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其它:为善最乐(李焯芬教授)


   日期:2024/10/13 16: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善最乐

李焯芬教授

(2010年7月21日上午于文殊阁)
 
(明影法师: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香港李焯芬教授给大家做演讲。李焯芬老师,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1972年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安大略省水电局土木建筑部主任。现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

在加拿大、香港、中国大陆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工程建设,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际工程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荣获香港工程科学院和加拿大工程院(CAE)院士的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别是,对香港暴雨触发滑坡和风化土破坏机制有重要理论创新。提出了香港滑坡防治的总体方案,主持并完成了香港边坡治理和土地利用的地球信息系统的研究,成功地采用了数字信息技术,使滑坡灾害防治工作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抓住了香港灾害地质的根本问题,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对香港建设和学科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2003年开始担任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会长,基金会从事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助学工作,包括捐建中小学及医院约三百所,每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约二千人。同时担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香港兽医管理局主席,共建维港委员会主席,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理事会主席,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成员等社会职务,曾任香港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及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委任为太平绅士,2005年获颁银紫荆勋章,2005年获美国富布尔特杰出学人奖(Fulbright Distinguished Scholar)。2006年获加拿大安大略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为他题写“大禹传人”共勉。年少时就已热爱中国文学的他,近年来又潜心佛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有关理念融入写作,写就包括在香港商务印书馆2008最畅销文学书排行榜名列第一及第六位的《活在当下》《心无挂碍》等多部书籍。日前,《活在当下》等书已在内地由中华书局出版。)

明海大和尚、衍空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安!

昨天晚上我跟大家一起听了明海大和尚有关柏林禅寺过去二十多年重建的历史,也回顾了过去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的一些情况,我的感觉是昨天晚上还不单是讲柏林禅寺重建的历史,大和尚其实给我们讲的是中国佛教复兴的故事。两汉之交,佛教东传到中国来,从印度经过西域,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来到中国。二千年来,我们中国佛教经历了魏晋的译经期到盛唐的高峰期,也走过一些弯弯曲曲的路,我们看到过去一百年来,在我们佛教大德的带领下,中国佛教逐渐走向一个复兴期,特别是过去二三十年。从柏林禅寺重建的历史,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佛教的复兴。

中国佛教的复兴其实也是客观的需要,这话怎么说呢,我自己的感受是,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佛教。在座各位同学来自不同的大学,我本人也是在大学里面工作的,内地今天有多少大学生,我想大家都知道,有大概2700多万,那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那我们国家未来的文化教育水平会一步步提高,这对社会的进步是一件好事。不过同时,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每年有600多万本科毕业生,能找到工作的大概只有60%左右,那其他人可能就在家里待着,和父母一块,也有一些人继续考研。毕业出来工作以后呢,也面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一个工作环境。这次我们香港来的营员有五六十位吧,衍空法师前两天陪大家过来。香港的大学生现在也有十几万。我念香港大学那年头,大学生才二千人左右,从两千增加到十几万,也是一种教育水平的提高、普及,是好事。不过你可以推想一下,两三千的大学毕业生出来找工作,比较十几万大学生出来找工作是较容易的。就是情况完全变了,将来大学生毕业以后出来找工作也面临各种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你要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公司的提升,要面对种种的压力,这种情况不但在我们中国这样,在日本,在台湾,在好多地方,在北美洲,也是一样。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而我们的经济系统,也是越来越企业化,为企业来服务。企业是什么呢?企业追求的是最大利润,这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目标,有些企业为了在剧烈竞争中追求最大利润而不择手段,就出现了前几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类似的问题将来可能还会不断的出现。现代人面对各种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那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活得更快乐更自在呢?其实强调智慧与慈悲的佛教,肯定能帮助大家在这种高度竞争、不断追求利润的环境里面活得安心,活得快乐自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对修持佛法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理由。

这样看来,尽管我们佛教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绝对不是一个过时的宗教,它有很现实的现代社会意义。它能帮助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我们活得更快乐自在,更能帮助我们应付方方面面的压力,应付社会环境的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说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佛教,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佛教的复兴,与柏林禅寺的重建,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现代意义的一回事。我们非常感恩净慧长老、明海大和尚,他们多年来为中国佛教复兴所做的重大贡献,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也是非常需要的。
今天我选了一个讲题叫“为善最乐”。大家知道佛教是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我们信仰佛教,追求的是一个快乐自在的人生。快乐,就是为善最乐里面提到的乐。快乐来自什么呢?来自佛教强调的慈悲心,我们用慈悲心去做各种的善事,因而得到快乐,这就是为善最乐的意思。用慈悲心去做各种的善事,善事不分大小,也不一定需要钱才能做,生活里面每一个当下,都有做善事、做好事的机会。刚才讲过,我们信仰佛教是希望追求快乐自在的人生。快乐来自我们的慈悲、来自我们的善行。那自在来自什么呢,自在来自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就活得自在,这也是《心经》第一段讲得很清楚的。佛教的慈悲与智慧加起来,就让我们有了快乐、自在的人生。当然为善最乐这句话也不单是我们佛教讲的,西方国家以前也有一些类似的话,我想你大概听过一句西谚: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其实跟我们今天讲的为善最乐也是差不多的。

今天我不打算花太多的时间讲一些太抽象太理论的概念,就用一些小故事,去反映“为善最乐”这个主题和佛教的一些基本理念。让我们先说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去体会一下“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我好几年前听香港的一位企业家讲过这个小故事。这位企业家大家可能也听过他的名字,叫李嘉诚。大概三十多年前,他当时已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当然,他当时还不是拥有几千亿家财的大富翁。用香港人的说法,他当时已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累积了不少的财富,不过他感到还不是很快乐。有一天晚上,他出来散步,就在香港大学附近的一条山路上散步,走了两个多小时。他想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有了钱还不快乐?听他讲,他后来想通了:财富不完全就是物质的财富,财富有好多种,心中的快乐、精神的财富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还悟到,要心中快乐,就要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他从此就开始把他一部分的财富,拿来做善事。后来还成立了一个李嘉诚基金会,专门做扶贫工作,在贫困山区资助教育、医疗,还用不少的钱来做善终服务(他叫宁养服务)的慈善工作。后来他就把他的财富,分为三块,公司业务占了两块,余下来的三分之一,他就拨了给这个慈善基金会,专门来做善事。他现在跟人家讲:他现在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是干活的,能赚钱的,小儿子这个慈善基金会是花钱的。他每年都花好多好多的钱,来做各种的善事,因此他得到很多的快乐。李先生近年为佛教做了不少的事,衍空法师都知道的。他费了很多的时间去修建一个叫慈山寺的很大很庄严的佛寺,慈是慈悲的慈,在香港新界大埔的八仙岭下,寺中将会有一个很高的直立观音像,大概还有一年多就能修好。李嘉诚给我们讲:尽管他是香港的首富,不过金钱的财富还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精神的财富也是蛮重要的。他也来过我们大学,跟同学们讲精神财富的重要性。这也是“为善最乐”的一个例子吧。

当然,李先生很有钱,他可以做我们刚才讲的各种善事,不过也不一定是富翁才能做善事。我给大家举另外一个例子,不晓得在座有没有从天津过来的营员,如果有天津来的营员请举手,有一位,还有两位,大概你们是来自天津大学或南开大学的吧。我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来自天津的小故事,也是“为善最乐”的一个小故事,不晓得大家听说过没有。这个故事讲的是天津的一位三轮车车夫,他的名字叫白芳礼,一个三轮车车夫,一个老人家,他一辈子拉三轮车,73岁那年(年纪比较大了,不过因为拉三轮车,身体还是蛮好的),他决心为一些贫困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从那天开始,从73岁开始,他就一直拉着他的三轮车,拉到几岁呢,拉到93岁,整整拉了二十年,他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人,儿子也长大了,其实也不需要他再去拉车谋生了。可他发心要帮助贫困学生。从73岁拉到93岁,这二十年间他一直拉着他的三轮车,通过他的汗水,通过他的辛劳,共赚了35万人民币善款,全捐到天津的多所大学去,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也有一些给中学、小学的,一共资助了三百多名贫困学生。他的私有财产就只有那辆三轮车了。有一回他要到南开大学去给学生送奖学金,南开学生事务处的一个干部就跟他说要派一辆车来接他,他说不用了,不过想请你计算一下,来往一趟南开汽油需要花多少钱,把这个钱也加进奖学金里面就好了。在捐赠仪式上,南开的老师把这个事情给同学们讲了,同学们都非常感动。得奖的同学们感受到他们领到的奖学金,得来绝对不容易,他们发心毕业以后要努力工作,回馈社会,才不辜负白老人的辛劳和心血,以及他对同学们的厚望。

白老人辛辛苦苦拉了二十年的车,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刚才明影法师也讲了我参加一个福慧基金会的活动,我们每年去南开和天津大学等三十多家学校。创办福慧基金会的老先生,他今年也88岁了,是净慧长老的好朋友,他的名字叫严宽祜老居士,是一个六十多年的佛教徒。他也曾多次来过柏林禅寺看望净慧长老。严老是广东潮州人,和李嘉诚一样,早年也是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他也累积了不少的财富,数千万的财富,老先生把所有的钱都拿来做这个福慧慈善基金会的慈善活动,他有个儿子,他跟儿子说好了把所有的钱都拿来做奖学金,他的儿子也不要他的财产,他每年按他的健康条件,也出去一下和我们的同学们见见面。他做助学活动有一个特点,就是亲自把奖学金送到同学手上。如果当地政府要给他什么荣誉,或者锦旗呀或荣誉市民呀什么的,严老先生听到就跑掉了。这个完全是我们佛教讲的三轮体空,做善事不图回报的一种做法,是我们佛弟子的好榜样。严老先生尽管是千万富翁,但他没有买自己的住房,他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住;他也没买车,别说奔驰什么的,就连小汽车也没有。他日常都是坐地铁、巴士,所有的钱省下来都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这个也是我们佛教讲的为善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图回报,做好眼前需要做的善事。

讲到做好事、做善事,刚才讲到李嘉诚的例子,他为了做善事,每年投放的资源很多,每年都是几十个亿这样的开支;白芳礼老人蹬三轮车每年也挣到不少的钱,全拿去帮助别人。不过其实在生活中为善有好多好多的机会,也不一定需要钱。从心出发,只要我们存好心,存一个帮助别人的心,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时段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都有为善的机会,都会带来心中的快乐。

我这里讲一个故事,不用花钱也可以做善事的故事。那个故事是我多年前在加拿大生活时听到的。我工作的地方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医院,是个肿瘤科的医院。肿瘤科病房当然不是一个很快乐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我讲这个故事是两个末期癌症病人的故事。他们两个都同时在肿瘤科医院的同一个病房里边住下来。这两个病人的病情都比较严重,其中一个较重的已经卧床不起了,就是不能坐起来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另外一个病得也很严重,不过还是能够坐起来,尽管不能到处走动,但是每天还可以坐起来。那两张病床的分配是,能坐起来的病人被分配了靠窗户边的床位,另一个卧床不起的被分配在他的旁边。两个病人既是病友,又是患难之交。他们每天都有时间要打发,那位能坐起来的病人,他每天早上坐起来就看看窗户外边的情况,然后给卧床不起的病人讲讲他看到的外边情况:哦,春天来了。加拿大这个地方和赵县、北京的气候差不多,一年四季分明。春天,树上的树芽出来了,慢慢地树就变得非常青绿,地上各种的花也长出来了。加拿大春天的花很多,水仙花,牡丹花,还有郁金香都是春天的花,还有紫藤啊,杜鹃啊,真的是繁花似锦。靠窗边能坐起来的那个病人每天尝试着给他卧床不起的朋友讲他看到的情况:今天什么花开了啊,树上的叶芽怎么样了啊。看到我们的小朋友,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厚厚的棉衣都脱下来了,脱下来以后步履非常轻快地跑到小溪边玩,非常高兴啦……他每天都给卧床不起的病友讲这些他看到的生活中的小事。好,夏天来了,绿树成荫,小学生放暑假了,在草坪上打球啊,挺开心的。跟父母一块去野餐啊,过一个愉快的暑假。秋天来了,加拿大的秋天和柏林禅寺的秋天有些类似,叶子都变黄变红了。加拿大的国旗就是一片红的枫叶,大家可能都见过,就是漫山红叶,挺好看的。这秋日的风光,他也给邻床的病友讲了。冬天来了,下大雪了,我们的小朋友在冰上滑冰,打冰球,也玩得挺开心的,他也给旁边的病友讲。就在这种困难的环境里,他们两个病友一起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常的岁月。过了一段时间,卧床不起的这个朋友就先走了,故去了。这之前,差不多有一年的光景,他每天都听他旁边病友给他描述窗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风光,他也是蛮欣慰的。尽管是卧床不起,他还是非常感恩窗边的病友每天给他讲这些生活里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卧床不起的病人走了没几个月,窗边的那个病人也不在了。他离世后,护士来收拾病人的东西,把他的病例卡看了一下,上边写着窗边的病友其实是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一个瞎子。他其实没有看见窗外的春夏秋冬。可是尽管他的眼睛不能看到,不过他的心还是明亮的。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给他的患难之交——他旁边的病友一点爱心,一点慈悲,一点病中的关怀照顾。你看,还不需要花钱,在任何环境下,你都能帮助别人,你都能为善,你都能让别人享受一点快乐。

我们现在讲讲另外一个为善的例子。佛教讲三轮体空,就是说做善事不要图回报。要用心做好善事,不要老是想着人家的回报。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男高音的故事。我想在坐的很多同学都喜欢听音乐,可能也有人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你们可能还记得几年前有世界三大男高音,来到我们北京紫禁城——故宫开了一场音乐会,还出了一套光盘,叫“三大高音在北京”。当然这三大高音也不单是来中国的故宫,他们在全世界好多地方都开过音乐会,也出过一些销量非常高的CD、VCD、DVD。这三大高音我不晓得大家能不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其中一位男高音是意大利人叫帕瓦罗蒂,他两年前不在了,他唱得挺好听的,我估计大家都可能听过。除了帕瓦罗蒂这个意大利人以外,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其他那两个男高音的名字,他们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刚拿到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西班牙的北方有个边区叫巴斯克,东北那边还有个大城市叫巴塞罗那,这些边区与中央政府之间有点矛盾,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西班牙的这种地区矛盾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我们这两位男高音一个是来自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叫多明戈,个子高高大大的;另外一个来自巴塞罗那,叫卡雷拉斯,个子矮矮的。这两位西班牙音乐家,很早就成名了,都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了。巴塞罗那的人看不起首都马德里的人,马德里人也对巴塞罗那人有意见。你知道西班牙参加世界杯足球赛,里边有一些巴塞罗那的球员,他们还想自己有个巴塞罗那国家队,搞独立哩。我们这两位来自西班牙的男高音,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之间也有些矛盾,如果你是个演唱会的主办者,准备把两位一同请来的话,那结果是两个都不来,要请只能请一个来。这种情况叫“同行如敌国”。后来到了1987年,巴塞罗那的卡雷拉斯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事,原来他有个比多明戈还厉害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的健康,他得了血癌。血癌就是血液系统出了癌症。血癌这种病也不是不能治,一般治疗血癌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换血这些方法。我们的卡雷拉斯,这位男高音也和刘翔一样,选择去美国治病,他去了美国一所著名的医院去治疗他的血癌。当然,著名的医院收费也不便宜,治了一段时间以后,有疗效,不过花钱很多。尽管他是个成名的男高音,有不少钱,但是花得也差不多了,病还没有全治好,怎么办?就在这个时间,有朋友来告诉他:哎,你治病需要钱,我听说有一个叫荷姆沙基金的,总部在马德里那边,那个基金专门帮助一些有血癌的病人治病,你要不要试着申请一下?卡雷拉斯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就真的去申请荷姆沙基金的资助了。这个基金还是蛮慷慨的,答应了帮助他治好这个病,给了他很多的资助。病最后治好了,他重出江湖,重登舞台并再创辉煌,有了更大的成就。卡雷拉斯总是想着荷姆沙基金曾帮助自己治好血癌,那我也应该感恩,我也应该看看能不能回馈一下这个基金。要不要捐些钱啊,要不要做个义工啊什么的。他就去打听这个基金要不要捐款,打听之下,吓了他一跳。原来这个基金的创建人也好董事长也好,都是他的宿敌多明戈,就是马德里的那个男高音。不过多明戈很低调的,没让他知道,免得他知道后心里不好受,那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卡雷拉斯知道以后心里很惭愧:人家这样帮助我,我当年还老找人家的麻烦,老是当人家是最大的敌人,他感到非常惭愧。后来多明戈有一次开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卡雷拉斯就跑到舞台上去给他道歉,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他帮助自己治好血癌这个病。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以后就成为很好的朋友,并经常同台演出。后来又添了帕瓦罗蒂,才有三大高音演唱会这回事。后来有一个记者问多明戈,说:哎,卡雷拉斯是你当年的宿敌,是你的仇人,你为什么还那么慷慨拿那么多的钱帮他治病呢?多明戈就放了一小段卡雷拉斯的歌声给他听,说世界上如果少了这美妙的歌声,你看多可惜啊!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讲的“慈悲无敌人”啊!

我们佛教讲的慈悲,能消除人间各种的怨恨,各种的敌意。世界上好多的矛盾都是由一两句说话引起的,后来就变成很大的矛盾了。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家庭里面是这样,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是这样。你看中东打仗,打了两千年,也不晓得还要打多久。这种民族或宗教之间的战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你看多年前南斯拉夫分裂成好几个国家,那种民族之间的仇恨多厉害,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其实有很多冲突都是由很小的事情引起的。

我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叫“战争的起源”。话说有一家人,家中有个小孩,上小学了。某天,小孩从学校里带回来老师要他做的一个作业,叫他去了解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你也知道,现在的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子女,有时还帮孩子做功课哩。他父亲下班回来就问他:今天老师有什么作业给你?小孩就给爸爸讲:噢,老师让我写一篇报告,讲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引起的?父亲就讲:嗨,这个还不容易,那是德国打荷兰引起的。妈妈正在厨房做晚饭,听到以后就大声地说:不对,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于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因为当地有个王子被人刺杀而引起的。我估计在座如有学历史的同学都知道,妈妈讲的是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41年,是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出现了这个刺杀事件引起的。但是,那个爸爸听了就很不是味儿,很恼火地对妈妈说了一句:孩子可不是问你,是问我呢。这个妈妈受了委屈,很不开心,也光火了,就“嘭”的一声把厨房门关起来了,没过几秒钟就乒乒乓乓把碟子摔在地上。小孩看到父母吵架很不开心,就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爸爸不要再讲了,我现在知道战争是怎么引起的了。生活里的一句话,都可能会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佛教的慈悲如果能在整个世界中传播开来,那你看我们可以构建多和谐的一个社会,多和谐的一个世界啊!

回头再讲“为善最乐”这个题目。其实,生活里有不少的机会,让我们做能力所及的一些善行。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小区里面有个小女孩,我们就叫她小花吧。小花是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才七八岁,很不幸她的健康出现了一些毛病,大夫发现小女孩身上长了一个肿瘤,要到医院里去做三个月的化疗。做化疗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头发脱落。小花出院时瘦多了,当然健康会慢慢恢复过来,最可怕的是原来她有一头黑黑的头发,现在差不多都掉光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光头的小女孩,心里头肯定是很不好受的。她可以用她的聪明才智,加上努力补课,把功课追上来。不过当她想到自己每天要顶着光秃秃的头到学校去,就感到非常难受。她的班主任知道了她有这个病,也知道她做了化疗,头发都掉了。就在小花回来学校上课前几天,老师给班上的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说:我们下个礼拜开始,有个新的学习课题,要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每位同学回去都戴一个帽子回来,希望我们大家好好的研究一下,不同的帽子和它的生产啊、材料啊、设计啊,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一下。到了礼拜一,小花回来了,她离开学校已经三个月了,回到学校进校门时还是有点犹豫,不敢进去,她担心人家会怎样看她,她也不敢光着头进来,她戴上了一顶帽子。可是当她来到班上看到,每位同学都戴上了一个帽子,而且帽子五花八门,各种的式样都有。小花戴的帽子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殊,也没有人注意她。这样一来,好像没有什么在障碍着她跟其他同学见面,她可以很轻松地跟别的同学一起玩、一起共同学习,就像以前一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小花慢慢也忘记了自己戴上了一顶帽子。同时呢,她的同学们也忘了。

我再说一个善行的小故事,也是很容易做到的,某年的一个夏天,高考放榜了,大学很快要开学了,新同学们要赶去报到。一个男孩也因此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他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学生,他考上了广东的中山大学。这位农村的孩子,头一次出远门,头一次坐火车到遥远的南方去,圆他的大学之梦。他坐在火车上,对面的位子上坐了一位母亲和她的小孩。夏日的火车上,非常的闷热,气温也很高。那个男孩感到很口渴,很想喝点水或汽水。火车上也提供饮料和一些方便食品,乘务员正沿着车厢走来叫卖,方便面啊、健力宝啊、矿泉水啊。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学都喝过健力宝,健力宝是广东出产的饮品。那个男孩也听说过,电视上的广告也看过,当年没钱买,现在反正马上要成为大学生了,家里给了一点钱,可以尝一尝这健力宝了。他就付钱买了一瓶罐子装的健力宝。他想品尝一下这健力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看了一下那汽水罐,拿到手上看来看去,看到有个拉环在汽水罐的上部,但他不知道怎么把这个罐子打开。他是个偏远山区农村的男孩,平生连汽水罐都没拉过,不懂得如何打开罐子。只见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把水果刀,想用水果刀把这个健力宝的罐子打开,当然开不了,只好放下瓶子,没办法了。对面那个妈妈看在眼里,她就喊那个小孩:小宝,你把我们行李箱里的汽水罐拿出来,妈妈想喝。小男孩小宝就说:妈妈,你刚才才喝过矿泉水,现在又渴了吗?妈妈说:听话,快点。小宝于是伸手去行李箱里拿出汽水罐来给他妈妈,不是健力宝,是其他的。她的眼睛就盯着那个拉环,把手放在那个拉环上,然后偷偷看看对面那个男生,看到他正看着自己的汽水罐。她于是就用手指一拉,拉开这个汽水罐,汽水罐打开了。没多久,那个男青年也把他的健力宝打开了。妈妈就笑了一下,把那瓶汽水放下,其实她不是很口渴。很多年以后,我们这个大学生还记得这件小事。他很感恩这个善良的妈妈,她为了不让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如何去拉开健力宝汽水瓶的拉环,她只是用一种间接的方法,来帮他学会了这个开瓶的过程。这就是说:你可以用一种很善巧的方法,来帮助别人、方便别人。不一定要很张扬、很高调地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能用一种很不起眼的方式来帮助别人,那效果可能会更好。她拉汽水瓶这个小小的善行,其实也启发了这个男生日后更多的善行。他知道了将来怎么很低调、很善巧地去帮助更多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佛教提倡这种低调的善行,帮助别人于无形。

再说另外一个小故事,也是一种善行。一天,有一位女生的妈妈正在家里清理杂物,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了,她接起电话,电话里有个很粗鲁的男人的声音,“嘿,你家女孩在我的书店偷书了,被抓了,你快来领她回去,还要赔钱。”那个妈妈听到这个电话,吓了一跳,看一下,明明自己的女儿在旁边做功课,怎么会出去偷别人的书被人抓呢?肯定是打错了!这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她当时有点不高兴,正准备给那个人说:你弄错了,她不是我女儿。可她回头一想,会不会是我自己的一个学生干的?她可能不敢让书店打到她家里去,因为父母肯定会很生气,所以打到我这里来呢?这位当老师的妈妈想了一下,于是就问清楚那家书店的地址,然后跑过去看一看。她到了那家书店,看到一个大概十来岁的女孩,哭得很厉害,旁边有个书店的服务员正在骂她,挺可怜的。这位妈妈看到这个情况,就把这个哭着的女孩抱到身边,跟服务员说:我是她妈妈,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服务员一边骂一边说:你欠了我们多少钱多少钱的书款。妈妈付清了欠款,领着哭哭啼啼的女孩回到自己的家中,帮她清理好,让她休息了一下,吃点儿点心。她也没问什么,也没说什么,女孩走的时候这位母亲只说了一句:阿姨这里有好多的书,欢迎你随时来看书啊!那个小女孩就走了。好多年以后,妈妈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有一天晚上,有人来敲门,门打开了,有个穿着很光鲜、很漂亮的大女孩,拿着一大包礼物。这位老师于是问:你找谁啊?女孩说:老师,你可能记不得了,我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女孩,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不过我还铭记着当年你救我的事,我现在出来工作了,一直以来都非常感恩你,今儿专程来感谢你。妈妈这才记起了,就招呼她坐下来喝茶。妈妈打趣地问她:如果当年我没来书店,你也不是我女儿,那我不来,你会怎么样呢?那个女孩就非常忧郁地说:我当时肯定会非常困难,说不定会想不开,做出傻事来也说不定,我真的很感念你,尽管多年不见,我心中还是想叫你一声——妈妈。大家看,这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啊。生活里总有各种善行的机会。

这里再说一个关于音乐会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某个欧洲的大城市来了一位音乐家,一位女的钢琴家,她准备开一场演奏会,在她的宣传单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某某女钢琴家是李斯特的女学生。大家知道,肖邦、李斯特都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当时在欧洲,李斯特是非常有名气的钢琴家,既然是他的高足,肯定也很有水平了,人家也愿意买票来听这个钢琴音乐会了。可是呢,实际上这个女钢琴家根本不是李斯特的学生,而且连李斯特的面也没见过。她为什么要冒名顶替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呢?大家心里都明白,她是为了多卖票,多打开她的生存渠道。世界上的事情也是蛮巧的,谁知道就在她开音乐会前,李斯特也刚好来到了这个城市,并刚好住在同一个饭店里面。有人于是来告诉她:你的老师李斯特来了,他就住在什么什么房间。这个女钢琴家心里头非常不安,怕李斯特看到她这个海报,来揭穿她的谎话,那就不好了。她为此非常烦恼,为了息事宁人,她只好到李斯特那里“自首”,一边哭着,一边要求他原谅。李斯特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弄清楚以后,并没有骂她,只是很和气地跟她说:你能不能把你准备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弹一次,让我听听,好不好?那个女钢琴家没办法,就演奏了一遍。李斯特听了后,非常认真地指出:这里可以改善一下,那里还可以做得更好,并且给她示范,弹完以后,李斯特就跟她说,好了,我已经教过你了,你现在是我的学生了,你可以堂堂正正地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而且,你开音乐会的时候,我还可以帮你同台演奏一曲,如果你的节目表还没印出来的话,还可以加一首乐曲,我帮你演出。女钢琴家听了以后非常非常感恩,感动到说不出话来,李斯特作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他做人是非常宽容的,这在音乐史上好多人都知道。当年肖邦在波兰熬不住了,要从波兰逃难到巴黎,也是由于李斯特的慧眼识英雄,大力推荐肖邦,肖邦后来才能扬名欧洲,变成世界有名的大音乐家、作曲家,这也就是李斯特宽容的特点。我们很赞叹这种宽以待人的善行。

这里再给大家分享另一个小故事。某天,在大海之滨,前一天刚下过暴风雨,暴风雨后的这个早晨,有位先生到海滨散步,他沿着海滨走着,看到了由于昨天的暴风雨,有很多小鱼被卷到海滩上来。它们如今被困在沙滩上的水洼里,尽管离开大海不远,小鱼还是没办法爬回大海,被困在那里的小鱼最少也有几百条吧,说不定可能有几千条。如果这些小鱼继续留在水洼里面,那么很快就会被太阳晒干了,小鱼就会干死。那位先生看到这个情况,同时看到前面有个小男孩,他走得非常慢,而且不停地弯下腰去,捡起小洼里面的小鱼,非常用力地把它掷向大海,送回大海去。那位散步中的男士看到小男孩正在抢救小鱼的生命,他忍不住走过去劝他:“小朋友,你看水洼里最少也有几百几千条的小鱼,你做不完的。”小朋友就说:“那我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呢?谁在乎呢?”小朋友一边捡起一条鱼掷进大海,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条,还有那条。”他就不停地把小鱼救回大海去。

各位同学,我们现在还在求学的阶段,我们的经济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帮助不了很多的人,也肯定帮助不了全世界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机会,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做一点好事,帮助周边的一些人,减轻他们的烦恼、他们的痛苦。为善最乐,你能从善行里面得到快乐,小小的一点善行有时也会为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累积小善就能成就大善,我们还是可以在我们能力范围里面做各种的善事。此外,我们做善事时还应有一条原则:以平等心视之。你做善事并不代表你就是高人一等,你帮助别人跟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是同等的。你做善事时,那个接受你帮助的人跟你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应该有这种平等心。

我这里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在某一条小街上,有一档卖馄饨面的小摊,由两夫妇来经营,很简单、很简陋的小档摊,两夫妇在这里经营了多年。每天早上总有一位老人,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的一个老人在小摊旁边安安静静地等着。两夫妇见那位老人来就一边忙着自己手边的活,一边非常客气、面带微笑对老人说:老人家,麻烦你稍等一下,我回头就给你弄。过了一会儿,那对老夫妇做好其他客人的生意后,就把一碗煮好的馄饨面,放在一个塑料饭盒内,送到老人家手中去,还不时提醒老人:别烫着。老人家他用一双颤巍巍的手,默默接了过去。他从来也没付过什么钱。有一天,有人忍不住好奇,向馄饨摊的两夫妇问起这事。那位中年的档主阿姨就说:那位老人家命苦,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却没有一个靠得住,都跑掉了,我们也做过父母,如果要我们拿很多的钱去周济周边的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老人家每天来,一碗馄饨面就让他吃饱一顿,这个我们还是能做到的。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位阿姨脸上还流露出一种内疚的神情,好像是为了只能提供一碗馄饨面而感到有点抱歉。从旁边看,那对夫妇招呼老人家就像招呼其他付钱的客人一样,绝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也绝没有一点施舍的意味。后来,那条街上又陆续开了许多小吃店,不过好多人还是回到馄饨面摊来买馄饨面。档主两夫妇的那种真诚、平等心,让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了。施舍,好多人都能做,平等地给与,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将来各位同学要帮助别人的话,也希望你们能抱有一个平等心,你给别人任何的帮助都应该是平等地给与,也要感恩那些接受你帮助的人,他们圆了你帮助别人的愿望,成就了你帮助别人的善行,也是一种功德。

再讲一个自利利他的小故事。在北欧有一个国家叫芬兰,芬兰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个求救的信号塔,如果有渔船出海碰到风浪,它就用电信传回来,求救于村子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这个信号台马上就发出警报,希望留在小渔村里的其他渔民,能马上出海去营救。他们有这种长期的传统,有些人出海遇险了,那其他人就去抢救。有一天晚上,信号台的警报灯亮了,表示海上有一艘船正遇到了暴风雨的危险,这回轮到两个年轻人前去营救。渔村里的人,于是把一条小机动船拉了出来。这两位年轻人正准备出海,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老妈妈听说了,就非常悲伤地跑过来拉住自己儿子的手说:孩子,多年前,你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风雨之夜,出去救人,结果丧身大海,没有再回来了。如今你哥哥出海已经半个月了,还不见回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如果你又要出海,如有三长两短的话,那你叫妈妈怎么办呢?她很忧伤地要求儿子不要出海。年轻人就给她说:妈妈我不能见死不救啊。他安慰了妈妈几句,就登上了抢救船,跟另外一个人一块出去了。他们的船大概开了50多海浬后,就遇到了风浪,碰到这种鬼天气很危险。船上那位伙伴有点害怕,不敢再前去了,他就放下救生艇给那位年轻人,自己开着抢救船跑掉了。原来老妈妈曾劝他不要出海的那个年轻人,如今一个人在救生艇上,他感到他还是有责任去救人的,他不管了,我就一个人去吧!他于是坚持一个人坐着救生艇去救人了。两天后,出去救人的那条抢救船回到渔船的岸边,破破烂烂的。渔村的人登船一看,船上一个人也没有,那位老妈妈看到这情况就晕过去了,以为自己的小儿子也不在了。又过了三天,有一艘小小的机动船,在晨雾中慢慢地驶向渔村,有一人站在船头,大声叫着,是我是我,原来他就是出去救船的那位年轻人。她妈妈听了非常高兴,谢天谢地,欢迎他回来。他回到岸上来,说:他也遇到了危险,但求救的原来就是他哥哥,就是出海已经半个月的那条船,他结果救回了他的哥哥,一家子两兄弟也团聚了。

有些善行能为我们打开意想不到的门,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尽管我们不会想着得到什么回报。各位同学,你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宜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这种善行,很多时候也是互动的,你存好心,多帮助别人,人家是感受到的。有些情况下,在不经意之间,别人也会给你一些回馈,一点帮助,尽管你并不祈求别人的回报。

人与人的感情是双向的,你对别人好,人家不会不知道,人家也会在其他的适当的场合帮助你,也会有一些善良的表示。在你未来的事业里面,你越帮助别人,你的朋友就会越多,你的成就也就越大。因此为善最乐,对你的事业前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今天上午,没讲什么大道理,只能跟大家分享这些生活里的小故事,也非常感恩大家耐心听我这种啰啰嗦嗦的小故事。感恩大家,谢谢!

明海大和尚:非常感谢李教授今天上午用这么多精彩的行善的故事,来启发我们大家的善念,也启发我们行善的智慧。佛法就是善法,那么什么是善呢?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跟我们的分享,相信大家会有一些体会。善就是利他,但是在生活中怎么样利他,机会很多,善巧方便也很多,所以李教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善是无处不在的,利他的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李教授从香港这么远的地方,这么热的天来到我们这里,跟我们分享,这个本身也是个很大的善行,让我们向李教授的善行表示感谢!

我这里有个纪念品送给他做留念。

李教授: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  

 其它:何等是首楞严三昧? 

 其它:谈罗汉名称及意义(郑有为) 

 其它法师:天天天蓝(圣印法师) 

 其它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其它法师:佛说盂兰盆经解(纯果法师)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其它法师: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 

 其它: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 

 其它:缘起与空性(刘宇光译) 

 其它:从「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看中、印佛教区别 

 其它:大乘起信论新释(日本 汤次了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