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丛林古风在灵岩日行


   日期:2024/11/17 2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
 
 
   丛林古风在灵岩日行
  
  一、莲华化生一妙境
  
  人称南投县埔里镇是个佛教圣地,因为在这气候温和、山灵水秀的天然条件之下,自然而然成为念道潜修之人的隐心处,而成就了一处处或大或小、幽然清净的庄严道场。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埔里镇虽非高山大岳,却是中央山脉盆地,此处平静秀美、空气超尘,安住着尊贵崇敬的僧宝;不仅为埔里人士带来无边的福德慈荫,也为山林中的盆地镇区,增添几许微妙难言的殊胜庄严!
  
  然而在这众多的静修兰若之中,离埔里市区仅约两公里,一条蓦蓦直直的路行去,却能见到一座巍峨壮丽的宝剎,独揽千秋地矗立在山丘上,仿佛大雄智人湛然不动地安立。四周层层相叠的山峦,宛如一朵朵柔和净妙的大莲华,终年累月在这莲华化生的山丘上,连绵不绝地传送着清畅雅亮的佛号声;更有那成千上万的虔信佛子,三步一拜、欢喜恭敬地朝向净土而来,犹如旷世迷离的游子,投入慈母的怀抱,沐浴在此自然德风之中。
  
  在短短数年中创建的灵岩山寺,其成长之景况,堪称为佛教界中的奇迹。究竟是什么因缘成就了如此殊胜的妙境?到底有着什么力量,像磁吸铁似地,使得虔诚的四众弟子皈信无疑?寻此蜿蜒的山路而上,让我们在念佛、念法、念僧的梵音宣流中,一睹这丛林古道场的本来面目!
  
  二、老实修行戒德僧
  
  「这一切都是十方信众发心捐助成就的,是三宝的功德加被,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护持!」当我们问起建寺的艰辛过程时,老和尚如此简单地回答,仿佛这是件平常事。当然,因缘是不可思议的,毕竟空中因果宛然,因果宛然而毕竟空,且将一切功德归于佛陀,光荣归于信众,这是否又是大德为我们随缘道来的甚深微妙法呢?只可惜有人不知宝贵!
  
  当大众云集的法会上,长老升座作狮子吼、演大法音,常是威赫大千、震动法界,言人所不敢言,树正法幢,荡情遣执、导归极乐;勇猛威德,质显大丈夫之能事!然而今日于洁净光严的法堂之中,与长老道平常事,他老人家却是如此地平易近人、谦穆冲冲,浓厚的家乡口音,更显得长老德性的重厚朴实。当我们衷心说出赞叹的话时,他老总是连声地答:「不敢当、不敢当,阿弥陀佛!」慈蔼的目光犹如清凉的月色,照得人心中无言无语!这就是不自为己、默默行持的净宗大德–– 上妙下莲老和尚!
  
  上妙下莲长老籍贯安徽省巢县,民国十九年(九岁)出家,三十年春(二十岁)在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后,即赴苏州灵岩山寺参学;至三十八年二月,因弘化至香港,在大屿山及青山闭关潜修,前后共二十年。在此掩关期中,除阅藏念佛,并虔修般舟三昧十次,日中一食,是一位苦行高僧,久为众所钦仰。于七十年来台定居后,即四处弘扬净土,劝人老实念佛,南北各地及海内外净宗道场,竞相礼请妙公主礼佛七开示妙法,闻者莫不对往生西方净土深具信愿,持佛名号,毕命为期,恭候佛来接引!
  
  三、丛林方能造僧才
  
  妙莲长老既是童真入道,丛林出身,对于丛林生活及僧众制度自然十分明了,那么来台之后,对于现今台湾的佛教,有些什么看法呢?长老直爽地告诉我们:现在台湾的佛教和过去大陆的情形,时地不同无法相比!现在只有积极推动扩建大寺、度十方僧,以中兴佛教、富强国家、净化人心!国家兴盛人才辈出,佛教即有泉源,佛法住世国家太平。
  
  目前台湾寺院虽多,却少有十方丛林、海众道场共修。多水、深水才能养大鱼,少水、浅水如何潜养大龙呢?昔日大陆的出家人为何人才济济?就是出家受戒后有地方参学,可是台湾出家人受戒后向何处参学呢?所谓「出家受戒不参方,犹如菩萨未开光。」因此,长老积极要建十方常住,令台湾出家人受戒之后,有十方丛林可参学,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磨炼,这才能像一位出家僧宝。小庙里固然也可以学佛法、度众生,但是若非上等根性,就容易懈怠,且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易流于盲修瞎炼的偏执;或者整日在世俗人情中周旋,在信众的恭敬供养中迷失修行人的本分,这真要谨慎发道心啊!
  
  像这样没有经过大冶洪炉的千锤百炼,如何能杜绝凡情、长养圣胎,于痴恼多惑的尘世中大转*轮、广度众生呢?敬恳十方大德慈悲建立僧团共修,互相精进,以免懈怠空过命光,太可惜也。
  
  四、创寺度众弘愿深
  
  一位能够长年在斗室中参究佛心的苦行僧,是否早以建寺度众为其精进之动力呢?但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妙莲长老却告诉我们:民国六十四年初到台湾,本来是要恭印大智度论,普结法缘,印好了就希望找个地方「闭生死关」。因为「我总是觉得以凡夫身度众生,力量太微弱、太辛苦了,还是生到西方证无生忍,再分身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比较好;虽然娑婆众生苦,但是十方世界还有比娑婆众生更苦的啊!况且经中有明文:自身未度而度他者,无有是处!」
  
  然而,第二次来到台湾之后,却完全改变了他过去几十年的出家生活与观念。这是因为印大智度论两、三年的期间中,了解台湾佛教的情形,出家人没有丛林可安住参学;而今在台湾、香港或东南亚,住持佛法的大都是从大陆来的法师,这些老法师寿已耄耋,圆寂后法席讲座就后继乏人了。人才虽有,但却少有僧才能够堪接老法师法席,实为太可惜了!
  
  所谓「因缘成一切法,佛法就是讲缘起,有因缘就能做到,没有因缘,万事难成。但因缘是自己心力所造,万法唯心,有心就能好好的造因缘……。」于是妙公长老在「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悲悯心中,便立定创寺度众生的大愿大行,以能延续法灯薪传,中兴佛法不绝于千古。
  
  五、祖风唯遵古灵岩
  
  「我们灵岩山寺的规则,大都是继承大陆苏州灵岩山寺印光祖师道场的。大众都是念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功课都不变;平时不帮人家做经忏佛事,若是个别想超度『亡者』,忏悔『生者』,或求其他正当福慧愿行等等,一般只有参加打佛七,听闻佛学开示,以此功德回向生者延寿、亡者往生,乃至菩提道早成。」
  
  「灵岩山寺的道风是『行起解绝』,重在行持;住众就是依着古祖念佛的芳规,时到功成,自入福慧宝藏,并没有多研究什么念佛的道理,『愚而安愚』安守出家人的本分。就好象老农夫一样,但事耕耘,自有收获;菩萨慈悲,因果不负虔诚人。至于行菩萨道,是要生到西方证无生忍,再分身十方世界坐道场。当然,若是有福慧的青年,想『由解起行』,那就至心研读净土诸经论,开般若慧、念实相佛,弘化众生,导归安养上品莲台,即证无生法忍,于十方世界广度众生。那当然很好,只可惜这类善根人太少了。」
  
  据老和尚的描述,大陆灵岩山寺的规则是很严格的,到了台湾,因为环境不同,也就有点方便,没那么严格了。事实上,目前山上的日常作息:两点四十五分起板,长达足两小时的课诵,下殿后跑山、过堂、长期日诵净土五经及持佛圣号(有职事者出坡作务)、晚间慧命香,至十时安板等课程,已经让许多来山参学的行者,觉得难以胜受!其中还保留大陆丛林的两大特色:即和缓优雅的梵呗与闻法必合掌恭听的规矩。因老和尚受戒于南京宝华山,于其全堂合掌作课之芳规深蒙其利,故开山以来常住大众于课诵闻法俱遵「合掌」,一改松懈浮慢之俗气,而现虔敬端严之相。
  
  灵岩山寺对外长年佛七,除二、六、九月打观音七外,其余皆为弥陀七;另外特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暨大专生,举办寒暑假佛七,每年两次传戒(在家五戒及菩萨戒),以及两次万人朝山之胜会,是一个纯然诚诚实实归宗净土的修行道场。难怪年年信众日增,朝山人则更是人山人海的!
  
  六、依经解经示门人
  
  灵岩山寺最大的特质,就是拥有一群善根深厚、纯洁天真的小沙弥!目前山上的出家众有二百多位,小沙弥就占了将近半数。古来的高僧大德,十之八九都是童真入道;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不须经任何修饰,就能画出最庄严的佛像来,多么令人可敬啊!他们有时还能代表老和尚讲开示呢!这真是后生可畏,又是可敬可赞!每逢法会小沙弥也能独当一面呢!
  
  「灵岩山寺是造佛的功场,出家人是以佛法化度众生,所以完全是以佛学为根本,世间学是附带研究。在解经之前,先以背诵为主,经过修持,义理融通,就能依经解经,从自性般若中流露出来,而非以凡情文字解经了。」这就是妙莲长老独具慧眼的超世间教育观。
  
  认字、写毛笔字、背经、写日记、打坐、练拳等,是小沙弥日常生活的主要课程。同时还要随众上殿、过堂,由实际的行持中,消罪障、增福慧,以完成住持佛法的僧宝,来日担荷如来家业,普令众生有所依归。
  
  七、苦海慈航同发心
  
  在灵岩山寺常住的四众弟子,其中在家二众,来山的志愿都是准备出家的。山上的规矩,对于发心出家的学人,都必须经过一至三年的考验与观察;在这段期间内,必须把五堂功课学会,才可剃度;剃度后,也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受戒。这是按部就班深造人才,若速成班那么急,自他俱难成大器啊!一般人难免好高骛远,不能踏实用功,所以少有成就,真是可惜!
  
  山上的常住四众,除了小沙弥之外,平均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左右,大都是高中、大专或硕士毕业的知识青年,是佛教的一支生力军、新血轮。在要求住山二、三十年,及严格刻板修道的生活熏陶之下,不禁有人怀疑:青年们如何安住身心?其实这是不成问题的,真正发大道心的人,就自然能够接受这一切。尤其大家都是受了老和尚德行和法音所感召,觉悟无常世间的尘欲幻境,愿为一切众生而坦诚奉献,共同要将灵岩山寺庄严成一艘苦海中的大慈航!
  
  所谓「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着了袈裟事更多,在妙莲长老开示出家生活要「身忙心静」、「以苦为师」的导引中,这群赤诚载道的灵岩人,山林岁月已渐渐走出「规律的生活就是修行,修行的生活不越规律」的曲调,在念佛摄导万行,万行回向菩提的宗旨之下,广结善缘,持戒念佛修集无边的功德智慧,以造就将来灵岩大慈航,驶向净土的广大莲海,安住莲台。
  
  八、庄严净土圆满行
  
  妙莲长老常说:「现代佛法要想复兴像昔日大陆佛教的隆盛,这一定要靠台湾人,因为这里佛法未中断,还保有四十年前的大陆佛法。」
  
  基于振兴佛法的深弘大愿,老和尚要度两百万人出家,所以未来的计画是继续增觅土地建设。灵岩山寺的修持方法分为三类:一是一心念佛,静中求生西方;二是念佛修苦行,动中求生西方;三者研究经律,解行并进,求生西方。以上三类普摄群机,同证一心不乱。而这一切功德利益终归回向往生西方。所以不仅是年轻人,只要在五十岁以下,有道心、身体健康、能守规矩,都可以加入灵岩山寺的行列。本寺门大开,欢迎有志人士早回山啊!
  
  有些人不了解灵岩山寺建寺修学的用心,就会说:「你们只顾着自己念佛求生西方,是小乘;应学大乘,以利人为先。」他不但不赞成你,还耻笑你。妙莲长老就安慰徒众:「要开智慧、要忍辱,听到人家之指责,心中明白就好,不要听到心就动摇了,当别人说的是无知之言,你计较什么啊!」
  
  其实,长老曾作如是云:「在这苦难的世间,灵岩山寺能够提供一个让人安心修行的好环境,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同净化身心,回向世界和平,这里不就是一处人间净土吗?别人说利人,但他是如何的在利人呢?」
  
  奇哉,奇哉!灵岩山寺!如是净土行人,在直取易行道往生净土、一生成办的解脱观中,能坚守根本,策发起自利利他、为法为人的大愿精进,于现世中成熟众生、创造净土,实是稀有难得!不离两边,是乃中道,是真佛法,究竟法门!让我们予以虔敬之礼赞,并期待灵岩山寺一展慈光,为佛教带来重振之生机,欣欣向荣!
  
  一句偈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吾乃一介凡愚念佛僧,《观无量寿佛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是以吾念佛亦读诵大乘,于大乘中好读般若,于般若中尤好读摩诃般若,且曾一时受持。由受持故,亦好读般若论,于般若论中尤偏敬《大智度论》。故十多年前于香港曾倡印《摩诃般若》以流通,后又以敬制新版《大智度论》法施之缘来台弘化至今。「解」则教研般若,「行」则归于净土。
  
  犹记初恭读时,虽不甚明了,却颇有法乐。每见「空」字,辄喜多读深思,反复审辨,如理谛观,乃愈觉「空义(性)」诚为诸法之实相。其用,至广至大、惟精惟微,出生、包含无量无尽一切法。其体,圆妙真常、法尔如是,无始无终不生灭、超越三世,最为究竟;其道平等,事理一如。甚矣哉!法味之妙,喜极而忘,剎那顿入空寂(梦似而已)。因之屡读不倦,遂于般若甚深微妙理趣,稍获了解。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吾深感学佛者,若不明般若(二谛),虽说明佛法,乃相似而已,非真明也。悲夫!既非真明,自修尚难,况言利他、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可乎?舍本逐末无有是处啊!《中论》云:「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第一义谛乃真空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了达一切法本体空无所有(无相),皆是因缘生法(无不相),故若见诸相非相,则为能见如来––性空即是佛。
  
  然缘起虽假,本无我、人、一切法,但仍须于假相上精进修持,方见实相;于出世道上少一分因缘,即不能成就圆满佛果。否则错会义,执顽空而废事修,置一切因果于不顾,则差之远矣!是故「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所谓「俗谛门中不舍一切法」,于事相上应发心勤行六度万行等种种菩萨道;若无事相之因果,则不能证得实理,也不能感无为真常寂静之乐啊!
  
  要知佛法言因果,事理要配合,连佛陀亦是修因感果所成,离了假名众生则无真实佛法。般若慧是既了知第一义谛毕竟空,又能彻底于第二义谛事相上做得圆满,此方合乎二谛圆融佛道。如是承受,即持名念佛亦定往生上上品而亲证真如实相,圆满菩提。道理明白,要依如是方法实修,罔言无益。
  
  佛陀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此属第二义谛,乃随因缘时节而契合众机;值此末世,经云:「唯依念佛得度」,吾辈欲了生死,还是莫高谈理性,且安愚守分、老实持名念佛吧!惟愿诸位至诚念佛,共种般若无漏之福,同登安乐清净之莲台,待证无生忍、圆一切种智,再分身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如是既稳妥又实在、且超胜,一生成就,何苦别寻!
  
  (本文由弟子修戒恭录)
  
  ––摘自普门杂志一四○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妙莲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妙莲法师)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陆、居家学道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伍、持守净戒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肆、正见慧解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参、力行培福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贰、老和尚心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陆、居家修道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伍、持守净戒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肆、正见慧解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贰、老和尚心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