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辨善要看流弊


   日期:2011/4/25 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中也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小,有难易,《了凡四训》中解释的很详尽。我举“是非”跟大家说明。在春秋时代,孔子有两位学生,一位是子贡,一位是子路。子贡是大商人,常在其他国家做生意。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只要在其他国家见到自己的国人被卖去当奴隶,就可以把他赎回来,而这个赎金国家会还给你。这样的法律非常好,唤醒每位国人去爱护、解救同胞。当子贡赎回国人,官府要把赎金回送给他时,子贡没有接受,一般人觉得子贡很高尚,不接受赎金。

    但是孔子批评他说:“子贡,你这样做错了。”为什么错了?会让其他人在赎人时有所顾虑,因为他拿了赎金就好像没有子贡那么高尚,可是不拿赎金,他的经济又不充裕,生活会有困难。他在救人时产生迟疑,就可能没有把自己的国人赎回来。这个人可能又是一家之主,一人没有得救,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孔子才说,子贡的做法会产生不好的流弊。

    而有一天子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溺水,子路非常有正义感,立刻跳下去把他救起来。救起来以后,溺水的人内心非常感谢,就把家里的牛送给子路,子路也很高兴把牛牵回去。孔子就称赞子路说:“往后鲁国人就会有很多人勇于帮助别人,解救别人的生命。”因为子路的表现,让人感受到善有善报。但一般人会觉得子贡不接受赎金是正确的,而子路受牛就不如子贡高尚。孔子观察事物不是只看现前,还要看往后的流弊,所谓是不看一时而要看久远,不看一身而要看天下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善的是与非当中,也要谨慎地去分辨。

    从此处,我们能理解到所谓的非慈之慈、非礼之礼的分辨方法。非慈之慈,就是看起来长辈对孩子很仁慈,可是那种仁慈既没有理智又没有智慧,是溺爱的行为,所以那个慈心对孩子而言,就是行了恶事,所谓“爱之足以害之”。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看以后会产生的影响,来断定是善、是非善。当我们懂得如何判断善恶以后,就要积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行善       蔡礼旭老师)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