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法让人生更美好


   日期:2011/4/21 10: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才是真正的修行

    很多人认为自己修行得很好,真的是这样吗?修行是否好,以普贤行的落实为标准,不在于打坐多久,念经多少,捐了多少钱做功德,而在于是否发了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菩提心发了以后不能光说不练,还要在为人处事当中去行持这颗菩提心,即行菩提行,这样才可以检验自己修得好不好!真正有修行的人,只会说自己修得很差,除非为了度化众生的需要,否则不会向外炫耀自己。而说自己修得很好,希望赞叹自己的人,实际上往往是还需要加把劲努力学习的人。有多少分的谦虚,在修行中就能获得多少分的功德利益! ­

    见到别人修行好,要赞叹别人,鼓励别人,不要心存妒忌,使手段妨碍别人的修行。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妒忌妨碍别人修行只会让自己堕落到恶趣当中恒时受苦。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渡众生,现在有同修修得比我们好,可以早一点脱离苦海,我们应该感到高兴,随喜别人的修行功德,自己也会积聚无上的福田。别人修得差,帮一把!别人修得好,替其高兴,同是佛子,都能早日觉悟是我们的心愿,共同承担如来家业,实现人间净土,时时让菩提心起作用。若要快速成就无上菩提,忍辱是最好的方法。一可消业障,二可增上我们的慈悲心!忍辱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反复不断的磨炼,才能将我们心中的怨气平息,而达到无嗔的境界。真的很佩服释迦牟尼佛的“以身饲虎”和“节节肢解身肉渡化歌利王”,还有弥勒菩萨的“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只睡倒。涕吐在脸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佛菩萨也是通过一步步的修炼逐渐到达永恒的涅槃境界。 ­    

    平日在路上,见到汽车或摩托车上运载至屠宰场或菜市场即将遭到宰杀的动物时,要在心中为它们皈依三宝,这样它们舍此业报身后,以您为它们皈依之功德,必能往生善趣值遇佛法。在郊外坐树木板凳前,认真看清上边有没有爬到蚂蚁,有的话为它们念几句佛号或几句咒语,将它们轻轻吹开后才可坐下。在山上散步的时候,最好边走边大声念佛,如此无数的旁生都能闻声受益,不再堕入畜生道中。心中常为众生着想,不为自己打算,吃亏的事不计较,能利乐大众就好;有利的事让给他人,使别人得到快乐。以慈悲来感化,遇到苦难的众生,愿以身心吃苦让他们得以脱离;遇到贫苦的人们,尽量以布施来满足他们;遇到天神天人,感受他们即将下堕的痛苦,愿他们能念阿弥陀佛名号增加天福。凡此种种,三千大千世界有无数的众生,众生的苦不尽,我们的菩萨行就不尽,若一众生未成佛,我们的悲心便永远不退。只要还有苦有难,我们就是观世音,寻声救苦是每位立志成佛的佛子不辞之义务。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的人成为仇人?就是因为我执在作怪。有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情况,就会引起斗争。如果大家都不计较,那就变成了极乐净土。因此,要以佛法唤醒大家心中的佛性,心中的智慧流露出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明白道理的人,这样,才能够远离一切的过失,才能拥有和谐安乐的气氛。菩萨在外表形象分为二种,一种持戒威仪不缺;一种放荡不羁,口无遮拦,而实际心怀慈悲,处处念着众生。以前佛菩萨下凡在人间示现为僧的情状也大多是行为不如法的,比如寒山、拾得便是行迹怪诞、言语非常。

    而佛菩萨有一次示现为不如法的僧人进行赌博,以试探皇帝是否对佛法僧三宝怀有诚心。皇帝来上香时见到这些僧人太不像话了,想给他们一点惩罚,就命令士兵进行捉拿。僧人逃入大殿之中就不见了踪影,这时皇帝发现佛菩萨的雕像上穿着那些赌博僧人的衣帽,才明白是佛菩萨的化现。而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大部分也是以不如法的形象出现渡化众生的。我们汉地的济公和尚行为也看似不如法的,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看一个人是不是菩萨,不能专以外表来论,而是要看他的内心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利益众生的行为。我们在学佛当中,要多看同修的优点,不要谈论别人哪里不好,哪里破戒,这样是犯错误的。要记住一点:戒律是用来戒自己,使自己受到约束不去犯错,而不是用来规范衡量别人的。不只我们学佛的人,就是世间的人,你只看他优点,不谈他的缺点,也会结上好的人缘。 ­

    在我讲法的过程中,多数居士对出家师父特别地恭敬,这种恭敬缘于对佛法僧三宝的尊重。当然,他们有明辨正邪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崇拜。还有许多居士就是盲目崇拜的,他们只恭敬有名声的师父,对于一般没有名气的师父就理都不理,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切僧都是佛在世间的形象代表,应当都恭敬,而不该怀有分别之心,有名气的就恭敬攀附,没名气的就当是根草,这也是当前一种不好的现象。为什么是末法?就是很多迷惑的众生,愿意信大仙,供养大仙,信那些观观看看、破绽,致使邪知邪见昌盛。只有佛陀的教育是永恒的真理,才能真正地消灾免难,却得不到重视。还有一些女居士,她们的盲目程度到了让人难以想像的地步,可以献身投入别人的怀抱。这样就可以成为“师父”跟前的红人,在别人前就有了地位似的。她们真的忘记了为什么来学佛,结果还是搞成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那一套,不仅害人而且害己。真的,YIN欲这东西,最怕就是双方的挑动,若坠进去,那可就万劫不复了!所以,真诚希望有缘的同修们都能警醒,不要成为YIN欲的牺牲品。只要我们对三宝有坚定的信念,在心中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管身处在哪儿,即使在工作中,错误的想法及时转成正确的想法,就是在修行的道场中了。任何环境皆道场,山河大地皆如来!这样你就不会再说:“啊,我很忙,没有时间念经打坐。”真正的学佛人,在哪都是道场,哪里都是觉悟的好时候,起心动念下功夫才是真修行,只要心里时刻系念着众生,发菩提心,那你就每时每刻都在学佛了 !­

 

    按八正道修行,心里才能清净

    (一)、正见 ­

     凡是合于佛陀说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为正见。凡是以分别心来认识、判断、处理事物的知见,都属于偏知偏见。以分别心把一切事物分为善恶、好坏、是非、对错,高低之分等,然后执其一边,排斥另一边,这既是偏见。如果反对和攻击另一边,则属于邪见。佛法是不二法门,看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续相,因果是一不是二,没有对立的法门,也没有谁排斥谁,如果存在谁排斥谁,或谁要消灭谁的观点,既是偏知邪见。

  (二)、正思 ­

      合于出离六道的思维属于正思维。深信因果,随缘了业,离相修善,愿力相续,时刻让菩提心起作用的清静思维属于正思维。一切违背因果的想法、攀缘、心外求法、著相、自私自利的胡思乱想皆是妄念、邪念,都不属于正思维。 ­

    (三)、正语 ­

古人讲:“非礼勿言为正语”。何为“礼”?符合道德为礼。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凡是不符合正知正见的话不说。如大菩萨,不渡众生不开口,开口必利生。具体讲,不说是非,不说人过失,不攻击毁谤人和事物,不说废语妄言,谓之正语。

    (四)、正业 ­

    做利国利民、利益众生的职业为正业。凡是破坏环境和道德的职业为邪业。如开赌馆、吸毒、贩毒、贩卖牲畜、杀业、妓院、电子游戏、电脑赌博、贩卖黄色影视书籍、养畜生为卖给他人宰杀等,此类属于邪业。 ­

    (五)、正命 ­

     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没有见不得人的行为,谓之正命。有五邪命:一是标异现奇(为图名闻利养,迷惑众生,处处作怪,违背经典,自称是佛菩萨再来);二是说自己功德;三是占相吉凶(给人看相算命);四是高声现威;五是说人供养。 ­                

    (六)、正勤 ­

    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修行“五戒”、“十善” 、“六度”等法,依八正道而精进修行为正勤。为人处世让觉悟心起作用,处处慈眼视众生,深信因果,不和众生搞对立,念念为众生,愿力相续,以愿克业才是真精进。邪精进是修旁门左道,执着神通,执着修无益苦行,为有所求而精进等。 ­

    (七)、正念 ­

     时刻心系佛、法、僧(觉、正、净)即是正念,将三福六度、十大愿王在生活中起作用就是正念。邪念是念偏见、念情爱、念私欲、念财、色、名、食、睡等。 ­

       (八)、正定

    定在出离六道的决心上,定在念念为众生的愿力中,定在深信因果中,定在离相修善中,定在四依法中,凡是听到不符合经典的说法如如不动为正定。邪定是执着定中境界,着相、着魔为邪定。

    怎样才能分辨正邪法?

    印光大师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因彼势盛人众,已丧心病狂,劝之必致反噬,故劝人亦只可劝其可劝者耳。望有识之士,当以佛经、祖训、戒律为鉴,识其正邪,勿堕魔网,否则险不可言。   ­

    (一)、凡不遵守国家法令,破坏佛门戒律者,处处作怪,迷惑众生,只在事相上用功,不知内心觉悟,满脑子是非得失、名闻利养、烦恼重重,只知道事相上的戒律,鹦鹉学舌,夸夸其谈,不知内心的戒律,不信因果,瞧不起众生,没有正知正见,攀缘,传是非,没有菩提心,没有愿力,处处有求。皆是犯戒,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二)、凡自称、或故意通过他人透漏,自己是佛菩萨再来者,认为自己已修成,已证得,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三)、凡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大谈感通,编造鬼神故事、佛菩萨显像、授记,吸引信众者,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四)、凡不修普贤行,内心不知觉悟,心外求法,借寿,还寿生、挂牌、烧表,还因果债,超度等所谓的佛事,实际是凑热闹,谋取钱财的,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五)、凡不劝人学习佛陀的教育,深信因果,正知正见,觉悟人生,离相修善,发无上菩提心,自圆其说,自称闭关缺钱,处处攀缘化供养,谎称能超渡幽冥界的众生,有能力送人往生者,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六)、凡以种种苦行、为自己去求,三步一拜,一字一磕,自我伤残,妄称代众生受过者,不明佛理地吃苦是证不了菩提的,有行无解增长愚痴,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七)、凡以弘法利生为借口,打着佛法的旗号,办的是魔家、仙家的事,看风水,查因果,过阴,查冤亲债主,破绽,还人皮债,巧立名目,违背经典,说阿弥陀佛犯错误了,弥勒菩萨开始接班了,打开你第六意识,地狱就除去你的名了,嘴说持戒,实际犯戒,嘴说修空,处处著有,花言巧语,控制信众,骗取钱财者,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八)、凡自称有奇法异能,可以看出前生后世,能给你消灾免难,能把你的病根除,自称有大悲水,解脱丸,是大德加持,吃了就消除业障,能让人立刻开悟,比佛还高,诓骗信众钱财者,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九)、凡已皈依佛门,仍心外求法,到处化缘,攀缘,名闻利养者,不是善知识,不是正法。 ­

    (十)、凡严守戒律,无私奉献,弘扬佛陀的教育,帮助众生觉悟,教人积功累德,净念相续,深信因果,愿力相续,深发菩提心,离相修善,一门深入,老实念佛者,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才是正法。

  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是种客观现象,并不玄乎。佛不是万能的主宰者,否则他不如直接把我们业障消除变成佛岂不痛快省事?他干嘛要如此辛苦地讲经说法一辈子?正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万能者”,我们才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需要如法地修行。试想,这世上如真有主宰者,说明他很不慈悲,因为他也创造了魔性和苦难! 
      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替众生转定业;第二佛不能渡无缘之人;第三佛不渡人、唯人自渡。任何外因必然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对于我们而言,佛就是外因,他确实渡不了无缘之人。作个譬喻:好比我们溺水,他伸手救我们,我们不相信他在救我们或不相信他能够救我们,我们死活都不愿将自己的手伸向他……
     学佛同生活中的事是一个道理,一个好老师再肯教,而学生不肯学,老师总不能变戏法式地将学生“弄得” 有知识。佛不是原始民间信仰中所迷信和臆测的那种玄乎的、万能的“神仙” ,绝不可能把我们变得同他一样,他做的是教给我们永恒的真理和方法,无法替我们“创造或发明什么”。
      当然,佛门常讲“诸行无常”,因缘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世上绝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运动和发展着。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当机缘与因果成熟了,自然会对佛法生出向往和信任,自然就会被正法接引。无缘不是绝缘,只是暂时无缘,一切都是变化的。人的成长和价值更是同样如此,因此,关于有缘、无缘,我们也不能以眼下暂有的现象而轻率地下定论。

    什么是迷信地学佛?

    什么是迷信地学佛?就是虽然嘴里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读的是《佛说阿弥陀经》,在为人处事中心外求法,还要还因果债,还要破绽破绽,还要借借寿,还以为阿弥陀佛能保佑,有病去病,没病保平安,这就叫迷信地学佛。挂的名字也是学佛的人,而且有的还受了菩萨戒。

    多数学佛的人,都是在佛像前上三根香,诵几部经,磕多少头,接着就念佛了,这就是迷信地学,念完了怎样?该怎样还怎样。­

    放眼看看迷信学佛的众生,­经常到寺庙里烧香求福,特别是出名的寺院真是人山人海,香火缭绕,功德箱里塞满了钞票。每个人焚香下跪的时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佛菩萨保佑自己发财、消灾免难,最后的结果还是该怎么不顺还怎么不顺!因为错误的想法是灾难的根源,不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怎能消灾?
    俗话说:心诚则灵!是居士们、信众们的心不诚吗?通过八年的讲法观察,绝大多数是诚心诚意的,只是把诚心献给了迷茫的无明之中。末法时代,很多寺庙多被世俗污染,变成了旅游区,不以修行为目的,不是续佛慧命,不宣扬佛陀的教育,有些甚至被假和尚、假道士,假居士承包来赚钱。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寺院有大德高僧主持,宣扬正法!
    真正的佛教、道教弟子,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教、道教,去普渡众生,没有任何攀缘索取的想法。没有奉献,哪里有福报可言呢?整天为自己的利益,想着索取,不帮助众生,甚至还迷惑众生,不择手段地骗取众生,又哪里有福报可言呢?有的只能是祸报啊!
    诚心的三柱香在心中,正信、正愿、正行才是真香,把觉悟的心波传递一切众生。迷信学佛的心波是什么呢?自私、贪婪、占有、伤害、虚伪、势利。  
    佛菩萨能保佑我们吗?不积好因,哪有好报,没有奉献、谈何福报?没有为他人、为众生做奉献,心中只想索取和享受,天天造业消福,怎能健康、顺利?
    想法正确,福虽未到,祸已远离;错误想法,祸虽未到,福已远离。真正的善念就是我们的护法。
    行善的人,如同春天花园中的草,虽然看不出它生长,但事实上却天天增长。造恶的人,如同磨刀的砺石,每天看不出它减损,事实上已天天在亏损了。
    小善报应较近;大善报应较长远。近报的福轻微;远报的福厚重。
    真诚期望迷信学佛的信众从梦中惊醒,不要再天天烧香求佛保佑了,求佛不如求自己,好好孝顺父母和公婆、恭敬丈夫积攒德行吧!德行就是福,德行就是消灾免难的保证书。多做一些有益社会、有益他人的实事,多做一些慈善捐助,多印些破迷开悟的经书,让更多的人觉悟受益,以德治国,以德治家!不要再去为自己的私利、欲望,甚至恶行在佛菩萨像前祈求什么福报了。要知未来果,现在做者是,祸福无门,自己感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人生)(五明学佛网:佛法       人生)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20~31)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0~19)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9)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