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轮法师:─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日期:2025/3/19 13: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前言】:圣轮法师提倡自力务农「种茶」,效法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以大自然为法界,弘扬古代禅宗祖师脉传相契的农禅之道。吃茶,成了师徒们谈佛论道的最佳时机。透过茶水的蒸气,品茗香醇甘甜的佛茶,听法师开示茶之「道」,原来茶是有深妙「禅」意的。以下为圣轮法师于饮茶会上的精彩开示内容摘要……

大家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不论传说之可信度,至少证明「茶」在中国已经有约五千年的历史了。茶最初是做为药用,将茶叶碾碎与姜混合,再用开水冲泡饮用,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有清凉解毒、止渴利尿、消除疲劳、提神醒脑、延年益寿等药效。远在三国时代就有饮茶的明确记载,直到唐代,教门大兴,出家僧众要打坐用功,因五戒之一就是不准饮酒,二来夜里不能用点心,三者打坐不可打盹,于是祖师们就提倡喝茶来代替之。茶能提神少睡、避免昏沈、除烦益思,有利修行人静坐修法、养身修性。许多禅门公案中,茶常被引用譬喻,可谓「茶中有禅,禅中有茶」。

茶有十德 助道健身

古人有所谓饮茶之「十德」:一以茶散郁气,二以茶驱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除病气,五以茶利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养身体,八以茶尝滋味,九以茶可行道,十以茶可雅志。可见饮茶之功用,不仅对身体肉躯有益处,更有辅助精神层次的妙处。就茶的药效来看,茶叶中的主要成份是涩味的茶单宁、维他命以及矿物质等,茶单宁对病菌、癌细胞有抑制的直接疗效。一般人饮茶都会注重泡茶的水质、水温、第几泡、茶具等条件,好的茶叶和泡茶技巧才能泡得出好喝的茶,而好的茶种也要有好的栽培环境,才能孕育出上等的茶叶。从简单的喝茶去推想,就会发觉大自然像一个无言的禅师,启示我们法界的真道。

为什么真正的好茶是高山茶?因为好茶是出产于透过云岚、雾气遮盖的阳光照射区域,经由如此适度的日照,茶的涩味、苦味会减少,造成甘味成份的氨基酸会增加。所以日夜温差大、较为冷凉的山区,因水气较多、湿度较高,又有雾霭笼罩,才是生长好茶的地理环境。一般靠近城镇的山区,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度和湿度都较不理想,所生长的茶也缺乏大地灵秀之气味。而远离城镇的山区内,由于高度足够、温湿度良好,如台北县的坪林山区,因为那儿水源丰富、林木葱茏,终年云雾不断,就以出产好的包种茶而闻名。

好的道场,就如同好的环境;而出离心的强弱多寡,就象征修行人是接近有红尘温室效应的城市所长出的泛泛「茶叶」;还是远离俗情,在灵秀之地中培养出的「上品好茶」。再者,若光是靠优良的烘焙制茶技术,却因茶叶的品种或产地不佳,则所制出的茶叶一定味道苦涩。同样地,诸位到佛法山来修行,师父每次说法都在劝导大家「发出离心」、「离一切相」;然而,即使我传授给你们殊胜的「金刚心要」,假如你们不能发出离心、发菩提心来修法,则将来的道果必定也是不圆满的。

名山秀水 出产好茶

茶一般分作「春茶」、「夏茶」、「秋茶」,甚至有所谓「冬茶」;蓬莱宝岛,一年四季都可出产茶叶。春季因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之休养生息,叶内含丰富营养物质,所以滋味甘爽、香气强烈。「夏茶」因夏季气温较高,日晒较多,茶树因日光长照使叶子叶绿素增加,茶单宁累积较多,泡出的茶色较绿而味道比春茶苦涩些。茶树因经过春、夏两季之采收,茶树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显着减少,加上气候温差大,日照转少,所泡出来的茶滋味自然淡薄许多。

「春茶」多甘香醇,营养成份最多,在春季饮用春茶可以合节气而得生长育化之契机。「夏茶」因苦味较重,刚好属于凉性剂,夏天宜饮夏茶来退火消暑、醒脑提神。「秋茶」香气清雅,滋味薄而稍带涩味;秋高气爽时饮秋茶,有助身体各器官的收敛,以去体内燥肃之气。「冬茶」乃跳过秋天,在冬季所采收之茶,因多了一份清寒之气,饮之有益于涵养内敛五脏六腑。因此,依一年当中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主要节气变化而喝四季之茶,就可合乎「春夏以养其阳,秋冬以养其阴」之自然法界循环。人既然生长在天地之间,应依四时节气得以生养性命,多饮人间的仙琼蕊浆─「茶」,必有调和脏腑、延年益寿之效。

其实古代祖师大德爱喝茶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刚才所讲的顺天地之运行以护助道体之外,也要藉由茶来进入禅定、修止观。茶能防止昏沈散乱,有类似畅脉通经的效果,特别有助于「制心一处」的修行功夫。饮过好茶的身体会特别舒畅,彷佛一股清气已先周遍全身,再加上观想或默持咒语,很容易「坐忘」,较快达到「心气合一」的觉受。体内有茶气,在念经修法时,因散发上品清光茶香,往往能感召较多的天人护法来护持修行人用功。

茶能让修行人常住于正念之中,心气本不二,心不动则气不漏,调心驭气,禅宗直指就是直修这个意念的「心」下手。心不散乱,离开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念头;三心不可得,剎那之间就见了性。离开所有的相,只剩下一个绝对的「意清净」就是解脱,身口也跟着清净了。《六祖坛经》上说:「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念,即是真实」。这「一真」就像携住了「心王」一般,直接跳过「气、脉、明点」的修持,全在那大气魄的当下立见。所以茶也成了禅师论道参证时,常被用作象征「本来面目」的引喻。

茶禅一味 品茶明心

以前有个禅门公案:南方的无着禅师云游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变化成一老翁请无着禅师吃茶。在喝茶时,文殊菩萨举着茶杯子问无着禅师:「南方有这个吗?」就是在问无着禅师:「你有多少有为法、经文藏、世间智?」无着禅师就应一声:「没有。」无着禅师表示自己已经心专注于空了,不叩头绕塔、不念经持咒、不观想结印……,也就是无执着妄想,无为而修了。文殊菩萨就劈头追问:「那么平常用什么吃茶呢?」菩萨机锋直指「这个」,「你平常用什么心呢?心安何处?以何功夫保任呢?」无着禅师默默无语,用行动来表示「无所住而生其心」了。各位也可以拿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来参一参平常喝什么茶……。

讲了茶道与茶禅,我要提醒大家: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以强心利尿、消除疲劳、解腻助消化、消解便秘、消除口臭、清爽口齿及消解宿醉,更可以消毒、杀菌、解毒,可说是功能多多,的确是可以明心养性、益寿健身的「健康饮料」。但是,过量饮用或者饮茶时不注意身体状况,则会带来负面的作用。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或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喝浓茶,只可以在饭后饮些淡茶为宜。空腹也不可以喝浓茶,尤其是不常喝茶的人,有时会产生心悸、头痛眼花、心烦胃呕等现象,这即所谓「茶醉」。孕妇不宜多喝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小孩子也不宜多喝,隔夜茶和凉茶少喝为宜。只要遵守吃茶的注意事项,则饮茶品茗实是人间一大雅致乐事。

大文豪庐仝曾这样形容喝茶的妙处:「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冷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可真是进入「吃茶三昧」了。好了,想必大家已垂涎欲滴了,现在就再来品尝一杯我们佛法山僧团常住、志工亲手栽种烘焙的农禅味「佛茶」,不错吧!阿弥陀佛!

1999年3月6日于台湾佛法山台中圣德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圣轮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圣轮法师)  

 圣轮法师:心能转境无罣碍 雨中采茶乐开怀─ 「以心转境」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圣轮法师:「积极力行」的人生观 

 圣轮法师:“吃茶去”现代解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