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毛毛虫变蝴蝶二十三:执着变洒脱


   日期:2008/8/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十二、执着变洒脱—改变价值观,就离苦得乐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着,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着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着而定;执着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着人心的执着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着’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着急,好几天睡不着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辱”?’因为他说他遇到好多困难的境界,实在忍得很痛苦,心里好像压一块石头。我就回答说:‘你最好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会,怎么能教你呢?’我真的不会忍辱,强忍和硬忍实在是很痛苦的,我只会慢慢地去体会,反问自己说:‘为什么我会觉得那是一种侮辱和压力,使我必须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认为某一种情形是有价值的,才会觉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种难堪的境界,所以才会觉得必须要用到‘忍辱’这种伟大的功夫啊!否则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么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虚‘荣’无价值,则无‘辱’可忍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上广下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新闻记者,因为看到大家供养老和尚的红包很多,他就动了坏念头,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胁勒索。他见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来向老和尚说:‘把钱拿来,不然我的笔是很厉害的,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我就给你写一篇上报,明天报纸一刊登,保证你全山都没人要来,没有半只苍蝇、蚊子!’,老和尚听了之后只是安然自在向他说:‘拜托!你写愈坏、愈好!随便你怎么写,我不需要人家恭敬我。人家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静静念阿弥陀佛!’,这位记者一听,真觉得不同凡响,他说他走过大江南北,没有看过像这样的老和尚!真是‘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事情在老和尚看起来可以说是很平常啊!可以说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伟大的功夫。因为我们普通人,一定认为被登报称誉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这种事是有相当价值的,所以我们才会怕有反面的情况出现。但是对老和尚来讲,他认为报纸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广大也没有什么价值啊!所以写得多坏也没有什么要紧啊!

荣辱虚名,有价值吗?没价值的,放在心中做什么?

其实自己好不好并不是要等到别人批评才决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么即使报纸上写你有多好,那也没有用啊!自己如果没有做坏事,报纸上写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写你,跟你也没有关系啊!我们平常人都认为别人的批评和肯定是有价值的,所以人家如果说我们是坏人就很伤心,人家说我们是好人就很安慰,可以说整天随着别人的批评,心情起起落落。尤其人家说你不好,而且是冤枉的,甚至歪曲事实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受伤害,如果又要保持风度,不跟他辩论,这样就会觉得很委屈,这样才必须要去‘忍辱’。这种的忍辱如果不用一点智慧去体会、去化解,一直硬忍下来,有时候会忍出病来,一点也不会‘波罗蜜’。我们如果功夫不够,不会观空,也可以用价值这个角度来体会,到底那种使我们委屈又放不下的事情,在这个世间有什么价值呢?有价值的,我们才需要抱着啊!没有价值的放在心里面要做什么呢?

高僧的价值观—何其欢喜自在!(两只脚扛一个粪筒)

我认识一位上煌下宗老法师,有一天他坐在一个地方,有人从那边走过去,本来是向他打招呼,但是他没注意到,后来那个人就很生气,骂他说:‘老和尚、老秃驴,你这么“积屎”(台语)!’(台语的‘积屎’,原意是憋大便;引申骂人家故意不说话、不答腔。)结果老和尚一听就赞叹他说:‘唉呀!你今天开了大智慧了啊!你也知道我就是两只脚扛一个粪筒,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平常人如果遇到像这样,被人家恶言骂过来,一定跟他理论一番,但是老和尚的价值观念跟我们不一样,他认为这哪有什么价值好理论呢?所以他就赞叹对方开大智慧,确实我们就是两只脚扛一个粪筒,每天走来走去啊!如果口又要出恶言,嘴巴就会变成粪筒的开口。我们可以体会这些老修行的法师,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平常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平常人很懊恼的事情,他们很欢喜又很自在。

实在讲,‘价值’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我们随时可以调整改变的。

由‘头发’体会价值观的改变—改变价值观,迈向解脱自在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当我生下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光头的,只有几根细细的毛,稀稀疏疏的,而且长得又黑又难看。我的大姨妈做人很老实,她一看到我,就跟我妈妈说:‘我实在很想称赞她,可是看来看去都找不到什么可以称赞的’,这是我这一生听到最老实的批评,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好话,但对我来讲实在是一句最好的话,因为由这一句话开始,我只可能进步不可能再坏了!我一直到两三岁都还长不出什么头发来,即使爸爸给我穿上大红的衣服,人家看到他还是向他说:‘郭先生啊!恭喜哦,你又生了个男孩’,好不容易大概到三岁多吧,终于长出了些头发来,但是长出头发后,我第一个动作竟然是拿剪刀把这些头发剪掉,我记得当时爸爸看到的时候很着急,好不容易才长出的宝贵头发怎么剪成这样!他就赶快拿了一支梳子,帮我把头发梳过来又梳过去,结果还是盖不满。在三岁时的心中认为头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长出来也是把它剪掉啊!

但是再长大一点以后,因为受了同学的影响,渐渐这种没有价值的头发,在观念里面就变得愈来愈有价值了。小学的时候,我留长头发,妈妈每天都帮我梳头发,又绑辫子又打个蝴蝶结。我的朋友告诉我说,有人去看电影,被人从后面把辫子给剪断了,我听了以后就很担心,担心自己的辫子被人剪断,所以看电影的时候,还用两手把两只辫子抓着,那时候那两只辫子好像很有价值,跟小时候观念又不一样。

到上国中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注重头发,学校规定头发要剪到齐耳,但是在检查的时候,有时长一点,老师就说:‘不行,要再剪短一些!’所以大家时常为了头发多一公分、少一公分在那里计较。我时常都忘记学校今天要检查头发,到上学之前才忽然想起来,就请妈妈赶快帮我剪,妈妈很着急就赶快帮我剪,剪得不整齐,到学校就被同学笑说:‘你的头发好像是被狗咬的一样!’这种话当时听了,实在很生气,回家就跟妈妈计较:‘您把我的头发剪得那么难看,害我被同学笑!’那个时候因为不了解头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时常为了一、两公分的头发在生烦恼,为了一、两公分的头发大大影响心情。

当我就读于北一女的时候,头发的问题可以说很热门,报纸上时常在讨论,大家都很注重‘头皮上面’的东西,反而不注重‘头皮下面’的东西。

后来我研究佛法,看了一些修行人、高僧大德的故事,我发现我所尊敬的人‘前十名’都是出家的修行人,他们都没有头发。所以渐渐地我就发现,肯定‘头发是不重要的’,当这个价值的观念改变以后,我就不再执著「头发’这个问题了。

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在当医生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后就去美容院剪头发,我一去只跟理发小姐说:‘前面的头发要剪到跟眉毛齐’,因为那一晚我已连续值班好几天很累,所以说完以后就闭目养神,忽然间听到一声惨叫,原来那位小姐把我的头发剪得很短,第一刀剪下去就已经吊在额头半空中,她害怕得差一点哭出来,不知道第二刀要怎么下手?坐在我旁边的另外一位客人,她看了就皱眉头说:‘唉呀!你怎么把人家头发剪成那样啊!’老板娘一看也一直骂她。我看她实在很可怜,就告诉她说:‘我生下来的时候,我的大姨妈就说,她想要称赞我,却找不到什么好称赞的,所以我是生下来就很难看,并不是你把我剪成这样才变难看的,你尽管放心,因为我想要出家,现在头发剪短一点也不要紧!’旁边的人听我这样讲,大家都笑起来。那位小姐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她也不敢向我收钱,我告诉她说:‘你工作很辛苦,一定要收钱呀!你不用担心,念阿弥陀佛就好。’这样讲完我就回去了。一回到宿舍,我的室友来开门,她第一眼看到我的头发就笑得捧着肚子,蹲在地上一直笑。

她说:‘你去哪里剪那么没有气质的头发?我帮你剪还漂亮些!’又说:‘我如果是你,明天才不敢去上班呢!’

我说:‘不会啊!我上班是为了去看病人,跟头发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会很高兴去上班。’

隔天早上我去医院,护士小姐看到我就开始‘哇!’而议论起来—

她们说:‘郭医师啊!你怎么剪这种头发,难看死了!’

我跟她们说:‘难看是难看,死了倒不会,我自从昨天剪了这个头发以后到现在都活得很好!’

也有人跟我说:‘你怎么剪这种头发,这么没有气质呢!’

我就回答说:‘原来我所有的气质都集中在那两、三公分的头发里面,剪掉那两、三公分就没气质了啊!?’

我的同事医师问我说:‘你是什么事想不开,怎么弄成这样啊?’

我说:‘你看我的额头不是很开吗!?’

有一位病人,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她每一次看到我就一直诉苦,很悲哀,因为她的癌已经蔓延到骨头,所以全身都很痛,本来她一直在告诉我她那里痛,忽然间她抬起头来看到我的头发,就笑起来!她说:‘你怎么剪成这样的头呢?’我看到她笑起来,就很高兴地跟她说:‘我自从认识你以来,从来没有看过你笑,早知道我头发剪这样,你会笑得这么开心,我老早就去剪了!’

是讲佛法,又不是讲美发

那天晚上,由于应邀原订去逢甲大学演讲,当我下班准备出发时,我的室友就告诉我说:‘你头发剪成这样也要去演讲吗?我如果是你,才不敢去讲呢!’我就笑笑跟她说:‘我是要去讲佛法,又不是要去讲美容美发,哪有什么要紧啊?照常还是去讲啊!’

当我站到台上,台下面的同学一看就笑起来,当我演讲讲完的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很可爱,她特别走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您的头发好好玩哦!’我听了很好笑,就告诉她说:‘自从剪了这个头发以后大家看了都开心地笑,这真是“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心情远比头发重要!

如果在我国中的时代,美容院的小姐把我的头发剪成这样,我一定会跟她生气,可能还一路气回家,同学如果这样嘲笑我,我一定受不了而不敢去学校。但是自从我的价值观改变了,就认为头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啊!‘心情’比头发重要多了!一个人若是头发弄得很漂亮,但是面孔常常气呼呼的,或紧绷着脸,那也没有用啊!

‘价值观’改变,就离苦得乐,不须强忍

我们以上是以‘头发’做例子来说明‘价值观’,由头发的价值可以类推来体会其他的事情,就能领悟价值是不一定的。我们如果认为阿弥陀佛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就变得没有什么价值,而比较不会影响我们的欢喜、自在。即使是受到冤枉和委屈,也就不必要很勉强地去‘忍辱’,我们可以先体会—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痛苦?’
‘它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我们去追求又为它痛苦?’
‘它和往生西方到底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们自己想一想,觉得它没有什么价值,和往生净土也没有多大关系,自然就会看开、放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