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辨唯识法相


   日期:2024/8/5 16: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辨唯识法相
  前辨二谛三性文,明二谛空宗为文殊学,三性非空非不空宗为弥勒学,而于弥勒学之内容未能剖判,今故继述此文。
  盖弥勒学者,发挥法相与唯识二事也。初但法相,后创唯识。弥勒《瑜伽》中诠法相于〈本事分〉,而诠唯识于〈抉择分〉。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淆,亦复不可相乱,此弥勒学也。无著者,亲近弥勒,此间以为初地菩萨,藏中称为三地菩萨也。《解深密经》、《摄大乘论》者,相宗大匠皆据为讲弥勒学之经论也。作论有一定格式者,无著《摄论》,遵弥勒摄释而刊定其法则也。无著《摄大乘》之言曰: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缘起者,本转种子之唯识也;法相者,三性之一切法也;语义者,佛功德与菩萨行之大悲相也。盖前二为深义,后一为广义;或初一为深义,后二为广义也。此唯识法相德义,论本及世亲《无性论释》发挥明晰,不可诬也。所以唯识法相必分为二者、世尊义如是也。世尊于《楞伽》、《密严》,既立五法、三自性之法相矣,而又立八识、二无我之唯识。《密严》以为最胜之教理,衡量一切法,如称如明镜,照耀如明灯,试验如金石,奈何淆而一之,或乱而易之哉?唯识法相德义之作论格式,试举其例:初如《摄大乘论》,是唯识边论,大乘对小乘,故适用尊胜也。于境则所知依立阿赖耶,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故;于行则彼入因果立六度行,由诸声闻但于三十七菩提分转故;于果则彼果断立无住涅槃,彼果智立法身,由诸声闻但二涅槃解脱身转故。唯识注重观行,故于因果差别三学之先,提要特立入所知相分也。次如《辩中边论》,是法相边论,三乘莫不皆法,故适用平等义也。一切法者,赅染与净,净法是有,染法亦应是有。若染不立有,则何所灭而何所存耶?《中边》谈一切法中道,必立染有。先于〈相品〉辨乱识相为少有,而染得生;次故于〈障品〉立五障、九障、十因、三乘障之染有。若有若无,称法而谈,则染净皆有其真实,故〈真实品〉立十种真实有。小乘对治三十七菩提分,小大分位共有十八,小乘得果但有所得也。若无上乘则行果异小,正行十波罗蜜行,而修别有六。十波罗蜜之所缘,十波罗蜜之修证,皆广大无边也。凡此皆法相边义也。又次,如《大乘庄严经论》,是德义边论,不但摄乎大乘而已,而且庄严乎大乘,故适用广大义也。《瑜伽·菩萨地》诠菩萨行是广大义,《庄严》品目悉不与异。然《庄严》意存光大,必较《瑜伽·菩萨地》而更充盈,则《瑜伽》所无而必加补,《瑜伽》所略而必加详,于是于德义边而亦赅摄乎唯识法相。如〈述求品〉详谈唯识,又加诸相也;如〈梵住品〉别说大悲有二十六门也,如〈菩提分品〉三十七菩提一一详叙也。盖《瑜伽·菩萨地》于唯识法相义,散见于前后诸地,而《庄严》则必聚于一处,直不啻以一论而赅摄《瑜伽》,诚可谓大乘经之极庄严矣!故西域不熟《庄严》不能弘法,意诚当也。举此三例,唯识、法相,德义体例各别,不相淆乱,弥勒学也,反此或淆或乱,非弥勒学也。
  复次,听法众生有乐广文,有乐略文,故经论长行有前中后嗢陀南以为赅摄;而极略则在一经论之名。故世尊说一经竟,当机必请以何名此经,要使一望此经之名,而即知所说之事义若何也。论亦何复不然?《摄大乘论》十殊胜殊胜语,止是赅摄大乘,非是详叙大乘。以少摄多,以统摄散,谈唯识边事义,一望其《摄大乘》名而即知梗概也。《辩中边论》立虚妄分别有,乃有染有净,是一切义普能决了三乘法故,非各局于一边谈法相事义,一望其《辨中边》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大乘庄严经论》说经义,譬如莲华开敷荣茂,非止赅摄,故于其初成大乘宗,而于中后即菩萨地而更详之,谈德义边事义,一望其《大乘经庄严》名而即知其梗概也。即论名字,即论事义,此弥勒学也,反此,或义不与名合,或此名乃彼义用,非弥勒学也。
  二十七年(1938)八月初与院友谈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附:亲教师欧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