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生根活佛:打坐之前摄住意念的方法


   日期:2011/6/4 12: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每个人都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接触外面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时,会使我们的心受到外界因素以及习气和制约行为的影响,会产生执着、痛苦、快乐、分别等一些不可思议的念头,其中我们的意识就好比一匹狂奔乱跑的野马,需要有人牵引它才能走好路,驯化野马是很难的,同样,要让我们的意念安静下来,让它不乱动念、不起妄念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你要想把野马变成骏马,就要寻找一个教员,通过教员的教习驯化才能将野马变成良驹。那么教员又是如何教训野马的呢?教员会把野马拴在木桩上,然后再采用很多方式才能驯化成功。 

我们每个人的心思动荡也如同野马,修行者必须要将心定下来才行,假如心思如野马一样四处狂奔,还能禅定吗?所以打坐静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打坐静修可以把“贪、嗔、痴”等所有动荡烦恼的心思都摄住下来。如果不把它摄住,妄念纷飞,心乱如麻,就很难做到安定不动,那就不能入定、也不能开智慧成道。只有把六根引起来的杂念全都摄住,自心自然就能清净下来,打坐也容易心静。比如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南无普贤光明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六根识不要乱动,才能安然入定。这六根当中,以“意”和“耳”二根是最难摄住的。比如,将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舌不接触异味就能摄住舌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但是人的耳朵和意识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耳识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或者隔著一座房子与大山的声音都听得见,外面的噪音会吵得你心烦,而且声音还有震动的力量,加上耳朵比较敏感,因此,声音很容易打动我们的耳识。六根之中的“意根”也是最难摄住的,即使不要它动,意念也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因为,我们的意识自无数劫以来就有个习气,那就是动来动去,转来转去,它已经动惯了,转惯了,已经是惯性了,不动不行。特别是意识和心所结合起来的话,更是时时刻刻都在蠢动,就像小溪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淌,而且非常涓细,心以外的意念没人能看得见。那有什么办法把它摄住呢?唯独的方法就是反观自己,这样才能摄住它。还有比较世俗的方法就是转移,将杂乱的意念转化到另外一个所缘境上,比如将意识转移到“空”上,一切意念都转化为“空”,意识就安住在“空”中,这样也能够帮助将“意根”摄住下来。我们平时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心很乱,一旦开始打坐静修,很多念头就会自动冒出来了。实际上,平时我们的心也乱,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没有时间去关注罢了,所以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念头在乱动,等到我们心里稍微静下来之后,就看见了念头在动。那么,如何才能将妄念平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反观自心。另外持咒念佛号,祈祷诸佛菩萨加持,专心致志地打坐,才能慢慢地静下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心证悟空性。雍仲本教打坐静修的目的是为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要将一切都放下,才能真正入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根活佛       打坐)(五明学佛网:生根活佛       打坐)  

 宋智明居士:禅与打坐 

 明奘法师:禅修的规矩 痛与忍,从打坐中真实获益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二 打坐坐法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2 日复一 

 仁达法师:打坐时的注意事项 

 仁达法师:打坐时昏沉掉举的对治办法 

 仁达法师:如何打坐 

 悟妙法师:为什么在打坐的时候要在黑的地方坐? 

 悟妙法师:打坐的时候腿会酸麻,怎么克服?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8 打坐 

 空海(惟传)法师:为何要打坐 打坐益处(禅修问答) 

 空海(惟传)法师:打坐及禅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