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大地」所启示的佛法


   日期:2025/3/22 9: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 「山河大地」所启示的佛法

禅宗祖师于开悟明心之后,顿见法界真实面目,体证到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有道,皆是一真法界真如本性之体现,正所谓「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就是悟道者亲证体验的真实境界。为何说:「山河大地无非法王身」呢?「法王」是佛的意思,佛的弟子则称为「法王子」。佛为何称「法王」?因为祂说尽了一切宇宙的真理 ─实相的、妙有的、真空的、究竟的……,无人能伦比,故为万法之王。

为何佛能道尽一切法?因为祂有无尽藏的智慧,因智慧而生万法。以世俗而言,我们因为有智慧才能够想出很多方法,但那是世间法,又称为不了义的法,俗语说:「有法有破」,世间法是会被击破的,是不究竟、不圆满的。它只是一种善巧方便,有时可以救人,但是有时却成为修行的障碍。而究竟了义的佛法,则像大日般具有穿越性、绝对性,是亘古而长存不易的真理。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因禅修之体悟而写下一首颇有意境的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我们先来谈谈「山色无非清净身」,其中「山色」就是整座山的景色和轮廓,也就是说整个山的形状景象,皆在示现清净的法王身。

山色无非清净身

山色表现出山的一种「道」,例如:巍巍的山代表一种「定」,代表「金刚坚固」、「如如不动」的特性。而山有活水就是代表有生命,有石头但无树的山叫「顽山」,不长草的山叫「穷山」,没有泉水的山是「枯山」;所以山也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启示我们大自然的道。「山色」是法王身,因为山是很雄壮、很丰美的,我们见了之后都会有自叹渺小的感觉。而「登高必自卑」,佛法的浩瀚无边,非凡夫之心所能测度的,凡夫之心有所执着,因而无法体证佛法的全体大用。譬如:我们会被一句话打倒,被一根草藤绊倒,甚至被一根针刺死,但山却不会,你的大吼声,山只是回响给你;你用一根针刺它,山无关痛痒,表示其气度之宏伟。我们虽自觉很行,但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人在面对山时,会因自觉渺小而产生出恭敬心及谦卑心。

我们可以将自己比做一座泰山,一座具有佛法大力的山,遇到逆风、逆境不会被摧倒,遇到逆境、毁谤、挫折不会被打倒。为何许多众生会被击倒?因为逆境现前时无法保持清净的心,方寸大乱,不能以心转境,就被打倒了、就挫败了。你若不想让自己这座山「崩塌」,就要有内涵和气度,则你这座「山」的「山色」就丰富而多彩,你所示现的一切动作、语言就充满了佛法,那你就彷佛是「法王身」,以上即是「山色是法王身」给我们的启示。

溪声尽是广长舌

再来谈谈「溪声尽是广长舌」,溪水可流至大海,其波形浪音都绵绵不断,而「广长」即不断的意思,所以说「溪声尽是广长舌」表示真正的开悟者,可如佛般伸出广长舌,而对众生做无止尽的说法。佛对众生的说法永远不会显出疲累之相,殷殷教诲,但望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由佛性发露的慈悲。

佛对众生智慧的开导和教化是永不停止的,因为众生愚痴,即使佛一再慈悲地教诲,习性却是一犯再犯,所以很难度化。故佛对弟子的教导有时会说得刺激一点,直指人心,才会见性成佛。佛之所以能洞彻细微,是佛的微妙观照力,佛必须能照见五蕴皆空,具有妙智慧,才能度化冥顽难化的弟子。

一个明心见性的悟道者,其每日处世接物所见所闻,绝不会停止对一切众生的爱与关怀,如同溪水是不断的、不能枯竭的。「广长舌」即是佛对众生滔滔不绝的说法,其所示现的法是永不停止、永不断灭的,如同溪水所到之处,万人赖以活命一般。而水也可以说是智慧的象征,因为佛法本身最重要的是在调和众生的心性,水性是柔的,它可以随方就圆,随顺一切的因缘,所谓「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便是水的高明之处,所以水便成为智慧的象征。水虽柔,其本质却是强韧无比,足以造成山崩地裂,此即所谓「柔弱胜刚强」。而水更可以滋养万物,因此,自古以来只要有人居住之地,一定会靠近水源。以上便是「溪声尽是广长舌」给我们的启示。

莫求感应 实修佛法

总而言之,身为学佛修行人,应该学习山的「大定不动」以及水的「大智若水」,在道场修行要谦卑学习、进退有节、轻声细语、遇逆不怨、不说是非。

有道是:

久住道场起分别,人群相处是非生;

心无怨憎佛性露,净口无怨道必成。

见人缺点心惭愧,我多短处未洗清;

稍遇逆境当忏悔,皆因业障已来临。

观修缘起本性空,切莫计较谤佛门;

能屈独得十地位,耐辱爬升百尺竿。

我劝行者路莫停,退转落得旧时坑;

咬紧牙根菩提壮,勇往直前了三生。

修行除了明心性之外,禅修好亦可增进能量,开发潜能,但不可以此为用,藉显神通,一者会浪费能量,二者会引起名闻利养之心,不利修行。佛能演说万法,度万类众生而无副作用;凡夫显奇只能说些吉凶祸福世间法,只能济人一时,时空因缘变迁后又不准确了,这就是不了义、非根本法,是表相的法,是未深入内证、不究竟的。圆满的佛法令人远离生死,相反地,一个不圆满的法,则多生是非,令人迷妄,祸害无穷。有些修行人的通病在于妄求感应、卖弄神通、以假为真,殊不知如此极易走火入魔,着相颠倒。修行功夫是于平淡中累积的,在于心性的淬炼、减轻烦恼及欲望的淡化,若执着于外相,则如「香蕉吃皮」、「瓜子啃壳」,未能见道,《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才是佛法的真实义。

修行人要有恒长的功夫,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唯有坚持一门深入,彻底用功修去,方可得到成就。要能专一修行,才能实得法益,尝得真滋味。最后,再次勉励大家精进修持,早成佛道,阿弥陀佛!

1999年3月15日 开示于佛法山台北海天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圣轮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圣轮法师)  

 圣轮法师:心能转境无罣碍 雨中采茶乐开怀─ 「以心转境」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积极力行」的人生观 

 圣轮法师:“吃茶去”现代解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圣轮法师: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