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照料病人,千古典范


   日期:2011/4/20 1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隋朝的辛公义,新任岷州剌史时,看见当地人有害怕疾病的习俗:家里有一个人生病,全家都避开他。因此没有孝道和义气可言。
  辛公义想要改变这不好的习俗,遇到有人生病,便派遣官人将病人连床用车子载来或抬来,安放在厅堂。有时由于病患太多,连厅堂的走廊也放满了病床。
  辛公义在病床中设置了一个床榻,独坐在病患中,对他们谈论一些事理。他把所领的薪俸,都拿来买药,以及请医生治疗病患。等到病人痊愈时,才通知他们的家属把人接回去,并且告诉那些家属说:「死生有命,跟感染疾病没什么关系。以前,你们弃而不顾,病人才会没有救!」
  病人的家属听到辛公义的话,惭愧道谢而去。
  于是,当地的风俗便革除了,境内的百姓都尊称辛公义为慈母。
  后来有人想要争讼,地方父老告诉他:「这样一件小事,你怎么忍心劳驾辛公呢?」
  争讼的两方因此相互让步,和平解决了一桩纷争。
  当时,山东连日豪雨,从陈汝到沧海,都被水灾所困苦,只有辛公义所管辖的区域没有损失。(《隋史》循吏传)
  (评):虽然有些疾病是由于传染,但是如果放弃病人而不照料他们,没有孝道和义气,则良心已经先死了。天底下最悲哀的是良心死了(哀莫大于心死),身体的死亡还在其次。不如善尽看护病人的责任,自己的生死则听天由命,那样使人心安理得!
  辛公义将病患迎回放在厅堂,而自己却安然无恙,这岂不表示疾病虽然会传染,而死生终究还是有天命吗?
  周礼的「大札移民」,就是古代圣王防止疾病传染、重视公众安全和人民性命的一种措施,对病人细心地照料和医护,决非丢弃不顾。三代(夏、商、周朝)以下,这个制度荒废很久了,这就是辛公义单独能被称为慈母的缘故。(《历史感应统纪》第二卷第一四九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积德       行善)(五明学佛网:积德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