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禅的基本目标


   日期:2024/10/3 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的基本目标

王雷泉等
 
什么是禅的基本目标?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可以说,禅把蓄积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能量完全而自然地释放 出来,这些能量在普通环境中受到压抑和扭曲,以致找不到适当的活动渠道……因此,禅的目标乃是使我们免于疯狂和畸形。这就是我所说的自由,即把所有蕴藏在我们心中的创造性的与仁慈的冲动都自由发挥出来。我们都具有使我们快乐和互爱的能力,但通常对此视而不见。”在这段定义中,我们发现禅宗的一些值得强调的基本观点:禅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是从奴役到自由的一种道路;它释放我们自然的能量;它防止我们疯狂或畸形;而且它还使我们为快乐与爱而表现我们的天赋。

禅的最终目标是开悟体验。悟不是心灵的变态,不是一种泯灭现实的恍惚状态。悟对有此体验的人有着特殊的影响:你的整个心灵现在都将以一种不同的格调活动,这比你以往所经历的任何东西都更使你满足、和平和充满快乐;生活的格调将得到改变;在禅中有着使生命更新的东西,你会发现春花更美,山溪更为清澈。开悟是幸福安宁的真正体现。

禅宗植根于佛教思想。就佛教而言,性格的转变乃是解脱的一个条件。诸如贪婪、自负和自我炫耀等,都必须抛弃。对过去的态度是感恩,对现在的态度是贡献,对未来的态度是责任。以禅的态度生活,意味着以最大的鉴赏和恭敬心态来对待自己和世界。禅关心的是性格,而不是知性,这意味着禅产生于作为生命第一原则的意志。

(据王雷泉等译《禅宗与精神分析》第155页至164页摘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  

 王雷泉教授: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王雷泉教授: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神圣化与世俗化(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王雷泉教授:赵州吃茶记 

 王雷泉教授: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王雷泉教授: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 

 王雷泉教授:禅不是哲学,而是……(阿部正雄著 王雷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