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维摩禅说(上)


   日期:2023/10/31 16: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维摩禅说(上)

净明山人讲

圆净居士记

禅人怎样领会经中的禅义呢? 我们应用在禅的修证当中,能够体现出维摩居土, 文殊师利等等大菩萨的一种智慧意境,活泼泼地运用到我们人生当中。这一点是维摩诘经里面最重要的核心,能够把这一点学懂了,整个维摩诘经的意境都在里面,我们都可以在现实当中去体现他。

说话不用停一停,你问什么问题,接口就出,无论什么深奥的问题,他是没有一点停滞的,一点障碍都没有,他是随意流出来的,就是智慧无碍。他的智慧圆照无碍,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无论是甚深的秘密法,他都能无碍。一切菩萨怎么做的,菩萨在不同场合应该有怎么体现的,怎么用方便来引导众生,菩萨具足什么威仪, 戒律,什么品位, 他全部通达, 全部明白,没有一点不明白。

诸佛的秘密没有不能证入的,这就是佛一样、诸佛的秘密没有不能证入的地方,都能通达证入。都知道了诸佛有什么秘密,所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游戏神通。游戏神通都具备,大智慧方便都已经得度,都已经超越,都巳经具备种种的方便, 种种的方式, 种种的神通妙用, 种种的大智慧的观照,都能够体现出来,所以说善能够出入。

这位大菩萨都能够自在无碍的,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先作了一个描述,赞叹维摩诘居士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所以难怪大众没有办法跟他对话,没有办法去问候他,那么虽然是这么一位不可思议的大菩萨,但是我当承佛圣旨:你既然叫我带领大家去问候,那么我就去问候吧。于是众中许多诸菩萨和大弟子,帝释天, 梵天, 四天五等等,都这样想: 现在这二位大土, 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和维摩诘居士共谈佛法, 必定会谈很高深的妙法。那么当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 百千天人, 都跟着文殊师利菩萨浩浩荡荡去见维摩诘居士了。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和一切菩萨大弟子众,以及天人恭敬围绕, 还有天上的天人入毗耶离大城去了。

这时候维摩诘心里就想: 现在文殊师利菩萨和大众都来看我,我现在这里要作个准备,就用神通力把房间腾空,那么除去所有的侍者,中间只放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他是不大的房间,装着病相睡在那里示相病相。

那么这里当然有道理的,空了房间,就是说我们觉性是空的,那么放了一张床和人就是显现,侍者都没有,就是说没有任何的法和差别的执着,任何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只有一张床,只有自己的身体示现疾病睡在那里,这就是我们的作用,空性中的作用,他是没有伴侣的,独一的没有伴侣的。

这个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到了,他到了他的房间里,见到他的房间是空空的,没有任何东面-----空无所有,就放着一张床。这时维摩诘居士就问了;” 善来文殊!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善来”是对他的一种问候话: 你来了,但是你虽然来了,是不来相而来,你没有东西来,觉性的空是不来而来的嘛。不见相而见. 我虽然见到你了,不见相而见,没有见到什么,不见来相,不见去相,这是我们觉性的显现,就是法身大士都是这样的,他的举动静止不唯实相,实相没有来,但是又能够来示现,实相没有见,但是不妨相见,不妨显现,所以说不能来而来,不见而能见,就是法身的妙用

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时候就讲了: 如是居士,是这样的,如果巳经来了. 就不会更再来;如果巳经去了,也就更不用去。就是说明无来去相. 没有来去相.维摩诘说的话, 就是说共同的相应的智慧意境,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 道理是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来者无所从来, 来从哪里来,本性显现的嘛。去者无所至,去到哪里去?没有到的地方。这个有两点要知道的:一个是体性, 是这样子的;一个是我们的心,在作用的地方也是没有来去,不见来去相的。你的心没有来去相见,但是不妨显现,不妨来去,在来去中无来去,才是我们觉性的妙用, 才是大智慧,这个一定要体会到。

你如果动个念: 我来了我去了,就是染污,都是对本性的覆盖,就不叫妙用。比如说:你想起某个人,你觉得在遥远的地方,你只要一个念头去了,你就有漏,就有覆盖。你要在当体就显现,无论是北京还是美国,当下显现,这叫无来去相。你不能产生来去想: 噢,他在那里某个地方,他是谁? 好,一个念头一动,已经离开本位了,已经覆盖了。 所以没有来去相。

所可见到的东西更无可见,没有什么可见到,就是讲当下显现, 当体显现。这个一定要悟到的,这个悟到就是遍知, 或者叫圆明。就是我们本性的圆明, 所以说经里面讲:“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因为体性是空的,空灵不二, 当下显现叫圆明了知。知道茶杯、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都知道,但是不要想到是遥远、不要想到外面,不要想想:噢,他在外面,他是什么?这样一念起你就落了、就偏了、着有了。一个空,一个有,能所就执着了,你要在完全当体。某禅师对你有感应,你不要想到在外面:噢,他在那里对我有感应了,好,你巳经落了!无论在西藏在什么地方,大成就者,他的感应都是当下的,你的体悟也应该是当下的,他是不动身心而遍照万法,你也是不动身心和大德成就者当下相应。你不要想噢:他在西藏,想的很遥远,好,完了, 你就妄想执着了,你得到的只是皮毛,得到的是感觉, 身体感觉了、或者境界感觉了,这都是虚妄的。如果你没有取分别念,当下和上师一样,你契入了他的大光明藏,你也就是大光明藏,你没有区别,这是最迅速的, 最快的。懂得这个,他不会向外求,他即使在佛前求,是显现不是求。显现诸佛菩萨了,他不是求,他不是动妄念,他是一照就知道了。比如说某个人需要他帮助,他一照就显现了。诸佛菩萨也在照当中,当体不二,这是道的妙用。不懂得这个, 都是妄想追求, 都是凡夫习气. 他是不了的,永远会落处的,这点很重要。

文殊师利讲到这里说,先把这个事放一放,我们都是明白人,这个话不用多说的,自己都知道。他说:居士这个病,你能不能忍得下, 有没有痛苦?比如说你治疗后,病是不是减轻了,病不会加重吧?他是问候他,他说:世尊殷勤叫大家向你问候,那么居士这个病是因为什么原因起的? 这些在慰问的话里面就是机锋了. 你这个病是什么起的?生病生了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病灭掉? 存在与生灭,这些现象在道人来讲, 你怎么体会, 怎么看待、看待自己, 看待别人这些现象?

维摩居士这时就回答说了,他说我这个病是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为什么病的显现是愚痴,无明愚痴有业有受。维摩诘居士是没有的,但是他大悲入世,众生有痴有爱,所以有病。为什么要入世啊?和众生同样的生活, 同样的存在,那么则我病生。菩萨以大悲为病,众生以业为病、以烦恼的业生病,菩萨以大悲拔济众生的痛苦、众生的业, 承担众生的苦难,这是菩萨的精神。菩萨不可能没有病的,他入世的时候,总要负担众生的病,所以说以一切众生病,故我病。因为一切众生有病,所以我有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如果一切众生病都没有了,我的病才好、才没有了。到了这个地方就是圆满佛的时候,就没有众生也没有佛,没有病也没有不病,超越一切到最究竟园满的地方,就没有这回事了。但是众生总是有病的,所以说你没有到圆满成佛的时候,你总要去度众生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你总要生生世世受苦的,受众生的苦难的,不然的话你不会圆满。

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菩萨为了众生故,才入生死,为了众生才入生死,大悲大愿嘛,那么有生死一定有病,如果众生离开了病,菩萨就没有病,这个是以身说法,身体的病是外在的,还有心灵的病,知见的病, 境界上的病, 魔病,还有很多。他是借这个来说明的。他说比如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得病了,那么父母也病了,父母也心疼啊。如果儿子的病好了,父母的病也好了。菩萨也是这样,对于众生的爱,好象爱儿子一样,众生病那么菩萨就病,众生病好了,菩萨的病也好了。又说这个病是怎么起因的,菩萨的病是大悲起。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说: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你这个房间为什么没有侍者呢? 前面问病的原因巳经讲清楚了,是大悲起,那么我们讲如来的房间是空的,如来的座垫是什么? 就是大悲,以大悲来显现作用的嘛。所以文殊师利菩萨言:居士的房间为什么这么空啊, 没有东西、没有侍者?

维摩诘居士回答:诸佛的国土和我一样,也是空的. 这句话大家要体悟,诸佛的国土也是空,但是有的人说: 我为什么见到佛的境界、佛的国土有莲花等等?这个是空中的显现, 化相幻相境界相,显现因为众生需要,因为你有业,有分别执着,有庄严想,有功德想,才显现这些。如果你没有这些,诸佛的国土是空的,遍一切处也是空的。这句话体会很深、非常重要。你就不会落在一个概念,哪里是佛的净土?哪里怎么样? 有方位有距离、 有好坏有抉择之心,以后要生到那里去,有这个执着心,在这里你悟到了就没有了。因为你就在佛的国土当中显现的,如果你一念相应,一念就显现。无论你显现空的觉性还是显现庄严的妙相,都是因为你的作用而显现。你的作用和佛的作用是全体的。和佛的境界是全体,没有分别的。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又句; 以何为空呢? 这句话就是问以什么为空?我们说以概念吗? 以感觉吗? 都是虚妄的!以什么为空? 维摩诘居士回答说:以空空。以空故空,就是空尽一切以后,连空也不存在,空也空掉了。佛教讲越三空解六结嘛。椤严经讲的人空、法空, 空空。以空为空,空也要空,空也不可得,这是诸佛的空,是真正的真空妙性.

又问:空为什么还要空呢? 空了就好了嘛,为什么还要把空空掉呢? 维摩诘居士回答说:“因为无分别空, 故空”因为在空当中你不分别于空,所以叫作空。你正在空当中你没有分别空,所以说无分别空, 故空。这个地方是真正的关键的地方,悟道人的关键的地方。

又问空可以分别吗? 能够去分别吗? 对这个问题答是:分别也空啊? 分别空的分别也要空,那么这个时候你在空当中不觉得空了嘛。也没有有,也没有空,也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想到他是什么,就是空里面也没有想到空。就象你在明当中也没想到明,你有大智慧,没有想到我有一点智慧,一点智慧都没有,这就叫不可得。没有觉得我有智慧啊,或者在光明丈里面,你没有觉得有光明。但是众生怎么见, 怎么想都是他的感应,是他的事,对你来讲没有什么,什么都不可得,但是不可得当中具有一切。

又问了:你体悟到这个空空的觉性到哪里求? 到哪里得到的? 到哪里体现出来的?那么维摩诘居士回答: 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六十二见就是邪见, 外道见, 种种杂乱的知见, 都是叫六十二见。那么你的空在哪里求呢? 就在六十二见当中。说明什么? 在六十二见出现的时候,你还是没有分别,你还是没有取舍,你没有落他的圈套、受他的影响,这才是真空。如果一个事情来了, 一个说法来了,你马上动了, 分别了,你就不叫真空。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应该在哪里求呢?答曰: 当于诸佛解脱中求。诸佛的解脱哪里来呀,是因为众生有知见, 众生有烦恼啊!诸佛的法因为众生的缘故,才有可以说, 才有可以解脱的方便。那么六十二见他在哪里体现出来,就是在诸沸的这种解脱中体现出来。

又问:诸佛解脱法门在哪里求呢? 在哪里体现呢? 答曰: 应当于一切众生的心性中求。也就是说诸佛所有的法是因为众生的心念-----你有不同的心念,他给你讲不同的法,所以四十九年讲了很多,佛本来没有法,也具备一切法,不落两边嘛。但是你需要什么他给你讲什么,所以说诸佛的解脱就是在众生的心性中求的,也就是刚才讲的。求就是体现,众生的心性当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说今天讲今天的法,如果你明天这个烦恼没有了,明天佛绝对不会重复讲这个法;明天讲明天的法,对你适合的,有用的法。法就是活的,不是死的,因机而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就明白了,这个真空,这个智慧觉性,是这里体现出来的,如果这三方面,你都通达无碍,都不会受它影响,都是在觉性当中无分别, 无执着地体现它,那么你就是真空。如果你对哪方面不明白, 受他限制,无论是邪道, 外道的知见, 诸佛的解脱法门, 众生的心行,他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你都不明白, 受他影响不叫真空,你的空都不够。所以空不是打座,在一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了,叫空。就是在这些现实当中你是空的,,不分别不执着, 不被他影响,这才真正是维摩诘居士讲的空,也就是佛教讲的我们觉性的大空,觉性遍一切处的大空,有的人会想想是不是很大,不要这样想象,就是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任何情景, 都是空的,这叫空在现量处, 空在当下,不要想象一个空间很大,这就是妄想了嘛。虚空没有边际,你去想它干什么? 要在作用处, 在现量当中体现空,这是大智慧的空,这是作用的妙空。所以说遍知, 遍空,都要这样体会。不是坐下来我去想想美国, 北京什么什么事我却知道,这是妄想。这是外道都有:哎, 从神通来看看, 世界发生什么事,是妄想分别了。换一个意境,我打坐了,我空间很大,什么地球都在里面,这也是妄想境界。这有什么用呢? 没有用!要在现量处体现,在作用处体现,这叫遍知和遍空的境界,这个领悟很重要的。

又问:为什么没有侍者? 维摩诘居士讲,他说一切众魔以及外道都是我的侍者。这就不怕外道, 也不怕魔了,他们都是我的侍者。唉这句话就很妙了,意思说:我们在真空的妙性当中,他们都是无碍的,他们都是我的体现,而且都是我的侍者,我的作用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讲? 众魔者入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众魔他喜欢生死啊,他喜欢五欲, 五尘境界,他们菩萨入生死而不舍,就在生死当中,自由白在,不用舍弃生死。这就是形容他们就是我的侍者一样。那么外道入诸见, 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外道象哲学家一样,他有很多知见,喜欢探索知见,一套套道理。那么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在你任何怎么讲法, 怎么观点,我都不动,我都明白你什么意思。所以说菩萨辩才无碍,你一开口就知道了什么意思,一句话给你,你就答不出来,你就被他转化了。于诸见而不动,无论什么样的说法,到了你这里,你都不会受影响。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了:居士啊, 你的病是什么样的形相, 什么样的病状? 维摩诘居士说: 我这个病没有形, 不可见,因为大悲无缘而无所不缘,无所不缘,所以能够应物生这个病。但是对于我没有病, 心没有病。象有的菩萨入世很辛苦, 也生病,他自己没有病, 没有感觉到病,身体很累心不累。就是说我这个病是无形的, 主要是指心;身体是有病的, 示现出和人一样。心没有形状, 也不可见,我没有见到病啊,我没有发现什么病,我的心里面没有一点病,这是菩萨实相法, 法身的一种自然体现。

又问这个病是身合呢? 心合呢? 意思说是在身体上生病呢? 还是在心念上生病呢? 是和哪个结合在一起的? 维摩诘居士回答说:不是和身体合,身体离故, 我不会住在上面啊,身体是离的,是四大和合,我不会落在身相上。“亦非心合,心如幻故。”不和心合,心是幻的,没有一个主宰的实体,我没有主宰一个心灵,没有这个在。

所以又问:地水火风四大当中你的病是那一大生病呢? 回答说: 是病不是地大, 不离地大;水大, 火大, 风大也是这样,不是地大, 也不离地大,他有地大的病相显现, 就是说不二圆融的。相是假的,这个病的体性是空的,但是众生的病从四大起来的,因为有病,所以说我病。众生有病, 所以我病,这个时候, 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说:作为一个菩萨应该怎么样去慰问有病的菩萨? 那么维摩诘居士说:说身体是无常,但是不说要讨厌身体,菩萨不讨厌身体,身体是有一天会死亡的,但是不要讨厌他,要用好他。 即使现在有病,你不要讨厌他,在病中作功夫,在病中去体现幻化相,不住在病上,这也是大悲,替众生受罪嘛,是应该体现的。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我要求涅槃,不生不灭,到极乐世界去,我要讨厌他,我要找到快乐的境界, 快乐的身体,不要这样讲,这样讲,他心里有矛盾:为什么还在世上啊?还要度众生啊?身体还离不开,既然身体离不开,你又要求一个快乐的身体, 快乐的境界,你不是很矛盾吗? 不是不现实吗? 比如一个人在路上很疲倦,还有很多事要干,但是又一想,我还是回家睡觉好啊,回家吃一顿暖的饭,听听音乐舒服,这样想不是更矛盾吗? 更讨厌:现在太累了太不舒服了,不要再去外面, 不要再去工作了……。就是不要产生矛盾的心态。说教导众生身体没有我, 但是说没有我,不要偏在无我上,要去教导众生,要帮助大家,以无我的精神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但是不要说毕竟寂灭啊,不要灰身灭智, 把身体搞没有了,不要说落在空上, 不再出世, 不再弘法利生了, 不再大悲利乐众生了,不要这样去讲。虽然身体是空寂的,要以身体来体现,要利益一切众生。不要说毕竟寂灭,是生生世世都要体现的。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有的初心菩萨,我想起过去作了什么坏事啊,有一种悔意,他说,你悔就悔吧,但是不要回忆过去,你这次忏悔以后再不要想到它了,没有了,过去巳经没有了,不要再回忆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以自己的病啊,就想到众生的病有多苦。我们现在有修行, 还不烦恼,但是众生有的病,他很烦恼. 就慈悲想到众生的病更苦,怜悯他们的病。应该认识无数劫来受的苦,应当悯念饶益一切众生,拔济众生的苦,是有缘遇到的,帮助他,众生在你的光明当中,转他的业力。回忆自已所修的福报,念于净命,净命就是正命,从生至生,常行正命没有造恶业,没有作不好的事,常常想到作好事的境界,这样人一都有信心:我曾经多少多少世,或者现在,培了多少福,造了多少个善业,这样想起来以后,菩萨就有信心。虽然在病当中,有信心;虽然我有病,但是我只是暂时的,为众生被负业的,但是我的功德,我修行当中的正道, 正行都是在的,都在那里不会磨灭。所以说不要生忧虑, 忧惧,常起精进,当作医王一样,医治他的心里病。有的菩萨受到困难,生了疾病,他有点灰心,有点不安,你怎么安慰他使他精进起来、有信心起来,让他不要讨厌身体,不要讨厌世界,还要继续悯念众生,继续行菩萨道,病好了以后,再去弘法利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宋智明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宋智明居士)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五章 圆归如实的道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三章 依师离四病 尽化微细惑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二章 除障显理 了相非相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一章 法*二十五 善用在於人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七章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五章 香象过河 一蹋到底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