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学书》覆张溥泉书


   日期:2024/8/25 15: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覆张溥泉书
  辱书:教我提倡墨学,墨义种种切到,儒偏中和,不适抗战时用。盥诵之余,曷胜钦感!然吾有义陈前,幸鉴夺之!
  抗战是非常时期事,节节非常,应具一段真精神,触处求益。今之抗战,贞元交会,为非常非常时期事,不但非常异昔日之常为非常,又于造他日非常之常与之不异为非常非常。盖建国也,应具一段超远精神,触处自在,是则取古以资今,但有我合,而无他缚。万不可执一先生学说处理一切,亦不必屏谁氏子论议,俾不入场,此一义也。
  借资须权,而自树必经,所谓立天下之大本,大本刊定,异则简之,同则收之,必求大本相符,非取谁家谁氏,此又一义也。
  人皆知墨,墨义于抗战非常,多可权借。人不知儒,公亦曲从世称,谓儒偏中和。嗟乎!此岂儒哉?取此伪儒,唯害于尔家,凶于尔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由昔平时取用至今,家国人民已如斯矣。然一谈儒,无非举伪,数千年前,儒已堕伪,彼篡此位,此代彼诛,帝阍三十三天鸣冤何处?九幽十八层地狱无此沉埋。朝野上下,此类尤多,必截根株,应明真孔。盖吒闍补单那咒呼其名,然后去也。新周故宋王鲁,革命之义出于《公羊》,而伪儒以为说经义齐驳,岂是鲁纯?民为贵,君为轻,民权之义出于《孟子》,而伪儒专制之奴,谓孟子泰山岩岩,英气甚是害事。大同出于《礼运》,而伪儒竟谓《礼运》大同之说非孔子之言。凡不合其奴性组织,皆武断废除,职其根据,皆自诬蔑中庸而来。真孔以狂狷为中庸,伪儒以乡愿为中庸。真孔中庸还我实落,伪儒中庸但有美言。朴者堕迷,奸人利用。曾子忠恕,子思素隐,孟子集义养气而后,谁为豪杰,辨别孔子中庸?孟子集义,粉碎无遗,尚余浩然之气一分,不失时呈。宋明节义之士,如文、史诸人,皆有造于国家,乃至今日抗日犹能长时,无非赖是。但有一毫真孔,得福不可道里计,恒河沙数所不能尽,而况全体哉?真孔既分别,人皆知孔矣。孔义不但于抗战非常,多可权借,尤于抗战建国非常非常,足以经宗。盖中国哲匠,猥起林立,于我大本,唯孔相符,同则取之,俾我大本之通于国中也。辨真孔而已,此又一义也。
  何谓大本,求寂、主一、达情是也。
  何谓求寂?思议者,测施有方,规矩不逾,范围所及之事,用莫善之。范围不能摄,思想所不到,不知所从来,乌得其究竟?则不恃思议,而恃有不可思议。夫不可思议者,非神秘也,深隐连属之根株,运转密移之经历,全体披露,洞鉴无遗,先此后此,正方异方,供彼取用,一奠万年,人莫测所来,强而名之曰智是也。妙智由洞鉴来,洞鉴由披露来。披露由何来?由二千年鄙儒谤弃之寂灭来,由二千年乡愿诬蔑之中庸来。惟天下至诚,为能立天下之大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即是寂,故曰求寂。
  先说寂象,求寂工夫,此姑不谈。寂之境界,人欲净尽,天理纯全境界也。一泓秋水,荡涤纤尘,涟漪不动,寂灭寂然:于此悟人欲净尽境界,佛家名寂静寂灭。天光云影,人物山川,悉于中现,无劳一睇:于此悟天理纯全境界,佛家名无损恼寂灭。小乘寂灭,止用寂静,大乘兼用无损恼。今谈治国,应大乘同,触处洞然寂灭全体,故曰真孔中庸还我实落。
  墨不能然,〈天志篇〉者,《墨》之谈本也。以天之赏罚,知义从天出,以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知有义无义,转展环徵,还不出一毫实落,倒果为因,因明犯过,乌乎能立?亦何异伪儒无过不及之中庸耶?异我大本,是故简之。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是也。是以坐而论道,吁咈都俞,上之燮理阴阳,中之经纶天下,下之格君心之非。尧、舜、汤、武之为君,禹、皋、伊、旦之为臣,知斯理而建国矣。自此以往,以汉高帝、蜀昭烈、唐太宗之荦荦大度、器量聪明,足以学道。以子房之冲漠无朕,诸葛之宁静致远,李泌之静若用智,而玄奘之法门龙象,都为修道有得之人,乃未闻有坐而论道之举。余则子孙基业之不了,救时宰相之尚难,是以补苴罅漏,苟且数千年,外侮内偷之至于今日也。忽闻建国,奚翅登天大道将行也,求寂之芹献,乌容稍缓须臾哉?
  何谓主一?一则真,一则能生,一而不已,所生之数量不测。是故建立大本于一,为学为政,以是焉进退。疾呼子慎,梦应而惊,孺子入井,怵惕恻隐,忽时变时,亦不失一矣。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势用强大,天地万物皆甲坼矣。为物不二,生物不测,宇宙海岳,精英谁悉矣!是故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为国以礼,不取兼爱。简宽而狭,简杂而纯,一之为不动因也。
  难者曰:大同之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主一者何解耶?
  解之者曰:此数量边事,非质量边事也,亲亲子子,质之真也,其亲其子,隘于一也,不独其亲其子,不隘于一也。千里之行跬步起,起足跬步,毕乎千里,仍跬步也,而千里也。未闻始起跬步而千里也。天行健,天之所以为天也,大道之行以不息,文王之所以为文也。一而不息,乃大同矣。诚者自成,至诚不息,所以成物矣。明德自明,自明用其极,而新民矣。忠者不欺,忠而不已,谓之恕矣。吾道一以贯之也。大同以不已生,非以兼生也。而不然者,舍质而谈数,初政必大同,则民族主义几何不因以随逐而动摇?
  难者曰:大悲之冤亲平等,主一者又何谓耶?
  解之者曰:判凡以执,物以执封,界以封限,此限此界,不通于彼,彼限彼界,不通于此,色不通声,香不通味,戚不通疏,是以冤不通亲,不平等也。圣判于无执,执无故封无,封无故人我界无,界尚无矣,从何所限?是以皆通,通则无不平等也。故曰:冤亲平等,圣者边事。凡者以直报怨,法界不乱,法界乱而世界灭亡矣。是故求学当求不执,毋开口平等。
  难者曰:爱人者,人恒爱之,亦主一者之言,墨子兼爱何害耶?
  解之者曰:兼不真,李种桃种,无桃李种。兼无力,千钧而二用之,生之能耐不强。兼者顿象,渐而后继,顿则不继。以是故,兼之为害,不可胜言。黑白之于色也,义利之于理也,忠奸之于人也,不严其界而故谈兼,初假其名,后反其真,今之发现变态怪形以危害邦国者,尚何言哉!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行岐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也;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也,是故君子结于一也,诚恶乎兼之为害也。自动者有力能,有精神,有继续,作新民者应激民自动。唯性情是自中物,唯性情是相率自动,舍性情而用感情,毋曰互助也,已弃自动而被动矣。墨义无非感情互助来,感情互助,宁有种乎?感情互助,力能势用过自动乎?感情互助,百年不变而不息乎?
  何谓达情?仁者人也,仁爱结撰之谓人,是故人类之立立以情。过此不生,谓之死边,死边以往,衣食住行,乃至文物声明,世宙以生存,谓之达情。唯王建国,设官分职,举国勤动,夙夜匪懈,谓之达情之行。五行百产,天之所生,源源不尽,谓之达情之供用。是故物受支配于情,但可为情而益物,不可因物而损情。假达情之名,行纵欲之行者,情不称物,谓之暴殄天物。物已尽而情莫达,情与物俱害也,如是须节用爱物,是谓节财之流。夫节财之流,亦唯求其情之达而已矣。至若物不称情,不当损情而当益物,是谓开财之源。夫开财之源,亦唯求其情之达而已矣。墨不达情,役于物者,但有节流。情不称物,节流也。物不称情,宁抑损情,仍节流也。曾不闻一论开源。履短而削足,冠小而戮首,其与几何,亡无日矣!至爱者谁逾父母,大事者谁逾送死,哀痛迫切之余,桐棺三寸,掩不及泉,三月无事。伤情无奈何,又摧其情于喘息未定之际,与其生也,无宁死。动感以乐,奋发以乐,鼓勇以乐,赴汤蹈火以乐,宣郁以乐,通幽以乐,使民久而不亡以乐。季札闻乐,判十五国之治乱兴亡,乐固可非哉?墨以酣歌恒舞之巫风,毁钟鼓笙竽之圣雅,惩羹废食,吁其甚哉!
  夫抗战达情也,达羞恶之义之情。丧葬达情也,达恻隐之仁之情。乐达情也,达四端之情。俱情蕴,俱本心;而谓相碍不通,不互助,不相成,乃至相克。固矣夫,何其重物若是,而轻情又若是耶!夫为逸乐以暴物,人见而易刺也,至为偷习以暴物,则多所忽而不察矣!避难后方,建筑、藏版、印订、流通,凡木工、瓦工、土工、杂工、印工、订工,材料所需,无所爱惜,摧残与作成,大者一与一之比,小者不啻一与三、四之比,以此而推天下暴物,可算数譬喻哉?人世三十年,送死所费,准其所生,上者不逾十年,下者或不能一年。养生所需之摧残,费不啻一倍二倍。若设工官,竭诚研究,督断摧残,以视短丧薄葬,谁嬴谁绌,必有能辨之者。
  上来大本所称求寂、主一、达情,荦荦大端,墨氏皆违,违则简之。然则墨义无所取耶?夏后氏尚忠,禹勤民事,足胝手胼,诚适用于抗战非常之时。除〈天志〉、〈兼爱〉、〈短丧〉、〈薄葬〉、〈非乐〉诸篇,余则应深研几,信受奉行。如公来书,〈尚同〉者,服从主义,不容异议,抗战之成,首在是也。〈鲁问〉者,大国不当攻小国,抗战极合也。〈贵义〉者,赴汤蹈火,积极精神不回顾也。〈非攻〉者,弱小民族不可犯也,反侵略不可缓也。亲戚私好乡人,不可偏重,是故〈尚贤〉。细文繁礼悉除,是故〈节用〉。必尽人力,毋委气数,是故〈非命〉。抗战死士忠魂不灭,是故〈明鬼〉。其他〈备穴〉诸篇,无非兵法,切用于目前。恳挚精诚,沦肌浃髓,诚甘露味,吾当与公共宣布也。
  公则应于大者、远者,极深研几也,求寂、主一、达情,是也,非伪儒说也。
  (1940年1月2日)
  (选自《孔学杂著》,载《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第十四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附:亲教师欧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