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极乐世界说法庄严


   日期:2011/4/27 13: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是西方世界大众生活里头最精彩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法庄严。所以从整体来看,西方世界非常像一座学校,里面老师跟学生日常生活都是在学习。我们也知道,我们在一生当中,最好的年华是在求学的时代,踏进社会之后那就苦难重重了。所以一生最好的光阴是在学校度过,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这个地方读书读得很辛苦,实在说,有几个人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虽然是上学读书,都是逼不得已;心不甘情不愿,又不能不读,还要应付考试,所以书念得很辛苦。西方极乐世界是好学校,是读你喜欢读的书,做你欢喜做的事。这就难了!在我们这个世间一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各个人都是这样的,这显示出真的是殊胜庄严。

  经上叫着‘舍利弗’,这下面都是很重要的开示。叫着名字提醒他,实在就是提醒我们。在教学场合当中,老师是非常尊严的。总是我们在听课,听到老师,我们态度都要很恭敬。随便一点,这就是失敬了。在威仪上有欠缺,不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大众看起来也不好。阿弥陀佛知道众生这些心理,所以他用很奇妙的方法,变现鸟,鸟来说法。鸟来说法,躺着听也可以,坐着听也可以,翘着腿听也可以,逗着牠玩耍听也可以,这就自在了,没有任何拘束了,阿弥陀佛用这些方法。所以这些鸟,西方世界是菩萨的法界,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不但是菩萨,而且纯一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修普贤行决定圆成佛道,哪有众鸟?鸟是畜生。所以这些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后面经文上说得很清楚,是佛变化的。种类非常之多,是应众生心念爱好自自然然变化而作。这个地方略举几种,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看到这些珍禽异鸟,非常的喜欢,所以是略举几种,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舍利”,有人说是我们中国人叫鹙鹭,鹭丝,有人说是春莺,究竟是哪一种也没有一个确定。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我们中国没有。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这是闻法乐。鸟叫的声音已经是很好听,牠还能说法。我们想听什么法门,牠就宣说什么法门,这是非常奇妙。‘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一句圆圆满满包含一切诸佛所说的大小乘法门,总不外乎这几个项目。换句话说,无法不说。‘其土众生,闻是音已’,听了佛法之后,理得心安。这个道理得到了,明白了,心安了。心安就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个用功就纯一。用什么功?‘念佛、念法、念僧’。诸位要晓得,这六个字包括佛法所说的无量无边的行门,修行的法门,常说“法门无量”,无量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念佛、念法、念僧。“五根五力”到“如是等法”是讲教,真是圆满的教学;念佛、念法、念僧是讲圆满的修行。无论修行哪一种方法,都不超过这六个字,都在它包括之中。……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种类繁多,非常的美丽。‘下略出六种’,底下是简单略举六种。白鹤、孔雀、鹦鹉不必介绍了,这是我们有机会看到的。‘舍利,旧云鹙鹭’,古代翻成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这是比较近一点,天琦禅师是宋朝时候人,他说这是春莺。春莺叫的声音也非常好听。‘或然’,也许是,不是个肯定词,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迦陵频伽’,这是印度话,梵语音译过来的。‘此云妙音’,我们中国把它翻成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鸟在蛋里面长成,还没有出来,它在里面发出那个音声就非常好听,牠出生之后那个音声当然更是美妙了。这是举出迦陵频伽的这个声音好听。‘共命,一身两头’。相传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里面有这种鸟,一个鸟两个头。在我们中国看到两个头的蛇,有,两个头的鸟没看到。雪山有两个头的鸟,这个鸟很稀奇,物以稀为贵,所以非常珍视牠。‘识别报同’,两个头,实在讲两个神识,我们中国人讲两个灵魂,确确实实是两个,但是牠的身连体,成一个身体。‘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迦陵频伽跟共命鸟,印度有,“竺”是印度。从前我们地理观念,印度在我们中国的西方,现在我们位置知道比从前人清楚了。以前到印度去都要从中国西面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丝路,过天山之后再向南这就到印度,所以一般称它做“西竺”。“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这些地方有。‘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我们这个世间喜欢花鸟的人很多,阿弥陀佛的变化也是非常迎合一切众生的心理,你喜欢什么就变现出什么。所变现出来那个美好,实在不是我们人间这些众鸟能够相比的,实在说不出,举出我们这个世界有些相似的说说罢了。

  ‘六时出音’,就是它这个鸟叫说法是不间断的,不中止的。‘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前面说过,西方世界没有黑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西方世界人,睡眠、饮食都不需要。睡眠,经上常讲这是昏沉。人精神愈饱满的时候,睡眠的时间就愈少。睡眠多是人昏沉,就是精神提不起来,才需要休息养神。真正有功夫的人,有功夫就是妄念少、烦恼少,这叫功夫。妄念少跟烦恼少,他精神消耗就少;换句话说,他睡眠也就少了。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规定出家人睡眠的时间一天是四个小时,叫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点钟到二点钟,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时间,二点钟就要起床。心清净,可以做得到。现在一般人,有很多障碍重的人、昏沉重的人,一天八个小时还不够。这个实在就是将我们大好的时光,这样的浪费了,是很可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睡眠?会有昏沉的这个现象?我们细心去研究它,细心去观察它,也能够观察到一些。凡是精神好的,生活很快乐,我们俗话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生活得很快乐,很愉快,昏沉的时候比较少。如果生活不快乐,昏沉的时候就比较多。这是说明我们的精神生活受内在忧喜、外在苦乐的影响很大。西方世界人是莲华托生之身。莲华化生,在体质上跟我们就完全不一样,在精神上更是不能够相提并论。本经前面序分里头,有“不休息”、“常精进”这两位菩萨,表显西方世界的人是常精进、不休息。自己学习不休息、常精进,老师教导要还有休息,这与我们自己的愿望就相违背了。你学的人精进不懈,教的人当然要满你的心愿,所以佛在那里所设的教化也是不间断。以音声说法完全符合我们的根性,我们这个世间的人耳根最利。所以那个地方,佛说法,菩萨说法,六尘说法,众鸟我们可以把看作佛菩萨。

  下面是略说说法的内容,言语虽然简略,含义非常的周圆。‘五根等着,三十七道品也。’这一句是总说。我们这个经上只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只讲了四种,这也都是略说。我们一看这四种,就会想到三十七道品。这是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归纳成三十七大类,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通常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一切小乘法分为这三十七大类,不知道大乘佛法也可以归纳在这三十七大类里头,所以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三十七大类又把它归纳成七类,这七类就是经上常常叙说的,我们这个地方是七类里面的四类,是后面四类,把前面三类省略了,蕅益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补出来。前面三类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加上经上所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七类。……

  经上从五根五力说起,经上为什么不提?在说法习惯里面说,后面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好像我们这个楼房一样,我们说第五层,下面四层一定包括,没有下面四层,怎么会有第五层?如果我们说第二层,可以包括下面一层,不能包括第三层。后后能够包括前前,这就是不说也在其中,这都包括了,这是一定的道理。第二个意思,这三项科目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具足了。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要修,跟我们修学关系太大太大了。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三科十二条他们都圆满,所以佛就不必说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从五根五力开始修,前面他全圆满,统统具足了,所以就不必要说了。祖师注经还是要详细注出来,是为我们,我们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三科十二道品,对于我们念佛往生净土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一生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在讲疏忽这十二个科目的修学。

  由此可知,我们念佛人对于这十二个科目要特别重视,要认真的去修学。用四念处的智慧看破宇宙人生,就是看清楚它的真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正确的人生宇宙观,四念处前面三条是人生观,后面一条观法无我是宇宙观。这是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宇宙观,然后精进不懈的断恶修善,也就是要认真把自利的这个观念断掉,把利他的念头时时刻刻提起,念念利益众生,造福社会。然后放下,身心自在,知足常乐,心安理得。这种心态,再“信愿持名”,哪有不往生的道理?祖师对于这个三科,为我们介绍,为我们开导,也就是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圆满的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