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崇慈法师:慧珠集 一


   日期:2025/3/17 13: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崇慈法师文集一
 
《慧 珠 集》

今从崇慈法师用四川方言讲经说法当中采撷些许片段,汇成一串,并请法师题名为《慧珠集》,以结法缘!

我们凡夫是在苦中作乐,与其说是乐,那是短暂的乐,如果不悟出这个道理、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的乐是不真实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找得到真实的乐,乐在哪里?我们凡夫的乐,你看世间上嘛,这个快乐,一样一样追问,你把每一样快乐,财、色、名、食、睡样样快乐都拿来一样一样的拷问过,穷追不舍、刨根问底,这样子问过,你就会发现了,那个快乐是假的,甚至很有迷惑性。凡夫经常的感受是,把隔壁家那家的脚痛拿来担忧,哎呀,隔壁那家怎么脚痛呀,都痛了三天三夜了,哎呀,他为什么不脑壳痛嘛?为什么不手痛嘛?他偏偏在脚痛,为哪样只痛左脚、不痛右脚嘛?关你什么事呢!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子的,这个烦就烦在那里。

这个人的感受啊!所以有时候我这边听张居士说“师父啊,我苦得很啊!”我反过来又听李居士说:“师父,我苦得很啊!”再来个王居士说“师父,我苦得很啊!”最后师父说:“我啊,我也苦得很阿!”为什么呢?你们大家都找我诉苦了,没有一个向我说快乐的,我也苦得恼火了!求求你们向我说点快乐的事情吧!你为什么老是苦瓜脸对着师父呢?所以,佛门有句话叫“宁动千江水,莫动道人心”!宁动千江的水,都不要去搅乱了修行人的心,功夫深的,修行功夫很深很深的,那他就像千丈秋潭一样,碧蓝碧蓝、碧绿碧绿、澄清澄清的,可是一般功夫不够的师父,喔唷,你今天对他说、说……上午说这样,下午说那样,尤其我们这个舌头,这个嘴巴,“堂堂七尺躯,微微三寸舌,舌下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舌头底下有一把龙泉宝剑,“龙泉”是宝剑的名称,舌下有龙泉,杀人都不见血。

这个“我”是什么?这个“我”,真正这个我,具体存在的这个我是哪个?不是这个肉体,而是让我们:说大一点,让我们投生转世、生死轮回、相续不断这个“我”。说小一点,也就是在承受痛苦和烦恼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在承受?快乐,它在快乐着,煎熬,它在承受着煎熬,痛苦,它在承受着痛苦,啊!是那个东西,它才是“我”。有句话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话从哪里来的?从佛门来的,这个话还有下文的呢!这句话都还有下文呢!社会上都只晓得前半句,这句话是从佛门里面来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再问砂锅在哪里?”你懂不懂啊!你就晓得社会上最多就是晓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最多就这样就好了,而佛门这句话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穷追不舍的一个问题,都打破了,砂锅都打破了,都问到底了,还要问,刨根问底,问出这个明白出来,问出这个明白,问明白了就站稳脚跟了呢!问明白了就站稳脚跟了,不问明白,就脚跟没站稳。

这个说得很精彩,我们有些居士来听经,那些旁边人,隔壁邻居问:“你去干啥?”“我去听经”,神豁豁的给人家说,人家一听“豁哟!听经啊,是哪样事情喔!好恐怖喔!”你大大方方给人家介绍,师父在那里讲经,师父讲,你也可以去看去听的!神兮兮地说“我给你说嘛,那个师父讲经讲得好得很呢!”你这个简直就像特务接头样的,你把师父都诽谤了,你把佛法都诽谤了,人家本身就有误解了,人家说:看嘛,肯定,我都晓得他们几个在那里去干啥?!神神鬼鬼的,那师父也不晓得是搞些啥名堂?

佛门的信仰会让人眼界和心量越变越宽、越变越宽,它不是懦弱,换句话说,就象那个水一样,水是最好欺负的,但是水又是最不好欺负的。说它好欺负喃,它棱角都没有,旮旯缝缝,到处都有水,说它最不好欺负,你看,海啸,在海啸面前,恐怕再“伟大”的人,再狂妄的人,都已经脆弱得不得了了。

“神”这个字是什么?“神”是一个修饰语。“神”在佛教里面是个修饰语。不是神鬼的“神”。我们刚开始讲《阿弥陀经》,一开篇就已经说到了,这个“神”,就是不可思议,无法用语言表达,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语言和思维都已经无法测量,无法揣度这样一个境界。这个叫“神”。

每个人都有欲望,所以佛门并不否定欲望,佛门并不反对欲望,佛门只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欲望,不象社会上有的人想的那么简单,那么肤浅。释迦牟尼佛在《四十二章经》上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对财色二字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要出错!他说“如刀口之蜜”,刀刃上那个蜂蜜,“不可妄舔,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哎呀!佛陀真伟大!这世界上的东西啊,样样都诱惑人,样样都是好东西,要看你怎么对待,我们这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啊!是吧!一个贪色的人都死了一万次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美女,一个贪财的人都已经死了几万次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金珠宝贝,以你有限的生命去追寻那个无限的,那根本就无法,无法来讲啦!

佛陀的这些教导没有放在心里面,你的“观”就不神足,没有放在心里面,你就没有洞察力,没有鉴别力,你就变成啥子呢?变成是“哦,师父今天讲佛法了,好,讲一个半小时,我这一个半小时有佛法了,一个半小时过了,佛法没得了,糊涂了”!甚至变成什么呢?饭吃了,酒足饭饱,茶余饭后,一边剔着牙齿,“我们是不是来谈一下佛法喃!”把佛法摆在这个位置啊!摆在这个位置,你永远都休想得到佛法的利益!

不是你自己说自己善就行了呢!我还说我善得很呢!哪个不会说自己善良啊!卖醋的都说自己醋酸。说自己善良,“善良”的人是怎么善良的呢?这个人善良得不得了,经常行布施,哎呀,心只有那么善了,一个虫虫,一个蚂蚁都舍不得杀死的,身上长虱子了,长跳蚤了,伸手捉到一个虱子,佛法讲的不能杀生,这个虱子咋办喃?捉到了咋办喃?掐死它,掐死它要不得,不善良,不能把它摔死啦!不行,要好好的想个善良的办法来处理,把这个虱子拿在手上,东看西看,正好有个人从面前过路,正好有个人从他面前经过,他趁人家不注意,轻轻往人家脖子里面一放,哈!我把这个虱子布施了,啊!你看我好善良喔!我又善良还又行了布施,你看,两得其美,功德无量!你罪过无边!

只要善良就可以了,不需要拜菩萨了,这个话害死人,害人不浅,不是形式啊!要讲形式的话,我们从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天天都在进行着,点点滴滴都是形式,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形式,怎么不叫形式啊!倒霉也是形式啊!哎,只要心倒霉就行了嘛,不需要用形式来表达嘛!只要心倒霉就可以了,心倒霉那叫倒霉吗?心善就行了,不需要用形式了,这些都是害死人的论调。

你可以不信神,但是你要信神圣,你可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神圣的东西,有神圣不可亵渎的份量,你如果对神圣都不信了的话,就不是人了,就不配站人的队伍里面了,讲信仰是判断善和恶的重要标准,它很有它的份量,非常有它的份量,斩钉截铁的份量,而且自信也好,讲信誉也好,讲信用也好,某种意义上都是由信仰而衍生出来的,我由信仰我自己,我宁可杀头,我不愿倒我这个架子,我宁愿杀头我不愿毁了我的这个名声,就是这样,所以才这么坚定,所以把信排在第一位,由信才有后面这四个,没有信后面这四个都没有,换句话说:信是阿拉伯数字“1”,后面这四个是四个“零”、“10000”,这五个加起来排成顺序是“10000”,第一个把“1”去掉了,后面四个零都归零了,一百个零都归零了。

凡夫可以走捷径,有一个最大最大的捷径就是“比量”佛法上讲的“比量”。什么叫“比量”?就是对比。用对比来测量,对比一下,一对比就晓得我该选择什么了,我一对比,尤其是拿这些惊天动地的大成就者,世间上这些有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什么?他们这一大群有成就的人都选择了什么,我就选择这个该没有错。这不是跟到就来啦,这就是走捷径、拣便宜了。

没有定力的话,这个人心是散的。就象打枪一样,他是个“散弹枪”,啪,满天乱飞。有定力呢!他的心就定了,他就是那种神枪手,那种狙击手,你看打枪那种部队人里面有神枪手、狙击手,他那个枪说打左眼不打右眼,啪,打你左眼了,啪,打你右眼了。定力就是破散乱,破散乱除散乱,专门对治这个散乱,因为这个人散乱以后,就茫然无所头绪,是最恼火的一件事情。

我们跟佛菩萨什么关系?我们跟佛菩萨是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主仆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这个问题一定要认清楚喔!我们跟佛菩萨是师生关系,佛菩萨是最伟大的老师,我们是他的学生,你看佛门这个称呼,从古到今,称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称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根本的老师。我们世间上说,师父的师父喊师公,师公的师父喊师祖,师祖的师父喊啥呢?师老太爷。那么,我们该把释迦牟尼佛喊啥子呢?喊不清楚了。那是世俗套的称呼,佛门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就是最根本的老师。

中国人讲话,确实是最美好动听的语言,你不是语言学家,你都是个语言韵律高手,为哪样呢?它文字平、上、去、入四个调,你比方说我们打招呼、问个好“你吃饭没有”,贵阳话说“你吃饭没得?”那这四个调就是当、当、当、当、当,那如果用普通话说出来,“你吃饭没有?”用不着研究音,用不着研究,他就懂得,他天生下来就说这个话,一代传一代,就说这个话,他说的抑扬顿挫就有韵律了,你看全世界任何一个、哪个国家的语言有如此之美啊!学佛,就要找到佛法美在哪里嘛!佛菩萨的话美在哪里?他对在哪里,他不是错哪里。如果你都去给菩萨指错的话,那你就比菩萨还伟大了,你就该给他当老师了,你就该说自己“我不是佛弟子,我是佛老师”。

作佛子,先是君子,先为君子,后为佛子,连君子都不是,当什么佛子?世间法讲,君子在世间人的眼睛里面是正直、坦荡、磊落、真诚,这样的人称为君子,我们当佛子是先为君子后为佛子,先要初中毕业才能升高中,你不能说小学题一道都做不出来,连小学都不及格,都一无所知,说:“大学我如探囊取物一般”,这不成了自欺欺人了吗!

佛门有句话叫“戒高多轻世,苦己多瞋他”,戒行高洁,修行好,这固然是好事,确实是值得敬佩。轻世就是把人家不放在眼里,你看这个家伙不修行,哪里象我嘛!我修行这么好,我是天下修行最好的师父,我是才华横溢的师父,你看这个家伙,大字都认不得几个,一点都不如我,差我差远了嘛!“苦已多 他”,自家要修苦行,恨人家,你看这家伙,穿绸子衣服,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我穿得这么破烂,你看他穿着绸子衣服一天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让我看了多烦嘛!人家穿绸子衣服碍你什么事啦!我每天拜一百拜佛,这个家伙一拜都不拜,又业障得很!你拜佛是你心甘情愿拜的,是你忏悔业障,是你培福,你应该拜的,关人家什么事?我半夜就起来打坐,这个家伙还死睡到天亮,这都是属于这样狂妄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