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日期:2025/2/3 1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余韵

  三字偈 随分说 如风过 万籁歇

  “偈”,音译伽陀、祇夜等。两者虽均以偈颂为体裁,但又有差别。偈前无散文(长行),而直接以韵文(偈颂)而说者,称为“孤起偈”,即伽陀;偈前有散文,而尚以韵文重复其义者,称为“重颂偈”,即祇夜。“偈”又分“通偈”与“别偈”两种。不论什么体裁,凡以三十二字为一偈者,称为“通偈”,音译“首卢迦”;若以三、四、五、六、七字为句,四句为一偈者,称为“别偈”。《百论疏》卷上说:“偈有两种,一种称通偈,即首卢迦,为梵文三十二音节构成;一种称别偈,由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顺正理论》卷四十四也说:“偈有二、三、四、五、六句”等。“偈”,新译为“颂”。《大唐西域记》卷三云:“旧曰伽,梵文略也;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他。伽他者,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而本《三字经》就是以三字成句,四句成偈的,属于前面所说“孤起偈”或“别偈”的范畴。本经共有一百八十三偈,七百三十二句,二千一百九十六字。说此一百八十三偈者,乃是随分而说,如像风起之时,万籁齐发;显理既罢,如风已停,万籁俱寂。此正所谓:法随缘起,自无定性,说而无说,闻而无闻,诸相寂灭,不可执著。

  非有言  非无言  会此意  是真诠

  “非有言”者:显言而无言;“非无言”者:显无言而言。所以者何?我法本空,自性离言,文字不可施,分别不可用,故法不可以用言说显。所谓:“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见《法华经》)但是迷而不觉的众生,不知诸法自性离言的道理,取相执著,颠倒分别。行菩萨道者,为悯彼故,不得不方便善巧,假借文字语言,把诸法本不可言说的道理称量如法地给众生讲说出来,也就是说一无法可说的法,使迷者开悟,体证诸法离言之实相,若不如是者,众生则永远不得解脱出离。所以《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云:“问:若如是者(作者注:既然诸法本性离言),何因缘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而起言说?答: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能闻如是义。若无有闻,则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所以说法义不可以离言说显,这就是“契经”所谓“不离文字,而说实相”的道理。再者有大智慧的人,无不了知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性空,如梦幻泡影,我我所性,了不可得,故尔虽常起言说,弘法利生,但心内清净,而恒安住在文字性空的真如实相境中,同样是为自在解脱的觉者。这就是《大般若经》卷四百二十五所说的:“我曾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不说一字”的道理。
  再者:离言绝虑,此是体证真胜义谛,亦即实相智境(真空);但同时又不离语言文字,方便直说诸法实义,此是不坏世俗谛,亦即方便智境(妙有)。真谛不离俗谛,真以俗显;俗谛不离真谛,俗以真立。真俗二谛,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此即《金刚经》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的道理。“说法者”是方便智起用,“无法可说”是实相智起用,“是名说法”是方便、实相二智并用的真俗圆融。又“非有言”是于法不取,“非无言”是于法不舍。不取是自觉,不舍是觉他。果能如是行持,即可契入非有非空、不落二边的中道实相。若会此意,是为《三字经》所诠显的真实义。
  以上《三字经》释义竟,自下复说五颂以作结:

  释迦大悲示诞生,演教说法四九春;
  三藏教典十二部,流传世间济苍生。
  大法东来永平年,震旦始有法宝行;
  高僧大德接踵起,演出大小十宗门。
  成实俱舍是小教,禅密性相是大乘;
  天台贤首及莲社,南山律宗大小分。
  小乘出离修四谛,十二因缘独觉行;
  大乘必须修六度,不取不舍中道擒。
  三身四智是佛果,无余涅槃三乘证;
  世间原本是出世,福慧双修两足尊。

 

  一九九三年五月唐思鹏释毕于
  四川省佛学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唐思鹏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唐思鹏居士)  

 唐思鹏居士:马祖的主要禅法思想探析 

 唐思鹏居士:《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唐思鹏居士:唯识学的缘起观 

 唐思鹏居士: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 

 唐思鹏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唐思鹏居士:十二缘起论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香积佛品第十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佛道品第八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观众生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