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日期:2025/4/17 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要明理 (1)

傅味琴讲于法雨山佛学院 2007.6.27
 
要扫除黑种子,成就白净种子,
只有从量变到质变,开悟也是自然显现

提要:

  ■ 因缘复杂,环境变化大,所以我们经常会飘动
  ■ 不净种子难拔掉,再丢下世俗的种子更不得了
  ■ 要扫黑种子,成就白净种子,只有从量变到质变,开悟也是自然显现
  ■ 睡和醒都是自然现象,要明白觉悟也是从累积中成就的
  ■ 不明理而起疑,或退心或苦闷

因缘复杂,环境变化大,所以我们经常会飘动

我们能进佛门修行,这很不简单,世间上这么多的众生,进佛门的毕竟是少数。从三世因果看问题,根子还在于前辈子种下的因,可能不是一世二世的因,所以才会有这样明显的区别。我们这一辈子虽然获得人生,可是离释迦佛涅槃已经有二千多年了,生活环境变化很大。过去世的种子很复杂,这一辈子的因缘也复杂,周围的环境随时随刻都在发生作用,所以我们经常会飘动。

不净种子难拔掉,再丢下世俗的种子更不得了

比如咱们点的香,它的烟有时候笔直地上升,有时候往那边拐,也有时候往这边飘,有时候形成一个个圈。因为它被周围的风吹动了,那怕是微弱微弱的风,我们人感受不到,烟也会动。我们的人生也就是这样,回想我们进佛门前,在世俗生活里,待了很多年,过去心里的不净种子都很难拔掉,如果现在再把世俗的种子丢下去,更不得了,那要到什么时候才干净?修行的目标就是要把心修成白净的心,你烦恼种子不扫干净,就算它现在没发生作用,也是一个黑影子。

要扫黑种子,成就白净种子,
只有从量变到质变,开悟也是自然显现

怎么扫干净,只有一个办法,从量变到质变。修行就是努力在我们心里种下白净的种子,白净种子越下越多,黑的种子相比之下越来越少,白净种子比例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能对过去的烦恼种子,所谓黑种子,起到压伏、融化的作用。而且整体的性质也会随之而改变,因为白的掺到黑里去,黑就变成灰了,再掺进去,灰色就越变越淡了,所以要从量变进入质变。到了质变,你的种种境界就是你成就的境界,就是你开悟的境界。离开这条路你要抓成就抓开悟,是抓不到的。它是量变到质变,自然显现的,不能想成像变戏法那样神奇。

睡和醒都是自然现象,
要明白觉悟也是从累积成就的

打个比方,你睡着了,这是自然睡着。你即使通过人为的努力,或者你非常疲劳了,昏沉了,打瞌睡了,但是你出现昏沉、打瞌睡、睡著了,这还是自然现象,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再说你醒过来了,醒过来,人也没有办法去抓住一个醒过来,我要什么时候醒过来就什么时候醒过来。醒过来也是自然醒来,人不可能故意让自己睡着又故意让自己醒过来,你今天睡觉,到时候自然会醒过来的,你每天这时候醒过来,天天重复,自然就形成了你的作息习惯,科学上就起个名词,叫做生物钟。修行和度众生也是如此,每个众生都会起烦恼,只要你每次能及时觉悟,无数次的重复,成就自然就来了,等你修行成就了,你一切都自在,修行就是要有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累积起来的觉悟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苦闷。

不明理而起疑,或退心或苦闷

质变必然要通过量变,没有量变,你想抓质变,当然是抓不到了。有人抓不到,就打起了妄想,最容易起的妄想就是疑,原因还在于他不明白修行的道理。疑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起疑以后,就要摇摆,最后会发生二种现象,一种,他想:如果我修行得不到成就,这一辈子不是白忙了。还不如在世俗名利上去闯一闯,虽说世间上苦,但世间上也有快乐,这就是退心。这种人善根往往很浅。一方面他过去世在佛法上修得少,另一方面今世世俗环境对他的影响又太深,所以他的觉在和迷的力量对比上,就处于下风。就好像一颗小树根扎不深,小风吹来摇几摇,大风吹来连根拔。
 
修行要明理 (2)

傅味琴讲于法雨山佛学院 2007.6.27
 
人好急于求成,
就容易忽视在断烦恼上求觉悟

提要:

  ■ 描绘境界追求神奇,也会使修行人产生苦闷
  ■ 人好急于求成,就容易忽视在断烦恼上求觉悟
  ■ 有的因苦闷自我封闭,逐渐因执而怒,形成烦恼魔
  ■ 苦闷埋藏在下意识,憋不住了就会往外跑
  ■ 回到世俗的人,投向了色声香味触的怀抱就回不来了

描绘境界追求神奇,也会使修行人产生苦闷

还有一种情况,比前面一种好一点,他感到苦闷。刚刚进佛门时总是充满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快快得到成就,尤其是过去看了很多神奇的故事,世俗上这种作品都经过艺术加工,从我们修行的角度来说,这些书的影响很不好。神话小说已经使很多人迷掉了,但是大家总还有一个印象:这是神话小说。而在佛门里把修行写得神乎其神的书可多啦!往往都是在写修行人的境界,很少写到,这个修行人得到这样的成就,在现实生活里他是怎么把烦恼转为觉悟的,他是怎么从凡夫进入圣人之流的。看到的都是这个人有什么境界,小的时候这个人能够见光,后来能够见到佛菩萨显现,朝山的时候有什么奇迹。再后来在修定中突然四面雷鸣,最后空中飞了一圈。这些种子放进去,就形成了今天修行人的苦闷。

人好急于求成,就容易忽视在断烦恼上求觉悟

为什么人们对此并不反对呢?因为它能鼓励人心,看的人着迷了,就会有所追求,就会拼命的修,人们以为这样能使人产生信心。可是这个信心并不集中在断烦恼、使你产生觉悟这条路上,而是建立在这种神奇的境界上,必然会促使你去追求这个境界。你有追求的心态,从好的方面来说,促使你往前跑。人好急于求成,你肯定会希望越快越好。就好像小时候学的愚公移山。挖山的人总想早一点把山挖掉,最好是明天就感动上天,一下子把山搬掉了。

有的因苦闷自我封闭,
逐渐因执而怒,形成烦恼魔

初进佛门的人苦闷了,有时候还会跟我说说,我还可以开导他,如果他不说呢?刚才讲的第一种人修行没劲了,他就想再到世俗里去闯一闯,在世俗上抓点享受。后一种人苦闷了,如果他由于个性关系,也不大欢喜说话,表面上看挺老实的,也不跟人家闹矛盾,就会由苦闷进入自我封闭。这是一条很危险的路。自我封闭,用佛门的话来说,就是容易着魔了!你别看他坐着不动,他心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有。这样子养成习惯了,就会脱离群众,加上乱想一通,又是苦闷,结果就会表现出古怪脾气。因为他自我封闭,不想跟外面沟通,自然会形成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因为他很苦闷,苦闷到最后会出现逆反心理;因为他得不到什么,逐渐形成固执,容易冒火。到这种程度,科学上说,这个人心理已经不正常了。如果闹得厉害,在修行上说就是着魔,魔就是烦恼。

苦闷埋藏在下意识,憋不住了就会往外跑

第二种苦闷,跟第一种情况又不同,第一种他苦闷,他就到外面去闯了,第二种人他苦闷到最后,他有种力量想要自己摆脱这个苦闷,会突然来一个反常的行动。有的同学怄气了,也不跟人家吵架,只是生闷气。闷气就是自我封闭的表现,憋不住了,他会什么也不管,就跑掉了。因为他把苦闷埋藏在下意识里藏到一定的程度就压不住了。

回到世俗的人,
投向了色声香味触的怀抱就回不来了

有的人跑出去还会回来,有的人回不来了,看他出去了走哪条路。到山林里去走一圈,他还会回来,假如是到世俗的大城市里转一圈,繁华城市里充满了色、声、香、味、触,可能他回不来了。回来的人还是有善根的,或者他还不想走。
 
修行要明理 (3)

傅味琴讲于法雨山佛学院 2007.6.27
 
要自然显现还得从闻思修来

提要:

  ■ 有的对世俗没劲,佛门也没劲,掉在泥坑里拔不出来
  ■ 要扫除修行上时久生疲厌的苦闷种子,首先要明理
  ■ 要明理,必须广说法义,扫除执著与神奇的追求
  ■ 四谛法就是捷径想钻空子佛也不用说法四十九年了
  ■ 修行只要佛法的路上一步步走就没有危险了
  ■ 要得自然显现还得从闻思修来
  ■ 离开了佛法就追求自己的变,会变得奇形怪状
  ■ 修行不走世俗路,不求境界不苦闷,要走明理断烦恼的路

有的对世俗没劲,
佛门也没劲,掉在泥坑里拔不出来

第一种人只会片面的想,第二种好一点,他能两面想,一面想我修行没什么进步,也没得到什么境界,一面想既然走上这条路了,不走下去难道再回到世俗生活上去啊!世俗生活中我也走过的,实在没劲,结果变成世俗生活没劲,佛门里也没劲,掉在这个泥坑里拔不出来了。

要扫除修行上时久生疲厌的苦闷种子,首先要明理

讲到这里,就特别给你们指出来,某些人身上发生的苦闷、烦恼、徬徨,都起源于他不明白修行的道理,他本人仍然在糊里糊涂。那么糊里糊涂嘛就糊里糊涂吧!你就在这儿当个小和尚,天天撞钟就撞钟吧,总是给你吃饱穿暖,这倒好办了。他听听法,慢慢懂得多了,于是急于求成。说他不懂嘛,他确实懂一点,说他懂嘛,实在不懂。结果吊在半空里,形成了苦闷,这样修行就失去了快乐。这就是通常说的时久生疲厌。要扫除你们过去由于不明理而种下的怀疑的这种种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扫除你过去所受的种种错误的影响。

要明理,必须广说法义,
扫除执著与神奇的追求

你一心想成就,这个发心是好的,可是你要修行呀!修行首先要明理。你明白了道理,你只要天天这么做就可以了,你拼命去执着一个成就干什么呢?成佛也是自然显现呀!所以释迦佛说实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就是要纠正这个偏向。佛教的智慧就深在这儿。深了不好理解,所以首先要广,广就是要分析得详详细细,广说大说,你听多了慢慢才能转过来。尤其是现在末法时期,影响修行的种子,包括对神奇的追求实在太多了。好比地面的肮脏太多了,那你只能广扫大扫,来个大扫除。

四谛法就是捷径
想钻空子佛也不用说法四十九年了

末法时期,还有一种错误,有人因为急于求成,一时拿不到好处,他就想投机取巧,想找一个捷径,或者找个空子钻一钻,最好今天发心明天就成就,于是他到处参拜名师。真的有捷径,佛也用不着说四十九年法了。当初释迦佛鹿野苑度五比丘,说的四谛法,这就是释迦佛给他们的捷径。五比丘听了四谛法当下就证阿罗汉果了,这么快。

像我初中两年级都没及格,后来想靠自学考大学。也不想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把考大学的基础全都搞清楚吗?结果拿到一个准考证就高兴啊,我要考大学啦!那么叫我画一条运河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完,我实在画不出来,就用笔随便画了一条直线,这能考上吗?

修行只要佛法的路上一步步走就没有危险了

所以修行要有颗平常心,别想得神乎其神;修行要在生活里修,这句话也是不错的;修行不要有所追求,也不要有所想像,你只要在佛法的路上一步一步走,你就没有危险了,将来自然会有成就显现。就好比你晚上睡着了,随便你做什么梦,老虎来了、狮子来了、高山上掉下来,你没事的,到时候你自然会醒过来了。修行要明白这个理呀!

要得自然显现还得从闻思修来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一讲法,精神就特别好,这也是自然显现。要知道我讲法前可没有吃过人参啊!本来我讲法前总感觉到今天讲的时间可能不长,结果每一次都超时,一讲法那些法上的话自然会冒出来的,可见,这也是自然显现。这怎么来的呢?就是从闻思修来的闻,这么长年代以来,天天听法;思呢?整理笔记,想想哪些地方我还不懂;修呢?天天去实践就是修。自然显现就是这么来的呀!别脱离实际去想一套。

离开了佛法就追求自己的变,会变得奇形怪状

昨天我刚到时,有人说我脸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圆了,变年轻了,使人看了觉得很舒服。我想不至于变得这么快吧,才两个星期。所以当你发生变化的时候,别人看得出,你自己还不知道。如果你真的去追求自己这么变那么变,结果成了奇形怪状。

修行不走世俗路,
不求境界不苦闷,要走明理断烦恼的路

所以修行的路子千万不要走错,不能走世俗的路子,也不能走追求境界的路子,也不能走苦闷怀疑的路子。要走断烦恼的路就一定要走明理这条道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