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农历四月初八(5.9) 恭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


   日期:2011/5/10 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诞节的由来

2500多年前农历4月8日印度迦毘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树下,生下了悉达多太子,也就是后来出家成道的佛陀。太子诞生后,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我乃是宇宙最尊贵的觉者,我将广度一切沉沦生死的众生。」,随即有两股水从天泻下,沐浴在王子的身上。后来,佛教徒每年为庆祝佛陀诞辰就沿用比例举行浴佛仪式。

一、浴佛的意义:

淨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淨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行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淨,希望社会清淨安宁,没有暴力、诈欺、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淨,并且藉着浴佛的功德,淨化自己的烦恼尘垢,美化我们的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清淨的淨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

二、浴佛的利益:

1、可得无为法。

2、可得精进力。

3、可得大智慧。

4、可生转轮王。

5、可得人天富贵。

6、可得子孙延绵。

7、可得无病长寿。

8、可得善神拥护。

9、可得无上佛道。

另外,在《浴佛功德经》中,所提及的利益有:

1、现受富乐,无病延年。

2、于所愿求,无不遂意。

3、亲友眷属,悉皆安稳。

4、长辞八难,永出苦缘。

5、不受女身,速成证觉。

三、如何浴佛?

《浴佛功德经》中提到:

1、以牛头栴檀、自檀、紫檀陈沉木,薰陆鬱金香,龙脑香,零陵沉香等,放于乾淨的石上磨成泥状製作香水,放于乾淨的容器中。

2、以好的土做檀,可以方可以圆,大小皆可随之变化上置浴床中间安置佛像。

3、浴佛以其香汤沐浴,再以清水重沐,所用之水必须乾淨。

4、两指取香水自顶上灌,此水又称吉祥水。

5、手要轻,不要让淨水溅出脚踩。

6、用软毛巾将佛像拭淨,并烧好香,遍薰四方。

四、浴佛应抱持何种心?

1、应以信心为之—要生欢喜心,深信功德,一杓水浇下,灌木如来同时也将自己的心洗淨。

2、应以诚心为之—浴佛形像如佛在,已立世间第一福,并迴向法界一切众生,共植福慧,结此圣缘。

3、应以正心为之—求障消除,求心清淨,愿以浴佛功德,祈求世界和平,民生乐利。

五、世界各国浴佛盛况:

中国历史上,当政者启建浴佛法会的最早事蹟有:

1、高僧传地九中说:后赵石勒,于每年四月八日,躬身诣寺,浴佛为儿发愿。

2、佛祖统计第三十六中说:刘宋大明六年四月八日,帝于内殿修浴佛法会,浴佛斋僧。

3、唐义淨〈寄归传〉中说:佛诞节当天,西域各寺院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僧人在佛像上涂以磨香,灌以香水,在以白巾拭乾,然后将佛像置在布满彩花的大殿中。最后,大众还要在自己头顶上滴几滴吉祥水,以表生清淨心,荡去昏沉之业。

4、《三国志.吴书》中说:每逢浴佛节,寺院都在路边陈设饭食,供往来人们自由取食。「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可见当时的中国,浴佛之意,除身口意之外,更有广结十方缘、与民同庆之意。

东南亚:

1、马来西亚和印尼虽以回教为主,但新历五月第一个月圆日(卫赛节)却是国定纪念日。在这一天,佛教徒纪念佛陀三件大事:降生、成道、涅槃。各个寺院,除了在门口插上教旗与国旗外,电视台、学校、甚至电影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均有佛教故事及话剧演出。各佛教团体也举办卫赛卡比赛,征文或演讲比赛景象热烈。吉隆坡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晚间大游行,有佛教团体制作的花车及数十万信众,每人一手拿着莲花蜡烛,一手挥着教旗的庞大队伍,在每人口诵佛号声中,连续两三个小时,行走穿梭于主要街道,结束后集合诵经迴向。

2、有佛教国家之称的泰国,每到佛陀日,信徒就前往寺庙诵经,并以莲花、香及蜡烛供养佛陀,更有人购买一小片金泊绕佛三匝后,贴于佛陀的金身上。

2、韩国则在过完新年后,就忙着佛诞节的准备,信徒往往分组至寺庙发心煳莲花灯,千百盏明灯高悬,光明灿烂。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亦不断追求名利,物质生活虽丰富,但精神压力日增,致使心灵空虚。际此浴佛节日,一同浴佛,洗涤烦心,亦可思维佛陀教诲。如能信仰贩依,更可开拓自我的明淨空间,建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致使个人生活更添姿彩,社会风气日趋祥和、世界和平更是可期。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



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佛陀降生于人间,为世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农历四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我们满怀感恩的心情来纪念伟大的佛陀.在佛诞节这天各地寺院将举行浴佛法会,以浴佛的功德能够增长福慧,净化身心.

我们虽然来自世界各地,清净自心,庄严国土是佛子们的共同心愿.无论您现在身在何方,都请您为心中留存一份怀念和感恩...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浴佛节的来历

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毘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空中直泻下兩条银涟似的净水沐浴在太子的身上。佛弟子们为庆祝和纪念佛陀诞辰就沿用此形式举行"浴佛仪式".

浴佛的意义

浴佛的意义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当手持净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行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希望社会清净安宁,没有暴力、诈欺、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净;并且籍浴佛的功德,净化自心的烦恼尘垢,美化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净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浴佛,象征着我们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典礼的仪式是为提醒我们纪念佛性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这才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浴佛节的精神


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我们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为香,忍辱为水,精进为力,智能为镜,慈悲为药,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爱,沐浴自己,将种种烦恼化为欢喜、自在、清凉。大众用香汤灌沐,藉香花净水灌沐佛像,恭敬供养,祈增福慧,同时亦提醒自己外离身垢、内离心染,时时刻刻保持身心清净,藉此启发内心的慈悲与智能,时时以承续佛法慧命为业,让佛的慈光永照人间。这就是浴佛的真义。



浴佛法事仪规

诸师排班,出堂迎请(用律腔称诵“迎请太子”)
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迎请至大殿,诸师排班完毕。)


二、唱赞
菩萨下云中,降生净梵王宫,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主法呼“我佛如来有沐浴真言”,诸师共和“今当持诵”
唵 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七遍)


四、沐浴偈
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海。
五浊众生离尘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开始浴佛)


五、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六、回向
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诸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十方一切佛!
南无十方一切法!
南无十方一切圣贤僧!
 
供养十方一切佛!
供养十方一切法!
供养十方一切圣贤僧!
供养十方一切佛护法!
供养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赞叹!!!
--------------------------

释迦牟尼佛(Buddha Shakyamuni) 

     释迦牟尼佛,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全名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

  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太子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释迦牟尼佛心咒:

达迪雅塔 嗡 牟尼 牟尼 玛哈牟那耶梭阿哈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一切佛法之总持者,也为一切佛法之根本传承者,是故本师释迦牟尼佛即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之根本上师。无论修任何部主本尊之法。持释尊心咒者即得释尊加被令修习诸教法者急速增进成就。

      全知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凡是一切共同世间的行境当中,其余没有能和密咒所赐的悉地相同。梵天、大自在、如意树、摩尼宝等,也不能和咒力相比。针对凡夫众生来讲,诸佛心咒的利生力量,比智慧身还要直接,因为,一般凡夫很难相应甚深的见修等,但是,心咒谁都会念。

      藏传《小般若经》,彼经云:「诸佛皆从此陀罗尼咒中生,释迦佛亦依此陀罗尼咒之威力而成佛,观世音依此现前得菩萨果。仅以听闻此陀罗尼咒也将无勤获得广大福德,并清净一切罪障。若修密咒,则无有魔障而成就。」

      其余经典中也说,念诵一遍此陀罗尼咒,可清净俱胝八万劫当中所造的一切业障等,具无量功德利益,此乃释迦如来之殊胜心咒。

      诸佛心咒秘密不可思议,以一个心咒,能作无量利益。因为,心咒是圣尊的本体,以持咒就能召来佛力,可以作无量的事业。这些,和净土宗大德所说的「以名召德」也是相通的。

-----------------------------------

------------------------------------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 


  降生时,九龙(亦说二龙)吐水洗浴圣身的传说而来。在古代,它已成为佛教故事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近代出土的佛传雕刻,都有这种情景的构图。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一日出游兰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因此,后世佛教徒纪念佛陀诞生的仪式,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净地设灌佛盘,在盘中的莲台上安置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释迦太子金像,然后灌以香水,以表示庆祝和供养,就叫做“浴佛”或“灌佛”。这一天是佛教四众信徒的欢喜节日。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的。佛教以外,婆罗门教早有一种浴像的风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大宝积经》卷一百记述这样一个故事:舍卫城波斯匿王的女儿无垢施,于二月八日和五百婆罗门一道,持满瓶水,出至城外,欲洗浴天像。这时许多婆罗门见诸比丘在门外立,认为不吉祥,其中一个长者要求无垢施回到城内,但遭到她的拒绝。于是展开辩论,无垢施终于感化了五百婆罗门皈依了佛陀。可知浴佛来源于古印度的社会风俗。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灌沐尊仪章》说:“大师虽灭,形像尚存,翘心如在,理应尊敬。或可香花每设,能生清净之心;或可灌沐恒为,足荡昏沉之业。……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于男中之时,授事便鸣楗椎(木制“打木”),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氎而揩拭之,然后安置殿中,布诸花彩。此乃寺众之仪。……至于铜像无论大小,须细灰砖末揩拭光明,清水灌之,澄华若镜。大者月半、月尽合众共为;小者随己所能每须洗沐。斯则所费虽少,而福利尤多。其浴像之水,即举以两指沥自顶上,斯谓吉祥之水。” 


  义净所译的《浴佛功德经》也只说日日澡沐尊仪,可以获大利益,并未说专在佛生日举行。所以赞宁于《僧史略》上《浴佛》条说:“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为佛生日也。” 


  随着佛教的输入,浴佛的仪式很早就在中国流传了。《吴书》卷四《刘繇传》 


  附记笮融事迹说:“笮融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漕运。…… 


  乃大起浮屠祠。……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样大规模的佛教仪式,大概就是中国“浴佛会”的滥觞。 


  后来这种浴佛的仪式逐渐流行于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代,各地普遍流行。后赵的国主石勒(319—332),为他儿子祈福,曾举行过浴佛。《高僧传》卷十《佛图澄传》说:“石勒诸稚子,多在佛寺中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自诣寺灌佛,为儿发愿”。《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条说:“四月八日,帝于内殿灌佛斋僧”。又《宋书》卷四十七《刘敬宣传》说:“四月八日,敬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可见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浴佛仪式已在我国各民族之间相当流行了。 


  我国浴佛的日期,古来有几种不同的记载。一是二月八日,一是四月八日,还有一种是十二月八日。佛陀的诞生、出家、成道和涅盘,在印度南、北传的《佛传》里虽都明记七月日,但各记载不一。《大唐西域记》(卷六、卷八),曾述上座部和诸部所传的不同。据上座部传,佛降胎在嗢咀罗额沙荼月之三十日,相当我国五月十五日;诞生、出家、成道都在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相当我国三月十五日。诸部所传降胎同于额沙荼月的后半八日,相当我国五月八日;其他诞生等同于吠舍佉月的后半八日,相当我国三月八日。南传佛诞则在逝瑟吒月后半八日(南传《本生经》觉音序言),相当我国四月八日。印度历法以黑月(从月既望到月晦)为前半月,白月(从月朔到望)为后半月。所谓“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西域记》卷二)。七月之下弦(当下半月之八日)在我国阴历次月之上弦。我国汉译佛经记载二月或四月,大抵辰以印度的某月当我国之月,又随译经时代历法之差而传为二月或四月的。吠舍佉月后半八日,本相当于我国阴历三月初八;而译者则理解为二月上弦,因传为二月八日。后来多从南传的三月后半八日换算为四月八日,于是佛诞四月八日之说就一般通用了。 


  从历史的记载看来,后汉时笮融的浴佛日期未见明记;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自梁经唐至于辽初,大抵遵用二月八日;宋代北方改用腊八,南方则用四月八日。后赵的石勒及刘宋孝武帝、刘敬宣等于四月八日浴佛,已如上述。梁时《荆楚岁时记》以二月八日为佛诞。《续高僧传》卷二十二唐《释玄琬传》说: 


  “琬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辰,追惟旧绪,敬崇浴具。每年此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辽史》卷五十三《礼志》记载,辽时以二月八日,为悉达太子生辰。 


  至宋代,浴佛仪式多在十二月八日举行。宋赞宁《僧史略》卷上《佛诞生年代》 


  条说:“今东京(宋都开封)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赞宁以为腊八恐怕是印度的节日,或者是用《多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的二月八日,腊月即是周的二月。《翻译名义集》卷三引《北山录》云:“周之二月,今之十二月也。而大圣在乎周年,故得以十二月言正。”但也有明指腊八为释迦成道之日而浴佛的。如宋丹霞子淳禅师腊八上堂说:“屈指欣逢腊月八,释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后追先事,重把香汤浴佛身。”(《丹霞子淳禅师语录》)又宋祝穆《事文类聚》说:“皇朝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造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这是浴佛会和腊八粥相结合的记载,但江南一般多在四月八日浴佛。《岁时杂记》说:“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 


  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北人专用腊月八日,近岁因圆照禅师(1020—1099)来慧林(禅院),始用此日行《摩诃刹头经》法;自是稍稍遵(之)。……其后宋都开封诸寺,多采用四月八日浴佛。”《东京梦华录》 


  卷八说:“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元代的《幻住庵清规》及《敕修百丈清规》均制定四月八日为释迦如来诞辰,其后南北浴佛的日期就完全一致了。 


  关于浴像的方法,宝思惟译的《浴像功德经》所说最为清楚:“若欲浴像,应以牛头旃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䓖、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种种妙香,随所得者以为汤水,置净其中。先作方坛,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诸香水次第浴之。用诸香水周遍讫已;复以净水于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许洗像之水置自头上,烧种种香以为供养。初于像上下水之时,应诵以偈:‘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我国丛林的浴佛,多依元代《敕修百丈清规》(1336年修)所定的仪式。 


  但比《敕修百丈清规》更早十九年的《幻住庵清规》(中峰明本1317年作) 


  已经有所规定了。《敕修百丈清规》卷二《报本章》的《佛降诞》条,具体地规定浴佛的仪式说:“至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敷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住持说法竟,领众同到殿上。住持上香三拜然后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唱浴佛偈”(偈见如上《浴像功德经》),一面反复地唱偈言,一面让僧众进行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 


  明代的风俗大抵是继承宋代的。据田汝成《熙朝乐事》记明代的风俗说: 


  “四月八日,俗传为释迦佛生辰。僧尼各建龙华会,以盆坐铜佛,浸以糖水,覆以花亭。”这种风俗到清代并无多大改变。按照《敕修百丈清规》,禅林在佛诞浴佛这一天,还有煎“香汤”和造“黑饭”供众的习惯。《清规》卷四《两序章》 


  的《知殿》条:“佛诞日浴佛,煎汤供大众;”卷七《节腊章》的《月分须知》 


  条:“四月初八日,佛诞浴佛,库司预造黑饭,方丈请大众夏前点心。”但是这种遗规后来虽已不通行了,而以四月八日为佛诞,举行浴佛议式,则至今不替。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 

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又诸众生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审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为彼未来众生发如是问。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如说修行。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清净慧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清净慧菩萨言。善男子。应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善清净故。如来清净。若于如是诸佛如来。以清净心种种供养。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复以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不共功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后。若欲供养此三身者。当供养舍利。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麸夫黄麦。造窣睹波形如枣许。刹竿如针。盖如麸片。舍利如芥子。或写法颂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为供养。随己力能至诚殷重。如我现身等无有异。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般涅槃后 

能供养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来像 

于彼像塔处 

涂拭曼荼罗 

以种种香华 

散布于其上 

以净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诸饮食 


尽持以供养 

赞叹如来德 

 


无量难思议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获得金刚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济度诸群生 


 
 

尔时清净慧菩萨闻是颂已。白佛言。未来众生云何浴像。佛告清净慧菩萨言。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勿着二边迷于空有。于诸善品渴仰无厌。三解脱门善修智慧。常求出离勿住生死。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善男子。我已为汝说四真谛十二缘生六波罗蜜。今更为汝及诸国王王子大臣后宫妃后天龙人鬼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重浇清水。所用之水皆须净泸勿使损虫。其浴像水两指沥取安自顶上。名吉祥水。泻于净地莫令足踏。以细软巾拭像令净。烧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处。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既安置已。更烧诸香亲对像前。虔诚合掌。而说赞曰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功德庄严聚 


愿彼五浊众生类 

速证如来净法身 

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 

无量无边作佛事
 

亦愿三涂苦轮息 

悉令除热得清凉
 

皆发无上菩提心 


永出爱河登彼岸
 


佛说此经已。是时众中有无量无边菩萨。得无垢三昧。无量诸天得不退智。诸声闻众愿求佛果。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迦牟尼佛       圣诞)(五明学佛网:释迦牟尼佛       圣诞)  

 傅味琴居士: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7年 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恭礼弥勒不败尊 慈心常与众生乐(2007年弥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佛弟子要以大雄大力报佛恩(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