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87


   日期:2011/4/7 21: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文:妄逐(161)朋党(162)
译文;有的人拉帮结派,形成势力,进行非法活动。
分析
朋党之争自古有之,现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以地区划分,有的以同学、战友、知青来划分。有的当官者以对自己亲疏来划分,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居下位者,以人身依附为代价,追逐手把持权力者,借此沽名射利,对上献媚,对下欺凌。有的官高位重,对自己线上的人百般护佑,即使犯罪,有他袒护也无法查处。生活中,人们也乐得趋炎附势,非法事干得多了,就想找一个保护伞,我为你送钱,做事情,你保护我不受查处,平安无事。彼此互惠互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此,每当有官员被查处的时候,定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大批官员、司机、秘书和老板等。现实中,如同一辄的例子,一而再地出现,追逐朋党者不能不戒除,牵连进去,不知何时就会出现无妄之灾。
事例一
朋党之争在文化大革命中最为明显,当年在黑龙江省的农村,当时农村的建制不叫村,叫大队。某大队十几个农民成立了红旗造反团,接着另十几个农民成立红旗尖刀造反团,于是造反团纷纷成立,共成立了八个。他们成立造反团后先革“走资派”的命。所谓“走资派”就是当时的领导干部。农村也就是大队长,或者支部书记,小队长等人。于是支部书记、大队长靠边站了,他们要天天挨批斗。这时另一些造反团认为支部书记是革命的,所以保护他。后来,那些人又被打成保皇派,也拉出来批斗。今天这股势力强,就在台上,明天另一股势力强,又把那一股势力打下去,真是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当时全国都这样,乱成一团。
事例二
东北某市的组织部长来自外市,为了强化自己的势力,组建个人势力范围,他开始卖官,看单位权力大小定价,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不等,最高的三百万元。此风一出,就有贪图官位者上门送钱,甚至还有个民营老板花钱买了副县实职,到某县去当副县长,组织部长把这一举动叫做招贤。几年间,他在干部任用上说一不二,不给钱者,再有能力也不会使用。同时,他花钱为自己铺路,顺利当上市委副书记。两年后赶上换届,他到处活动想提为正市级,结果经济案发,引出他卖官的事情来被捕入狱。全市有130名干部买官,全都受到牵连,他本人被判长刑,其他买官者全都前程暗淡,有的被追究法律责任。
再析
社会上的黑恶势力也可以算是妄逐朋党的另一种形式,他们倚强欺弱,或欺行霸市,或强抢民财,或左右官司,当他们的恶行累积多了的时候,定会败露,在人间受到法律的审判。在这种时候,被牵进去的打手等小喽罗往往会送上一命,有时会有数十人被判刑,在现实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事例三
湖南涟源市人民法院某年3月26日对涟源“4·2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专案中刘新景等11人黑恶势力案、刘鹰等11人黑恶势力案、黄卫华等24人黑恶势力案3个团伙犯罪案件共46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宣判。
“4·20”专案中,刘新杰、颜志兵为首的90多人团伙,涉案犯罪事实140余起。去年6月2日娄底市人民检察院已经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贩卖毒品、聚众YIN乱等15项罪名提起公诉。
“4·20”专案目前已被分成6个案件,此次宣判的3案系涟源“4·2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专案中的一部分,经过法庭审理,法院认为这3个子案因为组织不严密,纪律松弛,没有一定经济实力。他们没有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犯罪组织,实施犯罪不是以什么组织名义,而是临时结伙,犯罪所得财物基本上是私分或瓜分,没有进行经济积累。这些团伙犯罪有相当的危险性,没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参与和保护,其势力谈不上与国家公权力相抗衡,不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典型的社会黑恶势力刑事案件。被告人刘新景等11人黑恶势力团伙犯有绑架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盗窃罪、非法买卖持有枪支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9项。涟源市人民法院以上述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刘新景有期徒刑13年6个月。被告人黄卫华等24人黑恶势力团伙犯有寻衅滋事罪、抢劫罪、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窝藏罪、敲诈勒索罪等7项。涟源市人民法院以上述罪依法判处被告人黄卫华刑期5年6个月。被告人刘鹰等11人黑恶势力团伙犯有抢劫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3项。涟源市人民法院以上述罪依次判处被告人刘鹰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
正文: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译文:有的人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却违背父母的教诲。
分析
“枕头风”硬,这是现代人形容怕老婆,听老婆话的男人的专用语。不应否认,社会上我们有许多女人是贤内助。她们在现代社会中与男人一样受到文化和道德教育,她们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宽容大度。为了家庭和谐,付出青春和体力,为了支撑家庭做出了牺牲,对她们的善言善行和正确的建议和行为,丈夫也应当听从。有的女人面对贪污公款,包养女人的丈夫,百般劝解,愿他迷途知返。有的女有在丈夫重病在身的时候,挑起养家侍候病的两个重担。女人中不乏贤达之人,善良之人。
事例一
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高城子村有一户姓孙的人家,七口人四辈,他们一家十分和睦,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他们七口人是五个姓氏,原来他们是重组的家庭。13年前,孙庆军的前妻因病去世了,没了媳妇,奶奶吃不下饭,父母唉声叹气,4岁的儿了整天无精打彩。孙庆军白天去田里干活,晚上要安慰孩子,照顾老人,加上给妻子治病借了不少外债,他的日子真不知怎么过。这时有人给他介绍了打工的宋晓玲,宋晓玲也是苦命人,婚后生有一女,因为感情不和夫妻离异,女儿被男方留下,他只身一人来到葫芦岛打工。经过了解,他们组成了家庭。家中有了媳妇,也有了生气,宋晓玲不但孝顺奶奶、公婆,包揽了一大家人的家务,还抽出空来帮丈夫种地。孙庆军的儿子开始成天跟奶奶在一起,一次孩子病了,宋晓玲背他看病,给他做喜欢吃的饭菜,慢慢地孩子把她当成了亲生母亲。宋晓玲的慈善感动了全家人,长辈人也把宋晓玲当做自己的亲女儿,亲孙女看待。1998年的一天,一个老乡告诉宋晓玲,她以前的婆婆带着她的女儿来找她了。宋晓玲听说后找到女儿的住处,母女见面抱头痛哭。女儿告诉她,家乡发大水,粮食和箱柜等物都冲走了。爷爷和爸爸都因病相继去世,奶奶年迈,借了几块钱做路费,带她来投奔母亲。这时,宋晓玲犯难了,当初结婚时自己跟孙庆军说女儿归了前夫,没有累赘。现在女儿无处投奔,来到自己这里,这一家人能不能接受呢?宋晓玲回到家象病了一样无精打彩,丈夫问她有什么事,她张了张嘴,又无法说出。丈夫知道她有事,就一问再问,终于宋晓玲说出女儿的事情。孙庆军埋怨她说,你能把我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我就不能把你女儿当成自己女儿吗?公婆知道了也催她快把孩子接来,他们不等宋晓玲动身,就自己去把孩子领了回来。从此,这一家七口人就生活在一起。两个孩子一会就熟悉了,他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相处的十分融洽。在学校没有人知道女儿小雨不是孙家人。孙庆军买了一套烫房子的设备,有父亲当帮手,生意很兴旺。宋晓玲种地,她还搞起了三亩葡萄园,每年都收入可观,92岁的奶奶天天脸上挂着笑,她说自己还要多活几年。
事例二
做家务、照顾公公这两件事已经成为刘波这半年来生活的全部。6年前,婆婆去世后,她就承担起照顾公公的任务,去年公公卧床不起,她开始专职护理,她的公公是她丈夫的继父!有这样的儿媳真难得。邻居李英感慨地说。当年49岁的刘波在2002年下岗,丈夫每个月只有工资800元,一家人要靠这些钱生活,刘波可以把公公推给其他兄妹,自己出去打工。但刘波说,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是我父亲的继父,可是我的母亲对爷爷非常好,一直把他养老送终,翁媳没有红过脸。自己只是学习母亲孝敬老人。2000年,刘波的婆婆去世了,那时85岁的公公时常一个人流泪,他担心小两口不养自己,把自己推出去。这种情绪被刘波猜到后,心中非常不好受,她对公公说,婆婆走了,还有我们,我只要能吃干饭,不给你喝粥,父亲放心好了。2005年,90多岁的公公因为脑血栓住进了医院,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刘波在公公病重时,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觉。一天,公公见她睡着了,不忍心叫他,自己起床上卫生间。刘波听到动静马上起来,她哭着跟公公说,你行动不便,摔着怎么办,以后不要这样。刘波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推翻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论断,她几年如一日地侍候老人,记者去采访,老人红着眼睛对记者说,她给了我6年生命!
事例三
钟桂云,1966年出生在建昌县素珠营子乡。不幸的是她一出生就患上了小儿麻痹,到了会走路的年龄,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见女儿这样,父母流泪跟她说,咱们身残志不能残,你比别人还强很多,要为社会干点啥。钟桂云没有条件读书,她就努力学会了正常女人会做的家务,只是她用的时间和体力都是正常人的几倍。1986年,钟桂云与邻乡的青年张华喜结良缘。张华的母亲是聋哑人,父亲有高血压,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过门后,钟桂云就拿起了全家的家务,她用一只手拄着右腿,另一只手不停地干着活,这让丈夫十分心痛。他们的孩子出世了,这给钟桂云带来更多的生活压力,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邻居对她说,过得去就行了,你干得也太吃力了,没有人说你不好。钟桂云说人都有那一天,公公婆婆也是自己的父母,我们做晚辈的就是要照顾她他们。就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钟桂云身体残疾,心灵却没有残疾,公婆都活到了86岁,每次吃饭都要钟桂云喂他们,钟桂云也总是把好吃的留给老人和孩子,而自己只吃简单的饭菜。每天看着年龄已经不小的儿媳吃力地侍候自己,公婆心疼不已。他们时常感动地对别人说,我们的儿媳没说的,天下难找。村民们说,钟桂云用孝心延续了公婆的生命,没有她的侍候,他们恐怕早就不在世了。
再析
当然也有一些“贪内助”。马德卖官,是因为马德养了女人,他的妻子田雅芝心中不平衡,于是牵线搭桥,丈夫安排官职,她收钱。马向东走向断头台,是因为他的妻子“爱”他。他妻子认为,男人不色就是赌,于是引诱马向东去赌博。马向东果然不养女人,专心用公款赌博,最后赌上了生命。这两个人的父母,从小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人民做好事,他们却听妻子的话,走上了绝路。
事例四
1997年时任黑龙江交警总队车管处副处长的韩健酒后回到家,见儿子一个人可怜地缩在沙发上,晚上九点多了还没有吃饭,就给妻子打电话。妻子是交通厅财务处处长,回来后说,咱们不是早就说好了,谁对家庭贡献小,谁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家里吗?你的收入没有我高,应该你照顾儿子才对呀!韩健一年收入十万元左右,但妻子一年就是二十多万,他只好做家务。为了当家,韩健花钱跟领导搞好关系,一年后,他当上了车管处处长,收入赶上了妻子。
1999年,某市公安局领导李某到省里找韩健办事,花七千多元请他吃饭,饭后又花几千元请他洗牛奶浴,还请他玩高尔夫球,这让他有了自卑感。想到对方是一方“地主”,级别跟自己差不多,却如此不同,他就想去当一方“地主”。经过多次活动,没有效果。这时刚刚升任省委副书记韩桂芝来找他们办事,他们办完事后,不但没有收礼,还带上了二万美元的厚礼去感谢韩桂芝。他们跟韩桂芝汇报事情经过后,见她很满意,就以韩健姓韩为由认了她做干妈。从此,他们每逢年节必去拜访,每次都送钱送物。时间一长,韩桂芝有些不过意,问他们有什么事要办,他们才说出来要让韩健下去锻炼锻炼。这对韩桂芝来说小事一件,一个电话,韩健就到黑龙江牡丹江市任公安局长了。
当局长跟在省里就是不一样,韩健开始受贿、贪污。见丈夫的收入超过了自己,卢晓萍也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她感到在这个岗位上实在没有太多钱可以捞,就通过干妈的运作,到海事局当党委书记,她每年都可以弄个上百万元。这样他们夫妻双双“比翼齐贪”,家中存款数额像发高烧一样往上蹿,很快就达到了八位数。就这样他们比赛着贪污受贿,看谁的收入多。2004年就在他们想进一步提拔升官的时候,韩健被“双规”了,不久,卢晓萍也被“双规”。据检察机关查证,他们的共同财产,除合法收入及非法支出外,合计人民币2150万元,远远超过正常收入,不能说明其来源。另有人民币434万余元系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款,也属非法所得。最后夫妻双双判刑。卢晓萍因为有立功表现,判刑八年,韩健判无期徒刑。
再析
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不孝的内助”。他们刚成家立业,就忘了年老体衰的父母,只想自己享受,于是有啃老的事情发生。有的人离间骨肉,后母虐待前方子女,有的人嫌父母文化低,观念落后,没有收入,嫌弃老人,不养老人,种种恶行,是为大不孝的行为。有的女人甚至为了钱财逼着丈夫铤而走险,好好的家庭家破人亡。
事例五
198年,26岁的吴道接父亲的班从山东来到哈尔滨,成为副食品公司的一名工人。两年后他成了家,并且很快有了女儿吴敏。吴道每月工资30多元,住在公司狭小潮湿的筒子楼里,妻子赵湘萍不断抱怨丈夫无能,后来索性带着女儿住回了娘家,1994年两人离婚。吴道去看女儿,被赵数落一番,并将他送的水果扔出来。1995年吴道经人介绍跟李涛结婚,为了生活,他们开了一个小超市,每天最少开16个小时,两年后儿子出生,为了多赚钱,他们开始蒸包子,做熟食,看着收入越来越多,他的心中也有了安慰。因为生意不断扩大,吴道花20万元买了门市,把家和店都搬了进去,到2003年他发现自己除了买了两处楼房外,还有40万元的存款。然而,2004年赵湘萍突然找来,要求前夫增加女儿的抚养费,从50元增加到200元。吴道被前妻伤过心,他只能偷偷地看女儿,和女儿没有任何沟通交流。一次,女儿过生日,他去看女儿,女儿竟然称他为叔叔。他告诉女儿自己是爸爸。女儿竟然说,不对,妈妈说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生病死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看过女儿。现在面对前妻提出的要求,他的妻子李涛说,现在读初中,将来读大学,会没完没了,你不能答应那个女人。于是吴道不同意。赵湘萍将吴道告上了法庭,吴道与李涛商量,把家产全都写在李涛名下,然后假离婚,这样吴道就成了穷光蛋。2004年法院判决下来,支持赵的诉讼请求。赵找到吴道,吴道说我已经离婚,家产都给了李涛,我现在没有钱,只能一个月给你50元。赵与他吵了起来。每次赵走后,李涛还要跟他吵架。他看到报上有假离婚最后弄假成真的事实,看看李涛对自己没有以前体贴,想想害怕,他想先解决赵来闹的事情,然后快点复婚。等赵再来要钱时,他给了赵400元钱,说这是两个月的生活费,以后我会按月给,你不要来闹了,也不要对李涛说。不久,就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李涛,李涛又与他吵了起来。2006年2月,因为血栓行动不便,李涛的母亲来到他们家,想到李涛的三个哥哥不尽义务,吴道说了几句,本来心就不顺的李涛就大骂他,并说我们已经离婚了,你给我走,把吴道赶了出去。吴道到店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李涛来了又赶他走,说这个店也是自己的,吴道只好到一个小旅店住了一宿。第二天,吴道回家说,我们以后别吵了,找时间把复婚手续办了吧。让吴道没有想到的是,李涛态度坚决地说,你在那个女人那里享受完了,还想和我复婚,一点门都没有,你给我走!两个人互相叫骂。争执中李涛打110叫来警察,拿出离婚证书,声称吴道骚扰,要求警察将他强行带走。民警做了笔录后,对吴道提出警告,要求他立即离开。吴道有口难辩,只得黯然离开,他漫无边际地在大街上走,看到别人家家喜庆,心里万分凄凉,觉得自己被骗了,到头来净身出户。他想杀死李涛,想到儿子没有母亲,无人照顾。想自杀,妻子会再嫁,继父对儿子肯定不好。最后,他作出了伤天害理的决定,自己和儿子一起死。当晚17时,他回到家,叫儿子打开门,儿子还劝他不要着急,等妈妈不生气了就能回家了。吴道说抱儿子看烟花,把儿子从阳台摔了下去。儿子死后引起邻居的注意,看到吴道要跳楼,都劝他不要跳。这时吴道生起了求生欲望,跳进六楼的阳台,被公安人员抓获。事后李涛哭着后悔说,每个月200元并不多,也不是给不起,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现在丈夫和儿子一起死了,自己留钱干什么!
事例六
2004年1月16日早晨7时许,深圳宝安区龙华街道办金碧世家小区突发惨剧:5栋一女子和其两个儿子先后从五楼坠下,妇女不幸身亡。此离奇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称目击者的居民称,事发时,看到该女子先把一个小孩抛下,而后抱着另一个小孩纵身跳下。警方随后在其家中发现一份遗书,且屋内煤气已全部打开。
死者是陈某,她的丈夫是魏某。魏某是富士康集团的员工,陈某无业在家带两个儿子。因魏某多次向陈某提出离婚要求,陈某因爱生恨有了报复之心,决定雇佣杀手刺瞎丈夫一只眼睛。陈某出资8000元,彭某、朱某等人答应“教训”魏某。2003年11月14日零时许,陈某将住宅楼大门密码告诉杀手,并将杀手带入家中隐藏在一间房中,陈某为制造抢劫假象,要求杀手“教训”丈夫后再刺伤她自己。11月14日凌晨1时许,魏某熟睡后,杀手将魏某刺成重伤,并抢走了魏某身上的1000元现金。
案发后,魏某伤重被送往医院抢救。龙城派出所迅速到场调查,但是,民警发现案件离奇,魏某家中门窗没有撬动痕迹,家中也未被翻动,周围居民亦未听到动静。但是,魏某的妻子陈某反映门是其锁的,伤害丈夫的歹徒抢走1000元现金,未损失其他财物。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魏某和陈某夫妻关系紧张,多次争吵,魏曾提出离婚,但陈某不同意,为此,民警认为此案雇凶伤害可能性较大,遂将陈某列为重要嫌疑对象。被警方调查,陈某感到不安,她打开煤气自杀未果,便将两个孩子推下楼,自己跳楼自杀。2004年1月,龙城派出所行动二组根椐事前的准确摸查,在南山区一出租屋内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彭某(男,33岁,四川福安人)、朱某(男,23岁,江苏泰兴人) 等3人。经审查,两杀手交待了陈某出资雇他们伤人的事实。
事例七
据媒体报道:其实做乞丐也是无奈,我认为有的乞丐是这样的。近日一个有父亲,有母亲却做了7年乞丐的青年进入我的视野。
    他已经22岁了。却在某市场附近大街上,背着书包,穿着学生服,在那里用粉笔写着自己的“悲惨的经历,”以失学少年的身份在乞讨。
    他的粉笔字写得工整美观,周围有着很多人在观看,都赞叹这孩子能写有手好字。一位女士说,我在岛里曾见过这孩子,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似曾在哪里见过这个孩子在乞讨。
    经过人们再三盘问,孩子收起东西走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说了实话。他说,他根本不是学生,已经22岁了,只是个子长得小,所以看起来还像个学生。他向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叫李遗(化名),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另娶,他一直跟奶奶生活。12岁时被父亲接到城里读书,父亲和继母又有了一儿一女。从一开始,继母就对他百般不好,甚至父亲给他的买上学用品的钱,也被搜走。在继母的威严下父亲不敢再给他钱,他只好自己捡废品卖,赚一些钱上学。一次他终于自己积攒到20多元钱,没有舍得花,藏在鞋子里,但是还是被继母发现了,以他没有必要拿这么多钱为理由,把钱搜走了。于是几次三番地出现这种情况,他把钱藏到哪里,都能被继母发现,最终他因为没有钱不能再读书,继母就让他辍学了。头两年,他在家帮家里干点活,这时奶奶年纪大了,也来到父亲家,他看不惯继母对奶奶不好,时常发表意见。于是父亲、继母经常打他,用榔头、用拖布把打。他实在呆不下去了,他认为这里不是他的家,最后只好离开这里,过上了乞丐生活。他说,现在也很想出去打工,但是自己的身份证丢失了,户口本在家里,回去拿户口办身份证父亲不给。没有身份证,因为自己长得个子小,人们以为我是童工,不要我,也打不了工。
    李遗已经过了7年流浪的生活,他的父亲、母亲没有一个找过他,他只能冒充贫困山区学生,用人们的同情心要点钱。黑天就找一个避风雨之处栖身,不论是楼道还是破棚子,只要能住就行,有时他还到外地住一段时间。他说他不想这样生活下去,自己大了,也想做点小买卖,或者干点什么,不想这样生活一辈子。现在他想得到社会的帮助,不再流浪。第一件事,他想让父亲给他户口本,好办一个身份证,然后出去打工挣钱,自己好活得尊严一点。
    我思索着李遗的话,思考着李遗的现象,象他这样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多少?我一时没有办法说清楚,有的是做有父、有母的乞丐,有的人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认为做为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给了孩子生命,就应当给他们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不要只为了自己“合适”,而把孩子推向社会。同时,做为社会应当谴责这种行为,是否应当有一个组织管一管这些没有人管的,有父、有母的乞丐,让他们的父母负起教育和养育子女的责任,不要等新闻媒体曝光了再管。要有一个长久的机制,有一个能够自觉做为的组织机构。
    现在市级新闻媒体已经将李遗的事情曝光,希望李遗的问题能够解决,李遗能有一个新的生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