槃起?三、是否是他方佛来此世界说法?但当闻阿难说出‘如是我闻’后,大众的一切疑惑顿然消除了。因此‘如是我闻’又有断众疑之意。

又佛法之修学,一切皆以信为基础,正如《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学习佛法的根本因缘,乃是以信为主。若信的因缘不具足,则纵使是究竟真理亦无人信。譬如世间有诸多邪教,其教义粗陋浅薄,但有很多世间学者却趋之若鹜,而坚信不疑,乃至于为邪教能献出生命。这就是信的因缘成熟了,故而再歪的理都有人信。所以佛教不以空有等义为经首,唯独以‘如是我闻’为经首,则是在表明入道乃以信为根本,而度脱轮回则以智为根本。所以若以此等义趣来说,则‘如是我闻’为表诚信之意。

此外,《佛地经论》卷一云:“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并认为其中‘如是’之义,可以譬喻、教诲、问答、许可四义解释,又举其它种种异说,最后总结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此中意为:经典虽是佛陀弟子后来结集成册,但所集之法皆结集者亲耳听闻,因结集者具足闻、持二德,又具忆持三昧之功德,故能一经于耳而不忘失。因此,经典虽是结集者口述整理,但与佛所说并无差别,因其所述无有增减之故。在佛法修证中,凡是证得出世间果位者,皆能具足忆持三昧的神通,于所见所闻之事皆不忘失。

结集三藏教法时,迦叶、阿难、优波离等尊者召集了五百大阿罗汉,在七叶窟一起结集。当时规定只要诵三藏教法之人,所诵佛陀教言,有一句不被大家认可,就不得整理入三藏教法中。所以佛经虽是后人结集,但确实可信。戊一合释信闻二成就竟。

 

戊二时成就

[一时]即是本经说法因缘成熟之时。何谓说法因缘成熟之时呢?所谓说法必然要具足讲、听二因缘,即是讲说者和听讲之众。讲者愿意讲,而听者愿意听闻。如是讲听二者相应,则为说法因缘成熟之时。故古德云:“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又《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亦如《佛地经论》卷一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以此所举诸教证,也可以说‘一时’即是指得法、法住之时。如转轮王出世是宝物可得之时,而诸如来出世为法宝可得之时,所以称之为一时;而佛陀住世时期,导师圆满、教法圆满、眷属圆满,由此三者具足,故是法住之时,因此称一时。

又,诸佛如来自证法身,入一乘无上寂灭境界,远离过去、现在、未来之三时变迁。如来永远住于法身境界,不受时间迁流变化,故总说一时,而不言某时。因所谓‘时间’乃是世俗凡夫观察日月交替变迁等规律,以分别心建立的,并不是于绝对真理中真有时间概念可得。而佛法则宣讲的是绝对真理之中道,故于佛经之首不以世间概念安立时间差别,唯说一时而表中道无相、无生灭变异。佛法乃是阐述绝对真理之教法,故佛法亦为三时不变迁之绝对真理,所以经中总说一时。

凡听闻佛法者,皆欲了悟经教中所说法义。但欲入经教者,当于闻时放舍世间诸攀缘分别等心,一心忆持思维法义,勿使心念散乱于世间法中。若能心不念外物而安住在法义之上,则此时即是获得佛法之关键。心与法相应之时即是获得佛法之时,如是亦为‘一时’之义趣。

又,讲说佛法的因缘成熟,并不是以时间概念而为成熟之定期,乃是以讲、闻二者心相应为本。若在经首言某年某月某日,这会令世间凡夫认为,讲法的因缘是有定期的。从而忽略了师资相合之时,如是不能得其中义趣。戊二时成就竟。

 

戊三主成就

[佛]即是本经说法者之名。六种成就中之主成就,乃说法之主。佛是佛陀耶的简称,乃是觉悟宇宙终极真理者的尊称。因其已经出离生死轮回,而异于凡夫故称自觉;佛不仅能出离生死,还能圆满地度化众生,故异于二乘声闻缘觉,故称为觉他;大乘菩萨虽然亦能觉他,但觉他所行功德事业并未圆满,而佛一切功德事业已经圆满之故,异于菩萨之觉他,故称为觉行圆满。

以上是就‘佛’字的通义而言,经中所言之佛,乃是指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非是指其他十方诸佛。我们佛教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因此在宇宙中有无量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中都有佛。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印度而成就菩提道,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以此处所标之‘佛’即是释迦世尊的简称。

[佛]有法报化三身,而此处所说的乃是现教主形象的殊胜应身佛。即是应众生机缘所感,而现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的教主形象。为什么此处所说不实法身佛呢?因为法身佛无相,而无相之法身是不说法的,唯有报化二身于显现中宣讲佛法,故而此处之‘佛’即应化身佛。

那么,到底具足什么的德性才是佛呢?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具足如是等性德者为佛。

关于佛陀具足的种种功德及神通,本来作为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知道,但是现在的很多佛弟子因不闻思教法之故,对于佛陀所具足的功德及神通等无有丝毫了知。由此之故,今于本经同解中,作一个基本的讲解。以下分别略释上文名相:

[三身]即法报化三身。若依《金光明经玄义》而言:则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22]。

法身:谓始从初住[23],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如《起信论》云:“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此理智圆明不二境界即是法身。虽然法身有很多差别义趣,但依通义而言,即如上所说;又大乘诸派也基本认为,法身无形无相,乃是遍一切处之法性,故诸法实相即是法身。如鸠摩罗什云:“诸法实相和合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及《胜鬘经宝窟》云:“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

报身:即酬报因位无量愿行之报果,为万德圆满之佛身。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至十地之行满足,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称为报身。如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皆为报身佛。大乘起信论即以酬因感果之义解释报身,谓报身为三贤、十地之菩萨所见无分齐之色身。如《大乘起信论》云:“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也称为大悲周遍之应化身。应身也称为功德身。而化身则是由大悲故,为度众生而化现六道种种身相,此为化身。如《大乘义章》卷十九云:“应身佛者,感化为因,感化之中,从喻名之。是义云何?如似世间有人呼唤则有响应,此亦如是,众生机感义如呼唤,如来示化事同响应,故名为应。应德之体,名之为身。”又《大乘起信论》云:“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四智]亦即佛的四种智慧,是转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如其次第所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大圆镜智:是转有漏的第八阿赖耶识聚[24]所得的无漏智。这个智,远离一切我执、我所执,及一切所取、能取的分别。凡夫对于能缘的行相,以及所缘的内境都微细难知,若获证此智,则便能于一切境界不愚迷、不忘失,般若妙智无碍常现。如《广释菩提心论》卷四云:“大圆镜智,是智远离我、我所相,及离能取、所取分别,不杂一切烦恼垢染,于一切所缘、所行、所知相中,不忘不愚,智影相生现种依持,彼一切智所依清净,是即真如所缘无分别智。”其智性相清净,远离一切有漏[25]杂染,能摄持一切清净无漏功德的种子,亦能现生自受用的佛身、佛土,及其余三智的影像。此之智慧无间无断,穷未来际,虽然能现佛陀果地种种功德智慧,但却无生无有任何痕迹。犹如大圆镜中能映现众多的色像,而无色相生起。如《佛地经》说:“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此大圆镜智乃是其它三智之体,而其它三智乃是此智之用。又此智缘真如则现无分别之本智,缘俗谛而现始智,故常说此二智和合是为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是转有漏的第七末那识聚[26]所得的无漏智。这个智远离能所二执,故证知染净诸法以及自他有情悉皆平等,由此安住无住涅槃,经常和大慈大悲相应,随十地菩萨所乐,示现他受用的佛身、佛土等影像。如《成唯识论》卷十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相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此智的现证乃是究竟断除嗔恨的标志,由究竟了悟一切诸法空寂无生,无有染净、自他、美丑、好坏等等差别,轮回涅槃本来不二,烦恼菩提自性无别,故能安住无有取舍之境,行大平等行。如《秘藏记》卷上云:“平等性智,清净智水,不简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变故,名曰平等性智。”又此智乃是妙观察智的不共所依,并且此智能周遍缘取一切真俗境界,而无高下差别之分别。如《心地观经》卷二云:“平等性智,转我见智,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能善巧观察诸法,而为利乐众生广说妙法之智。如《大乘心地观经》卷二云:“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释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又如《佛地经论》卷三云:“妙观察智者,谓于一切境界差别,常观无碍。摄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诸妙定等。于大众会,能现一切自在作用。断一切疑,雨大法雨。如是名为妙观察智。”这即是说明此智善观察一切诸法的自相及共相,无碍自在。又摄藏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及所发生的六度、三十七菩提分、十力、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珍宝,在大众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转大*轮,断世间一切疑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这个智周遍观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皆无障碍,所以也是周遍缘取一切境界。

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聚[27],所得的无漏智。这个智能方便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周遍地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变化身、土等三业,能成就本愿力所应作的八相成道等事。也就是说具足此智,则能承办菩提道之一切身、语、意之功德事业。如《佛地经论》第三卷云:“成所作智者,谓能遍于一切世界随所应化应熟有情,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佛变化事;方便利乐一切有情,常无间断。如是名为成所作智。”

[五眼]照了诸法事理的五种眼,(1)肉眼:指世间人类的眼根,能分明照见色境。而佛的肉眼,则能遍见法界内种种粗大色相,无所不见;(2)天眼:指天趣众生或由禅定境界而得的眼。此天眼远、广、微细事物皆得见。佛陀的天眼,能照见法界中,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论粗细皆照了无余。也能照了众生一切苦乐诸相;(3)慧眼:指照见空理的智慧。二乘圣者及菩萨与佛都具足;(4)法眼:指审细了知差别诸法、洞观如幻缘起的慧力。乃菩萨与佛所具;(5)佛眼:指究竟证知诸法真性的慧力。此眼唯有佛陀独具,其余圣人不具足此功德。《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之:“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若得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若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在余人为极远、幽暗、疑、微细或甚深者,在佛眼是至近、显明、决定、粗、甚浅。故佛眼无所不闻、不见、不知,而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又,佛的肉眼和天眼与人天众生的肉眼、天眼是有胜劣差别的。佛之肉眼能见无数世界,凡夫肉眼所不能及;佛之天眼能见法界无数世界,以及极微微尘细色,凡夫天眼见一世界,二乘天眼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世界,虽然皆称为天眼,但却有如是差别;二乘圣者所具足之慧眼,能照见人我空之义趣。菩萨慧眼能照见人我、法我空之义趣。唯佛之慧眼能圆照我、法、空之三空真理;二乘圣者不具足法眼功德,菩萨虽具足法眼,但所知障未有断尽故不圆满。唯有佛三障尽灭,故无法不知,无生不度。

[六通]指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神通,又称六神通,即(1)身如意通:又称神足通,即随意变现,身能飞行于山海,一切动作皆无障碍;(2)天眼通:指自在照见世间一切远近之形色,及六道众生苦乐之相;(3)天耳通:指自在听闻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一切苦乐言语;(4)他心通:指自在得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之事;(5)宿命通: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众生之宿命; (6)漏尽通:‘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十八不共法]是指声闻、缘觉、菩萨所不具备,而为佛陀独特所有的十八种功德。十八不共法有两个系统。一为小乘佛教所说,另一为大乘佛教所说。

小乘的十八不共法指的是: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与大悲。

所谓佛的十力是:(1)处非处智力,即是辨别正确之道理与非道理的智力;(2)业异熟智力,如实地了知善恶业及其报果的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此乃体证熟谙四禅、八解脱、三三昧、八等至等各种禅定的智力;(4)根上下智力,即如实了知众生根器之高下优劣的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亦即如实了知众生种种意欲倾向的智力;(6)种种界智力,就是如实了知,众生的世界与性类差异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此乃如实了知,依据何种修行就可进入何种境界的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是正确地了知众生过去世命运的智力,这是佛的宿命通;(9)死生智力,此是正确了知众生未来世命运的智力,这是佛的天眼通;(10)漏尽智力,此为一切烦恼障碍都消除净尽而开悟成佛的智力,这是佛的漏尽通。

[四无畏]又称为四无所畏。佛陀面对其他任何人都具有绝对的自信,对任何人的问答论难,都绝不害怕、不必臆测。这四种能力谓之四无畏:(1)一切智无畏,即由于佛陀证得一切智,故能于一切法自在通达,面对一切法之分别取舍时无有畏惧;(2)漏尽无畏,佛陀证得诸法实相,而入于远离生灭变异之涅槃境界,故一切烦恼障碍都已断尽,于生死轮回无所畏惧;(3)说障道无畏,由于证得一切智智,能透视一切众生之因果业报差别,故佛说烦恼与业障诸法之时,无有畏惧,具足绝对的自信;(4)说尽苦道无畏,由于证得法性实相,深悟解脱道之义趣,故而佛说这种消除烦恼与苦的戒定慧三学时,无有怖畏具足自信。

[三念住]即是佛在任何场合,都保持着纯粹正确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三种情况下,他都具有绝对的正念正知的状态。(1)第一念住,即当众生信奉佛陀时,佛不生喜心,他安住于这样的正念正知之中;(2)第二念住,即众生不信奉佛陀时,佛不生忧心,他安住于这样的正知正念中;(3)第三念住,众生同时信奉佛陀也诽谤佛陀时,佛不生喜心也不生忧心,他安住在这样的正知正念中。也就是说佛陀不论遇到赞叹、诽谤,或谤赞同具时,皆能不起喜忧等心,而安住实相境界。

[大悲]就是佛陀恒常地具有救济众生苦难的大慈悲心。因从世俗缘起之概念观察,则众生皆为过去世之父母师长。从究竟胜义谛观察,则一切众生与自己是同体不二的。是故无论从任何角度观察,行佛道者皆当生大慈悲心而利益众生。佛陀既然是证得诸法实相的圣者,必然了知如是道理,故而佛陀能于无分别中而行大悲之道。

以上乃是小乘所认同的十八不共法。

大乘的十八不共法,依据文献的不同,所列举的项目与顺序也不同,一般的说法是如此:(1)身无失,即身清净所作业没有过失;(2)语无失,即语业清净没有过失;(3)意无失,意业清净不失正念,故没有意业的过失;(4)无异想,即对一切众生都持平等心,无有远近差别;(5)无不定心,即常住法性境界,而安住殊胜正定,故不会有众生之散乱不定的心;(6)无不知已舍心,谓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以上六个项目是由戒学而生起,是无住涅槃之因。(7)信无减,对无住涅槃具有纯正不坏的净信心;(8)欲无减,谓佛虽具足一切功德,而于诸法志欲常不息,度脱众生心无厌足;(9)精进无减,谓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10)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利益众生的智慧无有减退;(11)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烦恼执着,具得有为、无为之解脱;(12)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或可说使众生得无上涅槃的心志不退减;以上六个项目是由定学而生起,是无住涅槃之缘。(13)身业随智慧行,即佛陀一切身业所行,皆是随顺智慧而行,不与无明颠倒相应;(14)语业随智慧行,即佛陀一切口业,皆是随顺智慧而说,不与无明颠倒相应;(15)意业随智慧行,即佛陀相续中皆生般若智慧,一切意业皆随智慧所摄,而无无明颠倒分别;以上三者是指一切佛的身语意三业,恒常地有智慧随伴相应。(16)过去知见无著无碍,即对于过去种种无著无碍;(17)未来知见无著无碍,即不起未来之心;(18)现在知见无著无碍,亦不著现在心;以上三者,即是说关于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法,佛陀都能平等地知悉,破戏论相,其知见无著无碍地自在。以上六项目是由慧学所生,是无住涅槃的当体本身。

另外,还有所谓的一百四十不共法的说法。这一百四十法是: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好、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等。

以上所列名相,乃是佛陀所具足的种种功德,具足如是等修证功德者,即是圆满的佛陀。戊三主成就竟。

 

--------------------------------------------------------------------------------

1、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

2、我执:执著有实我之意。又作人执、生执。即不知众生之体原由五蕴假和合所成,而妄执实有主宰作用的个我。

3、权教:又称为随他权教。谓权假方便未了义之教。佛陀顺应众生之根机而方便说法,此乃随他意所说者,故称随他权教。

4、三十二相:《三藏法数》四十八谓: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跌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常光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狮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绀青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成肉髻相。

5、八十种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

6、主伴不具:主伴即是指主体与从属。主体与从属偏向一方而不圆具,称为主伴不具。

7、贤首宗判教:即是把佛陀教法判别为五种,即小、始、终、顿、圆五教。

8、顿教:以说法之形式而言,对根器未熟之众生,由浅入深,初说小乘,渐次说大乘之法,称为渐教;对顿悟之机,自始直说深法之教,称为顿教。

9、圆教: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

10、龟兹国:为汉代西域(今中央亚细亚)古国。又作丘兹、归兹、屈支、俱支曩、拘夷、曲先、苦叉。今名库车,乃位于新疆天山南路之重要都城。于三世纪起,当地佛教盛行,居民属于雅利安人种。王室以‘白’为名,势力强大,文化进步。唐置龟兹为都督府,安西都护亦曾驻治于此。自南北朝以迄唐朝,活跃于外国之出家人中,姓‘白’及‘帛’者,多为该国出身,其中最著名者为鸠摩罗什。

11、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在汉代时将此诸山称为葱岭。

12、罽宾国:中国自汉代至唐代,罽宾均指卡菲里斯坦至喀布尔河中下游之间的河谷平原而言,某些时期可能包括克什米尔西部。此一国名古来即曾见于中国正史,此外,佛典亦常提及,然因时代不同,其所指之地方亦有差异。

13、九部:亦称为小乘九部。将佛经之内容分类为九种,称为九部经、九分教。南北传所传之九部名称有各种异说。今据三藏法数卷三十四所载,小乘诸经所分之九类为:(一)修多罗,意为契经,指经中长行之文。(二)祇夜,意为应颂,又作重颂、偈。(三)伽陀,意为讽颂,又作孤起。(四)尼陀罗,意为因缘,如诸经中有人问,故为说是事;律中有人犯是事,故制是戒,凡一切佛语缘起之事,皆称因缘,如法华经化城喻品说宿世因缘等是。(五)伊帝目多,意为本事。(六)阇多伽,意为本生。(七)阿浮达磨,意为未曾有。(八)婆陀,意为譬喻。如来说法,钝根者未能即解,故假借譬喻以晓示之,令其易悟,如法华经中火宅、药草等喻。(九)优波提舍,意为论议。指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

14、优波掘多:或名优波毱多,此云大护。或云笈多。佛灭百年出,得无学果。西域记云:乌波毱多,唐言近护。秣兔罗国,城东五六里,岩间有石室,高二十余尺,广三十余尺,四寸细筹,填积其内。尊者近护,说法化导,夫妻俱证罗汉果者,乃下一筹,异室别族,虽证不记。

15、六足论: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论藏。即:(一)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造,唐代玄奘译。(二)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大目犍连造,玄奘译。(三)阿毗达磨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未传译。(四)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提婆设摩造,玄奘译。(五)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筏苏蜜多罗(世友)造,玄奘译。(六)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筏苏蜜多罗造,玄奘译。

16、阴界:即五阴与十八界。色、受、想、行、识五阴。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17、方等:(1)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2)约事释之,谓方者广之义,等者均之义。佛于第三时诸经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

18、温宿国:现新疆温宿县、乌什县境内,阿克苏河支流托什干河中游。

19、太史:三代(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员。后来职位渐低,秦朝称太史令,汉朝属太常,掌天文历法。

20、释万行:别称万行上师。形象是佛教僧人,但所传教义则是青海无的光音瑜伽,是青海无的弟子。于1971年六月出生于湖北省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5岁开始信佛,18岁出家于厦门市南普陀寺。据说原法名为:万一,改名万行是在国家取缔‘青海无’邪教后改的。他在90年前后, 亲近附佛外道青海无 ,并受灌顶.后青海无被中央政府取缔, 万一当时想开溜, 就借故到瑞竹岩闭关, 躲避追查。可是后来公安机关还是找到了他, 并在所谓的‘闭关’期间把他捉下山收押看管.放出来后,改称万行。

21、青海无:全称为青海无上师。这是一个打着佛教旗号传播邪教的邪教头目,俗名 Hue Wallensthatter ,一九五二年八月生于越南一个天主教与佛教的两代家庭,在南越沦于越共之前,据彼自称曾到欧洲英国求学;大约在一九七四年,嫁给一个德国医生。她虽拿的英国护照,却经常在德法两国之间居住,她的学历,只是高中,但由于有语言天分,可说写英、德及(目前)中国语文。她最初皈依佛教,在一九八0年前后。根据她自己所述,皈依师大约是越南人,她的剃度师父名为‘纳旺达奇’。她求受比丘尼戒,则是一九八三年底来台,次年初在台湾台北的临济寺。因为只有台湾才有受戒的戒坛。
  根据另一份资料,她虽然在一九八四年初在台湾受了佛教的比丘尼戒之后,返回欧洲,不久又到印度,在印度遇到了锡克教(由生于一四六九年的那那克创始印度教与回教混合教)的支派——申特玛的瑜伽师——萨卡辛( Thakarsingh),传了她五句咒、印心法、声色光影幻法,她得了这些法,经她学习了一段时间,再于一九八五年回到台湾,住于内湖一民宅传这种锡克教法,可是这时已被她改为佛教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她这种移花接木,到一九八七、八八年,两年之间,在台湾民间发展到高潮,只要对佛法有一点印象的人,或未信宗教者一时趋之若鹜。台湾重要都市街头都有她的附彩色照片的广告张贴,报纸上也有‘来自喜马拉雅山的大师’、‘无上师’的演讲宣传广告。她黄衣光头,中英语双声在公共场合与听众答问,使不明佛法者,误以这才是伟大的佛法,才是不出世之秘传之发现。

22、法、报、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23、初住:即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24、阿赖耶识: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

25、有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

26、末那识: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27、五识:指五种心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又称五识身、五转识、前五识。乃眼等五种感觉器官(五根)对应色等五种对象(五境、五尘),所产生的五种认识作用。其中,(1)眼识︰以眼根为所依,缘色境;(2)耳识︰以耳根为所依,缘声境;(3)鼻识︰以鼻根为所依,缘香境;(4)舌识︰以舌根为所依,缘味境; (5)身识︰以身根为所依,缘触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