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唐仲容居士: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


   日期:2025/7/18 1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

无分别理是诸法的实相,悟入无分别理、证得诸法实相就得有无分别智

唐仲容居士著

1、悟入无分别理要从三方面着手:①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其相虽有,然如梦幻,了无实我法性,故密意说言“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故,真智现观,不见一法,唯二空相恒常现前,是为悟入诸法空相。②观一切都是变化无常,无常故,都无定法可得;无定法可得故,就不能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由是名言不可施设,而得于法善巧,是为悟入诸法离言自性。③如认为它是个什么,就意味着一定不是“是”以外的什么;如认为它不是个什么,就一定意味着是“不是”以外的什么,是则皆属两边戏论。例如:是上,就一定不是下;不是有,就一定是无。事实则不尔。如上下、内外、大小等皆非定法,故非实有上下、内外、大小等;若不是有为,就一定是无为,反之亦尔,则与现量相违。上下、内外、大小、有无等,非实法故,客观实相远离两边分别。于一切法远离两边分别,就能悟入一切诸法不可分别之真实理际。大乘讲唯相无法。比如凳子这一法,你把上面的木板拆开,把四个木腿拆开,就没有一个“凳子”可得。有的只是木板、木腿这些东西。除开了木板、木腿和合相而外,根本没有“凳子”可得,故说唯相无法。一切法都只有相,而无实体。

2、无分别智的种类中,加行无分别智三种:①因缘生,指必须要有如来种性为“因缘”,才能生起无分别智。②引发生,指要待有宿世所习的善根“引发”为因,才能有无分别智的生起。③数习生,指要由现在生士用力的反复熏习、随顺抉择为因,闻思修紧密结合,才能生起无分别智。

3、根本无分别智三种:①喜足无分别,“喜足”指异生地闻思参悟已十分充足,已达到了闻思觉慧的顶点,由闻思喜足故,不再闻思,名无分别。②无颠倒无分别,“无颠倒”指声闻等远离“执无常为常”、“执苦为乐”、“执无我为我”、“执染为净”的四倒,而得四无倒智,已离颠倒分别。③无戏论无分别,“无戏论”指菩萨于一切法远离戏论言说,根本智所证真如,非言说所能宣示,亦非世智所能了知,远离戏论、超越世智境的现观亲证,名无分别。

4、后得无分别智五种:①通达思择,“通达”指通达位已往,由得根本智的引发,后得智的思维通达,已能缘事见相,已知道一切诸法唯相无法;无一法故,即于相上通达一切诸法不可言说。非如通达位以前,多缘名言境界,及虽亦缘事,而不见相,唯取意言。能见相故,即于相上了知一切诸法不可言说,得通达名。②随念思择,“随念”指得通达思择已,后得智随念思维:我已证得无分别理、我已得根本智。③安立思择,指善巧施设言说,无倒显示法相,为摄化有情,广为种种宣说。④和合思择。“和合”,讲法时上契诸佛之心,中契绝对真理,下契众生根机,及总缘智、观一切法的共相。⑤如意思择。“如意”指神通自在,确切的说,佛法中名“神境智通”,随所思维忍解,能令四大互转,或令石成金等,一切如意,自在随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