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楼宇烈教授: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学术总结


   日期:2024/4/2 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学术总结

  作者: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各位先生、女士:
  “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论坛”经过各位学者专家的积极参与和热烈的讨论,现在进入学术总结的时间了,我受大会的委托,对这几天的学术成果做一综述。
  本次会议参会学者一共120余人,主要来自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山西、浙江、江西、陕西、四川、贵州、重庆、广西、厦门等地,其中云南学者占会议代表三分之一多,充分显示了云南学术界的实力。在参会代表中有很多来自佛教界的法师学者,他们都是未来中国佛学的中坚力量。此外,来自台湾的代表不远万里,经过几次改签机票和长时间等机与倒机的辛苦,前来参会,海峡两岸割不断的亲情,血浓于水,令我们感动。本次会议收到论文78篇,内容广泛,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参加大会讨论的有百余人,大家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议题广泛,见解精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本次会议论文主要分为三大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关于鸡足山佛教的研究。代表们对鸡足山佛教的定位有禅宗道场说、迦叶道场说等几种说法,但是由于迦叶尊者是印度佛教里的著名人物,又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西天初祖,所以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相反更加证明了鸡足山佛教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为鸡足山的佛教文化研究拓宽了思路。代表们认为,鸡足山佛教文化就佛教本身的研究价值来看,体现在对佛教高僧弘法活动进行研究的价值。其次,有对鸡足山佛教僧团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的价值。再者,有对鸡足山佛教建筑的特色进行研究的价值。就其他方面的文化价值来看,鸡足山佛教还有旅游文化价值、一般历史研究价值、艺术研究价值等。
  有代表指出,明代鸡足山主要有寂光寺、石钟寺、悉檀寺、传衣寺等禅宗法系;鸡足山禅宗法脉从鸡足山向周边地区佛寺传播后,形成了一个以鸡足山为中心的鸡足山禅派网系。鸡足山高僧释禅在《楞严事忏》中表现了妙明真心、顿悟禅的思想,重视理忏的忏悔作用,体现了护国、忠孝等儒家伦理,最后归入西方净土。在三种楞严忏仪中,《楞严事忏》表现了禅宗系的特点。鸡足山的佛教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该山的僧人不仅致力于全山的佛教建设,而且还含有走出去、请进来的品格。鸡足山佛教与浙江佛教的联系,主要反映在学习的阶段,属于请进来的情况,这种活动到当代仍未停止,所以浙江佛教对云南佛教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鸡足山佛教与广西佛教的联系,则与浙江佛教相反,更多的是一种传教弘法的活动,属于走出去的情况。特别是鸡足山儒全系大觉寺派对广西佛教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然存在。鸡足山僧人或前往东南请益,或前往西南弘法,在联结西部与东部佛教的活动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从明代始,鸡足山僧人圆惺、真澄、真怀及近现代中兴禅门五宗的虚云法师,到五台山巡礼求法。而文殊道场五台山显通寺的妙峰祖师,则是奉敕去鸡足山颁赐藏经,从事佛教文化交流。
  鸡足山藏书以佛教百科全书式的《大藏经》为主,人文撰述占有重要的地位,颇为全面,诸如历史、地理、哲学、文学、传记、笔记及地方掌故等资料均有收集。现存清抄本《重增三坛外集》,保存了较多清康熙以后鸡足山佛教界的法事文书,对鸡足山佛教研究乃至中国古代佛教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鸡足山的楹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咏物叙事、状景抒情紧扣该地史实及周围环境,不能移作它用。鸡足山的楹联除紧扣环境、传说典故状物写景、抒情达意外,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重的佛教色彩。或赞誉鸡足山在中国佛教名山中的地位,或阐述佛理,或描绘禅境,因品题不同,各择其重。
  此外,鸡足山大乘教虽被乾隆皇帝定为“邪教之尤”,但在滇、川、黔老根据地,大乘教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潜力,清末民初盛行的归根道,就从其教义中汲取了思想营养。
  第二个主题是大迦叶的研究。代表指出,大迦叶的特色表现在:1.头陀苦行的启示。2.大迦叶乐修苦行。3.度贫母生天。4.佛分半座与迦叶。5.拈花微笑。6.无上正法付嘱。7.三藏圣典的结集。8.迦叶传衣弥勒。大迦叶是鸡足山佛教信仰的偶像,鸡足山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仰赖大迦叶的声望;2.大迦叶是结集佛说正法的组织者,三藏典籍得以存世流传,其首功不可磨灭;3.大迦叶是中国禅宗的西天始祖,其精神是中国禅宗思想萌生的源头。摩诃迦叶拈花微笑等公案,丰富了禅宗传衣、传法的传统。传衣以表征信,在禅宗史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禅宗甚至认为迦叶灭尽意根是其得以传承禅法的重要原因之一,符合禅宗既超越人世又不舍人生的风格,因此成为禅宗参悟的对象和学习的范本。禅宗是按自己的风格来铸塑摩诃迦叶的形象的。通过美好的传说将迦叶尊者与特定的山川寺宇联系起来,充分表达了佛教徒对迦叶尊者的崇敬之心,藉此也极大地方便了我国广大佛教信众对迦叶尊者这位宗教领袖的纪念和礼敬。以经典为依据,同时使用印度原名的,中国佛教里有两处,即普陀山和鸡足山。鸡足山把佛教历史上的传说、山的自然形态、以及山的名字都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西南的一处名胜,这确实很有特点。但也有人指出,迦叶尊者的作风是保守的,他标榜的苦行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效法,而且也并不符合佛陀的中道思想。其次,他严格要求持戒,凡佛陀制订的一切,包括小小戒都不许稍作改动,虽说当初有利于树立戒律的神圣性、权威性,但多少束缚了佛教的发展,也违背了佛陀小小戒可舍的遗嘱和随方毗尼的精神。迦叶尊者没有像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等那么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今日的佛教,退隐的、山林的、保守的、苦行的气氛很重,受大迦叶的影响很大,这是不容否认的史实。
  第三个主题是关于与鸡足山有关系的佛教人物的研究。代表强调,宋代以后,中土佛教整体上呈衰落之态,但其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却相延不绝,这与一代代僧人在文化领域多所建树有关。而众多诗僧一方面成为士大夫与佛教交流的津梁,又以其具有特色的创作实践直接对文坛造成影响。苍雪即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生逢明清易代之际,前朝没落的痛惜,鼎革后的故国情思,感时伤世,在作品里都有十分痛切的表现。苍雪的这类作品和当时众多的“遗民”文学一起,乃是民族大义、爱国精神的特殊体现。彻庸禅师禅学思想的特点主要有:1、禅就是要超越真俗二谛,走出悖论的困境。2、禅说不得,非思量分别的对象。3、参禅不离日用。4、禅净合一。大错一生的业绩由于有与鸡足山的善缘而彰显开来了,鸡足山也因为有了大错和尚而佛光远播,香火不绝。对他来说,有若世外仙境一般的鸡足山的僧侣生活无疑是最美好的、最为重要与最具有意义的,也是最值得纪念的。明本禅师的云南诸弟子的禅法思想有,禅教一致、看话禅与做工夫、“无念说”。鸡足山不仅是他苦难肉身的避难所,而且是他寄托超越精神的一块圣地。没有鸡足山,就没有今天历史上的“大错和尚”;没有大错和尚,鸡足山的金光可能还不会放得那么长远。律宗千华派二祖见月读体先至鸡足山狮子岩大力、白云和尚处参学,遂依鸡足山寂光寺一系亮如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学业大成,使中国律学拥有了一份新的气象。促使徐霞客两次朝访鸡足山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圣山吸引”,“佛家影响”,以及“友人相陪、相助”。概括地说是霞客具有“山缘”、“佛缘”、“人缘”。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是明末清初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宗门大匠,他们的悟道因缘及弘法活动正可显示当时佛法心灯朗照西南边地的空前盛况。
  虚云法师是本次会议学者们讨论的重点。有人指出,虚云的辞世,标志着中国传统佛教尤其是禅宗佛教的最后终结。统观虚云一生,生当末法,佛教组织式微,僧人素质每况愈下,而其不惜身命,志在弘法利生——全面中兴禅宗,独步一时;阐扬佛法,慈悲救世,有口皆碑。故有人赞之曰:“志大气刚,悲深行苦 ”,“其建树、道德、年齿、悟证之伟大高深,为近千年来所罕见。” 其间难免有过誉之词,但于其道德、人格,乃至于佛教、社会之贡献则是显而易见的。虚云生当社会剧变、佛教危难之季,而拯佛教于衰败之中,可谓功追往圣,德超时贤。他历经四朝五帝,兼祧五宗的云水生涯,以“放下”为先决条件、以“看话头”为参究方式、禅净双修、严持戒律、发展僧伽经济的禅宗思想,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尤其对江南佛教的发展,其影响举足重轻,于沿至今日的人间佛教,功不可没。总之,将其思想内容分为宗教圆融、三学并重、切实参究、力修万行、禅净融通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皆是继承唐宋禅宗的精华,针对明清以来禅宗的流弊,有因应时代而革除故弊的性质,是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仍有实用价值,对禅宗的经久流传具有深远意义。他一生在云南共有二十六年,鸡足山十四年、昆明十二年,可谓与云南宿缘深厚。本文主要从一、修复古寺;二、整肃寺规僧纪,如法传戒;三、讲经办学,成立佛学研究社;四、成立佛教会保护发展佛教;五、维护寺产,平息祸乱;六、成立慈善机构,为滇民排忧解难等六个大方面来阐述虚云老和尚对云南佛教的卓越贡献,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高僧。虚云的禅学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南宋大慧宗杲以来的看话禅,他根据自己对禅学的深切体验,结合现代人的根机,对看话禅的方法作了非常具体而切实的阐发,这在禅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虚云对禅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自然、无念、放下,尤其注重“放下”,即破妄,因此特别提倡自然悟道而不重入道的形式。虚云与宋代以来的禅师一样,对禅、净二宗持和会圆融、兼收并蓄的态度。这是其禅宗思想的另一个特点。严持戒律,于戒学推陈出新则是虚云禅宗思想的又一特点。持戒并非虚云在教界的创新,但严持戒律的本身却可以说是虚云禅宗思想的特色。他对云南鸡足山的重建,是其重振各大丛林的开始,亦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进行的,正缘于虚云大师艰苦卓绝的努力,鸡足山佛教得以在近代获得重兴而名冠丛林。
  另外,与会代表对云南其它地方的佛教也有所论述,如纵观太虚大师在寓居昆明期间的弘法活动,主要有二个方面。首先,休养身心与讲经弘法并行,酬酢晤谈与总结反省兼进。其次,改组云南佛教会,以政教化模式,尝试推进战时西南后方佛教组织的兴革整理工作。戒范律学的发扬虽是古代云南佛教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其被赋予的历史使命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相益彰,所以显得特别兴盛。此外,对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傣族本生经研究、关于禅宗西天祖统说的若干问题、《楞伽经》中的如来禅和神会的如来禅、云南阿吒力教典籍、抢救和开发白族阿吒力佛乐、藏传佛教价值体系中之工具理性、《玄怪录》中的佛教轮回报应观、王安石禅诗研究等做了介绍与探讨。
  代表们指出,在当前,鸡足山佛教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弘扬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以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第一,大力开展佛教人文景观的旅游活动;第二,发展适当的寺院经济投资;第三,资助社会文化事业,间接促进经济发展。为了使文献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还应该着手做一些基础工作。例如对三部古鸡足山志的整理,应作精心校注,正式出版;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再编一部新《鸡足山志》。名山出名志,前人先贤已留有宝贵的文献遗产,新志要编撰出较高的水平,才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广为流传。
  总之,这次会议参会代表是广泛的,成果是丰富,它的召开必对未来的中国佛学和鸡山佛教文化的研究起到一个深入的促进作用,我们对此表现了乐观的期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楼宇烈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楼宇烈教授)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和平精神 

 楼宇烈教授:中日近代佛教交流概述 

 楼宇烈教授:‘不由经教’与‘由教悟宗’ 

 楼宇烈教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楼宇烈教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楼宇烈教授:禅学的文本阐释与诗意接受——评吴言生《禅学三 

 楼宇烈教授:杨仁山先生小传 

 楼宇烈教授:太虚大师小传 

 楼宇烈教授: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 

 楼宇烈教授:神会的顿悟说 

 楼宇烈教授: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