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现前种因 当来结果


   日期:2023/12/5 0: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前种因 当来结果

  学佛的方法很多,归结起来无非两类:一是靠自力,二是靠团体。靠自力必须有坚定的信心,有很好的经验,否则容易出偏差。靠团体就是在师长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在同行的策励下时时反省,跟随着团体的进度稳步提升,因此不容易出偏差。
  靠团体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学习,必须认清总别、发心参与。
  总就是总体,别就是个体。总体不是代表某一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团体。因此,对团体的宗旨目标、团体的发展方向、团体的运行模式,大家要全面了解,深入理解,深切认同。只有对总体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学习佛法的信心才会越来越坚固。否则,信心就不容易稳定,学习也不容易持久。
  团体的共业由所有团体成员的业力凝聚而成。因此,团体的事业是一项总体工程,它的成办需要作为个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好发心、积极参与。我们常常提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需要从基础做起,要真正让个人的用心、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运作相符顺,真正将个人的业力融入团体的共业当中,依止师长,依靠同行,依据佛法业果的理则勤勤恳恳地种下成佛的善因。如果我们对总别没有认识清楚,没有真正发心、积极参与的意识,我们的业力就会与团体的共业相隔阂,就体会不到团体的功德,感受不到团体的殊胜,很容易随业流转。
  那么,怎样检验我们的发心是否纯正、参与是否积极、总别是否认清?这就要看是否能够安住当下、勇于承担。团体里的很多事情我们本应该做而实际上又不喜欢做、不愿意做,这就是内在我执、法执的表现。我法二执是我们学习上最隐蔽、最顽固、最强大的敌人,会左右我们的知见,障碍我们的发心,销铄我们的热忱。怎样去突破?这就需要安住当下,勇于承担。
  祖师大德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告诉我们要能够安住当下,要学会随遇而安。我们的团体并不局限于一、两个寺院,我们的事业也不只是在一、两个地方发展,我们的人才更没有局限在固定的岗位。因此,要随顺缘起,好好学习、深入体会,台上台下、人前幕后,无论到哪里,都是团体最好的安排,不管在哪里,都是自己最好的锻炼。要突破自我的习性,摈弃自我的成见,哪怕明天即将转换角色、调换岗位,今天依然认真负责、拼命努力,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认真对待现前的每一个不同的缘起,好好珍惜现前的每一次进步的机会。
  我们在承担事情的时候,如何面对各类的事项,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面对别人的感受,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地方。遇到困难时不要一直把问题往上交,否则稍有问题就会想到逃避。老老实实地直面问题,兢兢业业地克服困难,问题和困难就是我们提升的机遇。另外,我们发心承担时不要呆板地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彼此相待、相互关涉、流变不息的人事,要善观因缘,把握契机,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创造对总别、对自他、对现前和究竟都有利益的缘起。
   好比农夫种田,春天是播种的时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现前大家一起在菩萨道上撒下菩提因种,当来必将共同圆满无上的佛果!

(本文出自《法炬》第四十三期第一版 XC法师对常住班的开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