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沈家桢居士:缘起性空与人生


   日期:2024/12/18 17: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缘起性空与人生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华严经·净行品》

   缘起性空与人生
   (一)
   各位同学:今天想从一个常见的化学名词H2O讲起。原因是因为我本人是从对H2O的观察,进而对Energy“能”的观察而后对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生起了决定性的信仰。因此觉得将自己走过的路,包括有走错的,来介绍贡献各位,也许更亲切些。
   记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念心经,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对句,很觉得顺口,特别感到兴趣。那时候,我将色及空看作是两样东西或两种现象,是两个对立的名词。
   又记得在学校里学了代数之后,曾将这四句经文写成公式,以A代表以色,B代表空,那公式是
   A≠B B≠A; A=B,B=A
   同学们看了莫名其妙,我自己觉得很得意。
   后来年事稍长,觉得将“空”看作是一样东西或一种现象,总有些文不对题。等到佛法多少有些认识之后,了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生生灭灭一直在变,而且往往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冬去春来,看到树枝上生叶开花,可是不久又花谢叶落,于是“悟”到:所谓“色即是空”,是说花在盛开的时候(色),已蕴藏着衰谢的不可避免(空);而“空即是色”是说冬天树上光光的(空),实已含有茂叶浓花的生机(色),这种观念,一直要对H2O经过长久的观察,方始觉得还是不够彻底,并不是观自在菩萨讲这四句经文的全义。今天想和各位讨论的,则是以后更进一步的了解。
   各位对自然界中与水有关的现象,都很熟悉。在平常的情况下,水在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意识(一切脑筋作用)中是一种流体。如果外在的情况改变,流体的水也会改变。佛法叫这外在情况的改变是因缘,或简称缘。譬如外在温度降低到摄氏零度,依此因缘,流体在水就冻结成固体的冰。又譬如外在的温度升高到摄氏一百度,依此因缘,流体的水就变成气体的水蒸气。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骤冷,依此因缘,就凝结成结晶体的小片,人们称之为雪,诗人则以“疑是玉龙斗”来形容纷纷下降白色如鳞的雪片。蒸气也可凝成固体的小冰块而下落,人们又给它一个名词,叫作雹。很明显地,所有这些在人的五根意识中觉察出来的东西,如水、如冰、如蒸气、如雹、或云、雾、露、霜等等,都可因外缘,或随外缘而改变,都不是永久不变,或永久如此。换句话说,都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我们自有生以来,所熟悉的自然界现象,即是如是,就生活在这种有生有灭的现象界中,因为习惯了,我们的思想行动就脱离不了解这生灭无常的现象界。我是如是,您也并不例外。所以佛法解释宇宙万象,可以“缘起”一词包括之。
   可是当我在中学是读化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水的化学成份是H2O,冰的化学成份也是H2O,水蒸气的也是H2O,乃至云、雾、露、霜都是H2O,这种科学常识启发了我一种新的观念。我了解由我五根意识所觉察到的水、冰、雪、蒸气、露、霜等等的变化无常的不同的现象中,有一个共同的本体。那是H2O,现象界尽管因外缘的改变而改变,可是本体H2O却是不变。
   于是我又继续观察,发现两点有趣的结论:
   第一、水、冰、蒸气等现象都有生有灭。水蒸发成气,从水的观点来讲,水是死了,从蒸气的观点来讲,蒸气是生了。同理,如冰化为水,从冰的立场来看,冰是死了,但从水的立场来讲,水是生了。这种现象界的生灭变化,都是缘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可是从H2O的观点来看,不论是水变成蒸气或是冰化为水,H2O还是H2O,H2O并没有生,也没有死。因此我得到第一个结论,显现在人们五根意识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缘起,有生有灭,可是这种种不同现象的本体,或叫本性,却并不生灭,恒久不变有如虚空,因此佛法中称之为“空”。
   第二,各位中可有人看到过或摸到过H2O?可有人说得出究竟H2O是怎样一件东西?我思索再三,凡是我认为是H2O的,都是前面所提到的可以改变的形相,如冰、霜、瀑布,波浪等等。正如持在舞台上的一位名角,所看到的都只是他的扮相。可是您说H2O仅是一个名词,是没有的吧,那却又并不然;倘若没有H2O,何以我们会有水、冰、雪等等的形相呢?正如如果没有这位名角,又何来舞台上的许多扮相呢?因此我得到第二个结论,世界上人们五根意识所能觉察的现象如水、冰等,它们共同的本性H2O都是看不见,听不到,不可捉摸的,如同虚空;但却并不是空无所有,而且和看得见,听得到的各种现象即同时存在。因此这所谓空,是犹如虚空,并不是如人去楼空、一无所有了的空。
   讲到此处,我想插进去说一说:在印度的梵文里,虚空是Akasa和空性Sunyata的空Sunya是两个不同的字,所以印度人不容易将这二个字混在一起,可是译成中文,这两个字都译成空,于是多少年来很多的中国人,将佛法中的空性的空,和人去楼空,一无所有的空,混作一谈,不但易失真义而且造成消极悲观的讲解,实在是一种遗憾!
   言归正传,前面的二个结论,修正了我从前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现在我了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色”如水、冰、云、霜等等,因为它们的本体H2O是看不见,听不到,不可捉摸,有如虚空,所以称之曰“空”。因此这所有缘起的现象(色),都是当体即空。让我重说一遍,当体即空。并不是因为当花盛开时,已蕴藏着衰谢的不可避免,因而说“色即是空”;也不是当树叶未生时,已含有茂叶浓花的生机,因而说“空即是色”。浓花秃树,即色即空,即空即色;色是缘起,空是本体。
   色空同时并存,所以不但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见水(色)即知其本性是H2O(空)。凡有H2O(空)之处,必定有水、冰、雪等等的色。
   可是那时候我虽然对色空不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遭遇的最大困难是不能证明H2O是宇宙间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我们虽然知道地球面上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是水及冰,空气中也到处都有水蒸气,不仅如是,看上去是固体的动植物中也充满了水。譬如以人来举例,各位可知道一位重二百磅的人,倘将他身中的水抽光,他的重量将是多少?对了,他只重八十磅。换句话话,他的重量中有一百二十磅或百分之六十是水,可是H2O虽然几乎遍地皆是,但是我无法证明H2O是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世界上确有很多现象,不是H2O。
   更使我困感的是H2O并不是不生不灭,永久不变的,那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有一天在实验室中,老师用电解方法将H2O分化为氢及氧。这样一来,H2O不再存在,打破了本体不应该有生死的基本条件,这件事困扰了我好久一段时候。
   又过了几年,1936年,那时我在大学三年级,我们在读现代物理。老师似懂非懂地为我们讲Alber Einstein的相对论(课本上还没有)。他说:实际上远在1905年这位爱因斯坦即发表了相对论,他用数学证明,世界上不仅所有非物质的原素如火,如光、如电,如热等都是Energy“能”的变相,而且从E=MC的平方的公式中,E代表能量,M是质量或物质,C代表光速,证明物质M也是“能”的变相,所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能”的变相。可是那时候全世界懂他的理论的人实在太少了,一真要到最近1930年代,方始从实验中证明爱氏理论的正确性。
   这里我得指出一点,爱氏的“能”的定义和一般常见的“能源”“能力”等的能并不相同,也和当时物理学上本有的能的定义不同。爱氏这个“能”的范围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因此用他的公式中的E来代表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本体,实在非常恰当。
   这位物理老师的一段话,对我讲是个极大的启发,它把我心中困扰了好几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E圆满地替代了我以往观念中的H2O。
   我说圆满地,因为E不但符合了本体不生不灭的条件,而且E恰恰是世界上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
   各位请举目一看,在这讲堂中,光线、热气、声音、桌椅、您我的身体、思想,有那一件不是缘起的现象?又有那一件不是爱氏所谓的E?凡此种种现象包括您、我、其他的物质,一切的一切,都是E,可是E虽然即是这许多现象,和这许多现象同时存在,却没有人能看见E,或听到E,E是不可捉摸,也和前面讲的H2O一样。E没有限量,没有生灭,没有始终,一切相对的观念都用不上,有如虚空,因此非常恰当称之曰:“空”。
  这样我解通了佛法中的缘起性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缘起,而它们的本体或本性都是一样,都是E,E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捉摸,所以叫它是“空”。现象和E同时存在,所以缘起即空,色空不二。
   我衷心敬佩释迦牟尼佛,他在二千五六百年前,即指出宇宙间缘起性空的真理。我现在虽然以E作譬喻似乎解通了这个真理,但我们人类的智慧实在太微小了,而我当然更是浅薄。我们人类局居在四度方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而佛的境界是N次方,N可以代表任何数目。我们至多只能体会到无限Infinity,而佛的境界是无限的无限In-finite Infinity。因此我不敢说今天的解释是否能符合佛菩萨的本意,还希望大家研讨指正。
   缘起性空,听上去好像是玄妙的理论,不过,各位,如果佛法只是讲些深奥难懂的理论,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人离苦得乐,获得益处,我敢说这决不是佛菩萨说法度生的本怀。因此接下去我将试和各位研讨如何将缘起性空的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佛法与人生打成一片。
   (二)
   第一个钟点结束时,我曾强调:如果说佛法只是讲深奥难懂的理论,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人离苦得乐,获到益处,我敢说这决不是佛菩萨说法度生的本怀。所以此刻我们将致力于研讨如何将缘起性空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缘起是说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物质的及精神的,都依因缘聚合而显现或生起;若因缘不具足,就不能生起;若因缘离散,这现象也即消灭。
   让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现在我请问各位,这张台子是依何种因缘而形成的呢?
   (木材、人工、钉子、油漆)括弧内是听众的答语。
   还有呢?
   (设计、制造家、商铺)
   还有呢?
   有人答:(还有很多呀!如割树木的,运木材的,锯木材的,做工具的,说不能尽。)
   很对,很对,我们追索其源,知道要有这张台子,须有很多的因缘聚合而成。各位已经列举了很多,但是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缘没有提到。现在让我再举一个例,各位请将眼睛闭起来,不要开眼,现在请讲我手上拿的一件东西是依何种因缘而形成的?
   没有人开口,为什么呀?
   (因为我们看不见你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
   很好,很好,现在让我再举一个例:
   各位请开眼,现在请您想有一辆黄色出差汽车。请问这辆汽车是依何因缘而有?
   (那就更复杂了!钢板、引擎、机器、工具、人工、轮子、车胎、黄色的漆,如若追索其源,那更说之不尽!)
   很好,很好。各位,现在在这个讲堂中,可有一辆黄色出差汽车?
   (没有。)
   那末您们怎么讲得出一辆黄色出差汽车是由这许多许多因缘聚合而成的呢?
   (我们在纽约城里看到过这种出差汽车。)
   很对,很对。各位,现在请答我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我举这三个例,为的是什么呀?
   (您的解释缘起。)
   还有呢?
   (您在想引起我们的注意,说在缘起现象中,人的耳目记忆等也是主要的因缘。)
   对了!各位,不但也是主要的因缘,而且我是想强调使各位认识,您的五根意识(包括记忆思想),实在是与您有关的一切缘起现象的根本因缘,少不了它,否则缘不具足,缘起现象即不能生起,如前面第二个例中所示。
   各位,您的所谓人生,即是由您所触觉到的一切缘起现象所构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说明您是一切缘起现象的主角。因为有您看到,听到、摸到、觉到、想到等因缘,方始有种种现象的生起,构成您这人生。  
   为什么我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呢?因为缘起性空,缘起现象的本性(E)是空,E是空,所以E能变现任何现象,可以因各种不同的因缘,生起各种不同的现象;而站在主角地位的您,无疑地,您这个因缘是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如果说您能左右影响您心目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缘起现象,也不算过甚其词。
   各位对我这样肯定的说法也许会表示怀疑,有没有那一位可以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您并不是造成某种现象的因缘?
   (苏联核子能电厂的爆炸,总不能说我也是一个因缘,而且是主要的因缘呀!)
   请问您怎样知道苏联的核子能电厂有爆炸?
   (您虽然可以说我之所以知道,是看了TV或报纸或听了无线电的报告,仍旧有我的因缘在内;但人们不能觉察放射性,却会受放射性的伤害,那又怎么解说呢?
   当放射性伤害到您的时候,您已成为这一缘起现象的主要因缘。
   各位,我们因一般的习惯性,及执着有我,所以往往将自己作为观察者,和缘起现象的所谓外境站在对立地位而忽略了自己也是缘起现象的一部份。所以如在第一例中,只注意台子是由木材人工等因缘造成,却忽略了若不是您的眼睛看到这张台子,这张台子的现象根本就不会在您的心目中现起。
   所以您的所谓外境,完全是依您的五根意识的因缘而显起。各位,这是我今天想贡献各位的第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构成每个人一生的一切现象,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简称缘起,而这个人的五根意识乃是这一切缘起现象的最主要的因缘。
   现在我想讲两个故事,希望各位可更明白我们五根(眼耳鼻舌身)及意识(一切脑筋作用包括往世的习气)是如何地影响缘起现象,也就是如何地影响我们的人生。
   第一个故事很可能各位中已经有人听到过,这件事发生在约一千年前的中国。那时中国的男女社交关系是非常严格的。在佛教律宗的僧团中,则戒律更是严肃。做和尚的,不但不能碰到女人的身体或在女人面前袒胸露腿,即是向女人露齿发笑,也是犯戒。
   有一次有两位在律宗庙里修行多年的师兄弟出外旅行,当他们想涉水走过一条浅河时,忽然,看见上流有一个少妇也在想走过那条河,但是犹豫不决,不敢下水,正在十分为难。这位师兄看到后,就走过去,将少妇背在肩上涉水过河。过了河,即将少妇放下。那少妇非常感激,称谢而去。那师弟虽跟着过了河,心中却大感不快。当两人继续前进时,他不但忘不了这件事,而且愈想愈烦恼,奇怪师兄何以会违犯他们多年来所遵守的戒条!
   天快要黑了,他们找到了一个破庙。师兄一进去躺下即睡,可是师弟却不能合眼。首先他感到失望,后来又因为师兄犯了重罪而可怜他,替他忏悔,希望减轻他的罪过。可是东想西想,愈想愈觉得不对。“他今天在我面前尚且这样轻易犯戒,那末当他独自一人时,他可能会犯下了更重要的戒律呢?”这位师弟翻来覆去终夜不能入眠。天快亮了,当他听到师兄甜睡的鼾声时,忍不住起了愤怒,终于吵醒了他的师兄。“怎么了?师弟,您没有睡好呀?”“你知道你所做的事吗?什么是我们的戒律呀?你怎么可以背着一个女人走过河?我不能入睡,因为我尽力祈求减轻你的罪业,但是你却毫不在乎,并且睡得极熟!”“哦!你是讲那个少妇吗?”师兄说:“我一过河就将她放下了,可是,师弟呀!您怎么到现在还把她背在身上呢?”
   各位,一位躺下去就睡得很熟,一个翻覆终夜不能入眠,各位一定很明白,何以会有这两种显然不同的缘起现象。我们倘有晚上失眠或白天心中烦燥的现象时,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掮在背上没有放下?
   我的第二个故事:
   各位有没有看过一部小说叫四杰传?我记得这里面有一位祝枝山,他即是四杰之一。这位祝枝山非常喜看美女,可是他的眼睛很不争所,是极高度的近视眼,看什么都像雾中观花。那时候大概还没有像是现代人用的眼镜,可以经常戴在眼上,他只有一个圆的小玻璃砖片,叫做单照,老是挂在身边。一听见有美女来了,就赶紧过去,拿起单照放在眼前,对着美女,细细欣赏。他不但欢喜看脸还喜欢看脚,看到得意的往往当场题诗,所谓文人邪事。
   祝枝山的夫人是当时一位出名的美女,有一次这位夫到诗社来找祝枝山。诗友们有意开他玩笑,将他的单照偷偷的换了一块可以放大几十培的玻砖。哄他到他夫人那里去,说是有一位非常漂亮的美女来了,祝枝山很是兴奋,赶紧跑去,提起单照,在他夫人脸上一照,不禁大吃一惊,连呼“上当,上当,原来是个大麻子!”
   各位也许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但各位请自己想一想,我们很可能天天在“上当,上当,”可是我们还不及祝枝山,因为我们上了当还不自知是上当。
   祝枝山有三种不同的眼力:高度近视眼,用了他的单照及用了可以放大几十倍的玻砖。显然地,在他的心目中现起三种不同的缘起现象。他所看到的他夫人的脸相,可以如雾中的花的模糊,可心如美女,可以如大麻子。现在我请各位参一参,那一位愿意说,这位祝夫人的真实脸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用单照看出来的是祝夫人的真脸相。)
   (多数人看到的是她的真脸相。)
   (她的真实脸相是空。)
   很好,很好。各位自己去参吧。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性空。
   我们在第一个钟点里,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并借用了Einstein E=mc的平方公式中的Energy的代表字E,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来说明一切缘起现象当体即空。现在各位也许已经明白,您心目中的世界,也即是您的所谓人生,这一切缘起现象都是依您的五根意识为主要因缘而现起。因为缘起现象当体即空,这些缘起现象所构成的人生,也是当体即空。当体即是本性,所以称为性空。
   这里的关键是在对“空”的认识。经论中浩如沧海的解释,常以“空”为中心。今天我不想用理论来研讨空,但想向各位指出:生死轮回全是缘起现象。所以我们要相脱离生死轮回就得少与缘起现象相应,而要在缘起现象的日常生活中力求与本性的空相应。
   少与缘起现象相应的要诀是少执着;多与本性的空相应的要诀是念无量。
   少执着  念无量
   是我今天供养各位的第二个结论。
   执着的例子很多,因为我们时时刻刻是在执着之中,各位都很明白,我希望各位常常自己找例子,以为警惕,我不讲了。
   下面所要介绍的是各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训练的“念无量”,使您的日常生活常与您本性的空相应。
   我要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观月”。
   各位可曾有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大广场上观月的经验?您看到月色是如此的明亮,忽然,您的身旁又来了一个人,也在仰天观月。各位,您是不是忽然觉得您所看到的月光减弱了一半?
   (不会的。)
   如果周围左右又来了很多人,同来观月,您会觉得月的明亮比您一个人看时减少了些没有?
   (可能的,因为人多可能将空气染污了。)
   很好,很好。如果空气没有染污?
   (月光的明亮不会减少。)
   各位,我们的心力其实和月光一样。譬如孩子病了,做母亲的求神拜佛希望她孩子病好,其实天下无量无数的孩子,此时亦正在生病受苦,这位母亲如能将她的祈求扩大到希望天下无量无数的生病小孩都病好,她的孩子不但不减少他母亲祈求的感应力,很可能反因他母亲的无量慈悲广大胸怀的感应,病好得更快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所可惜的,我们一举一动,一念一求,都只以自己或一个小圈子的人作为对象,很是狭窄,很少有将天下无量无数人的痛苦作为对象的,更谈不到处处以一切众生为对象的菩萨精神了,所以难和本性的空相应。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您的心力实在和月光日光一样,愈能遍照一切,感应亦是愈大,让您的心胸扩大到无量无边,不要让它有限量。
   我要介绍的第二个方法是“听静”。
   这是依照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耳根圆通的训练。
   现在请各位将眼睛闭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上,我打钟一下,当!各位听到钟声没有?
   (听到。)
   请各位尽可能随着钟声的逐渐减低,追寻这消失的钟声。[隔了片刻]。各位现在听到什么?
   (听到室外的鸟声。)
   (听到隔室搬东西的声音。)
   (听不到什么。)
   各位,这结都不是我希望您们听的。您可听到静?我再问一边,您可听到静?
   各位,平时我们的耳目就一直在奔声逐色,好象从来没有听过静或观过空。这个训练是要您听静。各位,所有的声音都有它的出发点,因此是有方向及距离的限制,不是无限;都有生灭,不是无量。唯有静,没有出发点,没有边际,所以是无限;在吵闹的声音中,静也在那儿,静的本体并无生灭,所以是无量,听静即是念无量,即是与本性相应。
   各位,这个法门您自己随时可试验训练,庄严寺即是一个极好的训练所。其实它和止观中的随息有异曲同工之妙,等和本性相应了,就也无所谓听静了。
   我要介绍的第三个方法是“念佛”。
   念佛是念阿弥陀佛,各位都常念阿弥陀佛,不过我所要介绍的也许和各位平时念佛稍有不同。各位可晓得阿弥陀的印度梵文Amita是什么意思?
   (无量。)
   对了,阿弥陀经里佛说:“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光佛。
   现在我请各位注意一点,我们一眼看出去,山河大地,屋舍丛林,人物走兽,遍地都是障碍,怎么佛说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呢?
   所以这第三个方法,就是要请各位体验无所障碍。各位一面念佛,一面要观想这山河大地,屋舍丛林,人物走兽,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是E(Eneryg),E的一种变相是光,如是一面念佛与一面观想,慢慢的所有一切都显现成光,无量光,这时念佛与无量光融成一片,那里还有障碍呢?这时与无量光佛相应,也即是和您的本性相应,当处即是净土。
   今天我想供养各位的第三个结论是:
   愿即是缘。
   既然各位一生都是在缘起现象中,而各位的五根意识乃是缘起的主要因缘,因此各位的心愿即是最有力的因缘。心愿愈大,愈无量无边,缘起亦愈殊胜,愈无量无边。普贤菩萨的行愿品中说:一个人临命终时,亲爱的眷属,心疼的子女,珍贵的财富,威赫的权势,没有一样能跟着你走,唯有你的愿力,一直跟随着你,领导在前。倘您平时能和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样在发愿力行,则刹那间,这种行愿的因缘,在您空的本性中,显现起无量光、无量寿的极乐国土。因此我奉劝各位,常常诵念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要体会普贤菩萨说此十大行愿的精髓所在。这十大行愿是处处不舍众生,所以对象无量;是处处以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境界,所以境界无限;是处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所以时间无间。以这样心愿因缘来缘起您的人生,无怪普贤菩萨说:“是人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谢谢各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