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0~79)


   日期:2025/4/22 13: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0)

傅味琴讲于 2006.4.4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烧香要烧到苦庙里,
供养是供养清净比丘僧
提要:
 ■ 供养弘扬正法的清净比丘僧,功德不可思议,当然果报也殊胜
 ■ 烧香要烧到苦庙里,供养是供养比丘僧的四缘所需
 ■ 佛陀是在清净道上圆满人格的;正法是使众生觉悟,走上清净道;僧是清净为
  体,清净才称宝
 ■ 戒持不起来,就成了挂名比丘
 ■ 自己求解脱,教导众生走解脱道的比丘,才称福田僧

供养弘扬正法的清净比丘僧,
功德不可思议,当然果报也殊胜

我在成都昭觉寺听老一辈讲,从前能海上师讲经,听众都是几千,听法的人多,当然得到法益的人也多。所以比丘的功德不可思议,佛说过,“龙不可思议,出家不可思议”,这是指真正的出家人说的。既然有如此大的功德,我们把种子投在这里,以后的果报当然是非常殊胜。

能修行弘法的出家人是我们培福最殊胜的地方,如果你供养是为了使出家人安心修行,快快证果成道;是为了出家人弘扬正法,教育众生,这样的发心,下的种子就殊胜。土地殊胜、种子殊胜,当然果报也殊胜。

烧香要烧到苦庙里,
供养是供养比丘僧的四缘所需

从前有句老话:烧香要烧到苦庙里。现在却相反了,这个庙造得富丽堂皇,是天天赶经忏做佛事的富庙,还有临时来参加经忏的假和尚,这种地方去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去凑热闹。人多了排场也大,做起佛事要价几万元,照样有人愿意出钱,因为觉得有气派。

其实照释迦佛的规定,比丘是以四缘生活,供养比丘僧是供养他的道粮,要供养他的吃的、穿的、看病的医药、以及住的条件。而且供养是供养清净比丘僧,并不是叫你去供养假和尚。假和尚道风不正,拿了你的钱去败坏佛门,你有功德还是有罪过?这种供养,性质都搞错了。

为什么说烧香要烧到苦庙里?因为你不去供养,里面的出家人就要饿肚子,修行也会受影响。为什么会变成苦庙呢?因为他讲修行不做佛事啊,靠做佛事取得经济来源的人,他生活富裕得很,你也不必再操心他们会饿肚子。

佛陀是在清净道上圆满人格的;正法是使众生觉悟,走上清净道;
僧是清净为体,清净才称宝

三宝的宝就体现在清净上,佛陀的人格最圆满,因为是在清净道上圆满的;正法就是清净的法;跟佛陀出家的比丘僧以清净为体,所以称为清净比丘僧。你出家,佛就要叫你走清净的路,你去受清净的戒就能得一个清净的戒体。比如说木头是桌子的体,有木头才能做成一张木头桌子,没有木头,你木头桌子能够做得出来吗?

戒持不起来,就成了挂名比丘

假如一个出家人走不清净的道,他连体都没有,他这个比丘僧怎么安立起来呢?假如给你授戒的师自己持戒不清净,那么你得的戒体也不清净,就好比妈妈血里有毒,生下来孩子血里也有毒。有的邪师还会告诉你“末法时期了,持戒是持不起来的!”持戒持不起来,那你成了挂名的比丘。所以末法时期再不弘扬正法,再不让大家知道释迦佛的教导,以后会像中了毒一样越来越邪。

自己求解脱,教导众生走解脱道的比丘,才称福田僧

“解脱福田运转正教轮”,福田僧是指修行的比丘、清净的比丘,他出家的目的是为了了生死,到彼岸,证阿罗汉果,并能完成内护正法、广度众生、兴隆佛陀的教育事业的责任,这样的比丘才是福田僧。我们应该恭请的是福田僧。

“解脱”,自己走在解脱道上,又教导众生走在解脱道上。我年轻时的出家人,口上还有句话:要了生死,要断烦恼。了生死就是解脱。如今连“了生死”三个字也很难听到了,更难听到“要断烦恼”。生死从烦恼来,你不断烦恼,生死能了得脱吗?不知道断烦恼,了生死不是空话吗?不知道该怎么样断烦恼,这条道路就不是解脱道。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1)

傅味琴讲于 2006.4.4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佛以法度众生,
是教导众生走上解脱道
提要:
 ■ 生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烦恼,烦恼不可怕,没有悲心最可怕
 ■ 佛以法度众生,是教导众生走上解脱道
 ■ 对于烦恼轻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所以尊重不等于不平等
 ■ 死亡是悲哀的事,生下来也是悲哀的事
 ■ 所谓长寿,百岁的最后几天还不是短命
 ■ 佛弟子应学无量寿,修行人搞八十大庆,连世俗的感情都脱离不了

生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烦恼,
烦恼不可怕,没有悲心最可怕

生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烦恼。前两天有同学来向我求忏悔:“老师,我有时候还要动瞋恨心,这样修行咋办呢?”她心里很惭愧。我就跟她说:“你不要难过,烦恼不可怕,没有悲心才最可怕。”好比病不可怕,没有药才可怕。有了病没有药,那不是完蛋了?

释迦佛叮嘱十六位大阿罗汉,他们自己也发愿“常住生死林”。对他们来说,生死是没有痛苦的,因为他们没有烦恼了。我们众生流转生死为什么痛苦?因为我们有烦恼。实际上有烦恼才有生死,没有烦恼就没有生死。

佛以法度众生,是教导众生走上解脱道

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是把他们度到彼岸,得到解脱,所以佛以法度众生,就是要众生走解脱道。居士要向出家人学习,因为出家人走的是解脱道,是人天师表,佛涅槃后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一般理解,因为他们在形象上跟释迦佛一样,释迦佛剃除须发、披上袈裟,他们也剃除须发、披上袈裟,不穿在家人衣服。实质上呢?释迦佛自称是大阿罗汉,而出家人出家的目的就是要证阿罗汉果,了脱生死;释迦佛讲法四十九年,作为内护正法的比丘,也应该代如来宣化,弘法度众生。出家人通过修行可以做到跟佛一模一样,有这么样殊胜,那当然可以成为释迦佛的代表。

对于烦恼轻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
所以尊重不等于不平等

四众弟子的排列,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居士是排在出家人的后面。有人一听这话,世俗观念起来了,“这样不平等,为什么男的排在女的前面?”这不是封建观念,这是尊重,对于烦恼轻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因为他素质好,成绩好。为什么比丘尼戒条比比丘戒多?就因为女众比男众烦恼多。

死亡是悲哀的事,生下来也是悲哀的事

比如你们在我生日那一天搞演出,男众部几个同学请我过去。菩萨戒里规定,有请就必须到。也怪,我自己的生日都记不得,你们倒来提醒我。我年轻时记不得我几岁,我女的生日也记不得,可把她气坏了:“你过生日我还给你煮碗面,我哪一天生日你都不知道。”

前两天有人给我写了一张纸条:老师一向不主张过生日,希望老师给我们讲讲过生日有啥意义?生日有两种,一种是悲哀的事情,因为生老病死又开始了,有生必有死;假如死亡是悲哀的事,当然你生下来也是悲哀的事。好比一辆火车开动了,必然先拉一声汽笛“呜——”意思“呜呼哀哉,人生开始启动了”。人生的路上都是自私的,有人形容车轮的声音是“压死不管,压死不管”——人间互相欺压,你压死了我都不管。一到了站,下车喽,你的人生路程完了,过一段时候火车又开了,又是呜呼哀哉,第二生开始了。你出生以后干些啥?无非造业、消耗福报,像这样的生日庆祝他干什么?要庆祝也好,高兴总比悲哀好。

所谓长寿,百岁的最后几天还不是短命

中国人的风俗,生日要吃一碗长寿面,长寿面最多一尺长吧?如果是一丈长的面,你吸进去,样子就很滑稽。就算是一尺长的面,两尺跟一尺比,究竟一尺是长还是短啊?所谓是长寿,百岁的最后几天还不是短命?

佛弟子应学无量寿,修行人搞八十大庆,
连世俗的感情都脱离不了

外国人风俗,一只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祝你生日快乐”,还插了很多蜡烛。光明代表智慧,你本人就把它吹灭了,灭了不是完了?

现在的佛弟子,连出家人也喜欢搞什么八十大庆、九十大庆,不学学阿弥陀佛无量寿,去搞有量寿!从前有个名山道场,请我去讲课。有一天当家跟我们打招呼:“不好意思,你们把房间并一并吧,因为这儿从前的老和尚八十大庆,他的亲戚全要来祝寿,他说一定要给他十间房间。”就算一个房间住四个人,那要四十个人啊。既然出家了,连世俗的感情都脱离不了,还想解脱生死。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2)

傅味琴讲于 2006.4.4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来人间为了继承佛陀的正法事业,要学佛榜样,
发愿在娑婆世界成佛
提要:
 ■ 来人间为了继承佛陀的正法事业,要学佛榜样,发愿在娑婆世界成佛
 ■ 修行人过生日,越简单越好,礼物就是把祝愿写在纸上
 ■ 比丘为什么在第一排,因为成绩最好;男居士为什么在女居士前面,因为不生
  孩子;女居士能走解脱道,也是女中丈夫
 ■ 最殊胜的功德是能解脱生死,不要去为新婚夫妻的生死流转作证明

来人间为了继承佛陀的正法事业,
要学佛榜样,发愿在娑婆世界成佛

还有一种人,他到人世间是来修行,来行菩萨道,来继承佛陀事业弘扬正法的,像这样的人,庆祝庆祝他的生日我看还有点意义。不过,他本人也不想要庆祝吧?一个人弘扬正法行菩萨道,跟庆祝生日有什么关系?难道一定要人家说:祝你生日快乐,他才快乐?如果没人说,他生日那一天就从早到晚烦恼?没这回事吧。我们庆祝释迦佛的生日,那是鼓励我们学释迦佛的榜样,释迦佛发愿来到娑婆世界成佛,我们也要发愿在娑婆世界成佛,那样的生日纪念才有意义。

修行人过生日,越简单越好,
礼物就是把祝愿写在纸上

你们也许会问,既然这样,那天老师怎么不反对呢?我不敢违逆众心呀,佛门里最重视大众的心意。如果我是一个人,自己在好好修行,我肯定不会去想,我哪一天生日。

世俗人过生日总把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大家欢欢喜喜,主人才高兴。外国人还有一个风俗,比如船上有一个人过生日,他给整船的旅客每人送一包礼物,整船的人都高兴,我看过生日真正的意义就在让大家都欢喜。

其实,那一天也很简单,修行人嘛越简单越好,没有放炮,(众笑)也没有吹起来唱起来,有人就喜欢这些,搞这些干嘛呢?我真想不通。那天同学们说要给老师献上礼物,礼物就是几张纸,上面写了几句话,这样就简单,修行人要越活越简单。

比丘为什么在第一排,因为成绩最好;男居士为什么在女居士前面,
因为不生孩子;女居士能走解脱道,也是女中丈夫

你们那一天演出一个故事,有个成绩最坏的学生经过老师启发帮助,考了第一名。这个学生是近视眼,以前排在最后一排,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说你是近视眼,排得远了看不见黑板?那个学生说:第一排都是成绩好的人,我这个成绩哪敢提啊?老师就说:你现在可以坐第一排了。这个故事也可以作个启发,比丘为什么在第一排,因为成绩最好。

为什么男居士要在女居士的前面呢?我想也许是男居士不生孩子的关系。女居士生了孩子,麻烦事可多了,麻烦事多了,你怎么修行啊?所以释迦太子生了一个孩子,就取名罗睺罗,意思就是障碍。

现在计划生育,只准生一个,从前没限制,1958年我在北京住在唐老居士家里,唐太太生了十七个,家里像个托儿所,(众笑)早上洗脸要排队,你说唐太太怎么修行呢?所以还是做男的好,不用生孩子。你们来学法的女居士也不用生孩子了,所以叫女中丈夫,最好把箱子里的洋娃娃也丢掉算了。

最殊胜的功德是能解脱生死,
不要去为新婚夫妻的生死流转作证明

出家人自己在走解脱道,通过讲经说法,教育众生也走上解脱道。众生在生死流转里,最殊胜的功德是能解脱生死。

听说海外有个滑稽的风气,世俗人家结婚典礼,法师竟然去证婚。我们知道结婚是男女相爱,本身就是不清净的事情,比如玫瑰花、桃花不能供佛,因为这种花都是表示男女情爱。出家人要引导居士走解脱道,年轻男女结婚,出家人管这种事干什么呢?还去证婚!证明你们生死流转。(众笑)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3)

傅味琴讲于 2006.4.4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比丘不碰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居士就做不到
提要:
 ■ 比丘不碰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居士就做不到
 ■ 只知唸不知法的女居士,竟然去拉比丘的手,尽背罪过
 ■ 出家人不走解脱道,实是离谱了
 ■ 众生烦恼未断尽,即使到了净土,也并未到彼岸
 ■ 不要做对娑婆世界佛教不利的事,在家同学要出家同学一起弘扬正法,
  走解脱道 

比丘不碰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居士就做不到

比丘比丘尼为什么殊胜?居士有很多方面都做不到,出家人就能做到。比如,比丘不碰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最好连衣服也不要碰,居士做得到吗?在家里你三天不碰老婆,老婆嘴唇翘得可以挂油瓶。社会上的礼节还要你握握手呢,在家人不做,场面上也说不过去。人家给你介绍,“这是王主任。”王主任朝你伸手,你一看是个女的,马上合掌,“阿弥陀佛!”(众笑)行得通吗?出家人就行了,你合掌,人家也能理解,因为你是出家人嘛,还说你做得对做得好。

只知唸不知法的女居士,
竟然去拉比丘的手,尽背罪过

现在有些出家人也跟女的握手了,这样戒律还能清净吗?很多年前,有个寺院门口来了一辆小汽车,下来一个大和尚。那些老太太都围上去,有的拉师父袖子,有的握师父手,有的抓师父手臂,“师父啊师父啊,你还认得我吗?”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过去大吼一声“你们全走开!”,她们吓一跳了,“你们女居士能碰比丘师父吗?”佛门搞到这么个地步,这些居士只知道唸而不知道法,什么都不懂,尽背罪过。我这是举举例子。

出家人不走解脱道,实是离谱了

出家人以戒为师,以清净为体,引导众生走解脱道路,是人天师表,所以称福田僧。
你们可能会说:现在末法时期的情况不是这样了,有些出家师父也不跟我们讲怎么断烦恼,也不教我们怎么修解脱法,他们自己好像也没有这样做吧?即使这样,我讲法总要根据经文讲。现在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点离谱了,不过这也不是全面,还是有善知识在教导众生要解脱生死,要弘扬正法,要走清净道。为什么会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无知而搞错了。因为搞错了,清净的这面就抓不起来了。

众生烦恼未断尽,即使到了净土,也并未到彼岸

如今最普及的就是唸佛,众生习惯于打妄想,能做到心里念佛,改掉打妄想的习惯,这是极好的方便。净土宗初祖的讲法很符合释迦佛的教导,他主张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发菩提心,要弘扬正法行菩萨道,这样做就没错了。释迦佛从来也没有说过:不必深入经藏,听法是浪费时间,只要唸佛求往生就了脱生死了。你往生极乐世界,你还是众生,这是靠阿弥陀佛的接引进了莲花,可是你烦恼没断尽,你还没到了脱生死的彼岸。

不要做对娑婆世界佛教不利的事,
在家同学要出家同学一起弘扬正法,走解脱道

而现在呢?变成只要唸佛就什么都解决了,这种思想很普遍,那还需要听法弘法吗?这样佛法就消灭了,佛可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哪怕看到魔化现的假和尚、劣比丘,尽在佛门里搞破坏,把佛门搞得乌烟瘴气,也没人说话,因为没有说话的必要了嘛,我又不想留在娑婆世界,说了,别人还说我背罪过呢。

这种做法,这种观点,对娑婆世界释迦佛的佛法事业很不利呀。释迦佛赞叹往生极乐世界,可不赞叹因此把娑婆世界的佛教事业搞垮啊。所以希望出家同学能按照释迦佛的教导,对众生要弘扬正法;在家同学应该跟出家同学在一起,都走上解脱道。

今天讲到这里。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4)

傅味琴讲于 2006.4.5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为众生能解脱生死,
愿十方声闻圣僧能安住人间弘扬正法
提要:
 ■ 为众生能解脱生死,愿十方声闻圣僧能安住人间弘扬正法
 ■ 如果只要居士修供养,那佛陀教育四众弟子的事业岂不成了空话
 ■ 把居士培养好,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懂佛法的优秀出家人
 ■ 不懂佛法、不明因果、尽起烦恼,这样能合得来吗?
 ■ 不要不学佛法只学唱唸,更不要利用佛法取报酬,出现“大悲石,楞严车” 

为众生能解脱生死,
愿十方声闻圣僧能安住人间弘扬正法

“解脱福田运转正教轮,十方声闻圣众愿安住”,这两句是赞叹声闻圣众的功德,同时也指明了僧众应负起内护正法的责任。这跟居士也有关系,四众弟子是一家人。僧众是师,居士皈依僧就应该跟僧学习,既然要学,怎么能说跟居士没关系?现在有许多话硬是把居士跟出家人分开来,如今这种分裂倾向更是严重。有人不务正业,又忙死人,放弃了护持正法的责任。反过来,他们却跟居士说:你们在家居士只要修供养就可以了,护持正法是出家人的事情。即使出家人在弘扬正法,有居士作助手那不更好吗?何况今天说这种话的出家人,并没有在护持正法,居士在弘法中贡献一点力量,你还要不赞成,那么没人出来弘法,法不是要灭了吗?只有魔王波旬才希望正法很快灭亡。所以你们听了这些道理以后就要负起弘扬正法的责任来。

如果只要居士修供养,
那佛陀教育四众弟子的事业岂不成了空话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有四个道场了,如果你们当学生的不辅助我,我老师一个人咋忙得过来?所以有许多培养时间较长的学生也当了老师,还有许多学生忙着弘法事业的工作,有这么多人在参加弘法事业,那不是更好吗?比如我们办起了佛学苑,能说:“你们居士报了名,只要来佛学苑供养供养,就回家吧。”那么佛陀教育四众弟子的事业岂不成了空话?

把居士培养好,
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懂佛法的优秀出家人

佛门是专门培养下一代的地方,你把居士培养好了,他懂了佛法,将来出家,他就成了一个懂佛法的优秀的出家人。国家领导也很关心佛教事业,一再希望今天佛门里的高僧大德要团结起来,少为自己打小算盘,把佛教搞好,因为佛教对国家对人民很有贡献,至少释迦佛讲的道理,可以教导众生提高道德修养。

不懂佛法、不明因果、
尽起烦恼,这样能合得来吗?

佛弟子应过六和生活,现在佛弟子合不起来,说明他们不懂六和,挂上了“六和”的牌子,里边却经常吵闹,连唸佛唸六个字还是四个字,也会吵起来。不懂佛法的人,不明白因果,尽起烦恼,这样子能合得起来吗?要合得起来?只有弘扬正法。

不要不学佛法只学唱唸,更不要利用佛法取报酬,
出现“大悲石,楞严车”

可如今在佛门里弘扬正法的人很少,反正只要你会几句唱唸,就有红包包,所以人家说佛门是最好赚钱的地方。海外有位法师说过,他们那里出现“大悲石,楞严车”。意思就是你只要学会唸大悲咒,你就能赚到一石米的报酬,如果你学会楞严咒,你能够赚到一车米的报酬。而且唱唸还要声音响,哪个声音最响,哪个就是大和尚,这是佛教吗?《金刚经》佛说:“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你唱经文,除非旁边的人学过,那还听得懂,假如没学过,就不知道在唱点啥。非但经文不懂,连音声也听不懂,那能起什么作用?所以把弘扬正法变成了唱唸,就是变相的灭法。还不如别唱了,好好唸经吧。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5)

傅味琴讲于 2006.4.5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僧众的功德极其殊胜,
比丘能持好戒律、威仪、细行,就能代表如来形象
提要:
 ■ 不要让过去被批判的赶经忏,变成正常现象了
 ■ 诵成了唱,更不好懂,可不能把弘法的责任排除掉
 ■ 僧众的功德极其殊胜,比丘能持好戒律、威仪、细行,就能代表如来形象
 ■ 供养清净的比丘僧,就等于在福田里下种子,将来你的福报也大
 ■ 出家僧众走解脱生死的路,引导众生走解脱生死的路,所以“解脱福田”就说
  明了僧众的功德道 

不要让过去被批判的赶经忏,变成正常现象了

我年轻时候,唱唸还没有这么普遍,是谁推动了唱唸这股风?就是做佛事抓钞票这批人。从前上海佛教青年会,对赶经忏做佛事专门组织过批判。挑了担子,哪家死人就往哪家跑,这些人被称为不务正业的马路和尚。现在却变成正常现象了,因为见多不怪,全颠倒了。

诵成了唱,更不好懂,
可不能把弘法的责任排除掉

我年轻时候,信佛的人一般都在家里诵经,点上三支香,敲敲木鱼,现在也变成唱唸了,唱的声音就很难懂,比如《炉香赞》,用唸的方式,最后是“菩萨摩诃萨”,绝不会唸成“菩萨摩啊摩啊摩诃萨”,可是唱的时候就要这么唱。“摩诃萨”能翻译成“摩啊摩啊摩诃萨”吗?因为唱要有调,要把“摩”字拉长,可是一口气没有这么长,只好再来两个“摩”。既然汉地佛教已经形成了这种风气,你要保持就保持吧,可不能把弘法的责任排除掉。

僧众的功德极其殊胜,
比丘能持好戒律、威仪、细行,就能代表如来形象

应该明白僧众的功德极其殊胜,既然说他殊胜,就要说出殊胜在哪里?你总不能说不知道,或者乱解说。

比丘僧要受250条戒,如果都能持好,素质就高,这是居士远远比不上的。居士只受五戒,四条是根本戒,一条是放逸戒。酒戒虽是放逸戒,其实很重要,杀盗YIN妄四根本戒,还可以开许不受,酒戒不能开许不受。从条文的数字上说,出家人受的戒是居士的50倍,这还不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果你真能完全照比丘戒清净受持,再能做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形象也跟佛差不多了,会使所有世间上的人都起恭敬心,所以比丘持好戒能代表如来的形象。反过来说,比丘受了戒不持戒,败坏如来的形象,自身背了罪过,世间人也不会恭敬他。

供养清净的比丘僧,
就等于在福田里下了种子,将来你的福报也大

因为僧众的功德极大,责任极大,所以供养清净的比丘僧,你的福报也极大,因此就称出家人为福田僧。在福田里下种子,你的福气无形中就会增加,虽然你看不见,但肯定会有。因果的转化,不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老话说:明中去,暗中来。一个老板钱赚得多,假如他不信佛,他总认为是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如果是信佛的,他就懂这是自己过去世培植的福报。这种道理世间上人也知道的,所以世间上人也主张行善积德。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就说:“与其积财与子孙,不如积德于子孙。”

出家僧众走解脱生死的路,引导众生走解脱生死的路,
所以“解脱福田”就说明了僧众的功德

出家僧众不仅仅是你培福的福田,而且还给你智慧,教导你修行。引导你走一条能解脱生死的路,出家人自己走解脱生死的路,又引导众生走解脱生死的路。所以“解脱福田”这四个字就说明白了僧众的功德,如果你不照佛的教导去走,不说走邪吧,也是走偏了,因为你没有做到佛陀的要求。佛陀要求出家人都要走解脱道的道路,断烦恼,证阿罗汉果,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因为不懂佛法呀,不懂佛法就是没有接受佛陀的教育。有些出家人总是说“惭愧惭愧”,可往往就是不肯改正,这跟惭愧的意义相违背了,惭愧了就应该改正啊。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6)

傅味琴讲于 2006.4.5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出家人自身败坏,问题就严重了,
教育众生的功德也就不存在了
提要:
 ■ 内护正法的出家二众能具足正知正见,能负起教育居士的责任,僧团就能清
  净和合,佛教就有希望
 ■ 出家人自身败坏,问题就严重了,教育众生的功德也就不存在了
 ■ 佛门讲规矩,这很好,不懂佛法就不好,靠唱唸生活,这叫佛弟子吗?
 ■ 讲规矩也要依戒依法,为什么穿了裙子不能拜佛,这是谁家的规矩
 ■ 不要把封建意识搬进佛门来,不要使初进佛门的人坐立不安 

内护正法的出家二众能具足正知正见,能负起教育居士的责任,
僧团就能清净和合,佛教就有希望

四众弟子都是佛弟子,出家二众是在里面一圈,叫内护,在家二众是外面一圈,叫外护。里面一圈的人具足正知正见,走解脱的路,做好榜样,引导众生也走解脱的道路,那么居士跟着你学,这样的路线就不错,这个僧团也能够清净和合,也能够巩固。

如果外面一圈自由散漫不像样,里面一圈很好,这还有希望。因为出家人能负起教育居士的责任,居士称出家人为师父,接受师父的教导,那是理所应当的。就好比学校里老师很好,学生有点调皮,这还有办法。

出家人自身败坏,问题就严重了,
教育众生的功德也就不存在了

假如出家人自身败坏,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如果居士没有觉悟,受了坏的影响也就变坏了;如果居士有觉悟,他就不听你的。所以出家人自身败坏,教育众生的功德就不存在了。

假如外圈居士挺不错,里圈出家人不像样,这也麻烦,善知识如果是出家人,他教育居士很容易;如果是居士,他要教育出家人很困难啊。所以出家的功德除了自身做榜样,还有跟教育众生分不开。

佛门讲规矩,这很好,不懂佛法就不好,
靠唱唸过生活,这叫佛弟子吗?

如今有些地方很讲规矩,看起来也挺不错,能讲规矩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比较好。我是22岁进佛门的,我差不多天天去听经,因为我很喜欢听经。那时上海佛教青年会有时候晚上也有讲经,有一天晚上看到两个外国人也来听经,一个男的,一个女的。男的对女的很有礼貌,请女的先坐到位子上。看到他们这么讲礼貌,心里总有点好感。可想而知,他们多少有点信佛,因为不懂佛法,就来听佛经。

所以即使你规矩很好,很讲礼节,你不懂佛法,你还得多听经呀,否则你还比不上那两个外国人。如果礼节能度众生,何用释迦佛来娑婆世界成佛讲法?世间上就有很多礼节。你讲规矩这很好,不懂佛法就不好。讲经是比丘的责任,你不会讲,至少要来听听学学啊,靠唱唸生活,这叫佛弟子吗?

讲规矩也要依戒依法,为什么穿了裙子不能拜佛,这是谁家的规矩

而且规矩里边也还有问题哩,佛门里的一切都要依法依戒,你这个规矩到底是不是戒律上的规矩?是不是佛法里的规矩?有许多规矩真是奇怪,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比如说姑娘拜佛不能穿裙子,连庙门都不能进。我的大女儿唸初中时,她发心带了同学进佛门拜佛,刚跨进门,旁边老太太就说话了,“穿了裙子不能拜佛?罪过罪过。”我女儿回来问我,我说“可以的。”她还不放心,要我去问清定上师。所以家里的人最难度,我说话她不信。清定上师听了我的话,睁大了眼睛:“释迦佛也穿裙子的。”

不要把封建意识搬进佛门来,
不要使初进佛门的人坐立不安

有居士林请我去讲法,热天我穿了短袖衬衫,有些老太太就说闲话,“老师讲法怎么不穿长袖子,穿短袖不庄严。”我就在讲法时解答了这个问题:释迦佛讲法的时候连袖子都没有的啦。佛门里有规矩这很好,可不要把封建意识、自己搞出来的规矩加到佛门里来,搞得大家原来的绳子还没有解放,再加几条绳子把人绑起来,这叫解脱吗?有人在佛堂里一坐,又有人说话了,“真罪过,屁股朝着佛坐了!”他就来问我,我说:“如果你面朝佛坐,也会说你罪过,因为你屁股朝着韦驮菩萨。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7)

傅味琴讲于 2006.4.5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不懂佛法促使佛法很快消灭,用凡夫知见度众生,仍然把众生度到凡夫路上去
提要:
 ■ 按释迦佛教导去做,跟搞封建迷信的就不一样
 ■ 讲经说法,讲的跟佛说的不一样,就不能叫代如来宣化
 ■ 要培养自身走解脱道,引导众生走解脱道
 ■ 不懂佛法促使佛法很快消灭,用凡夫知见度众生,仍然把众生度到凡夫路上去
 ■ “运转正教轮”是运用正法的教导来转变众生的*轮,才能把众生度到彼岸
 ■ 办学是培养人才,方法也得自愿与强迫相结合

按释迦佛教导去做,
跟搞封建迷信的就不一样

这些不是佛法的条条框框像一根一根绳索往身上绑,所以有许多出家人,尤其是女众,来到我们这里就奇怪,“你们这儿怎么跟我们那边不一样?”当然不一样,搞封建迷信的一套,跟按照释迦佛教导的原则去做,能一样吗?

讲经说法,讲的跟佛说的不一样,
就不能叫代如来宣化

所以弘扬正法功德最大,什么叫正法?佛讲的法就叫正法,不是佛讲的话,是人讲出来的就要考查考查。讲经说法,讲的跟佛说的不一样,就不能叫代如来宣化,只能叫自说自话。有人还跟释迦佛讲的话相反,释迦佛的话叫正法,你相反地说,就是邪法。

要培养自身走解脱道,引导众生走解脱道

我们这儿培养出家同学将来都要当法师,他们自身走解脱道,引导众生也走解脱道,这就体现了出家的功德,他们还有发菩提心的功德。

不懂佛法促使佛法很快消灭,
用凡夫知见度众生,仍然把众生度到凡夫路上去

现在很少听到同学吵架,可见得你们提高得很快。从前一起烦恼,就说“我是发菩提心来的”。发菩提心,不能口上说说,你发菩提心还起烦恼啊?你起了烦恼,咋度众生?众生吓得都跑光了。即使众生觉得你了不起,抛弃了社会上高额工资,辞职来到这儿从事弘扬佛法的事业,可你一点小事就冒火,瞪起眼睛训话,你度得了众生吗?你们天天修光明观,自身究竟发了光没有?你心里不忍辱,你咋发光啊?修禅定的人也不能不持戒、不听法,戒定慧是一鼎三足,一个都不能少。修行人要依戒依法,你自搞一套,以凡夫知见去度众生,仍然把众生度到凡夫的路上去。所以说不懂佛法危害极大,既害自己不得成就,又害了众生不明白道理走错路,又促使佛法很快灭掉。

“运转正教轮”是运用正法的教导
来转度众生的*轮,才能把众生度到彼岸

“运转正教轮”,正教就是正法的教导,也就是佛陀的教导。“轮”是车轮。车轮的运转是为了把人送到目的地。讲法度众生,称为转*轮,这是比喻,讲经说法好比是度众生的车子,一讲法,车轮就转动了,要靠法才能把众生度到彼岸。所以运转正教轮,是运用正法的教导来转度众生的*轮,这是出家人应该负起的责任。

由于发菩提心,走解脱道,这种种伟大的功德,所以出家人是我们的殊胜福田。

办学是培养人才,方法也得自愿与强迫相结合

我发心办学,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你们以后都要会讲经说法。为了培养人才,必须强迫跟自愿相结合。比如我们四个道场,你愿意去哪个道场学法都可以,假如有的道场需要老师,那就得派你去,这是根据需要调配,这种方式,就叫自愿跟强迫相结合。

修行也要自愿跟强迫相结合。你听了法,法喜充满,你自愿来到佛门修行,为了断烦恼,将来证果成道,这是自愿;你既然来了,就要服从管理。完全自愿行不通的。比如什么时候起床,如果由你自愿,有的三点钟起床,有的五点半,有的九点起床,那不是乱套了?这时就要你按照规章制度、纪律去做,也是自愿跟强迫结合。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8)

傅味琴讲于 2006.4.5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学菩萨法的人要有自尊心,才会出来行菩萨道
提要:
 ■ 没有自愿,培养不出觉悟;没有强迫,乌合之众不顶用
 ■ 出家同学要当法师,可不要躲在庙里忙唱唸
 ■ 弘扬正法是释迦佛的希望,大家要鼓起勇气,树立这颗菩提心
 ■ 不要作愚蠢的谦虚,因为这关系到佛弟子的责任
 ■ 学菩萨法的人要有自尊心,才会出来行菩萨道
 ■ 修菩萨法的人,要修好高洁大行,不可自许凡夫下劣辈
 ■ 培养自尊心,不等于以傲慢心去炫耀自己

没有自愿,培养不出觉悟;
没有强迫,乌合之众不顶用

没有自愿就培育不出觉悟,没有强迫,乌合之众不顶用。佛制定戒律,也是自愿跟强迫相结合,受戒要自己发心,不能够强迫人家受戒,也不能够拖人家去受戒,这是自愿;一受戒了,就要求你不准犯戒,告诉你犯戒下地狱,这是强迫。佛大慈大悲,还给烦恼压不住偶然犯戒的人一个挽救方法,叫忏悔。

出家同学要当法师,可不要躲在庙里忙唱唸

你们来这儿学法、来接受培养,这是你们自愿;既然来学了,就要强迫你成才。出家同学将来个个当法师,可不要躲在小庙里,整天忙唱唸,做佛事,拿红包;在家同学要当老师。现在每个佛学苑老师很缺乏,即使没有佛学苑请,只要有水平,你也可以弘法嘛。

弘扬正法是释迦佛的希望,
大家要鼓起勇气,树立这颗菩提心

弘扬正法是释迦佛的希望,也是我们办佛学苑培养人才的目的。你们上台演讲,不管讲得好讲不好都要上去,这是强迫的。哪怕你在众人面前一讲话就心跳,你放心,心再跳也不会从你口里跳出来。说“我一上台就紧张得说话磕磕巴巴的。”我从小就磕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假如没人讲法,你磕巴子能出来讲法也是了不起啊,所以大家要鼓起这样的勇气,要树立这颗菩提心。

不要作愚蠢的谦虚,因为这关系到佛弟子的责任

有的人看起来很谦虚,总是说“我讲不好”,就因为你讲不好,所以才叫你上去锻炼。这种谦虚要不得的,这是错误的谦虚,愚蠢的谦虚,没用的谦虚。你又不是脑膜炎后遗症,又不是二流子,谦虚什么呀!该虚心的时候要虚心,不该谦虚的时候你谦虚就错了,因为这关系到佛弟子的责任。

学菩萨法的人要有自尊心,才会出来行菩萨道

有人认为“你们都是菩萨,唯有我是凡夫”这话似乎很谦虚,实际上把佛弟子的自尊心扑灭了。每个人都这么想,结果一个菩萨也没有,这就扑灭了佛弟子大乘佛教的精神。学菩萨法的人要有自尊心,才会出来行菩萨道。

修菩萨法的人,要修好高洁大行,
不可自许凡夫下劣辈

扑灭了自尊心,大乘菩萨法你是行不起来的。修菩萨法的人,要修好高洁大行,不可自认凡夫,我是下劣辈,我业障重。我这个话是根据《戒定慧基本三学》里《律海十门》的第二品《高洁大行品》讲的,这是从戒律范围里说的。而且在受菩萨戒时戒师要问你:汝是菩萨否?就是问你是不是菩萨?你必须要回答,“我是菩萨。”你不能回答,“他们都是菩萨,我是凡夫。”那样你不得戒,这个戒受了不起作用。

培养自尊心,不等于以傲慢心去炫耀自己

什么叫傲慢?比如你跟别人说,“我是菩萨,你们要对我恭敬啊。”那就叫傲慢。自尊不等于傲慢,我们是培养自尊心,而不等于叫你随便开口去炫耀自己。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79)

傅味琴讲于 2006.4.4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不要由于学修分家而形成了错见,要学修并重,为修而学,为学而修
提要:
 ■ 出家同学应个个成为人天师表
 ■ 不要有依赖心,不要关起门来修,没有年轻一代,将来佛教就完了
 ■ 没有弘法的菩提心,活得再长,三宝的饭也白吃了
 ■ 如今邪知邪见多如牛毛,再不运转正教轮,佛教不就完了
 ■ 现在是末法初期,倒像是到了末法后期,讲错了也会盲目跟从
 ■ 不要由于学修分家而形成了错见,要学修并重,为修而学,为学而修
 ■ 中国的佛门成立宗派后,分家分得厉害,如今连禅定都不能在居士林讲 

出家同学应个个成为人天师表

我讲这些话,希望你们不管是出家同学、在家同学,都要树立起“我将来一定要弘法度众生”这样一颗自尊心。即使文化低,可以慢慢学嘛,谁也不能把人看死。尤其是出家同学,你出来不当法师谁当法师啊?出家同学个个应该成为人天师表。

不要有依赖心,不要关起门来修,
没有年轻一代,将来佛教不就完了

你们千万不要有依赖心。就好像那天你们给我过生日,你们又唱歌,又演戏,反正又不是我高兴,你们高兴么就是了。你们还说,“希望傅老师长寿。”即使我再活十年,十年完了,如果还是靠我不靠你,佛教就没希望了。

从前有个老太太对我有意见,说“傅老师喜欢年轻人,不喜欢我们老太婆。”这不是我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如果不培养年轻一代,都是老太太、老头子,咱们关起门来修,修到后来,包括我这个老头子全死光,那佛教不就完了?

没有弘法的菩提心,活得再长,
三宝的饭也白吃了

为什么我要对年轻人重视?因为你们活得比我长。如果没有弘法的菩提心,你活得长也白活了,三宝的饭不能白吃啊,我辛辛苦苦培养你,目的就是叫你将来弘法。你不弘法,就辜负了释迦佛的希望,使释迦佛的事业没有继承人。

如今邪知邪见多如牛毛,
再不运转正教轮,佛教不就完了

出家人是内护正法,一定要担负起弘法的责任,在家同学要向出家同学学习,都要在人世间运转正教轮。现在佛门里的邪知邪见多如牛毛,这么危险了,如果你是个真正的佛弟子,你就应该站起来弘扬正法。再不运转正教,佛教不就完了?

现在是末法初期,倒像是到了末法后期,
讲错了也会盲目跟从

现在刚进入末法五百多年,还是末法初期,可如今这种气氛,倒像是到了末法后期。末法初期应该是大家对理论非常有研究,但是统一不起来。现在大家都不懂佛法了,讲错了也只会盲目跟从,连争论也争不起来了。

不要由于学修分家而形成了错见,
要学修并重,为修而学,为学而修

为什么会致成这样?原因可能很多,不过根据事实来分析,现在对法都不尊重,讲经听法越来越少,懂佛法的人不大肯讲,不懂佛法的人也不大肯听。也是由于学跟修在闹矛盾,形成了错见。你没学好佛法,一味地去修,还不是盲修瞎练?修要照法上去修,无论是持咒、唸佛,都不能代表佛法,这是起止住妄念的作用。即使你心安定了,法上的道理你还是不明白啊。所以学修不能分家,要学修并重,为修而学,为学而修。

中国的佛门成立宗派后,分家分得厉害,
如今连禅定都不能在居士林讲

可是在中国的佛门,自从成立宗派以后,分家分得厉害。现在的佛弟子,看见有人在修别的宗,就不发欢喜心。比如从前有个居士林请我去讲法,我就讲了三皈、五戒、忏悔文,大家听得高兴啊。林长听到我讲法中提到:佛弟子都要修戒定慧,禅定非常重要,他很发欢喜心,就请我去教禅定,还给了我一张长期的聘书。

我一讲,许多唸佛的老太太就说话了,“我们一向是修净土,怎么请傅老师来教禅宗来了?”他们容不得禅宗,你容不得别的宗派,那么你叫别的宗派的居士到哪里去?况且我也不是禅宗,我讲的是戒定慧的定学,戒定慧是每个佛弟子必须学的。

能“运转正教轮”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

提要:
 ■ 你容不得我,我容不得你,这样下去就会加深宗派斗争
 ■ 不讲佛法却宣扬儒教思想,这就导致佛法很快衰落
 ■ 把法的重要性,学法的必要性排挤了,所以普遍形成了盲修瞎练
 ■ 不要戒定慧,把正念说成妄念,全是颠倒
 ■ 能“运转正教轮”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

 你容不得我,我容不得你,
这样下去就会加深宗派斗争

我年轻时进的是上海佛教青年会,他们就不分宗派,经常请禅宗人去讲,法相宗人去讲,净土宗人去讲,清定上师、能海上师都去讲过。现在佛门大变样了,仅仅过了五十年就变成你容不得我,我容不得你,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加深宗派斗争、宗派排挤。

不讲佛法却宣扬儒教思想,
这就导致佛法很快衰落

不光是宗派分家,连学修也分家了,有的只学不修,有的只修不学。从前有人竟然说“我这儿从不讲法。”不讲法怎么称法师呢?这就是在标榜自己是专门修的。结果他讲出来的话,写出来的话尽是儒教的思想,这就导致佛法很快衰落,末法初期却出现了末法后期的现象。

把法的重要性,学法的必要性排挤了,
所以普遍形成了盲修瞎练

这种不要法的风气,现在越来越明显。如今还有这么一个观念:与其听两个小时法,还不如唸两个小时佛,有了这个观念自然会认为听法是浪费时间。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因为现在有人在宣传,唸得越多越好,只要唸就能往生。你给人家胡乱打包票,人家可相信了。那还用得着法吗?唸得越多越好,初听好像鼓励你精进,结果就把法的重要性、学法的必要性排挤掉了,所以普遍形成了盲修瞎练。

不要戒定慧,把正念说成妄念,全是颠倒

修行必须要持戒,现在的佛弟子只知道受戒有功德,至于戒怎么持,连五戒也没有人好好讲过。唸佛的人,你讲唸佛他来听,不讲唸佛不来听。禅定呢?他认为一句佛号,戒定慧全在里边了。这个口气大啊!信了这话的人当然戒定慧都不要了。

听法是求慧,有认为越听多越不好。年轻时候就有一个唸佛的人跟我这么讲过:“我是唸佛的,听了经以后,法师讲的法语全在脑子里冒出来,唸佛念不好了。唸起佛来尽打妄想。”应该说清楚,思维法义叫正念,我们正需要用法的正念去排除妄想杂念。把思维法义说成打妄想,你说颠倒不颠倒。

能“运转正教轮”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

就是这么样你一句他一句,逐步逐步把释迦佛要求的“运转正教轮”排挤掉了,现在很多出家人也是这么说,那问题更加严重了。运转正教轮是出家人应负起的责任,你能够完成这个责任,功德极大,你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所以称僧宝。

今天就讲到这里。(回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