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日期:2025/7/14 1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句话在佛门已很流行,学佛的人大多听过,但其内涵意义,尤其初发心学佛的人,恐怕还不很明白,我现在试来解说一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人身,看来得人身应该是很容易的,为什 说难得呢?其实不是专指这一生的人身,是说我们的生命,多生以来轮回生死,已经过很多生很多世的生死了,其中不一定每一生都是做人的,有时做牛做马,做鬼做神,所谓「入马腹,出驴胎,昨向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生天下狱,那一道都经历过,要保持这个人身,即每一世都生在人间,是很不容易的。佛在经里曾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似掌中土」,就可证明人身之难得。因得人身的条件,必须要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五戒即是不杀生而有仁慈,不偷盗而有正义,不邪YIN而有礼貌,不妄语而有信用,不饮酒而有理智。在五戒中最低限度要能保持一戒,才能保得人身,而不保六根具足;如果做恶多端,连一戒亦不能受持,那 就会失去人身,去「入马腹,出驴胎」了。所以五戒正范云:「全五戒则人相具足,满十善则天报Z?;反斯二种,则三途出没,万苦交加。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寿天高卑,由戒多少」。这就说明了受持五戒至一二戒,可保人身;若加修十善,则天报Z?,即可生天享受福乐。十善,即 是身不杀、不盗、不YIN;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瞠、不痴。修得十善,不但在人间富贵,就是天上最快乐的福报,亦常常跟随著 你,随时有得享受。     
    再讲到「佛法难闻」,这与修行五戒,保持人身,极有关联性,因不闻佛 法,就不知五戒十善是什 ,也不知受持五戒十善的价值和好处,反过来就是 造五逆十恶,你想保持人身不失,那就难之又难了!     
    但是佛法常常都可听到,为何说难闻呢?这因为凡夫众生,共有天人、人类、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生到人类中,才有机会听经闻法,若生 到天上,天堂太快乐,贪著快乐,就很少有机会听经,自己亦不要再修行了。生到阿修罗,瞠恨心很强,什 好事功德都被瞠火烧光,还谈得到学佛修 行吗?生到地狱中的众生,刀山剑树,受苦无间;饿鬼饥渴交迫,叫苦连天;畜生愚痴昏迷,失去理性,都无闻法的机会了,那里还知道什 叫做修行,所 以说「佛法难闻」。故唐代裴休承相序圆觉经说:「生灵之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 狨之悲,修罗多瞠,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 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这亦是说唯人类正好修行,能明邪正,辨是非,因其智慧、记忆、梵行,均较他道为胜,若不修行,徒失人身,可憾矣!     
    佛经且说,学佛闻法,有八种灾难,常来阻碍。八种灾难除上面说的三恶道的三难外,尚有第四「佛前佛後难」:若你业障深重,出生在佛前或佛後, 碰不到佛,如何有法可闻?第五「北俱卢洲难」:北俱卢洲是人间的天堂福地,衣食自在,生活快乐,有佛法也不要听了。韦驮菩萨去护法,也遭到他们的 拒绝,故成了「三洲感应」。第六「长寿天难」?一般外道修行,最高目的是要生到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四千劫,他们错认这是涅槃,自己已证到究竟涅 盘,所以不出定,永远也遇不到佛法了。第七「世智辩聪难」:就是世间有大学问的科哲宗教学者,他们各怀成见,都以为自己的花香,他人的盐不咸,所 以佛法虽好,对他不起作用,他的聪明智辩,恰恰成了他信佛的障难。第八「盲聋 哑难」:如果有人生下来就眼盲、耳聋、声哑,六根不全,虽有佛像、 佛经他不能看,有讲经说法他不能听,有佛他不能念,对佛法失了作用,成了他们无缘信佛的障难。    
    因此,要保持人身,才能听闻正法。现在我们既得人身,又能得闻佛法,且能出家学道,都是宿根深厚,才能如此;所以大家应要发大心,修大行,克 勤克俭,慎始慎终。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想何生度此身?」阿弥陀佛,各位新戒,勉之勉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竺摩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竺摩法师)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快乐的追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