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生


   日期:2025/3/23 13: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 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生

【前言】:

学佛修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吗?其实,学佛就是在学做人,既然生而为人,佛法就必须在人情世故中来历练。有人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人生多变难测的旅程中,我们要如何安然自得、欢喜过一生呢?让我们来聆听圣轮法师的精辟开示……

谈到学佛修行,有些人总以为那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功夫。其实,学佛非常容易,倒是做人比较困难,我常说:「佛门中,做人是第一难;修行里,忍耐是第一关。」因此,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能够把人做成功、圆满,离成佛也就不远了。

修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玄谈阔论,而是必须如实在生活中来体现的修养功夫。身为修行人,我们首先必须要长养「慈悲心」,要以最大的包容和宽恕来对待我们周遭的人、事、物;毕竟我们自己都还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又何必去苛求别人要十全十美呢?所以修行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少指责别人,心莫起忿忿不平之气,要让自己的心地先平稳下来,才不会去伤害到别人。

「慈悲」其实是有很深的涵义,我们一般人总以为「戒杀」、「吃素」、「放生」就是「慈悲」的代名词,在我认为这些还不算是完全的大慈悲,因为不杀生、不吃肉在现代社会中都不是很困难,而花些钱买生灵来放生也没问题,真正的情况倒是「放生容易,放人难」。

什么叫做「放人」呢?就是要宽恕包容一个人的过失,放他一条生路,不要找他的麻烦,不要「赶尽杀绝」,让他有生存的空间、回转的余地,这也是一种广义的「放生」。可惜一般人嘴巴说慈悲,遇到逆缘逆境不顺心时,就忍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指责别人的缺失,一定要得理不饶人,让对方难堪、下不了台,要杀掉、毁掉对方,这不但不慈悲,也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者,又遭受了同样的「回报」!从此因果「恶性循环」,生生世世不停重演,何其可怕!

佛法不离世间觉

我们要学会去体谅别人的苦处,去原谅别人的过失,这才是菩萨的慈悲心怀。六袓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已经一针见血地道出学佛修行都必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生活中就有佛法,离开生活而去谈修行,总是不切实际的盲修瞎炼,终究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因此,佛法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加以实践,而最高的禅法就是「生活禅」。

「生活禅」要如何去参呢?它的要诀就是要常保「欢喜心」。我们常说修行人要发菩提心,但是许多人现在发了菩提心,过了两、三年,菩提心就退转消失了,所以我认为修行人要发「胜义菩提心」,换言之,就是永不退失的「欢喜心」。不管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什么挫折、魔难、逆境,都还是要满心欢喜地接受,这种菩提心才不会流失、退转。也可以称为「绝对菩提心」,「绝对」就永远是对的,不因外境的顺逆而改变,永远不会退转菩提心,这也是一种大禅定,我称它为「成佛菩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参「生活禅」,这是一种「活禅」,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管境遇如何险阻,我们都要能找到出路。虽然逆境会障碍我们,但绝对阻挡不了我们,把绊脚石搬开,我们仍然要继续往前走。遇到河流,我们架桥;遇到崩山,我们绕道;太高的山岭,我们可以搭飞机越过;太深的汪洋,我们可以坐船渡过。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懂得「超越」的人就没有难处,「有佛法就有办法」,逆境反而使我们更超越、更有胆识和智慧,何尝不也是另一种助缘呢?

人生短短数十载春秋,到底要如何修行,才不虚此行呢?其实,修行无他,就是修个「放下」、修个「看破」、修个「看开」,如是而已。所谓「放下」,不是消极地「放弃」的意思,而是要积极地放下「痛苦」、「执着」和「烦恼」,让身心舒畅自在,逍遥优游过一生。

看开一切 得失随缘

而「看破」就是「看开」,我们要「看破世间」,就是要「看透」世间的实相、「看清」人生的戏码,提早为生死大事做好准备,毕竟「生死如梦幻,聚散如戏场」,看开这一切的人间事,我们就不会再因名利恩爱,争得面红耳赤;不会再因顺逆誉毁,弄得精疲力尽。一切都让它回归自然,「尽心做事,得失由他;认真修行,成败由他」,你如果拥有这种心境,就永远不会退转道心,也就参透了欢喜的生活禅。

看透世间实相的人,就一定会懂得修行,我们要趁早走修行的道路,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为灵性找一个归宿。虽然说禅是无处不在的,但对于初机学佛者仍须多接近道场,因为道场有佛菩萨的加持力,有善知识们共修的场效应,对于身心灵都是一种「充电」、「补给」、「安定」和「净化」,有助于消除业障、清净身心,并让散逸飘泊的灵性,有个安稳的靠岸。

修行不是受苦受罪,它是一种快活、一种乐趣。我们修行,是为了减少罣碍,让身心自由自在,你如果能够把修行、工作都当作一种乐趣来看待,你的人生就成功了。

我今天所讲的「生活禅」,其实佛陀也都说过了,佛陀当年弘法度众四十九年,无非教人们要如何做人─做一个完美的人。佛陀祂也是人,佛法也不离生活,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要善用我们宝贵的人生,除了消极地「诸恶莫作」外,更要积极地「众善奉行」,并「自净其意」常保欢喜清净心,则「人道成,佛道即成」,修行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啊!

2001年1月15日开示于台湾佛法山台中圣德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圣轮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圣轮法师)  

 圣轮法师:心能转境无罣碍 雨中采茶乐开怀─ 「以心转境」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圣轮法师:「积极力行」的人生观 

 圣轮法师:“吃茶去”现代解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圣轮法师: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