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妙祥法师关于出家问题的问答


   日期:2008/9/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题:

认识一个人,他已发心出家,来到寺院,由于家人朋友劝说而又回到家。为不给家人造成果报,他想是自己业障深重,尘缘未了,但是他未曾忘记自己发的愿力。出不了家前,他愿意作一个真正的护法居士。问师父 他这种做法 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果报吗?

回答:

阻拦出家造成的果报已经形成,如果一天不出家,他们的果报会增加一天。


问题 :

现在这个时候,在家出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师父:

这个在家和出家,他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在家从修行来讲,修行是平等的,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这个权利是平等的,但证果就不同了。

在家最高的修持,能达到三果阿罗汉,出家可以达到四果阿罗汉,彻底地了脱生死。从往生来讲,我们也看出来,上品上生都是出家人,没有在家人。更主要的我们知道,十方如来都是出家相,没有在家人。佛法就是一大因缘来教化我们众生,离苦得乐,首先就从在家开始,就从在家让我们远离火宅。佛把家比做火宅,有了家,就有了生死,所以说家是火宅,是生死的魔窟,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认识到。

有的人说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是一样的。在家修行,你有出离心,有菩提心,那可以。这么说,我们从事实来讲,几乎很少,千百亿人里,很少找出一个半个来,除非再来人,很难找出来。所以说,从我们根基来讲,佛设一大方便就是让我们出家,来了脱生死,这是最主要的主流,当然,我们有今生不能出家的因缘的时候,我们也得努力在家修行。在家修行不等于叫你在家,是在家的一种条件,要发出离心,要发出家心,要发菩提心,这才能修行。如果你没有出离心,你就往生西方极乐都不可能的,所以说你贪恋了家庭就等于贪恋了生死,所以说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他俩的功德是没法相比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世间的修行,往往都在世间法里,虽然也是善法,但是它只是世间法。出家修行,他是接近,这是出世间法。当然了,要不好好修行,也变成世间法。如果好好修行,他直接就奔着出世间法而去了。所以说,出家的修行与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知道,过去有一个国王,他要七天命终,佛为了救他,派阿难尊者去度他,后来他就发了愿了,他说五欲之乐啊,还有七天,我再享受六天,第七天我出家。佛也允许他了,第七天出家的,就出家一天一夜,精勤办道,最后也达到了了脱生死这个因缘吧,可能是没有堕落地狱里去,反而上升到哪个天界了,就把他救了。所以说出家一天一夜,佛说二十劫不堕恶道,二十劫。但我说这一天一夜啊,是没有退道心,不是说我出家一天一夜,明天我就还俗了,不指这个说的,而是有这个不退道心,一天一夜就是二十劫不堕恶道,所以说他非常殊胜。

我再给讲一个例子,过去有个比丘尼啊,她已经证得六神通,就是大阿罗汉了,这个阿罗汉的地步。她有一次劝这个宫廷的宫女出家,一个劝她们出家,而且反复地讲出家的这个好处和殊胜的因缘。这些宫女说,你看看,你反复地强调出家一个有什么好处,另外我万一修行不好,反而堕落地狱里了,怎么办?这个比丘尼就讲了,说堕落就堕落。她说我啊,过去就是在以往以前哪,多劫以前就是不断地穿出家人衣服,扮作出家人的相,去演戏,有时候甚至故意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去开玩笑,由于这个因缘,到迦叶佛的时候出家了。(但接着是)在迦叶佛出家的时候由于生起了慢心、骄傲,甚至有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后来就堕落地狱,不断地受苦,反复地堕落地狱。但是由于出家以后受戒,由于受戒的因缘,最后到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被救,最后出家证阿罗汉,彻底的了脱生死。

从这么看,就是说,出家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道,不受戒是不能成佛的。因为我们出家了,受了戒就种下了这个因,将来一定会成就的。从这个因缘来讲,这个不是在家所能达到的,也不可比的。

我们知道,有句俗话:“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笼鸡,什么是笼鸡?那个家啊就是笼子。我们吃现成的,用现成的,更主要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组成这种家庭,就被这些五情六欲缠缚着,变成了一个牢笼。所以说我们不能得解脱,最后只能有任人宰割的命运,没有自由的权力。所以说在家就如牢笼,一个人,一个女子,或是男子,如果成了家,就等于判了个无期徒刑。如果世间判刑,他有刑满释放的时候,如果成了家,你这一辈子就要为这个对方来服务,一直到死。而不光今生这样,而影响了来生,生生世世都要受其影响。所以说,在家啊,这个家本身就是个牢笼,佛把它称为火宅,劝我们出家。所以说,我们有能力的,一定要出家,要修行。如果因缘不具足的,也要发这种出家心,把家一定要克服掉,这样我们才有解脱的希望。

我们自己修行来讲,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不做深刻的思维,盲目地进行接受,一定要正确地思维,到底有没有道理,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正念。对于出家这个问题,现在的说法不同,无非就两种:一个赞成出家,一个不赞成出家。不赞成出家,有什么样的果报呢?佛亲口讲:这种人,阻挡人出家,不让人出家,会生生世世受瞎眼报,将来会堕落地狱,堕落地狱了以后,瞎眼睛;经多少劫,地狱苦受完了,堕落饿鬼道,做鬼也瞎眼睛;鬼道做完了,到畜生道,也瞎眼睛;畜生道受完苦,堕落人道,也变成愚痴,还是瞎眼报,要生生世世受瞎眼报,所以说这个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口业造成了这么大的果报,所以我们对出家一定随喜赞叹。

当然有些人可能不适合出家,那个是顺法,但不是他不发出家心。我们千万不要阻拦别人出家,应当要称赞别人出家,而希望别人能到一个持戒的道场去出家去修行,要进行苦修,所以这个是佛亲口讲的。有的人也提出这个问题,说有些大德提出了不让人出家,我不收徒。这指的某一个人说的,某一件事情说的,并不是让所有人不出家。有的人就利用了这个,当然,利用的人一个是自己愚痴不懂,另外再就是魔在破坏佛法,才会这样讲的,我们大家要警惕。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说,从修行来讲,我们在家修行,每一天看到的,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在家修行,你的房子,你的第一个概念和印象,这是我的房子;当你看到男人你知道这是我的丈夫,看到女人这是我的妻子,都是我的。儿女也是这样,钱财也一样。因为我们堕落就是这些人、这些因缘促使我们堕落的,而且我们又不离开这个堕落的因缘,你怎样能得到清净。

所以说在家修行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他的违缘太多,多得叫我们察觉不出来,说没有什么,你好好修吧,实际上,好好修,这里有很多的说不通。

我们的根基又不像再来人那样大,我们眼耳鼻舌身意,他不断地寻找它的因缘,我们怎样来控制,有时候在家我们根本就控制不了,就今天能稍稍觉悟一点,明天就糊涂了,后天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所以说在家的因缘和出家因缘相比修行来讲,确实差距很大很大。

更主要的,我们在家,因为多劫地缠缚在这个家庭上,我们已经产生了很强、很牢固的恋家的这种思想,一时一刻都不肯放弃,就是我们睡觉做梦他都在家里,我们已经养成了很深的习惯性,而且已经达到了非常坚固的程度。这种坚固的程度,就是我们在投生时候的牵引力,它就牵引你去投生,喜欢男的就去投生,喜欢女的就去投生,它的牵引力和情感都是我们投生的因缘,所以不能了脱生死,就这些因缘就够我们轮回。所以说出家正是对这些因缘进行一刀在切断,所以说出家的心哪,那就是有一种拉心拉肺的这种痛苦。

有的人说你看看你出家人多自在,你不自在你不知道他在经历着一个非常艰难的一个路程,他要克服多少劫给他养成的习性,在斗争,他把他的痛苦和他的感受都在一点点地吞咽,因为他发起了很殊胜的一个解脱之心,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为了这个目标,他忍受了很多不可思议的这种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克服过去了以后就是一片光明,一片清凉。

但是这个念太不好断。过去曾经有一个女居士,她发心出家,后来她没有出成,从五台山回来,她告诉我一句话,她说,师父,我再也不敢诽谤出家人了,瞧不起出家人,我知道这个出家人的这个心太难了,我这么样的去跑,这个心也定不下来。这个出家的时候正是与我们的生死相搏斗的时候,出家这个功德,你在家人永远是不能理解的,也做不到的,我们在家人一定要深深地理解这个功德。


问题:在家怎样修行?

师父:

在家应该怎样修行?

第一个,要有出离心。“在家”这二字,本身就是障道的因缘。这个在家修行啊,是很障道的,所以说必须把在家二字变为有出离。变为出离,这才与佛法相应。因为在家是世间法,所以有了出离心才与佛法相应。

第二个,在家修行应该严持戒律。为什么在家要严持戒律呢?因为在家的违缘多,必须用重药,你没有重药,是不能克服在家的诱惑的,真正的能够防备这个家,这个所带来的违缘,最好的良药就是这个戒律。

所以佛讲,末法众生以戒为师,以戒为师才能叫我们找到修行的道路。如果不能以戒为师,所修的一切都是外道,都是修罗道,佛法是(中道义?),所以说佛法是以戒为它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是盖什么楼也是盖不成的,只是说说而已,所以说在家修行要严持戒律。要严持戒律一不加小心,就堕落了这个违缘里,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心里有准备。第三个,在家修行,转化在家的概念。

在家的概念,刚才我讲了,要有出离心,比如说我有丈夫,如果有人有妻子、有儿女、有父母,怎么办?

我们可以看维摩诘居士讲的,他把父母比是善知识,把妻子丈夫比是同修道友,把儿女比成众生,实际上维摩诘居士也是在家进行出家修行,也是这样。我们有的人就错误地理解了,何况维摩诘居士又是古佛再来。

虽然维摩诘居士以在家相来度化在家的居士,这一部分,同时他也是在说明让我们在家居士要早早地脱离这个家庭。在不能脱离的情况下,一定把家庭变成道场,转变人和人的关系。不要说这个是你的妻子,这个是你的丈夫,那就没法修了。都变成道友,这样我们修行就很容易得利,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在家修行一定要护持三宝。如果不护持三宝,你就失去老师,不管你在哪儿修,你都不会有老师的,一定要护持三宝。护持三宝就是护持你,也是护持你的将来这个成佛的因缘。在家修行啊,还得多放生啊,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的,先说这点。

问:

学佛怎样才能真正的了生死?特别是在家居士,学佛关键应在什么地方用功?

师父:

想了生死,首先在持戒上,戒是万德之母。因为它能生长一切善根,一切功德都可以生起,戒是菩提根本,菩提本。所以说,你掌握了戒,你才能有生起菩提,想得菩提没有戒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家居士一定从戒上下手,从眼耳鼻舌身意下手,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嘴不尝,鼻子不嗅,意不去胡思乱想,身不去贪着触,这样把六根看得牢牢的,从这里下工夫,才能了生死。

在戒律的基础上,由戒生定,为正定,由戒生出的定力再生出智慧来,这才真正的慧,否则的话我们的定力有时候来自邪定,所以说很可怕的。所以说这个戒律对我们太重要了,和我们生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比如上北京,我们有很大的决心,准备了很多的粮食,和勇气,但是你方向弄错了,同样也是达不到目的的,只能越走越远。

所以说想找到方向,怎么去找,佛法这么样的神秘,这么样的广阔,不是凡夫猜测所能得到的,我们只能按照佛的戒律去找。你把戒律持好了,方向就找着了,它就铺开了成佛那条道路;你没有这条戒律,没有真正的持戒的精神,这条道你是找不到的,所以说戒律是根本的东西。

所以说末法时期,以戒为师。

佛在世也是以戒为师的,为什么说佛也是以戒为师呢?

有一个罗汉哪,曾经别人诵戒的时候,他就做一个思维,他说我该断的断了,我该学的学了,再诵戒我就不去了。因为佛法有诵戒,诵戒也是做竭摩、学戒等等事情,就是让戒住世,他说我已经该做的都做了,我就不去了。

佛这时候现前,说,你应该去,不光你去,而且应该不允许以神通力去,应该以步行去。几百里地得走去啊,佛说,不单你去,我都去。佛都去,所以说在戒律面前,佛这么严肃的,所以说我们在家学佛想了脱生死,首先在戒律,所以说持戒破戒都能成佛道的。虽然修得不好,但是呢,我敢于种,敢于做,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佛道的。

我们修行啊,要说难真难,要说容易真容易,只要你敢持戒去修行,肯定能成佛,不持戒,不可能成佛的。所以说我们在家居士,想在哪用功,首先把戒律这个搞好了,由戒你就增加了智慧,有智慧了,有了你就知道怎么用功了。

因为戒为师,你有了戒律,就有了师父,师父就是你的智慧了,内外相应,外边也有师父指导你,内你也清楚怎么样用功,所以说这条路你很快就找到了。就象一把香,如果你这个戒定真香烧起来以后,你满屋子都是香气,人也香屋也香,如果你没有这个香,你满屋子都是没有香气的,人也不香,屋也不香,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持戒,这是我们的关键。

所以说想得智慧,想了脱生死,想见佛,必须持戒,佛讲了,你持戒,千里之外就如同我在你身边,如果你不持戒,你就在我身边如同不在。所以说我们佛弟子一定要持戒修行,善恶的知识分别也在戒律,持戒就是善知识,不持戒就不是真正的佛子。


问:

这个,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师父:

也有的。这个出家,限制啊,这个象六十岁啊,有时候确实是出家以后有三事做不了。第一个,岁数大了,七老八十的,你叫他念经,你叫他做佛事,你叫他做僧事,什么事他也做不了了。他拄个拐杖,比方丈都老了,这就不好办了,是不是?还得侍侯他,有很多误事的。所以,但是呢,佛法是让任何人都要出家的,所以说,应该早出家,别等老了出家。你等老了出家,你说老了还要我,这个事就不好办了,是不是?所以说你赶紧出家。

102、问:

出家和现前必行的孝道应该如何做?

师父:

这个孝道啊,有大孝、中孝、小孝。

比如说在家孝顺父母,供养,这也是一种孝道。给父母好吃的,这也是一种孝道。但是你吃得过多,父母也得背债啊,成天肉吃的,成天的又是烤鸡、烤鸭子,吃完了,这笔血债要找你父母报的,你父母得偿还的。你看着孝,实际上你给你父母增加了很多的债务、障法,使你父母不能得到解脱,这也得注意。

还有一个中孝,比如说当官啊,可以光宗耀祖,或是有名有利。我尽了很大的努力,但你努力了未必就能得到,费了很大心血,父母供养你上大学,最后你得到的恐怕还不是给父母首先添了很多的麻烦,有时候不见得你能得到这个利益。有时候看着是孝,实际上对父母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和负担,父母早早就衰老了,最后呢,你得不到,你伤心父母也伤心,所以说世间上行孝是很难的。真正的孝道,那就是出家。

出家,第一个,父母有了正念,因为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儿女出家了,他首先对佛就得恭敬,想不恭敬也不行。因为这个三宝,这和尚都是自己的亲人哪,就得,原先不认识,慢慢就得认识,最起码得求佛你可得保佑我儿子好好的,他就拜佛去了,去找。你一看他自己,有时候想不开,但别人要说佛不好,说出家人不好,他不干,他跟你俩干,那不行,他等于说他儿不好一样。那样慢慢地对佛法就认识了,认识了,父母就有解脱之日。

另外呢,出家,他行大孝,他孝于天下,当你孝于天下的时候,所有天下的人就孝敬你父母。就象高山一样,你喊了一嗓子,说,我要帮助你,天下人,就周围的反应,就是我要帮助你,我要帮助你,就这么反应。

当你离开你父母的时候,你离开的是一个儿子,但你收获的是千千万万,所有佛菩萨都在护持你。另外呢,我们知道我们人生有无数父母,都需要我们去孝,你出家,把这些父母也都孝了,所以说出家是大孝,也不是世间那个小孝和中孝所能比的,天和地一样,没法相比。如何说出家以后,包括咱寺院也是这样,真正父母有困难的时候,没人养活,我说我们养活,我们侍侯你,我们就发这种心。当我们发这种心的时候,还没等做呢,居士就把他接过来了。

有大连居士,有盘锦居士,说,师父你放心,只要是在大悲寺出家的,父母没人管的,上我这住都行,吃住我一切包,现在他都包。我们还没有行为人家就开始做了,有什么放不下的,是不是?

所以说你只要是能敢于孝于天下,佛菩萨都会帮助你,所以说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要是把握住这个大的孝道,一切孝都在其中,你小孝,你失去了大孝,实际上你叫不孝,叫不孝,那是有罪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祥       出家)(五明学佛网:妙祥       出家)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包袱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 

 其它:浅论出家的真实意义(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