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日期:2025/4/15 9: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1)

         傅味琴为清凉山佛学苑开学前讲开示 2004.5.14


皈敬颂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能听到佛法是极大的福气

提要: 
   ■ 今天能听到法是极大的福气
   ■ 法上的感情最深厚
   ■ 没有觉悟的人才图享受
   ■ 辛苦才能保住福气
   ■ 为法而忙才有听法的福气
   ■ 图快乐的人,付出了生命的时光
   ■ 听法就是幸福
   ■ 不喜欢听法,是心不在法上

今天能听到法是极大的福气

布施有内布施、外布施、无畏施,还有法布施。今天我们能够在清凉山佛学苑听讲法布施,行法布施,同学们要格外发欢喜心,这是你们大家的福报。

法上的感情最深厚

5月12日咱们告别福鼎,大家都深深为福鼎居士和村民们对我们的深厚感情所感动。由于我们要来湖北,他们暂时听不到法,那种舍不得分别,痛哭流涕的苦恼情绪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我讲法时经常说,世间上的事情一切无常,大家尽量抽时间来听法,不要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世间上的事能维持多久?生老病死一直在紧逼着我们,今天不知明天事。比如我现在想听我师父讲法,那是听不到了,在一起的时候,并不知道珍贵,一旦失去了,后悔也来不及。如果是为了修行、为了度众生而求法,心都在法上,应该有所体会。福鼎的居士多么想跟着来听法,可是被家庭所拖累,其实家庭的拖累还是感情的拖累。你们出家的出家、离家的离家,就没有这样的拖累,想想自己的福气多大!

没有觉悟的人才图享受

有人看咱们好像挺辛苦,你不辛苦,你哪来福气?即使前世有福气的种子,你不辛苦把种子种下泥土,不浇水,不培育,哪来开花结果?图享福的人,样样为自己着想,贪舒服。有福气的尽量在享福,因为他生活在这种生活里,他就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福气。天天懵懵懂懂,糊里糊涂过日子,个人主义特别浓厚,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一点觉悟也没有。

辛苦才能保住福气

现在佛弟子能有几个听释迦佛的话?释迦佛讲过,有佛法的地方再苦,你也要去,没有佛法的地方再舒服,你也不应该去,你去干什么?去享福?享福把自己烂掉。看看不少有钱人,他们大都在过着糜烂的生活,还不是一条下三恶道的路?所以舒服是消福,辛苦才能保持自己的福气。

为法而忙才有听法的福气

你们今天很辛苦,可是还有多少人想听法听不到,有的是因为他们太舒服了。所以要有听法的福气,你必须要为法而忙,为法而辛苦,为法而任劳任怨,这样才能保持你的福气。

图快乐的人,付出了生命的时光

比方说喜欢打牌的人,他以打牌为快乐,可他也要付出啊,付出什么?付出输钱,今天输掉几百块,明天又输掉两千块,反正有钱,输掉不在乎,慢慢全输光。不听法,不修行,图一个快乐,就好比打牌,输掉的是你生命的时光,那可比钱还宝贵。

听法就是幸福

回想前几天,福鼎居士离别时的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这种听不到法的悲哀,你们应该深深地印在心里,今天能够听到法,应该为能听到法的福气而感到幸福。

不喜欢听法,是心不在法上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不要听法?有的是没有福气听,有的是没有条件听,也有的是有条件不喜欢听,为什么?因为他心不在法上,整天打个人小算盘,比如有些出家人喜欢打听哪个庙最富裕,哪个庙最有钱,哪个庙生活条件最好。你们有的同学是居士,虽然没有出家,离开了家来学佛法,住久了有的也留不住,心不定啊:现在还没有开学,是不是回家看看电视,再回来听听法?这儿空气好,风景好,可是附近没有街可以逛一逛。这也是心不在法上,对释迦佛的佛法生不起欢喜心来,打个人主意。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2)

         傅味琴为清凉山佛学苑开学前讲开示 2004.5.14


想学唱念的人,却不要法

提要: 
   ■ 想学唱唸的人,却不要法
   ■ 为名利供养说法,要下地狱
   ■ 清净心才能到清净土
   ■ 听法就是为了心清净
   ■ 不懂佛法就会受骗
   ■ 皈依为了度众生,还讲钱吗
   ■ 搞名利的人害人害己
   ■ 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

想学唱唸的人,却不要法

有的人来佛学苑是想学唱唸去赶经忏,他就不要法。也有的人来学法,为了将来当了法师,有地位,有名望,有供养。这种像做生意那样,要卖货就得先熟悉这是什么货,将来卖起来方便一点,这叫修行人吗?这叫佛弟子吗?

为名利供养说法,要下地狱

我们佛弟子要发扬佛教伟大的精神,打个人小算盘的人,心就不在法上,心在舒服上、名利上、个人爱好上、自由散漫上,他们很难团结,你有你的小算盘,他有他的小算盘,怎么能做到僧团的六和生活?整个的佛教闻不到佛教的气味,老的把佛门看成养老院,年轻的有奔头,想在佛教这个门里出出头。他们对法是不在乎的,又似乎把法看成是一种商品,为了做法上的生意,到善知识那里去批一点货来,慢慢再批发出去,这种都不是一颗求法的心。而说法的人如果有不清净的心,有不端正的思想,为了名利供养而说法,这个说法的人首先下地狱。

清净心才能到清净土

有的人心不清净,还想往生极乐世界,心不清净的人能往生极乐世界吗?好比一个身子肮脏,衣服破烂,又脏又臭的人,要进极其干净的五星级宾馆,门口的门卫就不让你进,不相应嘛。修净土的人首先要清净,净就是清净,以清净的心才能到清净的土。唸佛要念佛的功德,学佛的功德,学到什么程度?学到清净了,你才够资格往生。不清净的往生到三恶道去,这也叫往生,往就是去,生就是在那里投生。

听法就是为了心清净

听法就是为了使自己心清净,没有佛法,你能使自己心清净吗?好比没有清水,你能够把东西洗干净吗?为什么用佛法来洗肮脏,会洗得干净?佛法是清水呀,而且佛法的智慧里还有种种善巧方便,就好比是洗衣粉,放点洗衣粉,清水里洗洗,更加清净。

不懂佛法就会受骗

今天你们电脑房送来一份电子邮件,当然是看了“菩提心网站”的读者。说她最近拜了一个女师父,皈依要收六百块钱,后来发现是个骗子,还有很多人继续在受骗,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报公安局,还是把钱要回来?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懂法就会受骗。

皈依为了度众生,还讲钱吗

皈依是为了度众生,还讲钱吗?有钱就能皈依,没钱不给你皈依,佛教哪有这样的规矩?皈依的时候你供养师父,是你自己发心,哪有师父向你要钱的?佛教讲供养,供养要自己发心,现在非但要钱,而且定标价。有人把他当成师父,说他是受过戒的。他要钱就犯戒!说现在哪儿不要钱?我们这儿就不要钱,吃不要钱,住不要钱。有的当了师父,看到这个庙也要钱,那个庙也要钱,所以我也要钱,这是不懂佛法。你要钱害了自己,你向众生拿钱,又害了众生。

搞名利的人害人害己

还有的说,不要钱庙里吃什么?不是吃什么,而是不赶经忏怎么发财?有的出家人钱多了还养女人。从前释迦佛赶经忏吗?那些搞名利的人害己害人,而不懂佛法的人却盲目跟从,由此可见法布施的重要性。佛弟子说佛弟子的话,修行人说修行人的话,思想要端正,话不要讲错了。

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

有些地区年轻的小和尚很多,有的还是家里要他去出家,难道是真的出家吗?是为了学会唱唸,将来可以赶经忏,赚钱娶老婆。所以,这些年轻人满脑子的“佛法有什么用?最最要紧能赚钱”,而这些人还大讲世俗的道理,世俗的观念,世俗的现实主义,完全不像修行人,不像佛弟子,他们像世俗人那样。所以离开了法就不像个佛弟子,只有法才能挽救一切众生,只有法才能把佛门的正气护持起来。所以布施有内施外施无畏施法施,哪一个最重要,哪一个排在第一位?普贤菩萨说“一切供养,法供养第一”。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3)

         傅味琴为清凉山佛学苑开学前讲开示 2004.5.14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认不清

提要: 
   ■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认不清
   ■ 形象要保持,更要学释迦佛的法
   ■ 老一辈不重视法,害苦了年轻一代
   ■ 年轻人的失望,老一辈要负责
   ■ 当师不要坏徒弟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 师父好,徒弟不听话,不知惭愧心
   ■ 释迦佛的学生能不学法吗
   ■ 有人赞叹你,就有人诽谤你  

不懂法像瞎子,看不清认不清

没有法,什么都没有。没有法你也不知道极乐世界在什么地方,说极乐世界在西方,你能指得出来吗?说太阳下去的那边是西方,你说是西方,美国人说是东方。地球在转,你能找得到西方吗?要根据法上去找西方。说往生在莲花里,莲花是什么也搞不懂,还以为是像娑婆世界泥土里长出来的莲花,这个莲花你走得进去吗?莲花在法里。西方也好,莲花也好,八功德水也好,全是比喻,你别以为八功德水就像我们喷水池那样喷出来的水。没有法你什么都不明白,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精神安慰。不要搞盲目崇拜,个人迷信,那是自得其乐,自我陶醉。末法时期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看样子他们还挺高兴,说自己是修行人,如果修行人都是这样,就没有一个能证果证道的,因为走的路可不是证果证道的路嘛。不懂法像一个瞎子那样,眼睛看不清,路也认不清,那是盲修瞎练。还有的人呢根本就没在修。

形象要保持,更要学释迦佛的法

因为当初释迦太子出家时剃除须发,所以佛弟子出家也剃头,代表如来的形象。今天出家人穿当年佛在世的袈裟,也是一个形象,插一句,中国僧人的袈裟形象也变了,佛披的袈裟可没有搭钩。现在有些小和尚剃的头,就像社会上的平顶头,样子都不像了。况且法不懂,戒不懂,定不懂,慧不懂,剃剃头,穿件和尚衣服,就叫修行人了?出家人剃除须发,染衣着袈裟,这个形象当然要保持,更重要的,你要学释迦佛的法,要走释迦佛的路,将来要成就佛道,要像释迦佛那样广度众生!如果光剃个头,穿件和尚衣服,算是和尚了,受了戒不学戒,戒都搞不清楚,这对你将来的成就有什么作用呢?死了火化时,衣服还不是烧掉了?烧不掉的应该是修行人的法身慧命。

老一辈不重视法,害苦了年轻一代

现在的老一辈总说年轻一代错,如果老一辈不错,年轻一代不肯听老一辈的话,那么年轻一代错了。如果老一辈错了,年轻一代听老一辈的话,他也错了。因为老一辈不重视法,结果害苦了多少年轻一代?年轻人由于过去世的善根,今天进佛门,又能够出家,发心都挺好,过去的种子今天爆芽了,可是师父又给了他什么呢?有没有给他讲法,教他怎么修行呢?有的徒弟真可怜,整天辛苦地忙,却学不到法。师父却说:“我这么辛苦,天天忙佛事经忏,还不是为了你?我死了,这个小庙就是你的了。”年轻人出家是为了继承师父的小庙,也太没志气了。

年轻人的失望,老一辈要负责

回忆当年我筹办九华山佛学院时,在理事会上说过:“年轻人还俗,老师父要负责任,他为什么还俗?因为他失望了。有的真的还俗了,他还有勇气。还有的连还俗都没有勇气,因为中国对还俗的出家人是看不起的。”那是九十年代的话,现在有的人叫他还俗也不还俗,为什么?他在佛门里搞钞票容易得很,还肯还俗吗?佛门成了这个样子!

当师不要坏徒弟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有的是师父争气,徒弟不争气。有的是徒弟争气,师父不争气。什么叫徒弟争气?年轻人好学,有求知欲,知道世俗生活太苦闷,太无聊,所以想在佛法里追求一些人生的真理。结果呢,徒弟要想出来学佛法,师父不让,为什么?你走了庙里人手不够,咋做佛事啊?还有的师父老了,图个人安逸,把徒弟当作子女,整天陪着他,服侍到他老死。也不想想徒弟学不到法,败坏了徒弟的善根,促使佛法衰落。

师父好,徒弟不听话,不知惭愧心

还有的,师父像样,徒弟不像样。以前有师父亲自送徒弟来读专修班,而这个徒弟娇生惯养,一不适应就要回到师父那里去,师父说:“你不好好学,我就不认你做徒弟,你别回到我这儿来。”徒弟照样走,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去。反正穿了出家人衣服就有人供养,一点没有惭愧心。

释迦佛的学生能不学法吗

重视法是好师父,好徒弟,好的佛弟子;不要法的师父就不像样,徒弟也不像样,这个佛弟子也不像样,全世界哪有一个学生不上课,溜出去卖西瓜赚点钱?你是释迦佛的学生,能不学法吗?

有人赞叹你,就有人诽谤你

我一辈子弘法培养人才,多少人赞叹,多少人诽谤,这是必然存在的。重视法的人赞叹,不重视法的人,他把事情做错了,你把法讲明白,显然他就不对了,他就恨你,因为把他的错暴露了。从前清定上师就讲过,有五个人赞叹你,就有五个人诽谤你。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4)

         傅味琴为清凉山佛学苑开学前讲开示 2004.5.14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提要: 
   ■ 弟子看师父,还要买门票
   ■ 恶知识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 没有法就没有佛
   ■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 以法谋取名利,不能称法施     

弟子看师父,还要买门票

89年的时候,清定上师在上海龙华寺讲《药师经》,听经的人很多,还有皈依,有个老太太问我:“皈依要多少钱啊?”我进佛门40年,真是头一次听到皈依要钱的,我大吃一惊说:“怎么皈依要钱?”据说那个时候有统一规定,皈依一律四块钱,现在却在十倍百倍的提高。现在进庙就要钱,释迦佛是我师父,我去看师父,还要叫我买门票,弟子看师父要买门票,笑话不笑话?受五戒也要钱,受菩萨戒也要钱,佛门变钱门了;里边不讲佛法,尽是吹吹打打,烧纸搞鬼,佛门变鬼门了,这叫佛教吗?

恶知识引你走上名利世俗的道路

懂佛法的叫善知识,佛法是指释迦佛讲的正法,不懂佛法的不能称善知识,叫无知识。比无知识更坏的就是恶知识,他不根据释迦佛的正法,还故意反说。那种邪师也会讲,引导你走一条不是佛法的道路,而是名利的道路,世俗的道路。

没有法就没有佛

今天讲法布施,我是感触万分,咱们可以亲身体会到法布施的重要性,没有法就没有佛教。佛在哪里?说佛在大殿,泥塑木雕只是佛的形象,好比母亲死了,家里挂了一张母亲的相片,你叫母亲,相片会跟你说话吗?那是供你纪念的相片呀,佛在哪里?佛在法里,没有法就没有佛。法都不懂,信佛就同信神,信土地公公差不多,因为土地公公只有泥塑的像,没有法。

忙名利的人求知欲就衰退了

有很多年轻人听不到法,苦闷得很,因为年轻人有求知欲。小孩什么都想问一问,到了青年求知欲还没有消退;中年忙名利,求知欲逐渐衰退;到了老年没事干,搓麻将去了,求知欲逐渐死掉了,有的老年人求知欲稍有恢复,进了老年大学,有的到了60岁还在学英语。到老年再恢复求知欲,能有多大作用?全靠年轻时代,年轻人最珍贵的就是求知欲,求什么?求想知道佛法里说些什么?佛法伟大在哪里?懂了佛法,你信心就牢固了。

佛教要根据法来认识

否则你这儿看不惯,那儿也看不惯,这儿看佛门跟社会上人没有两样,那儿看佛门比社会上人还不如,算了,我不信佛了。你懂了佛法了,你就信心牢固了,这些歪风邪气能代表佛教吗?你就懂得,佛法不是这个样子的,佛教要根据法上来认识,你信法就是信佛,你不懂法,信佛是信的神,把释迦佛看成神一样。

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前一个时期在福鼎已经把法布施的内容讲完了,今天再讲讲法施必须以清净心为人演说。

“若从诸佛及善知识边,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若从经论中闻,若自以观行,故知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这段经文是说,如果你能够从佛以及善知识身边,听到有说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或者你从听经中听到,或者你自己根据法义去修观行,能够明白一切法,能够知道一切法,并以清净心为人说法,都可以名为“法施”。

以法谋取名利,不能称法施

不以清净心说法,不能称法施。如果为名利而说法,把法作为谋取名利的资本,这种以法去换取名利,都不叫法施。我们佛门里的人,总应该知道布施的意义,布施就是你没有我就给你,假如我布施给你,问你要50块钱,那就不叫布施了,那叫买卖。布施跟供养意义一样的,对长辈说供养,对平辈说布施。

比如说爸爸生病,没钱买药,你把药买来,说:“爸爸,这药我供养你,药是20块,车钱10块,劳务费10块,爸爸你拿40块钱给我。”这不叫供养,这叫赚钱。

有的地方讲经说法还问人家收钱,这叫法施吗?这是在败坏佛门,在释迦佛脸上抹黑。六年前我初到福鼎,居士林请我讲经,大家都听得很欢喜,有附近的地方也来听,有个出家人来问我:“老师啊,我想请你到我那儿去讲经,你去不去啊?”我说:“有请就去。”“老师你去讲一次要多少钱啊?”我听到这个话简直哭笑不得,这种话竟然会出现在佛门里,我就说讲经还要钱吗?他说:“有的法师请一次要一万元。”这样岂不成了贩卖佛法公司的总经理?名利思想如此严重,难道不知惭愧? (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