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日期:2024/9/24 14: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王雷泉                 

《虎禅师论佛杂文》,一册。近代杨度著。本书包括《续》、《二续》,收集杨度全部佛学著作。有民国自刻本,现收入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杨度集》中。
   杨度(一八七五——一九三一),原名承瓒,字晢子,号虎公,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人。二十岁中举人,曾师从清末著名学者王闿运,学“庄子逍遥之旨,更治春秋经世之学”,志在物色、辅佐“非常之人”,而成帝王之业。一九O二年和一九O三年,两度留学日本。平生以帝王师自许,思想以多变著称,然能随时代而不断进取。早期主张君主立宪,曾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与孙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谓“六君子”组织“筹安会”。“洪宪”帝制失败后,避居天津、青岛,潜心研究佛学。意欲开创佛教新宗派“无我宗”,自号“虎禅师”,以宗师自居。并由佛学的“无我论”之中介,参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以自己特殊身份出入北洋军阀曹锟等人幕中。晚年接受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于一九二九年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以上海帮会头子杜月笙“清客”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并参加中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动。生平事迹见何汉文、杜迈之的《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包括《逍遥游辞并引》、《新续高僧传序》、《我佛偈赠美国贝博士并序》、《菩提三偈序》、《楞严偈并序》、《轮回偈并序》、《唯识八偈序》、《除习偈序答畸道人》、《真如生灭偈序》、《佛法偈序》、《江亭词序》、《六根偈序答妹庄》、《新佛教论答梅光羲君》等。

《逍遥游辞并引》,为一九二一年七月述其“庐山悟道”之作,自称:“夜登庐山,仰首视天,云开月出。此心忽然大彻大悟,遇机而通,应缘而解。”其时尚是以庄子逍遥思想与佛教万法皆空思想相比附,所以他于以后的《江亭词序》中说:“余于君宪三败之后,自谓对国家、对主义忠矣,可以已矣。乃不更言经世,而由庄以入佛。”

《我佛偈赠美国贝博士并序》,为一九二四年三月赠来华考察的美国哲学家贝博士而作,认为“一切人事无非佛事,一切世法无非佛法。一旦此心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来,大彻大悟,则知众生无所短欠,佛亦无所增加,迷时众生同佛,悟后佛同众生。”因此,佛法是科学的、实行的、救人的、现在当下承担的。“我即是佛”的思想,在《菩提三偈序》有进一步阐发,认为神秀一偈,为相对心,心内有尘,自分净垢,是第一关,名佛子偈;慧能一偈,非相对心,心内无尘,何净何垢,是第二关,名菩萨偈;皆“皆未见性”,都不能达究竟。故提出自己的第三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尘埃即无物,无物即尘埃。”称自己一偈“为绝对心,心外无尘,众生佛祖,即垢即净,即空即有,是第三关,名佛祖偈。”

杨度把全部佛法归结为“心法”,故学佛贵在心悟,无需离世独立。在《覆五妹杨庄函》中,以“身是凡夫,心超世界”八字诠释“学佛”,“所以说身是凡夫性,学佛之心则须超凡入圣。”只要在凡夫境中,去掉一切烦恼妄念,踏实做人,即成为佛,而所谓佛即是圣人,“身不必离凡夫、离世界,而心实超凡夫、超世界,此即兄所谓圣人也。”

作于一九二八年的《新佛教论答梅光羲君》,是杨度学佛论佛的思想总结。作为接受佛教而又要求改造佛教的学者,极其明确地提出传统佛教必须同十六世纪的天主教一样进行改革。在此用一切唯心、一切唯念、一切唯习、一切唯假、一切唯对、一切唯我“六义”,对“无我论”作了新的解释,“以上六者,皆明心理相对,即为无我,统于一切唯心。”然而,心物实相对而言,“故自人类言之,一切唯心;而自宇宙言之,一切唯物。人生哲学,应为唯心;宇宙哲学,应为唯物。心统于物,故无二元之说。”由此新“无我论”,提出我果谛、我因谛、无我因谛、无我果谛对传统佛法的总纲苦集灭道四谛作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传统佛教各宗派隔裂了性与相、教与宗、理论与实行,门户各殊,不相通贯。今提出此无我法门,“以一‘对’字包括三论宗,以一‘习’字包括法相宗;对、习即二,故以‘无二’二字,包括三论、法相二宗;无二即为直指本心,故以‘一心无二’四字,包括三论、法相、无上乘禅宗三宗。以一合二,以二合三,以三合一。于是此无我法门,又成为性相合一、教宗合一之法门,所有从前佛教一切难决问题,今皆一时解决,实于佛学界开一新纪元。”此新创立的法门只能别立为“无我宗”,“可为未来世界发心成佛者,敷一至平之路,开一至大之门。”此“无我宗”的教义,合乎“论理科学”,能把所有“迷信神秘”的“灵魂、轮回等义”以及“违反生理”的一切戒律,扫除干净。因此,他把创立“无我宗”称为“佛教革命”、“佛教革新”,并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相提并论。

杨度临终前曾作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本书是其鼓吹帝制失败后,经逃禅省过,并试图“以佛救世”乃至改造佛教,到最后成为共产党人这一复杂过程的思想记录。杨度在此提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见解,有些确实对传统佛教教义有所发挥,有的论述则因故意标新立异而含义不清,令人费解。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处于如万花筒般的动荡剧变中,佛学亦不能例外。本书为研究本世纪佛学思想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标本。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  

 王雷泉教授: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王雷泉教授: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神圣化与世俗化(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的基本目标 

 王雷泉教授: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王雷泉教授:赵州吃茶记 

 王雷泉教授: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王雷泉教授: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