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因法师:一代高僧——正果法师


   日期:2024/7/15 12: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代高僧——正果法师
 
净因法师
 
 
  在海外读书多年,方知华侨中信佛者颇多,回国探亲时,他们常常向我询问同样一个问题:“国内佛教界中,谁是当今的高僧?我们想去亲近。”起初以为这很容易回答,便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法师。华侨们听后评论说:“其中有些法师我们早就知道,知名度确实很高,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名僧’,不能算是‘高僧’”。听到这种评论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静下心来想一想,“名僧”本不一定就是高僧,顾名思义,所谓名僧,就是名气大、知名度高,而这种名气的获得,往往有多种途径。一些高僧确因其道德和修行而知名,但也有一些知名僧人仅是因为“福报”大,或是凭借了某些特殊的因缘,未必有真正的道德。名僧虽可名噪一时,但无益于自身的修行进道、解脱生死;而“高僧”却不同,其内涵非常丰富。现以正果法师为例,略谈一二,以此来纪念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
 
 
以德感人
 
  我出家前便喜欢逛书店、看“杂书”,在一般人眼中,佛书自然属于杂书之列,也许是因为这些杂书看多了,成了我以后出家的因缘之一。1984年秋,我到北京法源寺中国佛学院求学,法源寺离琉璃厂中国书店很近,我一有空常去那儿转一转。那时书店中很难见到佛教方面的专著,每当看到书架上又多了几本佛教方面的新书时,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然后总是想方设法买下来。
  一天下午,我又和往常一样在中国书店中转悠,突然看到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五灯会元》上中下三册,打开阅读后,为书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为高僧们的动人事迹所感动,真是爱不释手。但一看订价,要26元,这在当时是普通工人近一个月的工资,对像我这样的学僧来说当然是无能为力。不曾想学校不久便给我们每人一套《五灯会元》,说是正果法师结缘的。我当时很高兴,后来又听说,正果法师数十年未回老家探亲,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一些钱,准备回家探亲之用,可当他得知《五灯会元》出版后,十分高兴,便把准备探亲用的钱先拿来买书,给佛学院学僧结个善缘,鼓励我们在禅观上下功夫。我得知以上情况后,心中感慨万分,为他老人家人格所感动,便发了个愿,每天看几页《五灯会元》。读后确实收益良多,我想这也是他老人家的苦心所在。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比如,为了培养青年学僧,正果法师在广济寺开办了一个僧伽培训班,老师的学费都是由他个人支付;贫困学僧读书有困难,他便解囊相助;有人生活有困难,他便主动帮助。据说临圆寂时,他还欠千余元的债,后来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帮他还清欠款。这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除印光大师、弘一律师等外,是绝无仅有的,极为感人。
  反观当今海内外佛教界,不少僧人在物质财富上越来越富有:庙越修越富丽堂皇,车子越坐越豪华,在社会上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渐跨入了“名僧”的行列,但很少有人在僧团中提倡俭朴、清苦的修道生活,实在是佛教的一大悲哀!
  正果法师以德感人的事迹还很多,譬如“文革”期间,不少无知的人曾狠狠地批斗过他。“文革”后,他不但不记挂往事,而且还招待曾经打过他的人,和他们谈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无不为他这种宽广的宗教家胸怀所感召,甚至痛哭流涕,从而为佛教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高僧们的共同特征是不以权势压人,而是以德感人,如此方能教化一方、利益众生。
 
 
以道化人
 
  作为高僧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以道化人,只要有机缘,他们就会向人们讲解佛法,弘法利生。正果法师一辈子写作不辍,讲学不停,弘法育人,为“文革”后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86年是法尊法师圆寂五周年纪念日,得知正果法师欲朝五台山,为法尊法师扫塔,我表达了想随其前往朝五台山的愿望。法师得知后,不但欣然应允,还主动安排人帮我买火车票。到五台山的第二天下午,天下着大雨,无法出去,正果法师便请寺中僧人和信徒聚集在一起为他们讲开示,解说佛法,这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平时只要正果法师有空,就会来佛学院,为学僧开讲座。有时他讲得高兴时,竟忘了时间。时间久了,极个别同学打起瞌睡来,正果法师见到后,便作狮子吼,惊醒了无数瞌睡的众生,其吼声至今犹存。
 
 
具足正见 为法忘躯
 
  为了振兴佛法,抗战期间,太虚大师在四川缙云寺创办汉藏教理院,传授佛教经义。前来受学者甚多,盛极一时。解放前夕,很多有名的法师都去了海外,有人不仅劝法师也一同走,而且主张把汉藏教理院也迁移海外,而正果法师凭着他对佛法的真知灼见,毅然决定留下。法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任何社会都需要伦理道德,在这方面佛教是大有作为的。“文革”期间,法师和许多宗教界知名人士一起被下放到湖北农场养猪。在很多人心目中,宗教算是彻底消亡了,而在佛教界中,对佛教丧失信心者也大有人在,此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信仰。曾和法师一起在农场生活过的圆湛法师告诉我,当正果法师看到很多人垂头丧气,对佛教没有信心时,正果法师非常坚定地说:“佛法不会完,有我在,就有佛法在!”在那特殊岁月中,没有对佛法之深刻体会和为法忘躯的精神,怎能发出这样的雷音!
  “文革”期间,因经受不住考验而还俗改行者不计其数,有位好心的教徒也主动为正果法师介绍对象。有一次上课时,正果法师讲述了这段“故事”,他与女方见面后,为她讲解人生短暂、苦空无常的道理,婉然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事后正果法师批评那位“好心”的信徒,说她太糊涂,学佛多年,仍不知爱欲为生死之根本,应断除之的道理。
  作为高僧,由于对佛法有正知正见,深受法益,所以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都能保持正念,无法改变他们对佛法的追求和对了生脱死境界的向往。
 
 
培养后学 绍隆佛种
 
  自古高僧,皆能随机教化众生,谆谆告诫后学,使佛教后继有人。
  在北京读书期间,有机缘亲近老法师,1986年又有幸随正果法师朝五台山。其间,他老人家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教导我做人的道理,这对改变我的人生观,使我奋发向上,无疑都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在做人方面,正果法师一再引用古德的名言告诫我:“有德无才僧中宝,有才无德僧中刺。”这使我明白,对一个出家人来说,道德是首位的,其次才是文章学问。没有道德,知识越多越危险。
  在振兴佛教方面,正果法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若能抓住讲堂和禅堂,将来佛教的振兴就有希望。”在这二堂中,禅堂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行,个人若能通过修习禅观而体会到禅悦为食的境界,深得法味,就能在逆境中不退转,顺境中不迷失,并以此为资粮,教化苦难的众生,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这也是出家修行人的本份事。
  总而言之,我们举行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纪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缅怀当代高僧正果法师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纪念活动,激励我们新一代的僧伽,以正果法师为楷模,象正果法师那样,看破放下,淡泊名利,在物质需求上越来越少,在精神财富上越来越富,在佛教教理上越学越明,在道德修养上越修越高,在禅定功夫上越修越深,方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天师表(比丘)。我以为纪念正果法师的意义就在于此。
 
  刊载于法音1998年第1期(总第161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净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大悲度众生 正命不偷盗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净因法师:朴老与我的求学生涯 

 其它法师:初探南传佛教兴盛之因(净因法师) 

 其它法师:人生的四种思维(净因法师) 

 其它法师: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 

 净因法师:如何持不妄语戒 

 净因法师:学佛一定要清贫吗? 

 净因法师:佛教为何主张出家人完全禁欲? 

 净因法师:邪YIN会带来五大危害,奉劝天下男女洁身自好 

 净因法师:饮酒有三十六种危害这是佛陀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