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徐文明教授:和谐世界从口开始


   日期:2024/2/20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和谐世界从口开始

  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早已成为当代人类的共识,但如何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上做文章。要想实现人类内部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必须从约束自身开始;而要实现自我约束,就必须首先管好自己的嘴——和谐世界,从口开始。

  人的嘴不仅是饮食器官,还有表达感情的功能。西方人相对开放,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吻传情。传统的中国人比较内敛,只有和至亲的人在私密场合才会有这种亲密动作。如今西风压倒东风,西方流行的就是最时髦的,年轻人缺少辨别能力,往往跟着潮流走,接吻大赛在中国也不算新鲜事了。其实中国人并不是不懂感情,古代也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只是要讲场合和环境,不能只顾自己,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佛教强调中道,适度运用来表达感情,增强亲人的相爱并不是坏事,但要注意应着眼于情而不是欲,绝对不能滥用。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关系很近的人才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情,必须顾及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绝对不能勉强对方接受,否则就成了严重的失礼,甚至是侵犯和犯罪。

  人的嘴还要用于说话,用于表达思想,这是除了吃饭之外最根本的功能。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不慎,实非小事。佛教强调正语,将之列入八正道,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正语包括很多方面,如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不妄语为五戒之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表达的主要手段,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根本途径。说假话,相互欺骗,就没有办法交流,也会使交易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诚信,说实话,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诚意正心”,以诚为天道;又讲“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如果能够正确领会,把握中道,在诚信的原则上适度变通,则是最为合理的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重合同、守信用的社会,一方面应当慎重,不轻诺;而一旦有了承诺,就必须信守,即使因此受到损失也要咬牙接受,要做到言不轻出,出必有信,因为失去了信誉是最大的损失。

  不两舌也是非常重要的,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就是制造矛盾、破坏和谐。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总喜欢来回传话,甚至添油加醋,无中生有,通过破坏别人的关系来给自己找乐甚至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这种人表面上也不一定有多大问题,其内心也未必全是恶意,但所造成的危害则特别大。

  不恶口也是正语的重要内容。有些人内心可能是好意,但说话不讲方式,出口必然伤人,得罪了人自己还觉得委屈,以为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故意恶语伤人,对他人进行诽谤打击,以言语杀人。俗话说人言可畏,很多人受不住流言蜚语,为此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用语言来攻击、刺激伤害他人,同样是一种大错甚至犯罪,其危害十分深重。

  不绮语也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要求,它包括不讲没有意义的话,也包括不传播黄色段子等。很多人热衷于讲一些低级趣味、毫无意义的话,以此来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这也等于是谋财害命。还有的人喜欢制造和传播一些黄色段子,觉得这样很有趣。这么做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极不尊重的一种行为,降低了自己的品味,毫无必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好信息坏信息传得都快,往往是坏的传得更快,网上到处都是垃圾信息,对人特别是青少年危害极大。

  总之,正语要求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当纯正适当,做到语言美;尽可能说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说软善语;即使是批评别人,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骂人,更不能恶意毁谤他人。要经常自我反省,不要轻易说人是非。

  对于口舌这一最重要、功能最多的身体器官,必须合理使用。即使获得世界接吻大赛冠军也算不上多大的荣誉,能够洁身自好,富有爱心,才是真正的光荣。万语不如一默,百动不如一静;大音稀声,天何言哉;以言传意,不如以心传心;能言,还要学会不言。

  口不嗜于味,则不贪;舌不迷于情,则不 . ;言不堕于辩,则不痴。不贪,则不为物役,不落欲界;不 . ,则不受情惑,不落色界;不痴,则不随意转,不落无色界。如此只要咬紧牙关,不失口风,就能去除三毒,出离三界,和谐世界的建设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徐文明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徐文明教授)  

 徐文明教授:《永嘉证道歌》与二十八祖的缘起 

 徐文明教授:王安石与佛禅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徐文明教授:志远与〈法华传记〉的著作时代 

 徐文明教授: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 

 徐文明教授:单靠科学能够战胜迷信吗 

 徐文明教授:龙树的时代略考 

 徐文明教授: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 

 徐文明教授:禅宗第八代北宗弘正大师 

 徐文明教授:富那夜奢与付法传承 

 徐文明教授: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徐文明教授:一枝三葩,三车一乘--评吴言生博士《禅学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