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崇慈法师:慧珠集 三


   日期:2025/3/18 9: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崇慈法师文集三
 
《慧珠集》 

今从崇慈法师用四川方言讲经说法当中采撷些许片段,汇成一串,并请法师题名为《慧珠集》,以结法缘!

施恩就不要再希望回报了,施恩不望报,望报你就不要施恩,这样子免得你自己害自己,你紧到惦记着,希望他来报你,遇到这个家伙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他又不来报你,哦,你这下难过了,变成施了恩了,反而给自己加了枷锁了,自己给自己找把枷锁来套起,这多难过啊,唉,这家伙我对他这么好,咋个左盼他来报我,右盼他来报我,紧到不来回报我,这盼得眼睛都盼穿了,都盼不来,你更难过。

什么叫一家人?打平伙过日子,一家人就是打平伙过日子。有教养,有修养,有福报,有智慧,就处得很好,处得难舍难分,无教养,无福报,无智慧,处得乱七八糟的,平常还装三分门面,甚至连三分门面都不装,等到临终的时候,更不装门面了,乱七八糟的,我在赤水看到,看到一个啥子,有些人,家里老人去世了,老人就摆在旁边,这边还在打麻将,打得喜笑颜开的,边打还在一边说,张三家父亲去世了,李四跑来奔丧,参加这个丧事,一边打麻将一边说,这个张三自家的老爹去世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问李四,“喂,你家老头也差不多了,我看你家老妈也活不了几天了”。这边都还没搞清楚,他又在想下一个了。

印度这个国家这个国名,“印度”这两个字,为什么叫印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给它翻译的,是玄奘法师、唐朝的玄奘法师,惊天动地的高僧,鲁迅先生称玄奘大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赞叹玄奘大师赞叹到这种程度,玄奘大师翻译,把这个印度这个国家翻成印度,在玄奘大师之前不叫印度,叫天竺、叫西竺或者叫身毒,是玄奘大师把它翻成印度,为什么翻为印度?这就是由佛教而来的,既照顾到音译,又照顾到意译,双方都照顾到了,因为佛陀诞生在那一方热土,诞生在那个国度,印证并且度化了一方的众生。

为什么有五百个罗汉?就是这么来的。是释迦牟尼佛涅 以后参与第一次佛经的编撰工作,这参与的人是500个,500个上首大弟子,所以称为500罗汉,来源就是这么来的。阿难尊者把经典一句一句背诵出来,然后这五百大弟子个个都表示承认,决定无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满票,绝对满票通过,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这样一句一句的记录下来,所以佛教的纪录和传承是十分十分严谨。

我们凡夫心目中的爱是自欺欺人的。中国人有句话,“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这个爱和恨是迷惑颠倒的,前一分钟我爱这个人,我希望他活着,永远都活着,后一分钟、甚至于一秒钟、甚至于十分之一秒钟就翻脸了,恨之欲其死,这是中国古圣贤总结得非常精彩的,佛法里面把这两句话讲得更严重,“爱之欲其千年寿,恨之欲其七世灭”,还要总结得更精彩点。爱之欲其千年寿,我爱这个人呀,我爱这样东西,爱这个人,我希望他活一千岁,活一万岁,永远健康长寿地活下去,哎呀,我爱他,希望他好好地活,好好地活,这是因为前一分钟的那一份爱,那一份爱的概念,那个念头还在存在着的时候,还没被推翻的时候,还没有被自己那份虚伪否定的时候,所谓爱之欲其千年寿。一分钟、一秒钟、一翻脸了,恨之欲其七世灭,哎呀,恨起来可怕啊!我一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恨得钻心透骨,我不但希望他死,我还希望他一家七代人都死绝,哎呀,这个恨才恨得要命呢,凡夫就这样子,佛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佛法是作人心工作的,佛法是净化人心,心在哪里呀,不是这个心脏,心脏有问题把它掏出来,那么做一个搭桥手术,不是呐,不是心脏,不是这个人的心脏,是心灵,佛法是做人的心灵工作的,只有人的心好了,人才会好好地活,人这个心要不好呀,人是折腾自己的,人不会好好的活,自家也不好好的活啊,自家还折磨人家不好好的活。

《西游记》里面就说,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干什么呢,向唐僧要红包,不拿红包的话,就不给你真经,是吧,这个唐僧没有办法呢,唐僧说,我从东土大唐而来没有带什么银子,我自己都是出家人,我哪里有红包给你呢,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说,那不给红包不行,我们都是靠收红包过日子的呀!最后还闹到佛祖那里去,佛祖还替他们掩盖说,是的,是的,原谅他,多原谅他,他们两个收惯了红包了,收惯了红包,一天不收红包的话,那个手发痒的。所以没办法了,唐僧就把自己这个紫金钵孟(送给他们),那个钵,小说里面写的,是唐太宗给玄奘法师的一个钵,那个钵是黄金金子做的,这是小说里面写的。而真正历史上实实在在的唐僧,玄奘法师呢,玄奘法师是偷渡出国的,并不是皇帝送他,哪个送他,当时国家不让出境,查得非常严,不让出境,当时那个,现在话说就是叫关,过海关,不让出境的。玄奘法师是乔装改扮混在逃难的队伍人当中,混在一些饥民,饥慌那种难民队伍里面,悄悄地逃出去的,溜出去的,所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很好的待遇。

什么叫因果,因果就是责任,就是你曾经做过的,尤其是做过一些对不起人家的,那是跑不掉的,有恩,那是好事,有恩的话那因果怎么报都是好事,尤其是有怨,尤其是对不起人家,你对不起人家,人家找你报,那是天经地义的,你不能说,你这个人怎么没有教养呢,你这个人怎么没有胸怀呢,我对不起你,你应该原谅我嘛,哪有这个道理呀,人家主动原谅你,那是人家修养好,人家不原谅你,那是人家的正份,是不是啊?世间上是这样子的噻,所以因果就是这样的。

我们知不知道,为什么佛法一进门要我们顶礼呀,有些人说,哎呀,都二十一世纪了,哪个兴磕头哦,磕头是哪个年代的,哪个朝代的动作哟,殊不知,这其中有真正的道理呀,为什么在佛菩萨面前要五体投地顶礼,我们这个头磕下去,不是在拜名,不是在拜利,不是在拜有势有钱的人,拜的是人格伟大的人,拜的是天地之间最令人敬佩的人,是找到了我真正的皈依处,我的心真正有所皈,有所依,是最值得顶礼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顶礼,是这个意义呢,你千万不要搞错了。你拜菩萨,带着功利心,尤其是带着一种不阳光的功利心,去拜菩萨,菩萨保佑我,今天晚上去抢劫,最好顺顺利利地抢到手,菩萨保佑我去偷东西,人家一点都不要察觉我,顺顺利利就把他偷了,用这种不阳光的心态去拜菩萨,菩萨都要耻笑你。四川有个词语,讲一个人作恶多端到最后是什么,展言子(歇后语)说,玉皇大帝卖粮食,什么意思呀?天仓满了,天仓满了什么意思,就是他作恶,恶贯满盈了,天地之间绝对是有它丝毫不爽的真理在里面。

凡夫呀,凡夫就是烦夫,前面已经说过了,烦得要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就是象王,象王,大象之王,智慧之王,福德之王,人格之王,就称为象王,佛的弟子要向谁学呢,要向佛学,要当大象的儿子,跟着象王在后面走,象王迈着雄浑智慧的步伐,这些他的所有合格的,争气的弟子就象一个个小象,摇着尾巴,摇头摆尾地在后面跟着,幸福地跟着象王,所谓“象王行步象子随”,你看这话说得多么令我们鼓舞,多么感动啊!我们自己勉励自己,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座右铭写在写字台上,看到这句话有无限的智慧力量,福德的力量来激发我们,鼓励我们怎么去做事,做人。

佛门里面有个词语叫攀缘,这是一个极大的贬义词,贬到极处的贬义词,这个话是骂那种不争气的出家人,攀缘,什么叫攀缘,舍本逐末,专门去经营一些跟他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攀权附贵,攀龙附凤,攀名附利,连跟居士接触,连跟社会上接触都是有极强的功利心,你不相信大家睁起眼睛看嘛,越是有钱的,有点社会关系的呀,相当不错的居士,你们要防到哦,他专用他的眼睛盯到你的哦,脸都笑烂了,“张居士,请问你家住哪里,哎呀,张阿姨,你家住哪条街嘛,住几号几单元嘛”,他给你问得一清二楚,电话号码,哪样都问得清清楚楚,你家哪个在做那样,他打听你都是有目的的,他的眼睛是看准了才打听的,因为打听了对他有用,可利用,这就叫攀缘,你又无钱,又无势,啥都不是,清清白白这样一般的居士,或者说你本来(社会地位)很不错的居士,他还没有搞清楚你的身份的时候,他对你是不屑一顾的,所以佛门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坐、请坐、请上坐,茶、倒茶、倒好茶”。势利的和尚就是这样的,还没搞清楚对方的来历,坐、茶,一个字,突然听到说对方有点来头了,哎哟,请坐,倒茶。一听对方,哎哟,是县委书记的夫人,不得了,请上坐、倒好茶。这个耳光打得够重了,在社会上这样子去做,还可说得过去,穿着如来衣,吃着如来饭,现这种不耻的相,丢人现眼到极处了。

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为什么居士怕因果,居士学佛反而很认真了,居士反而堂堂正正的学佛,反而懂因果,反而懂道理,反而非常谨慎,修行好了为自己负责为佛法负责,好居士,居士反而怕因果,因果反而倒转来怕和尚了,赫死人哦!因果都怕和尚,这个真是吓死人了,这样的和尚哪样不怕他,哪样都怕他,为什么呢?无耻者无畏嘛!无耻到极点了,天都怕他,地都怕他了,不是真怕他,这个词语是反过来说的,是他的心里面没有因果,他讲的因果给人家听,他喊人家讲因果,张居士呀,李居士啊,你们要讲因果,你们都不要贪啊!你们大家都不要贪,拿给我一个人。

释迦牟尼佛千叮咛万嘱付,叫他的弟子,要韬光晦迹,什么叫韬光晦迹,就是要谦逊、和蔼、非常非常良好的教养,良好的修养,一定要谦逊,一定要和蔼,韬光晦迹,越是有真成就的人,越不会摆出心高气傲的样子,要人家真正敬佩你,人家敬佩你是发自肺腑的敬佩你,不是你喊人家敬佩你人家就敬佩你,这就希奇了!尤其是在佛法的修证方面,一定要非常非常的谦虚,非常非常的谨慎。

有一个师父很幽默,他是非常睿智幽默的人,他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那些人在骗人,蛊惑人心,他就走过去,唉,你们这个大师跟我是师兄弟呢,旁边人都吓了一跳,怎么冒出一个和尚跟他是师兄弟,“他有神通,我有神经,我们是“神”字辈的”,一个字辈,神字辈,他有神通,我有神经,这个人神得恼火,神到一个字辈上去了。

你看世间上的凡夫烦不烦啊,又要想看,又要吓昏死,没有承受能力吗,是吧!凡夫是没有承受能力的,各方面都没有承受能力,又要想要,突然给他,他又受不了了。


其实有很多,很多的大菩萨都是“倒驾慈航”,什么叫倒驾慈航,这是一个比方,是打一个比喻,慈航就是慈悲的航船,慈悲的航船,不是顺着走,是倒着走,倒驾慈航,倒过来走,啥子意思呢?就是他们已经成佛了,他们已经本身是成佛了的这种果位,为了渡众生倒驾慈航,因为众生在后面,不是在前面,就像我们爬山一样,越往上走是顺着走的,我们再打比方,成佛是什么呢?成佛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成佛的境界以爬山来打比喻,就是会当凌绝顶了,爬到珠穆朗玛峰的顶上去了,一切山峰都在俯览之下了。我们众生在哪里呢?众生在山脚下,众生不是在山顶上,所以佛叫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了他无上了,佛之上再没有上了,就到顶了,那么众生在哪里呢?众生在山脚下,菩萨渡众生怎么办呢?就倒过来往山脚下走,往山上走的话就成佛了,所以他是佛的身份,他是山顶上的身份,他为了渡山脚下的众生,他倒驾着慈航,倒起驾着慈悲的航船来渡众生。

法王就是真理之王,谁当之无愧接受法王这个尊号,只有佛,佛就是法王,法王就是佛,他所说的道理,他所说的话,每一句话都是推不翻的,那不是他自己凭私心说出来的,是他彻彻底底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了,所以说他堪称法王。我们自己,凡夫讲的话,不要别人推翻的嘛!自己都推翻自己了。凡夫是在不断的推翻当中过日子的呢,怎么叫凡夫呢!今天推翻昨天的,明天推翻今天的,下午就推翻上午的,不要说下午了,后一分钟就推翻前一分钟说的话了。凡夫的喜好、厌恶,一切一切的标准,都是以自私为前提,所以他不断的推翻。法王呢,他就是真理之王。

在笑声中过日子呀!学佛就是这样子,我提倡的宗旨,就是每个师父弘扬佛法他有他的宗旨,我这个师父弘扬佛法,我提倡的宗旨是什么?我提倡的宗旨,我的宗旨是四个字,所有一切认识我,来接触我的人。我愿意告诉他,我的宗旨是什么呢,四个字:开心学佛。我这个话是从深到浅,从浅到深。从浅来讲开心,就是有笑容,就是有喜欢的心情,有愉快的心情,愉快的状态,往深处来讲的话,一直到最后大彻大悟。就是心开了,就是你的整个心彻底打开了,你的阿赖耶识都打开了,人的这个郁闷、彷徨、烦恼什么都破除掉,整个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上这样个境界,不是那种道貌岸然的训人,自己都不怎么样,还去训人家,那根本就讲不通,佛法的庄严是什么?佛法的庄严是身体力行,说一千句,不如做一句,做得比人家好,自然就感动人家了嘛,要想震撼人家先要震撼自己,要想感动人家先得感动自己呀!要想净化别人也是得先净化自己。这就是佛法嘛!

烦恼跟菩提,易如反掌,也难如反掌。他还是烦恼,你叫他菩提他就是不菩提。最后烦恼就是“葡萄”,不是菩提了,为什么比喻成葡萄呢,你看那个葡萄,成熟了以后,又乌又黑,你看我们(有些人)学佛都学成那种状态,脸青面黑的,黑嘴冬脸的,见哪个都不舒服样,任何人都欠他一百万块钱没还。是那种嘴脸,这个就学佛学歪了,所以弥勒菩萨坐在每一个寺院的山门口,是有非常非常深刻的含义呀,这含义太深刻了,换句话说,你进佛门,你不快乐,你很难得到收获,因为第一步进山门见弥勒菩萨你都是脸青面黑的进去的,那么越往里头走,你的脸就越青得厉害,黑得厉害,最后把整个一个寺庙走完了,变成“包公”了,出来的时候个个都是包公了,包公嘛,光是脸黑,他出来的时候连脚都黑了,从头黑到脚,黑透了。

就像唱戏样,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唱戏样,每个人登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叮叮当当锣鼓敲起,叮叮当当,这一辈子就像唱戏样,叭,锣鼓一停演员就下台了噻,就比喻这个人就死了嘛,死了到哪里去了?不明白这些道理的话这活着那不是绝望了,是失望,是绝望,是无望,而学佛是希望。学佛的人,懂得了佛法的道理,他是这样,他活着开心,他连死都是死得开心的。

佛门给他取了一个名称叫附佛外道,附在佛教身体上的外道。就是那种垃圾,那种乱七八糟的脏东西,他死皮赖脸的就象个不干胶样,就象个口香糖样,死皮赖脸的非要粘在佛教身上,甩也甩不脱。这个很有意思呢,大家冷静的想一想,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佛门慈悲嘛,因为菩萨是慈悲的,佛是慈悲的,他要去附人家其他的这样教,那样教,这样组织,那样组织,可能人家对他不起,说不定人家用非常非常不客气的方法来惩罚他,甚至用枪炮来惩罚他,用炸弹来惩罚他,因为佛教最好说话,菩萨最好说话,所以说这些邪门组织他就看准了这一点,菩萨是慈悲的,甚至有时候和尚都很受气,为什么?错的是错的,对的也是错的,这就是佛门(对待是非)的宗旨,因为佛门大度、宽容、忍让、谦和,正成了有些人呀,那个脸皮,就特别、特别的厚,就是四川人说的,城墙转拐还要加个炮台,那么厚的脸皮,城墙本来就够厚了,还要转个拐,都还嫌不厚,还要加个炮台,那么厚的脸皮,因为他脸皮厚嘛,所以只有借佛门的名义来搞怪动作了嘛。

我们寺庙里面念经,为什么把那个木头雕刻得像个鱼样的,就叫木鱼,叩叩叩…的敲,他咋不雕个其它动物呢?为什么雕个鱼呢?鱼就是,你看那鱼眨过眼睛没有,你看过鱼闭过眼睛睡觉没有?没有吧!鱼在水里面随时随地不管它是睡觉还是不睡觉,随时它的眼睛是睁起的,他取它这个精神,佛门取它这个精神。

你怎么这么憔悴呢?学佛学憔悴了。你咋个一天到晚脸青面黑的呢?学佛嘛。你怎么不开心呢?学佛嘛。都是学佛惹的祸,都是学佛学出来的后果,你这叫学佛吗?学得自己非常累,学得自己非常沉重,学得自己非常郁闷,学得自己有苦难言,这叫学佛吗?这不叫学佛。

环境转变心态,环境转变你内心,大福报大智慧的人,他才有这个能力“心转境”,他的心不受左,也不受右的牵绕和干挠,他是“心转境”,他是用他的心去驾驭那个环境。这是很现实的东西,佛法的道理是非常现实的,样样都要兑现的,一点都不是玄谈。所以只有菩萨才做得到,心转境。凡夫是“境转心”,所以首先要创造非常良好的环境,非常良好的氛围,非常良好的所见、所闻、所感知,然后来熏陶我们的内在。很多学佛的人,把这个宗旨理解得乱七八糟的,认为学佛就要修苦行嘛,苦行嘛就是邋遢,邋遢嘛就是不讲卫生嘛,不讲卫生才是修行嘛,最后变得澡也不洗了,脸也不洗了,头发也不理了,妆也不化了,衣服也不讲究了,蓬头垢面,拖衣落食,这下子,人还未拢,气味就拢了,老远就闻到又是狐臭,又是汗臭,又是脚臭,又是屁臭,人还没有到,那个气味就把人家熏昏死过去了,然后自己说自己,你看我修行修得多认真呀,我已经五年都不洗澡了,你看你们一天到晚穷讲究,水都浪费了好多,当然浪费水是不应该的,但是邋遢就绝对更不应该,一定要注意呀,佛法所讲的是朴素,讲的是整洁,不提倡奢侈,但并不是邋遢。

茶就是树叶子,说白了茶就是树叶子,树叶子在中国的文化里面,衍生出了一个叹为观止的学问,再说小点,中国人写字都写出一门学问出来,任何国家写字,写字就是写字,仅记录而已,中国人写字,把整个人生都写进去了,整个天地人生都写进去了,你看中国人多厉害。

观察一个人有修行无修行,就是观察他的生活呐,你们不要觉得要看神奇呢,我要真的给你现个神奇像的话,我就不是师父,我就是巫婆了。观察一个师父有功夫无功夫啊,就是观察他的生活。我接触一位师父,他从早到晚就是“安和”两个字,就表现出来了,他穿衣服不急、不缓的,慢慢的,悠然自得的穿,脱衣服悠然自得的脱,每件衣服从他身上脱下来,然后摆起,再脱第二件,睡觉也是,然后打坐,样样都理得规规矩矩地,显得稳稳当当的,他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表现出一种很安祥的样子出来,这是功夫呢,令人羡慕的功夫啊,这种功夫是熏陶出来的。

你神出鬼没的不行啊,然后人家一问他说,你们学佛了,皈依了?皈依了!皈依了做些啥?念阿弥陀佛嘛。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好处嘛?念阿陀佛好处多,念阿弥陀佛只有那么好了,念三年,站起就走了。把人家吓得,人家根本对佛法一点认识都没得的人,突然听到这些话,念三年就走了,走了嘛就是死了,算了,我还是不念为好,我还想多活几年喽,这个话你千万不要乱引用哦,他念三年走了,那是他,他做得到,那是他的根性。

佛门讲六根清净,这个话是一个很普及的话。哪六根呢?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思想,就是这六根,总概括我们人,不外乎这六根了,眼、耳、鼻、舌、身、意,修行要六根清净,其实不是修什么,这个话讲得太专业了,所以很多人误会了,你真正要生活得非常好,你真正要六根清净你生活才会好,如果你六根不清净你生活都生活得不舒服,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思想,你只要有一根不清净,你自己跟自己找麻烦。中国古人没有讲六根清净,儒家思想,讲了四句很典型很典型的话,四个“非礼”,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四条永远都需要哇!非礼勿言,不礼貌的话不要说,不该你说的,不适合你说的,不应该在这个场合说的,不应该对这种对象说的,都是非礼。你讲出去后会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的后果,劝你不要说,口就清净了。开玩笑的时候看对象,看场合,你乱开玩笑,不是这个身份,不是这个年龄,不是这个场合,不是这样的对象,不是这样的份量,国家主席说的话,你拿来说,老年人说的话,年青人拿来说,爸爸妈妈说的话,儿子、姑娘拿来说,这不行呐。非礼勿动,就是行为上,行为上不要去乱动。你比方说家里来个朋友,这个朋友到你家里面来以后,一进门,嗯,装修还可以嘛,房子也可以,床也可以,卧室也可以,卫生间也可以,管你三七二十一,这个门推开看一下,那个门推开再看一下,你抽屉里面有啥东西,把抽屉打开看一下,你这里有个本子,本子上写的是啥子,掀开看一下,你烦不烦!非礼勿动,你这个衣服荷包里面装的是啥子,荷包都要给你翻过来看过,你绝对想打他。甚至于你会烦到,你放一杯水在那里,他没有经过你的点头(认可),他把你这杯水拿起来随便往地下一摆,你就觉得他这个人没有修养,你看很现实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点都不过时呀!不要说今天是21世纪,现在21世纪,到51世纪这个道理都需要,到一千世纪都需要。

一个没有丝毫成就的人,他说,我这个人,我已经无为了,已修到无为的境界了,当然他无为喽,他什么事都没有,一样都做不成,一无是处,他说他无为。一个真正有大成就、惊天动地的大成就的人,最平易近人,非常谦虚,这些都是假的,这些学问呀,这些文采呀,他说这些事业呀,做生意做得很大,有几百几千亿呀,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哦,人家听起来非常非常感动人,佛法所讲的无为是这个无为。

要说骗子骗人啦,那四川有两句很形象的话嘛,“输钱只为赢钱起,烧烟只为吃豁皮”,输钱怎么输的呀,那就是只为赢钱呀,你老是想赢人家的钱,所以,人家就赢你的钱嘛,你要抱定一个宗旨,我也不想赢你的,你也不要想赢我的,那他就永远骗不到你,我也不贪你的,我也不贪你的一千万,你也不要贪我的三十万,我也不贪你给我几百亿,但是今天你想要贪我几百块,对不起。烧烟只为吃豁皮,烧烟就是抽大烟,他怎么抽大烟,吸毒吸上瘾了?最初就是吃豁皮,吃豁皮就是吃便宜,捡便宜,人家拉他上贼船,就是怎么拉他的呀?来、来、来,免费吃,免费吃,不要钱的,送你吃,尝下嘛,等你尝,尝来上瘾的时候,这下你就上贼船了,上了贼船就下不去了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