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报四重恩(20~30)


   日期:2025/5/28 22: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报四重恩(20)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懂佛法才能有觉悟,法的力量最大

提要:
 ·能与佛菩萨起心心相应的作用,必须来自佛法
 ·懂佛法才能有觉悟,法的力量最大
 ·有人说:“佛是万能的”,这是极其错误的话,是愚人的颠倒
 ·佛在法里,不学佛法是不可能成佛的
 ·不是先有佛后有法,是先有法后有佛
 ·三宝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只归依二宝,除非你自说自话
 ·佛弟子素质降低,都是由于不依戒不依法。没有戒,就不清净;没有法,什么都
  没有

能与佛菩萨起心心相应的作用,必须来自佛法

但是心心相印必须来自佛法,世间上的人也有心心相印的时候,有的说“昨天妈托梦给我了。”古人也有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这个心心相印起到什么修行上的作用呢?佛弟子的心心相印,就跟世间上两样了,往往都跟佛法有联系。

懂佛法才能有觉悟,法的力量最大

如果你能够懂得佛法,有觉悟,懂得佛是怎么样,菩萨是怎么样,我是怎么样,什么叫觉悟?什么叫智慧?什么叫清净?什么叫烦恼?什么叫自私?什么叫无量?你这些都懂了,心跟心相应的力量就大了。有句话叫法力无边。什么力量最大?法的力量最大。

有人说:“佛是万能的”,
这是极其错误的话,是愚人的颠倒

讲到法力无边,还要插几句。我们都没有听过“佛力无边”,佛度众生也是以法来度的,没有法谁也度不了你。前几年我听到有人说:“佛是万能的。”这句话错到极点了,佛门过去从来没有这句话,只有在外国的教堂里有说:神是万能的。信神的人请神保佑,结果还是死掉了,可见神也不是万能的,这是宗教迷信。为什么佛门里也会出现这种愚痴颠倒的话,你把佛当神啊?你关起门来唸一天佛,天空中会掉下一袋米来吗?佛讲的是缘起法,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如果佛是万能的,我只要唸一声佛号,我想证果,就证初果了。(众笑)你假如想往生极乐世界,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了?(众笑)你试试看,行吗?只有法力无边,没有佛力无边!

佛在法里,不学佛法是不可能成佛的

释迦佛现在已经涅槃了,实际上佛并没有涅槃,要找释迦佛就在法里找。佛就是觉悟,整个佛法体现的都是觉悟,所以法就是佛。佛也是靠法成佛的,先有法后有佛,如果我们不学佛法,是不可能成佛的。

不是先有佛后有法,是先有法后有佛

那一年我在宝华山隆昌寺,有一天当家和尚跟我讲:明天有很多南京居士来,请傅老师给他们讲讲法。讲完法,在回寮房的路上,一个出家人正等着我,他说:“老师,你今天讲法讲错了。你说先有法后有佛,不对,应该是先有佛后有法。”我解释了一番,他还是不服。后来我跟方丈和尚说了,方丈说:“你别听他的,他懂什么呀!”(众笑)佛经里有一本《大般若经》,又称为《佛母经》,也就是说般若法里的智慧、觉悟,就是佛的母亲。成佛是要靠觉悟的,觉悟智慧圆满,你就是佛了,假如你不学佛法,不接受释迦佛的智慧,你怎么成佛啊?

三宝是不可分割的,
不能只归依二宝,除非你自说自话

我们都是归依三宝的,有人却只归依两宝,比如他对出家人不恭敬,所以他只归依佛归依法,不归依僧。他是自己学自己修,还说:“现在的出家人都不像样了!”假和尚是有,但真和尚也有啊。不见得善知识一个也没有了?还有的人是归依佛归依僧,不归依法。他从不学法、听法,只要一句样样不要。我今天从法上来开导你们:三宝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要皈依就得皈依三宝,不可只归依两宝,更不可只归依一宝,要么是你自说一套。

佛弟子素质降低,都是由于不依戒不依法。
没有戒,就不清净;没有法,什么都没有

具体地说,佛本身就是佛宝,佛讲了四十九年法,就是法宝,佛教导这么多的比丘僧学法修行,这是僧宝,所以佛本身三宝具足。佛法是法宝,法充满着使你成佛的觉悟,所以佛就在法里,法使你修行清净,佛弟子学了法就能够成为一个清净的比丘僧,也是三宝具足。清净的比丘是僧宝,他持戒清净,持戒就是法,他还能弘扬佛法,他本身是佛弟子,自身佛性圆满,也是三宝具足。至于后来,在某些佛弟子身上三宝不具足了,那是他自己搞出来的。为什么佛弟子现在觉悟这么差?许多人受了戒以后修行很不清净,都是因为不懂法呀。说到底,法最重要,没有法什么也没有。
 
报四重恩(21)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修供养,法供养第一,
祈祷百年,不如在如来前听一次法

提要:
 ·要依法不依人,如果依人不依法,修到后来仍然是个人
 ·佛弟子不懂佛法,佛要掉眼泪啊!
 ·修供养,法供养第一,祈祷百年,不如在如来前听一次法
 ·为了从事佛陀教育事业而来学法的年轻人,你能说不是宝吗?

要依法不依人,
如果依人不依法,修到后来仍然是个人

一切成就都必须要在法里成就,当然这个法必须是佛法。大成就小成就全从法上来,念佛求生西方,你真的往生西方了,这只是方便成就。花开见佛你还是要跟阿弥陀佛学根本法门。没有根本,什么都没有。其实《佛说阿弥陀经》里讲的就有根本法门,可是法师往往没有讲出来,只是文字上解说解说,现在法也没什么人讲了,就更没人知道了。所以佛一再教导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如果你依人不依法,你不可能成就的,修来修去仍然是一个人,因为你不接受佛陀的教导。

佛弟子不懂佛法,佛要掉眼泪啊!

我们今天能够依法修行,这是释迦佛最喜欢的,能使释迦佛喜欢,你就是在报佛的恩了。好比哪个孩子最听话,妈妈就最喜欢他。现在许多佛门里的修行人,认为只要天天烧香、佛前上供,就算对佛恭敬了,功德箱丢点钱,就算报恩了。你供养再多,佛看见你也不见得会笑。佛大慈大悲来娑婆世界度众生,为娑婆世界说了那么多法,佛弟子一懂也不懂,佛要掉眼泪呀,哪会起欢喜心呢?别看你供养大,说说风趣话,假如有个学生来看我,“老师,我带来两包奶粉,给老师补充营养,我很忙,我走了。”过两天又来了,“老师,一包苹果啊,我走了。”再过两天又来了,“老师,这是西洋参,我走了。”我桌子一拍:“给我留下来!听我讲法!”哪有不听法不上课的学生?你不听法,老师没有对你教育,老师心里惭愧,无功不受禄呀。

众生只有一个父亲,就是释迦佛。我们都应该听父亲的话,所以对佛的话,佛弟子都应该要信受奉行,要照着佛说的话去做到。

修供养,法供养第一,
祈祷百年,不如在如来前听一次法

有的佛弟子不喜欢听法,说听法浪费时间,可是他喜欢供养培福,叫他到居士林帮帮忙,发心的人多啊,这叫身供养,这一点有钱的老板就不肯:“抱歉,我实在太忙,你们没人扫地,我拿出一点钱来,你去请别人扫吧。”财供养比不上身供养。说到财供养,有各种各样,有的往功德箱丢钱,有的来烧香,有的来上供,一般信佛的,都喜欢供佛,供了佛供品还不是自己吃掉,反正佛不吃你的,仅仅意思意思,意思意思也好,修个恭敬心嘛。

这些都好,但是不殊胜,什么最殊胜?普贤菩萨说过:法供养第一。释迦佛也说过:到神庙去烧香、祈祷、求福一百年,还比不上你到如来面前听一次法。你们今天在这儿听法,十方如来都欢喜,尤其是现在更加欢喜,因为佛法快要灭了,还有人来听法。听法的这些人,在佛菩萨看起来,个个是宝贝里的宝贝啊。

为了从事佛陀教育事业而来学法的年轻人,
你能说不是宝吗?

好比我身边的年轻人,我也称他们是宝中宝。你别看我经常批评这些学生很厉害,尤其是对几个领导,训得他们好像一钱不值似的。可我是两面讲话的。现在年轻人信佛已经不容易了,能学法,而且他们都没有想结婚的念头,来学了又不肯走,将来还要当法师当老师,弘法、挑重担,你能说不是宝吗?

你们今天作为一个佛弟子,已经是人间的宝了,何况来听法,心中有佛,而且听了法又要报佛的恩,那不也是宝中宝?有几个人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整天只知道唱唸的人,不一定会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会做。
 
报四重恩(22)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为名为利不是真菩萨,
搞歪风邪气是魔道邪道

提要:
 ·能继承佛陀教育事业,让众生离苦得乐,这才是真正的报佛恩
 ·断烦恼求自利,弘扬正法为利他,是大乘初地第一个修法
 ·为名为利不是真菩萨,搞歪风邪气是魔道邪道
 ·一染上名利思想,妒忌、排挤、打击、诽谤、分裂全会出来
 ·利上能奉献,名上大做小,你功德无量啊

能继承佛陀教育事业,让众生离苦得乐,
这才是真正的报佛恩

讲到这里就明白了,报佛恩就是报三宝的恩,就是报法恩,报法恩就是要进行法供养。佛希望什么我们就做到什么,这就是报佛恩。在佛前供糕饼、水果,这是修你的恭敬心。你心中有佛,供养佛你就能培福得福。可是佛最根本的希望是娑婆世界的佛法事业不要灭掉。谁能继承佛陀的事业,让后世千千万万众生接受佛的教导,好好修行,离苦得乐,这就是真正的报佛恩。我做老师的也是这样,我经常说,“你们学生对我的生活照顾得很好,可不要让我失望,你们将来都要挑重担,要把佛陀的教育事业挑起来。我辛辛苦苦培养你们这么多年,无非是这个目的。”

断烦恼求自利,弘扬正法为利他,
是大乘初地第一个修法

释迦佛对我们只有两个希望,一个希望我们快快成就,了脱生死;一个希望我们继承佛陀事业,弘扬正法,广度众生。中国是大乘佛教,我们修的是大乘菩萨法,初地修法有十个内容,第一个就是自他二利,这是大乘必须要修的。自利,自己要修行,断烦恼,将来能够证果成道;利他,就是弘扬正法,广度众生。如果你能接受佛这样的教导,这是真正的报佛恩。

为名为利不是真菩萨,搞歪风邪气是魔道邪道

我们修菩萨法,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不提高你修不上去。为名为利的不是真菩萨。搞歪风邪气,根本谈不上行菩萨道,那是魔道邪道。菩萨不清净,怎么度众生?怎么了脱生死?佛门里边最容易染上的不清净东西,就是名和利。佛门是做供献的地方,我们要尽我所有做供献,供献给弘法事业,供献给一切众生,这才是在报佛的恩。佛门不是你抓名赚钱的地方,你颠倒了,反做了,就下三恶道。

一染上名利思想,妒忌、排挤、打击、诽谤、分裂全会出来

一染上名利思想,矛盾就来了,样样摆不平,妒忌、排挤、打击、诽谤、分裂全会出来,还不是为争一个名争一个利?这条路走错了。我们不管是自己断烦恼,还是弘法度众生,千万不能保留一点点的名利思想。有许多人跟我说的话,可能是赞叹,难免有点夸张,但也可以供你们参考、启发。前一个时期我作了一个决定,有个人就跟我说:“老师这个决定,连像头发丝那样细小的名利思想都不准有。”

利上能奉献,名上大做小,你功德无量啊

在利上,我们佛弟子要做一个无产阶级,一切都要供献。居士可以保留财产,但要有无产阶级思想:我所有的财产不是我自己的,我将来要弘法度众生,这是属于一切众生,属于佛陀事业的。在名上我们要学菩萨的样,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释迦菩萨到娑婆世界来成佛,他们就来这里做菩萨,帮助释迦佛度众生。不要跟人家争什么名,你今天当领导,我就全力帮助你、赞叹你、支持你、拥护你。好比社会上两兄弟,你当老板,我就当伙计,都是自家人。我有个学生,夫妻俩办了一个工厂,老婆当厂长,老公在里面打工,也有点菩萨精神。(众笑)你肯大做小,埋头苦干具体工作,你功德无量啊!其实佛门是讲平等的,没有什么大小高低,只不过是分工的不同罢了。
 
报四重恩(23)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世上到处是名利的陷阱,是流转生死的苦海道

提要:
 ·世上到处是名利的陷阱,是流转生死的苦海
 ·在家修行,不要被家庭的烦恼卷进去,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贪温暖的人,不要冬天,怪不得医院里病人爆满
 ·如今都在贪享受,所以正法难以住世
 ·修行要依戒依法,不能盲修瞎练
 ·修行第一步走错了,如不纠正,一辈子错完

世上到处是名利的陷阱,是流转生死的苦海

我们修行人这一辈子就干两件事情,一是自利,二是利他。你这么做了,这一辈子就没有白过。世间上到处是名和利的陷阱,掉下去了,你觉悟太小,也跳不出来。以前我在上海,有个女学生想跟我学法,她说“我现在经济困难,等有点积蓄我再来。”后来,她去做生意赚到了二十万,我说“你可以到我这儿来了!”“老师,现在二十万算啥呀?人家都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我想完了,她再也不会到我这儿来学法了。(众笑)所以名和利是障碍你们修行的因缘,这是障道法,你要了世间的东西,就拿不到出世间的东西,流转生死就是在世间里流转,不离开世俗你能跳出生死苦海吗?所以你们真正要修行,世俗的一切千万要放下。你们可以在家生活,可以做你们的行业,但不要因此而影响修行,一定要有这样的觉悟,千万不要迷掉。

在家修行,不要被家庭的烦恼卷进去,
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刚刚开放的时候,大家都想发财,我听到两个邻居在谈话,一个说:“你千万不要让你的丈夫当老板发财。他发了财,娶了小老婆,你怎么办?”黄金就是毒蛇,家庭是罪恶的温床!你们可能认为我说得太过分了,可是哪一种犯罪跟家庭没有关系啊?哪一种犯罪跟不正当的感情没有关系?哪一种坏脾气不是从家庭里培养出来的?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真像老师,教导小学生要有礼貌,不能骂人,可是一回到家开口就骂人:“小鬼,你死到哪里去了?”因为家里充满着自由散漫,是贪瞋痴泛滥的地方,家里谁也不会自我约束,所以佛说家庭就是毒蛇的窝。那怎么办呢?赶快学佛法呀,你可以在家,但要在家里好好修行,不要被家庭的烦恼卷进去。今天有人跟我说:“老师,我真想学法修行,但是家里这件事情我放不下,那样东西放不下。”能放得下才能修行,修行人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贪温暖的人,不要冬天,
怪不得医院里病人爆满

昨天我还有点感受,你们只有悲心,可没有智慧,就怕老师受冷,在我房间里开取暖器,弄得我像生活在烘箱里。(众笑)一年四季没有冬天的感觉,这个生活有啥意思?从小长到大都是春夏秋冬里过来的,你取消了冬天,这个人会适应吗?怪不得现在医院里病人爆满。

如今都在贪享受,所以正法难以住世

千万不要享受。佛反对苦行,那是反对外道的苦行;佛赞叹苦行,那是赞叹佛教的苦行。佛说过:头陀行住世,正法住世。头陀行就是苦行,因为现在大家都在享受,所以正法难以住世。其实佛教的苦行叫中道,并不太苦。说一句科学的话,我们今天做不得释迦佛那样的雪山六年苦行,可千万别把身体搞坏了。释迦佛在雪山修行的时候,每天一麻一麦,释迦佛当年做太子的时候身体多棒啊。你们现在先把身体养养好再说,这是辩证法,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不要太古板,既不要贪享受,也不要搞坏身体,那样你才能修得起来。

修行要依戒依法,不能盲修瞎练

我们修行要依照佛的教导修,依戒依法,戒跟法最最重要。释迦佛快要涅槃的时候,弟子问佛,“如来涅槃,以何为师?”释迦佛说:如来涅槃,以戒为师。又问“世尊涅槃了,我们照什么修?”释迦佛说:照法修。如果不依戒修,你修的定是邪定,如果不依法修,你的智慧是邪慧。修行就要依戒依法修,不能盲修瞎练。

修行第一步走错了,如不纠正,一辈子错完

一切都要如法。要知道修行如法不如法,你必须对佛讲的法要有所了解,否则你看不准的,所以你们要学法呀。从来没有人会说:我这儿是邪法。搞歪风邪气、邪知邪见的也在说,“我们这儿是正法。”那么到底谁是正法?要依照佛的教导来判断,只有佛的法才是正法,离开了佛法就是不正,不正就是偏了。走路开头偏一步,往后会越来越偏,有句老话,初一当初二,一年错完。你修行第一步走错了,如果不知改正,一辈子错完。人身难得,一辈子错完,岂不可惜?
 
报四重恩(24)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不懂佛法叫无知识,背离佛法叫恶知识

提要:
 ·不懂佛法叫无知识,背离佛法叫恶知识
 ·结婚是男女YIN欲,出家人竟然去证婚,岂不证明他们生死流转吗
 ·出家人喝酒,竟然还引导大家一起犯戒
 ·归依僧是归依贤圣僧,至少应该是戒律清净的比丘僧
 ·佛法都好,各个法门要平等
 ·说唯有这个法门好,这人连法无高下都不懂

不懂佛法叫无知识,背离佛法叫恶知识

那么跟谁学正法呢?现在佛涅槃了,就跟善知识学,跟善知识学实际上就是跟法学,被称为善知识的人必须要懂释迦佛的正法,他教你的法不能讲错。佛一再说:讲法的人离开佛经一个字,就是魔说,哪有善知识不懂佛法的?如果不懂佛法,那叫无知识。如果他背离佛法,叫你帮他搞歪风邪气,这叫恶知识!

结婚是男女YIN欲,出家人竟然去证婚,
岂不证明他们生死流转吗

海外有一个,人家把他看成是大善知识的出家人,竟然去参加婚礼。结婚是男女YIN欲的事情,出家人能到这种地方去吗?海外还有请法师来证婚的笑话。证婚人要敲图章的,证明他们两个人结婚。你请出家人来证婚,出家人图章一敲:证明你们两位生死流转。能干这种事情吗?男女是生死的根本。为什么不能用桃花供佛?因为桃花象征男女,不清净。出家人的脚不准迈向不清净的地方。

出家人喝酒,竟然还引导大家一起犯戒

这个人还喝喜酒。有的居士实在看不下去,说:“你是出家人怎么能喝酒啊?”他回答说:“酒可以喝的,只要不酗酒。”受了五戒的居士都不准喝酒,出家人两百五十条戒要求更高,能喝酒吗?他指导你破戒,这是善知识吗?

归依僧是归依贤圣僧,
至少应该是戒律清净的比丘僧

释迦佛要我们持戒清净,比丘要成为清净的比丘僧。我们归依僧,是归依贤圣僧,什么叫贤圣僧?他出家是为了了生死、证果成道。如果他已经证了果,叫圣僧,如果他正走在了生死的路上,还没有证果,称贤僧。归依是归依贤圣僧,不是喝酒、吃肉、娶老婆的假和尚。你皈依他了,他下地狱,你也跟他下地狱?现在末法时期,要找贤圣僧比较困难,而且真正的贤圣僧也不会跟你说,“我已经证果了,我已经开悟了”。有人自称“九世观音”,“西方再来人”,“我是弥勒佛下生”,千万别相信。怎么办呢?你要观察选择呀。至少你要找一个持戒清净的比丘僧,末法时期只好放低要求了。

佛法都好,各个法门要平等

“依法”,法门很多,据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其实八万四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比喻多得没办法数,那是印度的土话。各地都有土话,宁波老太太看见邻居小孩说了几句谎话,她就说:小孩“乱话三千”啦,乱话就是谎话,说了三千句,哪有三千句啊?(众笑)可能三句也不到。

佛教传到中国成立了宗派,听说从前是十大宗派,现在可能很少了,所有宗派,所有的法门如果是佛教的法门,全都好,因为都是佛法,而且宗派跟宗派之间,法门跟法门之间要平等对待。

说唯有这个法门好,这人连法无高下都不懂

为什么我指导修行,首先要提这些问题,因为你心不正,修行是修不好的。因地不正,果地就歪曲了,《金刚经》里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要互相赞叹,你修这个法门,我也赞叹,他修那个法门,我也赞叹,确实都好嘛。如果有人说:唯有这个法门好,其他法门都比不上这个法门。千万别听他,这个人不懂佛法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都不懂,他能称善知识吗?说得更加确切一点,这就是谤法。修行要走正道,学法要学正法,你们过去听到的错误观点赶快纠正过来。
 
报四重恩(25)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谤法罪最重,抬高自己、打击别人
也是卑鄙的行为

提要:
 ·有人说可以“带业往生”,可是阿弥陀佛把谤法的人除外了
 ·谤法罪最重,抬高自己、打击别人也是卑鄙的行为
 ·是人不好,不是法不好,愚人才会干抓了一句,就排斥一切的蠢事
 ·有人说法,竟把净土分高下,岂不笑话

有人说可以“带业往生”,
可是阿弥陀佛把谤法的人除外了

你们很喜欢唸《佛说无量寿经》,这很好,凡是佛经都很好。《佛说无量寿经》里说,有两种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一种是犯谤法罪,一种是犯五无间罪。好比你想到某一个国家,对方不给你发签证,你也去不了,犯五无间罪还可以忏悔,可是很吃力,谤了法忏悔都很困难,这个罪实在太大了。有人说可以“带业往生”,这是人说的,就算有这么回事,可能阿弥陀佛这条船也带不动这个业,否则为什么说两种人除外呢?

谤法罪最重,
抬高自己、打击别人也是卑鄙的行为

谤法的罪很重啊,根据佛经上的讲法:杀死一个阿罗汉就要下无间地狱,如果一个人把南赡部洲所有的阿罗汉全部杀光,释迦佛说,这个罪比不上谤法罪的百分之一。佛塔代表了佛的身体,因为塔里有佛的舍利,毁坏佛塔就等于出佛身血,死了下无间地狱,不得了的罪噢!佛说:把阎浮提的佛塔全部打坏,这个罪跟谤法的罪比,百分不及一。所以不管你们修什么法门,只要是释迦佛讲的法,都好都殊胜,千万不要抬高自己,打击别人,那是卑鄙的行为。

是人不好,不是法不好,
愚人才会干抓了一句,就排斥一切的蠢事

既然法门都好,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这么困难啊?不是法不好,是人不好,素质太差又不肯听佛的教导。常有人问我:“老师,你看我修什么法门好啊?”我就笑笑:“什么法门都好。”我从来没说过:这个法门比那个法门好,这部经比那部经好,这尊佛比那尊佛好。我讲经说法,讲的都是戒定慧,佛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如果有地方请我去讲法,我就对机说法。比如有一次去一个大寺院,方丈和尚一定要请我讲法。这些居士也苦恼,进庙几年了,一次法也没听到过。他们正在打佛七,我就大大赞叹唸佛法门,大大赞叹往生净土。我不是故意迎合他们,净土法门确实是一个殊胜的法门嘛!凡是看不起别的法门的,这个人本身就是烦恼众生,首先一个就是傲慢,只有愚人才会干这种事情,有智慧的人哪会说这样的话呢?

有人说法,竟把净土分高下,岂不笑话

你愿意修什么法门都可以,千万不要说别人闲话,否则你就有谤法的嫌疑。谤了法,阿弥陀佛就不喜欢你,药师佛也不喜欢你。从前有本书上这么写:“往生琉璃净土也很好”,这句话不错,“不过呢”,后面话来了,“往生琉璃净土比较困难,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容易”,还举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考学校,有的学校要450分才录取,有的学校只要250分,容易录取”,意思就是劝大家往生极乐净土。你希望众生往生极乐净土是好,可你不能这么说啊。说句笑话,佛如果会生气的话,这个老居士两面不讨好。(众笑)阿弥陀佛首先不高兴,“你把药师净土抬得这么高,算是重点中学,(众笑)把我这儿说成是普通中学,你不知道吗?佛土都是一样,佛都是平等的。”药师佛可能也要生气,“我也成佛了,我的大慈大悲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你这么讲话,好像我的慈悲心还不圆满,有的众生还不要?”这种话就在谤佛谤法。

应该根据经典来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上,释迦佛亲口说药师佛的琉璃净土跟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一模一样,等无差别。往生药师净土的人也是得不退转。
 
报四重恩(26)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诵经不打妄想,能随文入观更殊胜,
佛弟子学道教就破三归戒

提要:
 ·为了排斥其他法门,竟把八大菩萨说成了杂菩萨
 ·不修道品,哪来清净道;不修戒定慧,哪来功德水;不修禅定,莲花哪来光
 ·修行要照佛经去修,不懂佛法的人心不净,烦恼心中出不了莲花
 ·诵经不打妄想,能随文入观更殊胜,佛弟子学道教就破三归戒

为了排斥其他法门,
竟把八大菩萨说成了杂菩萨

弘一法师当年特别主张,修弥陀法门的要加修药师法门,因为《药师经》里说:如果你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听无量寿佛说法,你能够听到药师佛的名号,临命终时,八大菩萨引导你到西方。别说八位菩萨,就是一位菩萨的能力也比你强!可是如今有人却反说“唸了阿弥陀再唸药师佛就是杂修,不得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现在的人只要一句了。你把菩萨这么贬低?难道菩萨不起作用了,八大菩萨都变成了杂菩萨,真是罪过。每本经都好,每本经都是帮助你,你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就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你愿意往生琉璃世界,就帮助你往生琉璃世界。好比你愿意听什么法,我就给你说什么法。何况是菩萨呢?

不修道品,哪来清净道;不修戒定慧,哪来功德水;
不修禅定,莲花哪来光

既然每种法门都好,那么怎么修?就照经文里修。比如《佛说阿弥陀经》里说,“五根五力”,你就要把三十七道品里的五根五力修起来,“七菩提分”,你就要把三十七道品的七觉支修起来,“八功德水”,你就要把八种修行的功德修起来,否则你这八种功德水哪里来啊?你把长江水引过去,管子也没有这么长啊,都是你从戒定慧中修出来的。你不修有你的净土吗?西方的莲花,“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黄色黄光”,这就是要你修光明观。这些光都是法上的光、禅定的光、智慧的光,你不修,你的莲花会发光吗?

修行要照佛经去修,
不懂佛法的人心不净,烦恼心中出不了莲花

再问一句:西方莲花什么做的?是不是我们这儿的莲花?不对吧,西方净土哪有泥巴?就算这儿的莲花开得像西方莲花那么大,你坐上去也压得稀巴烂。(众笑)莲花也是你修出来的,只有清净的心里才会生西方莲花,所以从前法师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心里,莲花也在你心里,莲花表清净,心不清净出不了莲花,你心越清净,莲花越大。所以你们懂佛法了,就得照佛经上去修。

诵经不打妄想,能随文入观更殊胜,
佛弟子学道教就破三归戒

再指导你们一下,凡是念诵,最要紧的是不能打妄想。打妄想就叫散乱,不打妄想就叫一心不乱,如果出现一个妄念,你就是二心。你们唸经就一心地唸,能培养你止住妄念的能力,包括你们唱念,也不能打妄想。要避免唸经唸熟了,一边唸,一边打妄想。有的人本事大,边打妄想边唸经,经还不会念错,因为他背熟了,一本经唸完,妄想打完。所以有人觉得奇怪,“我刚刚学这本经时,妄想很少,怎么唸熟了,妄想反而多起来了?”像这种情况可以换一本经唸,再熟再换一本。也不能打瞌睡。有人唸经时,点了油灯,唸着唸着打起了瞌睡,等到醒过来,油灯的油都烧光了,这个瞌睡多长啊!(众笑)而且打瞌睡的人,样子也挺不庄严的,头低下来倒也罢了,还歪着头,眼睛闭起来,口水都流这么长了。(众笑)所以要尽量努力避免昏沉与妄想。

如果你要水平提高,我再教你一个更好、更殊胜的用功办法,叫随文入观,你随着经文里的法义去作观想,那就更容易入定。不打妄想叫止,随文入观叫观,有止有观才是真正佛教的定。你合掌唸“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在面前把释迦牟尼佛观想起来。唸三归依“归依佛竟,永不归依天魔外道”,你心里要亮堂堂,凡是外道的东西,我一律不学不看。别的宗教,咱们可以互相尊重,但是不能学,你学了就是归依外道。第二句“归依法竟,永不归依外道典籍”,《老子道德经》、《太上老君感应篇》不能看、不能听、更不能讲,因为它不是佛教,否则你就破了三归戒,不算佛弟子了,这是经书上说的。
 
报四重恩(27)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带着一颗着急不安的心修行,
这条路子是错的

提要:
 ·心里明白也叫观,能诵禅合一,修行就快了
 ·修行要求精,妄念多的人要多修止
 ·带着一颗着急不安的心修行,这条路子是错的
 ·怕“来不及了”而去追求数字,使人恐惧、惊慌、着急,还能一心不乱吗?
 ·烦恼要放得下,妄念要止得住,才能达到“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执持
   名号一心不乱”

心里明白也叫观,能诵禅合一,修行就快了

心里明白也叫观,当然随文入观的时候要唸得慢,比如唸“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观想前面释迦佛,后面十方佛,佛前面三藏十二部,两边八大菩萨、十六尊者。那样子念诵,跟禅定就合起来了,这叫诵禅合一。你这么修进步就快了!如果你观不起来,你就略微想一想,所以叫观想。千万不能这么想,“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外面下不下雨啊?”(众笑)下雨跟释迦佛有什么关系?

修行要求精,妄念多的人要多修止

有人问,“我唸佛总打妄想,怎么办?”我教你一个方便,你唸“南无阿弥陀佛”,你唸一句容易打妄想,你把它两个字两个字念,你先念“南无”,念这两个字时你就努力做到不起妄念,两个字不起妄念比较容易。再念两个字不起妄念,再念两个字不起妄念,慢慢念熟,你念一句也不起妄念,这个方法很起作用。从前我高血压失眠,很苦恼,后来我想我到底是个修行人,临睡前不要打妄想吧!我稍微努力一下,马上困意来了。

从这里我发现我修止的力量不足,这跟我弘法也有关系。弘法的人一天到晚动脑筋,养成了动脑筋的习惯,不动脑筋的时候,过去动的脑筋也出来了。我就开始加强修止,很起作用。我现在修止的能力提高了,要止住妄念,就止住,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修行不要求多,要求精,要在你所修的行里起作用,不起作用都是空忙。

带着一颗着急不安的心修行,这条路子是错的

你们老年人一定要心安,才能一心不乱,着急心不安更糟糕。念佛法门是以一念止万念,你抓住一个念头,别的念头就起不来。但是心不安的人,念头特别多。昨天有一个老居士跟我说:“老师,我今年六十多了,怕是来不及了,我该怎么修啊?”我就问他:“你说你六十多来不及了,你有根据吗?这句话你可能是听来的吧?你总是想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你还能达到一心不乱吗?怪不得你心这么不安呢!”他回答我:“因为有人说,活到七十岁的人已经很少了。”我说:“就照你的话,你还有十年,怎么叫来不及?年轻人,今年二十四岁,你以为他来得及,偏偏二十五岁死了。那又怎么说?你假如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还可能活到八十五岁,如果你肯修阿弥陀佛的长寿法,还能增长你寿命十三年。法无定法啊,一切年龄都是假相,就看你浪不浪费时间。”不要带着一颗不安的心唸佛,这条路子是错的。

怕“来不及了”而去追求数字,
使人恐惧、惊慌、着急,还能一心不乱吗?

有的老太太,只唸四个字,问她为什么不唸六个字?“我年纪大了,来不及了,所以唸四个字。”(众笑)来不及的人心里很着急,认为唸四个字可以多唸一点,越多越好,心里着急就更不能安心了,有的晚上十一点还不睡,宁愿打瞌睡,因为还有五千没唸完。你高血压、中风了,还能唸吗?(众笑)怎么去追求数字呢?有位法师讲“唸佛追求数字,难道阿弥陀佛是开公司的,一定要你唸满这个数字才能往生?”有人到处宣扬“来不及了”,使人恐惧、惊慌、着急,唸佛要一心不乱啊,你这岂不是在扰乱人的心?从前祖师有句话:宁愿搅乱千江水,不要搅乱一个修行人的心。你使修行人的心处于着急紧张的状态,你罪过无量啊。

烦恼要放得下,妄念要止得住,才能达到
“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说得很好听:“只要十念就能往生。”那你又何必这么紧张,真是矛盾百出!所以还是照佛经上的话去用功,平时多学学法,多培培福,智慧福德因缘多准备一点。自己知道快到临命终时,就照《佛说阿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到那个时候,你就什么都放下,你花七天的功夫,专门持名号,一心不乱。因为你培了那么多福,听了那么多法,你的心在前几年里就应该安定下来了。为什么要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呢?因为预知时至,多少有点误差,比如你预知时至:我某一天要往生了,偏偏那一天没往生,而你只有一天一心不乱的功夫,第二天这个功夫没了,那怎么办?所以有两天功夫比较稳当,最好七天,如果这人超过七天还不走,可见他预知时至是自说自话,哪有拖延这么长的呢。所以平时要用功止住妄念,念念要心中有佛,把阿弥陀佛观起来,深印于心,要这么修。
 
报四重恩(28)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佛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
修行的根本,一切法门的基础

提要:
 ·佛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修行的根本,一切法门的基础
 ·佛教导散乱众生修数息观,今天的苦恼众生为什么不学不修呢?
 ·有人说“修禅定要着魔的”,他把释迦佛看成魔王波旬了
 ·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极乐世界就会现在你面前
 ·没有慧会走错路,学了愚会成瞎子
 ·要度众生,必须要断烦恼,否则不能称大乘,也称不上修行人

佛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是修行的根本,一切法门的基础

不管你们修什么法门,希望你们不要离开戒定慧,戒定慧是根本是基础。佛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如果你不修好戒定慧,贪瞋痴也息灭不了,烦恼都息灭不了,哪能息灭妄念呢?烦恼是粗的,妄念只是细的呀。

佛教导散乱众生修数息观,
今天的苦恼众生为什么不学不修呢?

你们居士受过五戒、菩萨戒的,先把五戒、菩萨戒弄清楚,要依戒来修,还要修禅定。有人说:“唸佛,戒定慧都在里边了。”如果你能做到这句话当然好,如果你做不到,你就苦恼了。你唸佛,如果真能不起妄念,你已经成功了,也用不着我再指导你了。如果你还在打妄念,我讲讲释迦佛的教导:你可以修数息观。数息观是释迦佛教给弟子专门止住妄念的禅定观法,佛说:散乱众生修数息观,今天的苦恼众生为什么不学不修呢?

有人说“修禅定要着魔的”,
他把释迦佛看成魔王波旬了

佛讲的这些话有人听不进去,因为他听到的话两样,“修禅定要着魔的”,那么释迦佛教禅定就是叫你入魔?你把释迦佛看成是魔王波旬,专教你修魔法?事实刚刚相反,修禅定是降魔的。释迦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用什么方法打退魔军?就是入的四无量心定,魔箭射过来都变莲花了。至于有些人佛法不学,禅定不懂,自己去打坐,弄出神经病,这是他的事情呀,又不是释迦佛教的禅定入魔。我教禅定十多年了,学生遍布全国,没有一个人出偏差。

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
极乐世界就会现在你面前

如果你再修光明观,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的十六观境,西方极乐世界就会现在你面前,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泥土石头,全是光明所成,七宝行树是光明,种种莲花也是光明。

没有慧会走错路,学了愚会成瞎子

戒定慧,慧就是眼睛,没有眼睛路都看不清楚,不走错路才怪呢。所以要求慧,怎么求啊?不要学愚,学了愚就不想听法了,一听法叫你求智慧,你就会怄气了,这是给大家略微讲讲戒定慧。

今天你们听了我的讲法,过去没听到的今天也听到了,过去不懂的也有点懂了,有的问题也用不着提了,因为老师讲法中已经解答了,这就是靠法靠智慧的作用。

要度众生,必须要断烦恼,
否则不能称大乘,也称不上修行人

稍微再延长一点时间好不好?(众鼓掌)你们千万不要怪我延长时间啊,因为我已经是长话短说了。再讲讲利他,我们大乘佛法,目的是要成佛。发愿要发得大,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不度众生能叫大乘吗?“烦恼无尽誓愿断”,你自己烦恼这么重,众生看见你害怕,你能帮众生断烦恼吗?另一方面你起了烦恼,众生会听你的话吗?众生不懂佛法,却都会看你表现,你笑嘻嘻,他就说你好,你态度不好,他就要跑。度众生要使众生欢喜呀。你到过我们那里,看我对学生老是批评训话,你也学了样去批评同学,那叫教条主义,不是辩证法,情况变了你也要变一变。你也要看到我对学生很慈悲啊,你只学一面就叫片面。而且那边是我的学生,骂不走也打不走,这儿是你同学,你说一句不客气的话,人家就要走,你度众生度得人家走掉了,不行的。
 
报四重恩(29)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不论是什么宗什么派,佛弟子是一家人,
千万不要把众生关在门外

提要:
 ·不论是什么宗什么派,佛弟子是一家人,千万不要把众生关在门外
 ·如今把众生关在门外的方法特别多,佛门的衰落就跟关门主义有关系
 ·“佛法难闻”应开门,而不是关门
 ·要修好欢喜心,要令众生欢喜,修好欢喜能登初地

不论是什么宗什么派,
佛弟子是一家人,千万不要把众生关在门外

咱们发菩提心,首先要使每个信佛的人都欢欢喜喜来听法,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你必须要尊重他,不管他是什么宗,都欢迎,因为佛弟子是一家人。居士林里各个宗派的居士都可以来,不能因为你修什么,就主张大家都修什么,那成了你个人的精舍了,假如你说,“你们不来也行,我就关起门来修。”那么关在里边的是什么?我,关在外面是什么?众生,你把众生关在门外叫发菩提心吗?修大乘法要广开法门,千万不能关门。

如今把众生关在门外的方法特别多,
佛门的衰落就跟关门主义有关系

现在关门的方法特别多,有人初进佛门在唸经,旁边人说话:“你不吃素,念了经罪过!”“啊,念经还有罪过,赶快别念了。”把经书合起来了。照我说,他吃不了素,可以慢慢来。既然吃荤背过失,就应该多唸经,弥补弥补过失。这样人人都会去唸经了。

从前我的女儿带了一个同学去拜佛,刚迈进寺院的门口,一个老太太说话,“你们姑娘真是罪过,穿了裙子来拜佛。”一听有罪过,连忙退回去走了。难道拜佛还有罪过啊?后来我女儿一直问我,我说,“穿裙子可以拜佛的。”她觉得爸爸总是靠不住,“爸爸,你再给我去问问师父吧。”那我只好去问清定上师,师父瞪大了眼睛说:“哪个说的?释迦佛也穿裙子的!”(众笑)从前有个大学老师来问我:我刚对佛法感兴趣,很喜欢唸经,听人说唸经不能唸错一个字,唸错一个字,抽筋剥皮!我吓坏了,赶快不唸了,我不能保证不唸错一个字啊。”不懂佛法不要乱说话,吓得人家不敢进佛门,都跑到教堂去了,把有善根的众生推出去了。佛门这样衰落就跟关门主义有关系。

“佛法难闻”应开门,而不是关门

有个居士在佛学院门口求:“师父,能不能让我也进去听听法?”这个出家人一边关门一边说:“佛法难闻喽!”“砰”门关上了,(众笑)我们居士真可怜哪,多少年都听不到一句佛法,佛法难道是出家人私有财产啊?这些罪过,都是因为这些人不懂佛法,没有智慧的缘故。大乘法门是修菩萨法的,要开门,要欢迎大家来。我今天早晨还听到,有的居士,还有一位出家人,很想来听法,我马上叫人打电话欢迎他来。

要修好欢喜心,要令众生欢喜,
修好欢喜能登初地

要修好欢喜心,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初地又叫欢喜地,修菩萨法第一步你就要修欢欢喜喜。先从自己做起,你本人就要欢喜,你要人家笑,自己先得笑啊!你要人家赞叹你,你首先要赞叹别人!你希望人家支持你,拥护你,你首先要支持人家、帮助人家呀!
 
 
 
报四重恩(30)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7
 
我们要加强民主,
有民主就符合佛陀的平等精神

提要:
 ·有佛教靠我的气魄,你就要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希望别人指出缺点,弥补自己的漏洞,这样障碍容易消除
 ·能力强的人脾气坏,脾气好的人能力差,这样弘法事业上的矛盾就多了
 ·菩提心最殊胜,也是往生净土的一个基本条件
 ·居士林不要分宗派,要让每个宗派的人都欢喜
 ·希望来听法的居士一天天多起来,我们的高兴欢喜要建立在广大居士学法的基础上
 ·我们要加强民主,有民主就符合佛陀的平等精神

有佛教靠我的气魄,你就要做到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你们将来都要树立法幢,挑重担,广度众生,从前咱们唱过一支歌:《佛教靠我》,佛弟子就要有这样的气魄!既然靠你,你要做得好一点,三归依里有“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你无论是一个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把大众统理得没有障碍。你说:“我水平有限。”那你请人家帮助你啊,也许你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别人看到了呢?

希望别人指出缺点,弥补自己的漏洞,
这样障碍容易消除

讲一件我的事情。我召集这些学生领导来开会,使我最生气的就是,从头到底,这些领导都不说话,光是听我说。那我叫你们开会,起什么作用啊?你们不提意见,我咋知道我哪儿做错了。想得好,只要傅老师一说话,我就照着做,准没错,那叫盲目崇拜。傅老师还没有成佛啦,哪会没有错啊?所以我就规定以后来开会,必须完成一个任务:找我的漏洞。如果你在弘法利生的事业上有这个精神,你的障碍很容易消除,漏洞也很容易弥补。

能力强的人脾气坏,脾气好的人能力差,
这样弘法事业上的矛盾就多了

你们应该先把初地菩萨法修起来,多修修欢喜心。别人向你提意见,你应该欢迎。不接受意见的人最苦恼,一是没办法改正缺点,一直矛盾下去;还有一个,不接受意见的人肯定肚子里生气,天天生气又何苦呢?还不如欢欢喜喜的接受意见改正错误。我来之前特地开导一个同学,她心地很好,能力很强,可是脾气大,把人家搞得很苦。我这几年有一个体会:能力强的人脾气坏,脾气好的人差不多都没有能力。你说我这个老师苦不苦?能力强的人,样样要照他的意思做,本身就是傲慢,烦恼很多啊。她说“老师,你讲的话我全懂,我想得也蛮好的,就是到时候做不到!他们不照我的意思做,我就冒火。”我说:教你一个办法,假如别人意见跟你不同,第一步,你必须做到听他讲完。你可以心里不同意,但嘴里不要说出来。第二步,你把他的话想一想,思维他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行不通,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判断。第三步,你好好地跟他解说,你这个意见挺好,可是眼前有困难,只能慢慢来。或者你表态:你这个意见不好,不能采用。这要放在第三步。而且你还要跟他详细说明白,不好在哪里。你们假如也能够这么做,矛盾就会减少。

菩提心最殊胜,也是往生净土的一个基本条件

弘法事业是非常神圣、非常了不起的事业。弘法是弘扬佛陀正法,现在末法时代,邪法传千里,正法很难弘扬出去,所以今天有人能够弘扬正法,这是了不起的事。度众生全靠一颗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最殊胜,有了这颗心你能广大地度众生。在度众生上允许你贪,贪度众生不叫贪心,叫广大菩提心。假如你度五十个人还不满足,问你究竟要度多少?“所有众生我一个人度!”你们敢说吗?地藏菩萨就是这个精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叫大愿地藏菩萨。假如你们有这样广大的心量,就能跟阿弥陀佛相应。阿弥陀佛心胸无量,所以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而且发菩提心,本身就是往生净土的一个基本条件。

居士林不要分宗派,要让每个宗派的人都欢喜

你们居士林要对每个众生欢喜,即使他有缺点,要态度友好地给他提醒一下,要欢迎每个众生到居士林来,不要分任何宗派,不要分任何法门,因为佛弟子是一家人。还要照顾好他们。比如有一批居士喜欢唸佛,居士林要安排一个时间专门唸佛,有的居士喜欢唸经,就规定一个时间专门唸经。千万不要把人推出去。你认为他不对,也许你自己佛法没有学好,是你不对呢?

希望来听法的居士一天天多起来,
我们的高兴欢喜要建立在广大居士学法的基础上

你们东营的佛教由于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形势非常好,希望你们好好地弘扬正法广度众生,快快地发展起来,希望你们居士林里的佛弟子,一天比一天多。我今天就挺高兴的,因为坐得满满的,这就叫圆满,我一看见满满的就高兴。如果人少下去,我在这里就“如少水鱼”,好像少水里的一条鱼,“斯有何乐?”还有什么快乐啊?水一天比一天少,这条鱼不要枯死吗?所以我们的欢喜、高兴要建立在广大居士学法的基础上。

我们要加强民主,
有民主就符合佛陀的平等精神

我是毛泽东思想,特别讲究民主集中,民主在前面,集中在后面,先要民主,再根据大家意见来归纳,决定怎么办。如果没有民主,你的集中是专制,有民主就符合佛陀的平等精神。

今天讲到这儿。(众鼓掌) 全文完 (回向)
 

[转载自-佛教菩提心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