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第一福田


   日期:2011/5/25 1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福田

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善恶有所应,如种果获实.

——《佛说善生经》——

一、瞻病的必要

  人吃五谷杂粮,谁无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尝谓“诸苦之中,病苦为深;作福之中,省病为最”。因为人一旦生病了,由于身体的痛苦,往往使得内心寂寥脆弱,易生烦恼,这时最需要仰仗他人给予粥药的照顾,语言的安慰鼓励,以坚固其信心,使萝幻之躯得保安康。

二、瞻病的方法

  看护病者应具正确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反更使病情益加沈重。如何是正确的瞻病法呢?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令病人迅速康复:
  一、分别良医:能分辨医生的医术、医德高明与否。
  二、亦不懈怠:先起后卧,以勇猛心看顾病者,为其拭洗浣衣,洒扫住处,极令清净。
  三、恒善言谈:多与病人交谈,说安慰、鼓励的言语,使病者去除寂寞,得获人情的温暖而坚强振作。
  四、少于睡眠:不贪睡眠,随时注意病者所需,给予满足。
  五、以法供养:不贪饮食,为病人说法,使病人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而能淡然处之。
  若能成就上述五法,照顾病人,病者必能早日重获康健的快乐。

三、瞻病的果报

  布施犹如播种,要想有好的收成,先要有一块好的福田。《大般涅槃经》卷中说:“若有施主,施于病人,及看病者,斯则名为满足大施。” 又《梵網经》卷下说: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埃田,第一福田。”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因为看护病人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未来的希求也会如愿以尝。
  《四分律》卷四十一载,佛陀虽然已经果德圆满,但其爱护众生的悲心像流水长河一般,因此依然降尊就卑为其生病的弟子拭身不净,浣衣晒乾,洒扫环境,爱语安慰,使他们得到依怙。唐代悟达国师,在其尚是云水僧时,途经京师,见一西域异僧迦诺迦尊者、身患恶病,无人理睬,于是耐心为其擦洗敷药,并照顾其疾病。后尝于懿宗时,膝生人面疮,幸遇尊者,报以解冤消业。又玄奘大师,在四川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寺中疗疾,并施与衣服饮食。病者惭愧,乃授法师《般若心经》。由是之故,日后玄奘大师西行,临危之际,幸得此经之助而解厄。
  所以古德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善恶果报亦如此。”世间上无论善、恶事都有报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不变的真理。

四、结 论

  谚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又《生经》云:“善恶有对,罪福有报,恩生往返,义绝稀疏。”人生无常,你我都难免病苦诸厄,所以,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健康的人应长怀恻隐之心,对于那些有苦难疾厄的人,要主动路予问候关怀。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仁慈,就先要对别人仁慈;未来想得到幸福美满的前途,就要多播种一些幸福美满的种子。如《生经》说:“人当瞻疾病,问讯诸危厄,善恶有报应,如种果获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田       看病)(五明学佛网:福田       看病)  

 妙莲法师:往生有 分第一集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宽运法师:清净供养 无上福田──东林念佛堂斋僧法会 

 卢志丹居士:把金钱种在“大福田”中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说诸德福田经》摘文说明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5 三种福田 

 传喜法师:恭敬三宝 无上福田——台湾树林菩提讲堂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B 二、福田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P 992经:本经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4.孝敬父母种福田 

 大安法师:佛门乃第一福田 

 传喜法师:种福田 积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