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日期:2024/6/10 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造就慈悲品质  

   在座的出家众及在家众,大多受过菩萨戒。按正常情况,既已受过菩萨戒,理应具足菩提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是菩萨了。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我们究竟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还是徒有虚名的假冒伪劣呢?
   菩萨,不是一种说法,也不仅是一种身份。重要的,是具备菩萨那样的品质。按社会上的说法,是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这就必须明确:菩萨应当具备哪些品质。换言之,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菩萨?

   不仅菩萨是由生命品质决定的,凡夫也同样如此。众生为什么有凡圣之别?是因为长相吗?是因为学历吗?是因为工作吗?是因为地位吗?是因为权势吗?都不是。根本原因,就在于生命内在的品质。正是它们,决定了我们现有生命的不同属性。
   由凡夫品质,决定了我们是凡夫,那就是贪、嗔、痴,就是无明、我执。正是它们,不断制造着烦恼、痛苦、轮回,给生命带来无穷过患。所以说,世间一切问题都源于生命的品质,源于我们的心。
   因而,修行也应致力于内在改变,而非获得外在的什么。成佛亦是如此。成佛,是成就三世诸佛所具有的悲、智两大品质。因为大智慧,佛陀才能不住生死,成就解脱;因为大慈悲,佛陀才愿不住涅槃,广度众生。我们想获得解脱自在的人生,获得自利利他的能力,就必须成就佛陀那样的品质。这是佛教所以被称为心地法门的关键所在。

   这一品质从何而来?就是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来。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可曾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我们现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额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些并不是关起门来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在座上观修时,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似乎并不是很难。但真正面对一切众生时,面对那些亲的、疏的,善的、恶的,形形色色的众生时,还能无分别地一视同仁吗?还能坚持不懈地继续这份发心吗?
   世人遇到危难时,常常呼唤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何为大慈悲?是因为他们对一切众生能平等生起悲心,而这种悲心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永不退缩的。如果这种悲心是有选择的,是有阶段的,就不可能千处祈求千处应,也就不是遍及一切的大慈大悲了。
   这样的慈悲,必须从修菩提心开始。首先是愿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他人”的行为。这些话,大家听起来也许觉得没什么新意。事实上,这些道理不少人也都知道。那么,我们内心对此的认可程度又有多少?是将之作为一种拿来说说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指南?是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还是指责他人的素材?
   究竟怎样发心?其标准为何?发起后如何长久保持?如是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付诸行动的。惟有了解,才能行之有效;惟有实践,才能加深认识。

   菩提心还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如果不具备这一认知,无论出家众或在家众,学佛都是不会有深度的,是不会得到真实受用的。
   人很容易进入习惯性的麻木中。尤其是在家居士,不知不觉中,就会陷入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旋涡。常常听到有人说:想学佛呵,就是没时间学佛。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在每个人心中,分配时间的标准却是不同的。
   我们有时间工作学习,有时间吃饭睡觉,甚至有时间娱乐休闲,为什么没时间学佛呢?无非因为学佛被排在最后,被当做无足轻重的填补。当时间被前面各项填满时,结果就成了——“没时间学佛”。人们为了安慰自己,往往还要加上一句——“其实是想学佛的”。如果真的想,就不可能没时间。事实上,我们有多想,一天中就会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佛。

   看看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人几乎所有时间都被生活琐事占据。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不仅会有客观结果,更会形成串习。这种串习,正是凡夫心的相续,从而使我们在贪嗔痴的陷阱中越陷越深。若不改变这一串习,就不可能改变由此形成的性格、人格和生命品质。
   我们为什么是凡夫?就是自己“修”来的,是无始以来一点点“修”成的。现在,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巩固这个凡夫身份呢?是否真正意识到这种生命品质带来的过患呢?
   当我们说到出离心时,不仅要出离轮回,更要出离轮回之源,也就是我们内心的无明惑业。所以,我们要解脱的不只是外在的各种束缚,更是生命内在的束缚。否则,即使出家了,即使来到修道之地,还是会有贪嗔痴,还是会现起烦恼。
   如果没有出离心的基础,对轮回不曾生起真切的厌离,虽然发了菩提心,其中也会夹杂凡夫心,夹杂种种杂质。很多人发心行善时,确实有利他之心在作用,但这种利他心的纯度却大相径庭。可能是百分之十,也可能是百分之九十。若以百分比说明,我们不妨评估一下:自己的发心中,有几分利他?有几分我执?有几分慈悲?又有几分有所得之心?
   作为凡夫来说,不可能在初发心时就圆满、到位、不折不扣,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不必气馁,关键不在于当下的纯度有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看到这些问题,是否愿意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们看到轮回之苦,看到无量众生也在遭受轮回之苦,并将这份想要出离的心推广到一切众生,就是菩提心。从这个角度说,菩提心就是对出离所缘境的扩大,是将“我要出离轮回”的愿望扩大到一切众生。这一过程,也在扩大并成就我们的慈悲心。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悲悯之心,菩提心的修行,就是将这种悲悯心不断提纯,不断坚固,不断扩张。当这种悲心扩大到一切众生并坚固不退时,菩提心便成就了。那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我们今天受持愿菩提心,是通过三宝加持,将这一愿望深深镌刻在内心,变成生命中至高无上的愿望。
   大家今天来参加这一法会,是否意识到,受持愿菩提心对人生意味着什么?是否意识到,从今往后要担当解除一切众生痛苦的责任,并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无别的悲心?这是我们今后必须牢牢记住的两个原则:一、救度一切众生;二、对一切众生生起悲心。
   当然,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充满着好恶,充满着不平等。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还在轮回中受苦,哪里顾得上别人?而当我们付诸实践时,更会发现众生是那么刚强难调,那么令人难以接近,何况利益?
   但如果我们不愿克服这些障碍,就永远会被凡夫心折磨。我们面临的生命前景,无非是两种,一是主动挑战,一是被动受苦。主动挑战,就是发菩提心;被动受苦,就是继续沉沦。如果纵容凡夫心,痛苦将永无止境,生命也将永无出头之日。

   若能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固然也要经历受苦的过程,但这种苦难是会结束的。因为它也是解除痛苦的过程,是逐步瓦解凡夫心的过程。就像割除身上的肿瘤,手术固然痛苦,却是恢复健康的必由之道。否则,痛苦将永无休止,且愈演愈烈。
   行菩萨道的过程,也是改变凡夫心的过程。随着凡夫心的减少,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自在。所以,发菩提心在当下看来虽然像是自讨苦吃,但这种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受持菩提心,必须认识到菩提心的内涵,认识到它对生命的意义。我不希望你们只是抱着种种善根的心态来受持愿菩提心戒,随便参加一下,受完也就不再想起,内心没有丝毫改变。
   希望通过受持愿菩提心,能使大家在相续中获得强大的力量,并以这种心行力量来净化生命。菩提心是诸善中王,其力量无与伦比。通过修习愿菩提心,在长养慈悲的同时,将不断化解我执。一旦胜义菩提心得以开显,我们就有能力消除一切烦恼,帮助一切众生了。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如果不了解菩提心,也就不了解大乘佛法;未发起菩提心,就不是合格的大乘佛子。
   修行的关键在于用心。如果心能用得真切,自然就会具有力量。你们今天来受菩提心戒,是否生起这样的愿望?是否发愿以救度一切众生为自身使命?如果没有这样的愿望,其实是没有资格受菩提心戒的。那样,即使受了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所以,大家首先要把愿菩提心作为生命内在的愿望。其次,通过每天的不断修习来巩固这一愿望。我们还有一个《菩提心修习仪轨》,是作为日常修习之用。每天,我们要这样提醒自己:“我的生命目标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每天巩固这一使命感、责任感,使之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活中,我们随时要面对许多诱惑。如果不每天提醒自己,这一愿望很快会被淡忘。即使不是有意忘记,串习力也会使之边缘化。所以,要通过持续的修习使之融入生命,成为我们内心的主宰力量,成为想忘也忘记不了的强烈意愿,成为不受任何外在影响左右的终极目标。
   我们现在提倡的“皈依共修”,是在皈依后不断强化三宝在内心的份量。修菩提心也是同样,每天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菩提心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然后,通过不断地行菩萨行,使菩提心日渐壮大,再以空性见将之逐步提纯,减少掺杂其中的杂质。
   从愿菩提心到行菩提心,从“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到成就这种慈悲心行,从一种微小的心行壮大为坚固的心行。这个过程,就是在成就佛菩萨的品质。

   佛菩萨不是泥塑木雕,也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而是代表一种生命品质。只要按菩提心教法修习,每个人皆可训练成功。
   当我们具备真实无伪的愿菩提心后,就有资格进一步受菩萨戒。如果从未想过利益一切众生,却要受菩萨戒,以菩萨自居,那和修行是毫不相干的。
   对大家而言,今天的法会有些特殊。今天传授的菩提心仪轨,并不是我发明的。根据印度传统,以龙树、弥勒为代表的深广二派传承中,都有如何受菩提心的仪轨。藏传佛教也特别重视受持菩提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不应忽视的修学传统,若不加以重视,是很难用上功夫的。希望大家珍惜这一难得的因缘,将利益众生的心,变成自己内在的真切愿望,这正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在,也是菩萨道修行的核心所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