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杨曾文教授:赵朴初居士思想的当代启示——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00周年


   日期:2023/11/25 1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赵朴初居士思想的当代启示

——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00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今年是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卓越功勋的居士、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回顾赵朴初居士光辉的一生,他怀着炽热的爱国爱教的精神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担任中国佛教协会领导近50年的过程中,遵照党和国家的各项宗教政策和法律,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各项法规,为推进佛教适应时代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努力,特别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适时地提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将中国佛教推向一个新的时期。

现在举国上下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佛教界应当继承赵朴初居士的爱国爱教精神和他积极倡导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把各项佛教事业搞好,为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人认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中国佛教界可从赵朴初居士思想中得到很多重要启示。这里仅谈两点。

一、爱国爱教,将佛教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结合,为推进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四大建设努力奉献。

赵朴初生前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方针政策,努力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和法令。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他集思广益适时地提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爱国爱教,要求将佛教事业置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事业中进行规划、调整和发展,要求广大四众弟子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并做出贡献。

在赵朴初居士去世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形势取得了新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宗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英明论断,在最近闭幕的党的十七大通过的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党中央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的国情提出的这些提法和论断,已经在全国宗教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为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的历史性实践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指导理论。

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佛教界各级组织和四众弟子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对宗教提出新要求,并且迅速付诸实践。

第一,应当结合时代对佛教传统教理、教义和伦理作现代诠释,动员广大信众投入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修养和人品素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进实现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完美和谐的理想境界而不断进行探索和成绩。

第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投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明确地号召各宗教界的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社会主义的四大建设中,特别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应积极实践赵朴初居士提出的实践积极进取的人间佛教思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自身的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建设,不断发展佛教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培养爱国守法、有较高宗教造诣的中青年教职人员,形成爱国爱教新一代的骨干力量人才,以适应时代对佛教提出的要求。

1993年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赵朴初居士在12月召开的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了题为《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报告,针对佛教界的情况和今后发展的需要郑重地提出了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他说:“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这些话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没有过时,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中国佛教只有从这五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并且将佛教的文化、教育事业搞好,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和承担党和政府、人民对佛教提出的新要求,为社会主义四大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朴初居士是中国佛教界的一面伟大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上镶嵌的爱国爱教的精神、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将继续引导和鼓舞中国的佛教徒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杨曾文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杨曾文教授)  

 杨曾文教授:吸收先进科技,促进佛教适应时代发展 

 杨曾文教授:爱国爱教,垂范千秋――纪念圆瑛大师圆寂50周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杨曾文教授:雪窦重显及其禅法 

 杨曾文教授:延寿的禅、教会通思想 

 杨曾文教授:永明延寿及其著作 

 杨曾文教授:马祖和洪州宗 

 杨曾文教授:人间净土思想与不二法门 

 杨曾文教授:中国佛教与东方文化 

 杨曾文教授:佛教的民族化和禅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中国化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古代佛教的三个 

 杨曾文教授:如是弘愿,如是伟业--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