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日期:2024/8/23 15: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间菩萨 
证严法师
 
 
  养生治病谈汤药
 
  除了饮食之外,人有时需要服药,有的制成药丸有的熬成汤药。
 
  过去的汤药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中华民国76年12月2日)
 
  我常常听说有人受戒之后,或是参加结夏安居之后,就开始修持斋戒,所谓「斋」是指过午不食,每天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再进食;「戒」就是规矩。除了饮食之外,人有时需要服药,当时的药物有的制成药丸,有的熬成汤药,如果过午不食,超过时间就不能再吃东西,那怎么办呢?
 
  佛陀因此为我们开遮止,可以因人的体质及环境来调适饮食时间。佛陀说,当我们出外时,不必执着于过午不食,否则会造成许多不便;要视环境而定,配合自己的体质及别人的时间。
 
  身体不好的人,可以少量多餐,以配合自己的体质,这叫做「分段食」——视个人身体的吸收量来调配饮食的时间及食量。有的人胃肠不太好,但一天之中必须摄取充分均衡的营养;他无法一次吃这么多,所以每餐少吃一点,每天多吃几餐,这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一个方式。佛陀当初已经为我们制定这种饮食方式,现在医学发达,也主张少量多餐以维持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实在不该太执着于过午不食。
 
  尽大地无不是药
 
  还有药物的食用,有制成药丸,也有熬成汤药的,药食的时间没有一定,而药物确实是人生必备品。佛陀在世时,出家人除了三衣一钵之外,身无其它长物,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都要靠信徒及施主供给、供养;而汤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的汤药是什么呢?现在我常常到慈济医院,看了医院内的设备,就想多了解医疗的过程。今日的医学注重病人隔离、灭菌……等,但是佛世时代的两千多年前,不只是印度,连中国、越南、缅甸、泰国一带,都有一种特殊的医疗术,据我所知,确实有此传说及真实的医疗过程。
 
  譬如古代的汤药中有一种叫「腐尿药」,何谓「腐尿药」呢?古书上记载:「腐尿药:小儿尿、牛尿,盛于瓶中,埋土下数月,取出备用。鼹鼠……灶土……等亦如是。」
 
  「腐」,就是陈年之物,长时间将物品埋在地下,就会陈腐、不新鲜。尿即是小便,但是这里用的不是随便的尿,必须用新生婴儿及牛的尿才可以,将其装置瓶中,埋于土里,经过大约半年之后,再把它取出来,就可以作为医疗药物。
 
  这绝对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真实的事情,即便到现代,还存在这种古老的医法。
 
  记得我初至花莲的那几年,有一位居士的女儿,她曾读过大学,在二十二年前能够读大学,教育程度是相当高的!因为她的理想很高,所以思想与一般人不同。
 
  这位女孩很内向,任何事都不太愿意说出来,外表看起来很单纯,对父母更是千依百顺,很少听到她说自己的心事。当她二十几岁时,父母非常着急,因为在那个时代,到这种年龄还没结婚是非常少见的,所以父母一直希望她赶快结婚。
 
  父母并不知道她心里是否已有理想的对象,或是在内心有着什么感情,于是,父母就凭媒妁之言,替她找了一个对象,没有人知道她是不是很愿意接受?结果在这段期间,她忽然发疯、精神失常,许多人劝过她都没有用。我也曾跟她做精神上的沟通,但是仍无法解开她的心结。
 
  她晚上都不能入睡,父母非常的烦恼;当时,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不断提供各种秘方,有的更去问乩童,看究竟是冲犯了什么,也有人说必须用土法。在各种土法之中,有一项就是「腐尿药」,有的说是拿牛的尿给她喝,有的则说要吃尚在哺乳的婴儿尿……
 
  这都是古代传下来的土方法,在二十二年前我就亲耳听到、亲眼目睹。所以说,腐尿药是确实有的偏方。除了腐尿之外,还可用鼹鼠制药,也是将这一类动物放在瓶中,并埋进土里,让它干硬、腐化,经过长时间之后,再拿出来让病者服用。
 
  看看现在的中医,同样也是有许多动物、植物……制成的药材,这就是古人所利用的妙药。也有以灶土为药的,若有人身上长了不知名的肿痘、肿瘤,或是「猪头皮」,用灶土拌酸醋抹在患部,就可以消肿,这都是古时候的土方。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生产,就有人说要拿蟑螂屎磨成粉,抹在新生儿的嘴上;也有人说,受惊的人要吃蟑螂屎才能压惊。这都不是传说,只要与我同年龄、同辈的人,小时候一定都知道当时所用的土制方法,因为当时医学不发达,所有大地能见到的东西,无一不是药材。
 
  在讲《药师经》时我曾经说过,有一位精通医理的大师,他把这些功夫都传授给弟子。有一天,他对弟子说:「我已经教了你这么久,所有的药材——土、石、草、木,你都已经认识,什么药治什么病,什么病该用什么药,你都知道,你可以开始实习用药医病,吸取经验。现在你就到山上去,将你所知道的治病药草全部采回来。」
 
  这位弟子就上山采药了,去了六、七天,他竟然空手回来见师父。师父就说:「你在外采药七天,为何空手而回呢?」弟子回答说:「老师,您叫我凡是可做药材的东西都带回来,结果我到山上一看,满山遍野,一切草木无不是药啊!即使是树上的树叶,或是地下的树根,没有一样不是药材;而且连土、石都是药啊!」
 
  土、石真的可以制药,有一种石头名叫麝石,将它磨成粉也可治病。如果身上长痱子、红肿溃烂,这种石粉可当外用药、抹在皮肤上,效果奇佳。所以,这位弟子自山上回来之后,对他的师父说:「如果要将药材带回来,满山遍野都是药,我实在不知道该拿哪一种才好?」师父就说:「既然你所看到的东西都是药,多得拿不回来,那么,你再出门去,把你所看到不能制药的东西都拿回来。」
 
  多的东西带不回来,那就带少的吧!这位弟子便再度出门。但是经过六、七天之后,他又空手而回,师父就问:「为什么你又空手回来呢?」他就回答:「我所见到的每一种东西都不是药!」师父说:「上次你说每样都是药,现在却每种东西都不是药,道理何在?
 
  他就说:「众生八万四千病,八万四千药;而众生一无所有、一无所病时,当然满天之下都不是药!」
 
  古今医法的不同
 
  过去,山河大地的一切草木、土石都是药,因为那时候人的智识不高,所以一切土法制药都因信而有效;而现在的人智识已经提高,什么都懂、什么都怕。例如以前的人若是割伤流血,就用「金狗毛」抹贴在伤口上止血,现在就不是这样了。
 
  那天有人割伤,血流不止,大家忙得七手八脚,有人便拿「金狗毛」贴在她的伤口上。我一看到就说:「怎么可以这样呢?你们赶快拿酒精帮她消毒伤口,然后擦上云南白药。」以前人受伤,哪里知道用酒精消毒呢?现代人智识水平提高,了解细菌无处不有,如果稍微不注意,伤口感染细菌,就马上会得破伤风。智识越高,越懂得医学常识,知道「金狗毛」不是药品,若仍使用「金狗毛」,只怕万一……,所以,过去是止血妙方的「金狗毛」,现在已不再被视为药物了。
 
  自从人类的智识开启,多了解一件事就多一分恐惧,以前少知道一件事,就能多接受一件事。所以,谈到药物时,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都不怕,也什么都能接受;反之,则什么都怕、什么都不能接受。
 
  佛在世时,是两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的汤药就比我现在所说的土方还要古老了,例如前面说的「腐尿药」。
 
  现在的人也是如此,端午节时,拿一些瓶子装满午时水,传说任何时刻饮用都可治病。那天在电视上播报「登革热」传染病肆虐全省的消息,据报导说,这是由蚊子叮咬所传染的疾病,这些蚊子从何处来呢?不是从臭水沟来的,而是在原本很干净的水中,慢慢孳生出来的。所以,午时水虽然很干净,但是放一段时间后就会生出蚊子,而登革热也因此产生。以前说是治百病的午时水,现在竟然成了疾病的根源!
 
  总之,我们越了解事理,就越能摆脱过去所用的土方法。例如慈济医院,设备非常周全,任何用品、药物,都要严密的检验、封存,特殊病例更要绝对隔离。现在与过去之间,如同隔了一条鸿沟,很多方法古今迥然不同,的确是事实。
 
  现代化医疗超越土法炼钢
 
  佛陀在世时,汤药是人生的必备品,有僧团的地方,就要准备这些临时急用的药物——腐尿药。
 
  我们学佛应该要适应时代生活,不断地改进。如果要依照古书上说的:「必须具备「腐尿药」等汤药」而执着不改,那么,一旦生病就不用上医院,只要像古时候使用「腐尿药」治病就可以好得了吗?其实不然,我们的生命及健康的维护,也要随着时代变迁而合理化。
 
  当初佛陀在世时,所用的药物是那个时代必备的,那时候并没有今日的医疗设备,也没有这么多药品,所以我们生在现代社会,切莫执着于雨千年以前的生活方式。佛陀来人间教育我们,要我们适应时代、合于人群而生活,有句话说:「识时务」,所以,我们要了解时代背景,认识现在的工作及生活情形。
 
  学佛并非标新立异
 
  我曾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小姐,她是佛教徒,所以常常去听法师讲经;她听了之后,觉得「平常心」、「平等心」的道理很好,本来打算出家修行,但父母不答应,催她赶快结婚。后来她就顺从父母的意思,答应结婚。
 
  她向父母提出一个条件:「我希望喜宴中能平等化,并且宴请所有孤老无依的贫穷众生,让他们坐上座,那些富有人家就坐末座。」父母不得已,只好勉强地答应她。
 
  她以为这样就是平常心、平等心的作法,所以跑来跟我说:「师父,我不得不结婚,但我在结婚宴会中,把那些贫穷孤老的人请来当上宾,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就让他们坐在偏僻之处。师父,您觉得如何?」她认为师父听了之后会夸赞她。
 
  我说:「我们生在人群中,做任何事一定要合时、合情、合理,你如此做固然是平等心,但是会使你的父母很为难;第二,你会污辱了这些有钱、有势、有名、有地位的人;第三,你让贫穷孤老无依的人坐在上座,会使他们很不自在,吞咽不下食物。你这种处理方法,违北了现在的人、时、情、理,使每个人都不得自在安然。」
 
  学佛并非标新立异,显耀修行的功能,真正的修行可以合于人、时情、理,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适合时宜,使生活合理化,持戒而不执戒,绝对不可执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