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92


   日期:2011/4/30 17: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文: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译文:有的人布施财物后,不久就心性懊悔,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钱财物品,据为己有而不肯归还。
    分析
    《地藏经》中说:布施的功德能够舍一得万报。也就是说布施是获得福报的途径,而且由于业果增长广大的规律,自己获得的果报会远远大于布施的数量。但我们布施不是发自诚心和欢喜心,布施以后又生后悔心,由此业力,将来有钱财也不能享受到快乐,会终日为财物忧愁。
    布施是贪吝的对治品,如果自己以前吝啬,现在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知道贫穷是贪吝所引来的后查,就要尽力布施,以改往修来,使自己善果日增,恶果日减。这样存心,遇到机会能布施,定会尽力布施,没有机会,也会尽力寻找机会,慷慨不吝,尽力助人的。须知,凡事皆以累而成功,积小成大。这就和栽树一样,由一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年复一年,会长成参天大树,善人积功累德也是这样,为了利益众生,不会发生发生施与后悔的事情。
    事例一
    刘英是个富人,但她丈夫不生育,所以她要了一个女儿。刘虽然很有钱,却常做施与后悔的事情,如给父母的钱物,父母若一时不用,或者送给她的弟弟妹妹,她即后悔,并且去把东西要回来。她女儿并不知道自己是养女,刘在心中时时记得她不是自己的亲骨肉,房产不能隐瞒,珠宝、存款、金银币等珍贵之物,一点也不让女儿知道,全都藏得死死的。刘的工资很高,常做点生意,收入相当丰厚,年收入几十万元或者上百万元。但她吃饭常常用点心充饥,吃水、用电相当节省,为了省费用,晚上常不开灯。穿的衣服稍稍讲究一点,但也不穿名牌。室内家俱电器都是十多年前的旧物。她女儿花自己的钱买吃的,刘也会气得发疯,就这样守着钱过日子,生病了也舍不得花钱治。所以,她虽有钱,过的却是穷日子,她的兄弟姐妹算计她,想从她这里捞点家产,甚至说她是绝户头,公开和她要房产、要钱。刘时时保卫自己的钱财,要和家人斗智斗勇,生活得很累,一点也不快乐。
    再析
    从布施来讲,有三种。一、财布施,是将金钱、财产送给需要的人。二、法布施,是将佛法介绍给别人。三、无畏布施是救别人的命难,或者使别人在害怕的时候救护,使其不再害怕。当我们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从内心里非常希望有贵人相助,解除命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人助我们出离困境。所以,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尽力布施,则是为自己种下将来有人相助的善的因缘。大乘菩萨时刻在利益众生,所以他们宁舍生命,也要利益众生,自然会经常布施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释迦佛在因地时,就数数舍身救其它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布施会产生后悔之心的布施,是财布施。前几年,有一位学佛者,他是一个富人,学佛后将一个房产布施给了师父。但布施后,他很快就后悔了,在悔恨中度过了好几年,直到修行达到一定境界,法喜充满时,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向师父忏悔。其实布施之后所以又后悔,其最初发心,即不是真心做善事,更不知道布施的功德,只看到自己失去的钱财,没看到种下的福报有多大。所以施与后悔,是目光短浅,没有智慧的一种表现。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尽力布施,还会三轮体空地去做,布施的我,布施接受的对象,布施的财物都是体空的,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满的。
    事例二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公案:
    昔日大月氏弗迦罗城有位画师,前往东方多刹施罗国,他客居外国以作画谋生,十二年中挣得三十两黄金,当他携带酬金返回故乡弗迦罗城时,听到击鼓作大会的声音,便前去观看。当他见到僧众时,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就问维那:“需要多少钱才能为僧众供斋?”维那说:“三十两金子就足够了。”画家便将仅有的三十两金子交给维那说:“帮我供斋一日,我明天再来。”于是空手回家。妻子问他:“你出门十二年,有多少收入?”他说:“我挣得三十两黄金。”妻又问:“黄金现在何处?”画师答:“全都变成了福田的种子。”妻问:“什么福田?”他答:“是僧宝福田,我将黄金全都供养了僧众。”妻子气愤而捆缚丈夫,将他送往官府治罪。断事的官员问:“你有何事?”妻说:“我丈夫失心狂乱,不怜惜妻儿,将十二年作画所得三十两黄金全部送人。我按照法律将他绑来,请求处理。”大官问画家:“你为何不将酬金供养妻儿,反而送给他人?”画家说:“我因前世不修功德,导致今生贫穷,感受许多辛苦。今生有幸值遇福田,如果再不种福,来世仍然贫穷,如此贫贫相续,就永远没有解脱贫苦的时候。我想彻底远离贫穷,所以将黄金悉数供僧。”大官本来是位居士,信佛清净,闻言之后赞叹:“真不容易!将辛苦所得少许财物全数供僧,你真是善人。”大官说完就将所佩戴的璎珞和所乘的骏马,连同一聚落,都赐给了穷人。
与有钱却不能施舍而欺骗三宝的人相比,公案中的画家深信因果,对僧宝的供养心非常猛利,将十二年的积蓄尽供僧众,这样难舍能舍,获福最多。
    事例三
    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长者生了一个男孩。孩子出生之时,天降七宝雨,七宝堆满了院屋。长者请来相士为孩子看相,相士看后对长者说:“这孩子的相很奇特。”长者听后心生欢喜,对相士说:“请为我儿取个名字。”
    相士问:“孩子诞生时有什么瑞相?”
    长者说:“孩子出生时,天降七宝雨,所下的都是宝贝。”
    相士说:“孩子既有此福,那就取名为宝天吧。”
    宝天渐渐长大,而且精通各种世间技艺。他听说佛的圣德世上无双,所以心中渴望见佛,随佛出家。于是,他辞别父母来到佛前,礼佛后对佛说:“唯愿世尊开许我出家。”
    佛便开许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再为说法后,他便证得阿罗汉果。
    阿难问佛:“世尊,不知宝天比丘过去修了何种福德,感召出生之时天降七宝之雨,而且衣食自然,不缺吃穿。”
    佛告阿难:“过去有位毗婆尸佛出现在世间,度化了不可计数的众生。某时僧众到村落去游行,当地的居士们共同迎请僧众,广作供养。有一穷人,虽然心里欢喜供僧,但是家中没有财宝等供物,于是他就取来一把形状很像珍珠的白色石头,抛散在空中供养僧众,并发了大誓愿。
    当时供养白石的穷人,就是今天的宝天比丘。由于过去他以信心和恭敬心,供养僧众形如珍珠的白石,所以九十一劫以来感受无量福报,财宝很多,衣食也是自然而来,从未缺乏。而且,因为他当时具足信心和恭敬心,所以今天值遇我出世而证得阿罗汉果。”
    穷人在几分钟当中以白石供养僧众,虽然是很微小的善业,但以这把分文不值的石头,竟换来九十一劫之中的无量福报,长时受用不缺,衣食自在,而且最后出家证得圣果。依靠佛语,我们了知微少的善业也具有极为广大的果报,为什么不努力行善呢?
    再析
    自己危难的时候,向别人借钱、借物以度难关,这时如果有人在我们最难的时候援手相助,我们会非常感恩。感恩图报是中国的古训。我们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修道上,如果有人对我们有恩,就应该时时铭记在心,因缘成熟时只要自己有能力,一定要竭力报答。怎么能借了别人的钱财,赖着不肯归还呢?一个人如果连感恩的念头都没有,为人处世不懂因果规律,甚至忘恩负义的人,绝得不到福报的。
    现代人借钱财不归还的事情很多,还有的依权势硬与属下“借钱”,或者索要钱财,拿来自己和家人享用。殊不知他的今日之乐,却为后世种下了进三恶道的因。不知道多少劫才能再得人身,那样的后果如果他事先知道,绝不会做今天的假借不还的事情。
    事例四
    堪布索达吉在讲法时说:他刚到五明佛学院的时候,没有房子住,晋美彭措法王借给他一座房子,他住了两年,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上,一年,他在美国旧金山遇到法王,就上前去对师父说:“您对我的恩德很大,我原来没有房子,您老人家借我一个土房,在那个房子里面我住了两年。”法王听了很高兴,说:“你是知恩的人,你是很好的人。”
    再析
    知恩图报人天钦敬,忘恩负义人天共愤。但当我们无力报答时,常存报答的心,也是十分必要的。
    事例五
    2007年9月18日,在以“道德的力量”为主题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共评选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当选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她说,“欠债还钱,这是做人的本分。我尽我所能,维护了一个好人的名声。”简单朴实的话语,却是对“诚信”的最好诠释。
  2002年12月14号,那是本溪农妇武秀君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丈夫赵勇开车去外地买建材,一个工人的电话让全家陷入了惊恐:赵勇在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赵勇却再也回不来了!
  今年45岁的武秀君清楚地记得,丈夫赵勇出殡那天,家里突然来了很多陌生人,第一句话都是“看赵勇兄弟最后一眼”。几经交谈,来者吞吞吐吐,武秀君隐约感觉到,这些人多半是赵勇的债主。“你们放心,赵勇欠的债,我用一辈子来还;这辈子还不上,我还有俩儿子,他们接着还!”丈夫生前在生意圈里有好名声,武秀君不能让丈夫在去世后背上骂名。
  夜深人静,武秀君含着悲痛,一点点整理着丈夫生前留下的欠条、债权底儿,一笔笔记在账本上。整理完单据,武秀君一下懵了,欠债竟然有270多万元,有欠银行的,有欠农民工的,有欠材料供应商的。让武秀君略感安慰的是,她也整理出了别人欠赵勇300万元钱的单据。好姐妹给她出主意:这么多钱,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还?再找个人嫁走,躲出去吧!“赵勇说过,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我们得有良心。我不能让丈夫死后被人戳脊梁骨!”武秀君很坚决。于是武秀君给所有的债主一一打了电话,承诺只要有钱立即就还,并在所有欠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决定走上养家、还债的道路。实际上,赵勇的账本里除了有欠款之外,还记着很多别人欠他的钱——有100多万。武秀君想先把别人欠自家的钱要回来,就可以还债了。可没想到的是,要钱会这么难。 武秀君家在山里,从家门口走到镇上坐车,要在一条山道上走40多分钟。为了能一大早赶到欠钱的单位,武秀君凌晨4点多钟就从家里出来。常常是一个单位去了十几次,好话、承诺没少听,钱却一分也要不到。
    为还债,连刚上初中的小儿子也他经常只啃一个面包或是一袋方便面,偷着把饭钱攒下来,直到饿得胃痉挛昏倒被送到医院。小儿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妈,这是我攒下的308元饭钱,你看谁家买种子化肥用钱就先还给他们。”讲到这里,武秀君泣不成声。靠要债来还债是指望不上了,得想办法赚钱才行。2003年开年,武秀君把儿子托付给了姐姐,一个人来到了本溪———作为一个农民的妻子,武秀君没有别的本事,但她有力气,跟着赵勇这么长时间,她知道怎么粉刷外墙,知道怎么涂乳胶漆,而且,做装修这种行当,来钱快。武秀君学其他男人的样儿,竖起了一个小牌子,写上“油漆工”几个字,等着装修的老板或业主挑选。万事开头难。为了接到第一笔生意,武秀君按照市场价一半的价钱揽下一桩刷漆活,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刮墙、刷漆。10天后,武秀君拿到了5000元钱,很高兴。但要还掉百万元的巨债,这样做实在太慢。一筹莫展之时,赵勇生前的一些朋友听说武秀君要替夫还债,佩服这个看似柔弱、却讲信义的女子,都想着给她找点活干,从自己的工程中分出一部分给她。于是,武秀君找到以前给丈夫干活的人,成立了一个装饰工程队,接一些外墙刷涂料等小活,成了小包工头。在工地,武秀君穿着旧鞋,挽着裤腿,戴着帽子、口罩,做饭、刷桶,风吹日晒,汗流浃背。这些活儿,一般都是雇小工干的。可她算计着,这样就能省下一份工钱,省一点就能多还一点。当武秀君拿到自己赚的第一笔3万元工程款时,终于松了口气,还债又多了一分希望。4年多时间,账本上划掉的款项越来越多,武秀君计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还掉了202万元债务。一年到头,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家一周外,其他时间武秀君从来没有休息过。很多人说武秀君老了,不像30岁的人。这有什么呢?武秀君说,我最美丽的时候,是跟着我最亲爱的人一起度过的呢!武秀君挣到的第二笔钱,还给了农民工,“赵勇说过,他们挣钱不容易,我们得有良心”。可是,这些人大都来自四面八方,不好联系了。于是,武秀君先找一些熟悉的人,请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当初的这些人。当她辗转把工钱连同利息送到这些人手上的时候,他们都感动不已。贵州一个叫王江的人拿着2000元钱的时候说,这都是好几年的债务了,他根本就没指望要回来了,可是绝没有想到,武秀君能连本带利还给了他。他们说,这个女人,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诚信!秋高气爽,武秀君又开始忙活了。瞅着蓝天,她心里格外透亮:就剩下不到70万元债了,加把劲儿,就要还清了!
    事例三
    今年28岁的韩雪曼出生在湖南湘西,4岁的时候她因高烧注射链霉素造成药物中毒,失去了听觉。韩雪曼从聋哑学校毕业后,到父母开的一个卖土家特产的商店里当营业员。2003年7月的一天,一位30岁左右的美国男人来到她家小店里买了些土特产。等那位美国男人走后,韩雪曼发现他有一竹筒土家苞谷烧酒忘记带走了。
  当天傍晚,韩雪曼下班后,就带上那筒竹筒苞谷烧酒,拉上两位同学一家挨一家宾馆寻找那个美国人。幸运的是,还真被她们找到了。那个自称叫乔森、来自美国檀香山的男人见到韩雪曼后很吃惊。
  乔森很感动,回到美国檀香山后,乔森一直忘不了中国沱江边上的韩雪曼,他开始了在互联网上和她交流。交往了半年多后,互联网成了两人牵手的情网。
  2004年4月,乔森向韩雪曼提出了求婚。2004年6月举行了婚礼后,同年8月初,韩雪曼以未婚妻的身份办好移民手续跟随乔森来到檀香山。
  乔森开了家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经济状况很好。然而,2004年12月,乔森公司因突发事故而破产了,并且欠下了30多万美元的债务。更可怕的是,祸不单行,2005年4月下旬,乔森因持续的腹痛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而且是晚期,医生说他的生命最多只能维持4个月。
  不久,乔森去世了,乔森没有给韩雪曼留下任何财产,相反,他欠的30多万美元的巨额债务还没有还。按照美国法律,借贷方的婚前债务如果不是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其配偶婚后是无需偿还这些债务的。乔森的债务完全跟婚后家庭生活无关,所以韩雪曼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还债的事情。但是在乔森去世后,韩雪曼仔细地整理了丈夫生前留下的每一笔欠债,她主动写信通知每一个债权人,让他们不要担心债务会随着乔森的去世一笔勾销,她将把丈夫的债务分期还清。她认为乔森是自己的丈夫,两人不分彼此,他欠下的债务,她没有理由不还。
  30多万元的债务不仅对于韩雪曼是个天文数字,就是对于普通的美国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笔巨款。最初,韩雪曼只能依靠每个月领取600美元左右的社会救济金生活,在高消费的美国,这点收入只够温饱了,但即便如此,韩雪曼仍然每个月要节省150到200美元给债权人寄去。
  为了攒下更多的钱,韩雪曼一天只睡5个小时,轮轴似地打4份工。有一次她应聘到一所私立艺术学校教中国民间舞。但没教几天,就被“炒鱿鱼”了,原因是学校坚持要她穿很暴露的衣服教舞,而她认为中国的土家舞和苗族舞并不是那样子的,她不愿意迎合低俗的审美要求而亵渎艺术的本色。
  2006年2月下旬,获知一个债权人生日后,韩雪曼不仅给他的账户上汇了350美元还债,还给他寄去了一张贺卡,她写道:“这是我两天半的薪水,虽然很微薄,但我希望能给您带来一点慰藉,诚挚地祝您生日快乐!”
  那位名叫斯伦特的债权人也住在檀香山,他收到贺卡后有些吃惊,于是驱车来到韩雪曼打工的地点,亲眼目睹到她辛苦上班的过程后,他深受感动,他没想到这个柔弱的中国聋哑女孩竟然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来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斯伦特当即找到韩雪曼,用写纸条的方式告诉她,他的债务不用还了。但韩雪曼对他的宽容表示感谢后,仍然坚持要还债。
  2006年4月,韩雪曼打工的一家中餐馆老板要去纽约发展而需要转卖,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买主,老板就把餐馆托管给诚实厚道的韩雪曼。在当地几位华侨朋友的鼎力帮助下,她独自经营起了这家餐馆,并按照湘西土家风情的样子对餐馆重新进行了装修,亲自下厨做起了土家菜肴,生意一下子变得十分红火。
  2006年12月底,韩雪曼一次性还了一个叫凯琳的债权人2万美元,她还在2006年中国农历春节前夕,给几位债权人分别寄送了中国结、挂历、布艺狗等贺喜礼物。当凯琳了解到韩雪曼为了还债,自己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连一件最普通的首饰都舍不得买时,她异常感动。
  2007年4月,凯琳联系了斯伦特以及另外一个叫雷纳的债权人,他们一起找到韩雪曼表示,所有欠债都不用还了。凯琳激动地说:“你还的情意已经远远超过了乔森生前欠我们的钱。”但韩雪曼依然不改初衷,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凯琳有位朋友是《檀香山周末报》的记者,获悉此事后,她跟踪采访了韩雪曼。韩雪曼还债的事情在媒体披露后,美国民众反响热烈,许多人打电话到报社热评此举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韩雪曼的敬佩,有些人还想帮她还债,但被她谢绝了。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说,这位来自中国的聋哑女人向西方世界诠释了一种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坚韧精神,以及一种古老而值得钦佩的中国式的道德标准……
    再析 
    古往今来有许多借债不还,死后变成畜牲或者投生为其儿女还债的事例。可见就是你存心赖帐,因果规律也绝不让你侥幸。须知占有别人的钱财,终究是别的财产,而你自己只是徒增罪业,待还债时,不但还本,还要还利息。想占便宜反倒吃了大亏。 
    事例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方有一个大企业家,生产某种保健品,他的企业经营的很红火,他印刷的宣传品也成吨拉,但是这个企业家从不付印刷费,小印刷厂法人找他要钱又见不到本人。一家不给印,他再找另外一家,据说由于他欠印刷费压垮几个小印刷厂,致使他们资金用尽,无法再生产,告那个企业又有人保护,无法起诉,最后这个企业家的大企业由于保健品不保健,也垮了台,从此在人群中销声匿迹,那些欠款更是讨要无门了。
    事例五
    辽宁锦州有一个企业家,经营家俱生产,房地产,酒店等数种行业,这个赵姓民营企业家极不讲诚信,欠小企业的钱有钱也不给,蓄意拖欠。欠民工工资也不给,由于贷款多,这个企业若垮台,钱没处要,所以,地方官员和有关部门大力保护。不过也真有被他拖垮的企业,他从葫芦岛一个小海绵厂进了大量海绵,近二年了,就是不肯付款,企业法人要起诉他,其市法院不给立案,使其无法要帐。
    他一方面欠别人贷款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他的兄弟姐妹加上父母都进入他的企业,如败坏冤家一样,随意拿钱、花钱,拿物,甚至要钱去吸毒。他若不给,或者稍有怠慢,他父母就要帮助别的子女去讨要,大骂他挣黑心钱,光顾自己发财,不管兄弟姐妹,不孝顺。或上企业当着员工大骂大闹,或在家大骂大闹,赵企业家不敢言语,只好付款。他这边昧着良心从别处硬占来的钱财,马上被其亲属败光,还得加上他的本金,就这样,他的企业维持了十几年,终于萧条了。
    正文:分外营求
    译文:有的人不满足自己得到的一切,想尽歪门邪道去营求,妄图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
    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观。这个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以什么为基础呢?以三世因果的道理为基础,具体来说有四点:一、业决定。这个世界一切的人事物,包括天体运行、草木的生长、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运行,是由业决定的。二、业增长广大。业在初造时,可能很微小,可是随业成熟所显现的果报却是极为广大的。三、未造业不会遇。四、已造业不失坏。那么“业”是打哪里来呢?业是我们自己造作的。由此可知,我们今生的一切乐受,哪怕是吃根冰棍的享受,都是前世造了善业所致。今生的一切苦受,哪怕是刀割了手所受的伤痛,也是前世造了恶业所致。为此,我们没有造下享受福报的善业,却想得到福报是不可能的。即使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财力、物力、人事关系得来的名声、地位、金钱、财产,也是自己前世积善,今生应该得到的福报。由此可知,分外营求的人,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有的人求之无道,反而在钻营求取的过程中折福,或者造下恶业。
    事例一
    某君是一个实权单位重要科室的科长,有一个会相面的人看过他的面相后,断言他的官位只是科级,不会再提拔。当时在场的人有他们单位的五个同事,都哄笑相面的算得不准。因为某君在单位是最得宠的科长,他不但花钱在单位把领导交好了,省里当权部门还有一个当官的直系亲属,一有评先选优的事情,市里看在他亲属的面子上,会直接给某君“戴帽”下一个指标,为此,他年年都得各种先进,象评优秀党员,优秀公仆等更是拉不下他。而且当时他已经经过考核,马上就要提拔当副县级干部了,就是本单位。那是一个实权单位,许多人想谋求而不可得的地方。所以,他们笑那个相面的不识人,看得太不准确了。
    某君为自己的仕途顺利也费尽了心机,利用自己管钱的便利,交好有钱的实权单位和市里有关领导,同时他也接受别人的财物。由于他一直太顺,未免心中傲慢,什么都不被他看在眼里。一天,一个有求于他的单位花钱请他去“玩小姐”,也就是嫖娼。这种事在某君不是第一次,每次都是安全的。可是这一次被上边来的武警把他抓了个现行,前几天他刚刚在台上领完优秀公仆的奖,现在却进了公安局。此事一传出,全市上下顿时舆论大哗,群众议论纷纷。根据有关条例,某君得开除公职。虽然一些领导想保他,因为他被中央级的人抓住,又是现行。终于被勒令开除了公职,不但没当上副县级干部,连公职都失去了。
    再析
    苦乐不是无因而生的,苦乐唯由黑白二业产生,那么一切苦乐的差别唯一是由黑白业的差别所导致。故而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爽。黑白二业全由自己所造,苦乐受也全由自己来受。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若求福报,求离苦得乐,求官、求财、求名声、求地位、求子女,不应当向外去求,而应当在自己身上来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求呢?一是忏悔往昔日一切黑业。须知未造业绝对不会受到果报,我们今生的一切坎坷,或者求福不得,皆是往昔所造恶业所致。别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自己身如瓦裂,贫穷下贱,这些果报是自己没有积聚善因所致,没有善因,哪里会有善果呢?为此,在自己的相续中一定有很多罪过,如果不认真忏悔、净除,善的功德也无法产生。所以,改过忏悔是求福禄寿财的第一步。二是存心仁慈善良。人的身体行动和语言受心的支配,所以了凡说:“大都吉凶之兆,明乎心而动乎四肢。”人的存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存心仁慈、宽厚,能处处想到别人利益,自己的身口意以利益他人为中心。存心凶恶、刻薄,一心只为自己得到利益,为了自己得到利益,时时算计坑害他人。人心的善恶和未来的祸福有着直接的关系,若想得到利益,获得福报,常存善念,常利益他人,福报自然会来。若用衰损别人利益去求福报,只会为自己种下祸根,必定招来灾祸。最佳的获福的方法是发广大的菩提心,那样可以让每一个件善行都成为大善。不要以为只发一下利益六道友情的心不会有功德,善的大小和心量成正比,心量越大,善越大,福报也越大。三是惜福。很多人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生活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者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甚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普通平民,或者贫穷的人们,过着平淡的日子,没有想到面子与气派。而一些有钱的人,认为奢华的生活才有气派和面子。几百平米的大房子,或者别墅,装修豪华气派。上班族有的人巧占公家油钱,开着私家车,或者开着公家车。他们穿必名牌,一块表、一块佩戴的玉都数万元钱。吃则山珍海味,玩则出国、出境旅游。美发一次上千元,一年美容的费用上万元。时装一天套,必有配套的领带或者皮包、眼镜。食堂中被扔掉的饭菜成桶往外运,有的是贫困地区的人没有见到过的食物。有的领导到贫困地区扶贫后感慨地说:我真理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了,他说,贫困地区的人连饭都吃不上,可我们宴客的一顿饭的餐费,够他们过几年了。我们因为贪欲,追求越来越高档的享受,却不知道由于前世所造善业的力量有限,我们的消耗又太多、太多,不久就会甜尽若来,恶报现前。就算我们今生的福报是一座山,天天搬运,也有穷尽之时,所以,珍惜自己的福禄寿财是一种明智之举。如若在惜福的同时,广造众善,积累福报,则更是对自己今生、后世负责的光明之路。四是积极积累善行。我们积善越丰厚,必然会越吉祥如意,如此,则不必分外营求,意外的福禄自然会降临。  

    事例二 
    董兰只有初中文化,但极会溜须拍马,自己不会干什么,全靠一张嘴和送礼在机关混,并且凭着这些提为某部门领导,副县实职。正在这时,他的一个老乡老周到单位当一把手,已经55岁的董兰乐得在办公室不停地转圈,说:老周要早来几年更好了,不过现在也不晚。她谋划着正县级职务,并散出风,说自己和老周是“铁子”。于是溜须她的,给她送礼的,认她为干妈的,蜂涌而至。董兰一天天生活在欢乐当中,前呼后拥地很威风。夏季的一天,她与丈夫出去散步,刚走到山边就摔倒了,急忙送到医院救治,单位的人争先恐后地去探望。董兰也着急,她不但要提正县,还要提拔后的权势,那样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很有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几人月后,她终于好一点了,她急忙上班,刚两三天,又住院了。就这样,挺着上班,住院。挺着上班,再住院。一晃一年过去了,等她的病终于真的好一些了,她的“铁子”调到省里去工作了,董兰则只好要求提前退休,借改革的机会得一个正县级的名份和工资,没有得到权势和威风,他心中始终遗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