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日期:2024/8/21 23: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间菩萨 
证严法师
 
 
  慈悲心喜舍行
 
  她帮人家打扫房子,一个月领一万一千元,竟然每个月能捐一万元,这除了慈悲之外,还要有省吃俭用、喜舍布施的勇气与毅力。
 
  (中华民国76年11月16日)
 
  看看来自全省的爱心人士,他们多么支持慈济、爱护慈济啊!这些委员中有家庭主妇、职业妇女,也有忙碌的企业家,他们的时间都是分秒必争,但是为了慈济,大家平时就不断地付出,而且一有时间就利用星期假日带会员前来,希望能使会员更了解慈济的精神。热心的会员也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莅临本会,看到他们那股诚恳的热情及慈悲的心念,真是令人感动!
 
  佛陀教育我们,要深心、细心去体会每一件人事:「深心」就是用深刻的心思、分析人我彼此的感受,我们不可借口没时间,敷衍应付来自四方的会员大德们,若是这样就叫做肤浅,应该用深刻的心来感受他们的心意。
 
  铁牛车下的斗士——林传钦
 
  昨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十五岁男孩的个案,他叫做林传钦,目前还在慈济医院治疗。他因家贫而辍学,并出外当学徒,为人子女能体会父母的负担,实在是孝心可嘉。传钦的父母生了八个孩子,他排行第七,尽管才刚步入国中求学的阶段,但是因为不忍父母身负重担,他自愿辍学当修车的小学徒。
 
  学了一年多,虽然尚未出师,但已学会了初步修车的技能。一辆原本无法行驶的铁牛车,他也能修理好,甚至能载送货物,然而技术尚未成熟。有一次他和老板将大理石的废料载到废弃场倾倒,由于车子发生故障,当他下车准备修理时,车子忽然翻覆了!他被掉落的大理石压住下半身,经过三个多小时抢救才被救出。受了重伤的他,从肚脐以下完全被锯掉,现在只剩下头部、双手及胸腹,在加护病房中以绳索吊着身体,无法着床。
 
  我讲了这个个案之后,许多人流着眼泪,为这位十五岁的不幸少年生起同情心与慈悲心,又看到他的家境贫困,所以纷纷慷慨解囊发心捐助善款。其中有一位爱心人士当场拿出二十万元资助这位少年的医疗费用。而这位人士在我们建院时,就已捐出一百八十万元的建院基金,同时我也看到许多人到办公室捐款济助这位林小弟,这就是慈悲心。
 
  看到这些情形之后,我心中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天下父母心!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假若这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子女,我们又将做何感想呢?当天在场听我说话的这些人,就是以天下父母的心念来看待林传钦,所以愿意发心捐助他。
 
  而我本人的感受,就像这个小孩的家长——在万般困难与无奈的情形下,接受这分温暖的爱与帮助,觉得无比温馨,也深深地感谢及感恩。即使我再辛苦、再疲倦,也觉得非常值得!我应该再多付出、多尽心力,为普天之下的众生启发「谁无父母、谁无子女」的慈悲心念。
 
  再说到这个孩子的意志力,他虽然身负重伤,但仍然坚决地说:「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台北有一位陈先生,他是士林感化院的辅导老师,目前调任至桃园,昨天他也来到本会。他有一个学生被派到花莲当训导老师,教导感化所里的青少年。他们两人听我讲完这个个案后,非常感动,对我说:「师父,我们要把这个个案带回感化院,去鼓励那些青少年。这个故事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教育,我们要将它带入感化院中,作为他们人生的模范。」
 
  喜舍要有勇猛的毅力
 
  如果我们用最深刻的心思来观察世间的事物,就会发现没有一件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我时时刻刻都非常感谢普天下的爱心人士,给我最大的精神鼓励;而苦难的众生更增加我无限的毅力与勇气,使我不断地涌起「再努力、再精进」的信念愿力。总之,学佛要以深刻细心的态度来观察一切。
 
  学佛,要学得现在就是佛、就是菩萨。我们在人群中生活,每天都能成佛、每天都可成菩萨,佛经中有句话:「慈悲就是观音」,今天你若表现出慈悲的形态,今天你就是观音菩萨。
 
  还有一句话说:「喜舍名为势至」。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能付出多少力量就尽量付出;我们能付出,而众生能接受,这就是学习大势至菩萨的精神。大势至是勇猛的意思,拥有一分大势力。有勇猛的毅力,才会有喜舍的善行。
 
  我常常提起善心大德的捐献,许多做小工、生活并不富裕的人,觉得慈济建院及救济贫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虽然自己收入微薄,也一样热心行善赞助慈济。例如,昨天有位委员带了一个会员来,这位会员说:「感谢师父,让我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理想,圆满我的愿望。」她不断地感谢我,旁边的委员告诉我:「师父,她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她已完成三十万元的认捐,功德圆满。」
 
  接着又说:「她非常发心,平时帮人打扫房子,薪水才一万一千元而已,但每个月都捐一万元,如今已捐了三十个月,圆满三十万元善款。她今天在火车上跟我谈到此事,自己都哭了,她很高兴自己能够圆满这三十万元。」
 
  她帮人家打扫房子,一个月领一万一千元,竟然每个月能捐一万元!这不是勇敢是什么呢?三十个月前的发大心,三十个月后则认捐圆满。每月捐款后仅存的这一千元即使坐公交车都不够,但是,她却能欢喜布施,这除了慈悲之外,还要有省吃俭用、喜舍布施的勇气与毅力。
 
  而且不只她自己行善,还鼓励她的小姑一起行善;虽然小姑只是摆摊子卖莱维生,但她亦不落人后,发大心、行大愿,如今也捐了八万多元。因此,谁说功德是有钱人的专利呢?其实有钱或没钱都可尽力而为啊!
 
  有钱的人喜舍布施,我认为这也需要勇气。在两个星期以前,有位委员亲手拿了一百二十万元到我面前,他对我说:「师父,现在已是十一月了,今年又快结束了。我曾发心一个月捐十万,一年合计一百二十万,所以现在我把这笔钱带来,但请师父暂时不要宣布我的名字,我会再继续做下去;只要师父还在,功德会仍持续,而我这一口气尚存,我一定长期护持慈济。师父说过:「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会不断地努力完成这个心愿。」
 
  你们知道吗?这位委员为了护持慈济的建院善业,已经捐款将近一千万了,他现在还是继续每个月捐十万元。他说这些钱当作建院基金,如果医院完工,则移作护院基金。这只是建院、护院的部分,他在功德会的救贫部分就不只这些了,当然其它的工作及活动,他更是乐于参与及奉献。
 
  钱,哪一个人不爱呢?但是能发大愿、割舍物质的人,就如大势至菩萨;他能产生「势至」的力量,亦即是大誓愿力。所以说「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就是观音」,有一分慈悲心、能帮助别人,就是观音菩萨;有一分勇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人生、为人群而付出力量、发挥愿力,就是势至菩萨。
 
  佛陀本怀,怨亲平等
 
  所以,每天我们都能成菩萨、时时刻刻都能成佛。有句话说:「宁静即释迦」,我们的心若能常常清净,没有贪、瞋、痴,遇到什么境界都不受影响——不论外在的利诱,或是险恶的威胁,内心都不受其影响,这就叫做宁静。
 
  释迦牟尼佛来人间,就是有这分宁静寂定、以静制动的心境。五浊恶世动乱不定,他既然来到这个人间,就抱持「以静制动」、寂静仁爱的心来度一切众生,不受五浊恶世所污染。我们若能寂静安忍,不论在多么恶劣、复杂的环境中,都能保持清净的心境;那么当下,我们就是释迦牟尼佛了。
 
  如果我们有一分平常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就是无量平等、三根普被,只要虔诚念佛即能得救,所以在佛教中提倡念佛。智慧高超的人,一心不乱,虔念阿弥陀佛,那么,心净则土净;即使是一个根机愚劣的人念阿弥陀佛,心境也能平静,得到依靠。所以阿弥陀代表平常心、平等心和无量的光明。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念得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怨亲平等;若能如此,此时此刻即是阿弥陀佛了。
 
  平时我们若能多付出慈悲心、喜舍心、宁静心、平常心,则在日常生活中,哪一个时候不是菩萨?哪一个时刻不是佛呢?因此,我们要多多向佛菩萨看齐,抱持慈悲、喜舍之心,多多感恩,用深刻仔细的心思来观察一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