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怎样降服烦恼?


   日期:2011/6/10 1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怎样降服烦恼 ­

                                              --印光法师 ­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烦恼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于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室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偿还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 ­

    然上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 ­

­   用清净心降服烦恼 ­

­      ——净土法门法师 ­

                 
­

1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

2 事情多,你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 ­

3 烦恼多、是非多,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 ­

4 真正要想成就,不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多问。 ­

5 不需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去跟他打交道;求我们自己心定,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

6 七情五欲皆是烦恼。 ­

7 遇好境界一欢喜,即是着魔;遇到不如意事,一起嗔心也是着魔。 ­

8 嗔恚、贪爱是“烦恼”,染污了你的清净心,染污了你本有的智慧光明。 ­

9 众生的烦恼太多了,佛的法门都是对治众生烦恼的。 ­

10 没有“我执”,烦恼障就破了;没有“法执”,所知障就破了。 ­

11 佛法教你断烦恼、破所知障;儒家教你格物致知,都是要你从内心当中生起正知正见。 ­

12 功名富贵是烦恼的泉源。 ­

13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刻意去求,是自寻烦恼。 ­

14 争名争利是自寻烦恼;名利对修行人是大障碍。 ­

15 患得患失、想控制一切人事物,是烦恼、是束缚。 ­

16 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患得患失”来的。 ­

17 没有的时候想尽方法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好苦!烦恼都从这里来的。 ­

18 “得失”完全是个妄想,不是真实的。得到的,到头来是一场空;失掉的,失掉也是空。 ­

19 你没有得失心,你就没有烦恼,就得大自在。 ­

20 有善恶、是非,就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就从这里生起来了。 ­

21 身有苦乐,心有忧喜,舍受,就是身没有感到有苦乐,心也没有觉得有忧喜,这个境界是好境界,但是它不能够长远的保持,所以舍受也是烦恼。 ­

22 佛法里面所讲思惑与见惑,都是情,都是烦恼,这就是迷。 ­

23 布施主要是破悭贪,如果布施真的把我们悭贪烦恼舍掉了,这是功夫,得到心地清凉自在。 ­

24 改烦恼习气,首先要改的是改掉嗔恚,不再发脾气。常发脾气,感召的是地狱道的果报。 ­

25 佛法是教我们了生死、出三界。 ­

26 佛学顶多只能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看,与生死不相干,与断烦恼也不相干。 ­

27 学佛那么多年,烦恼习气还是那么多,这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你没有道德教育的根。 ­

28 修行与自性相应,烦恼自然轻。 ­

29 迷惑的人分别执着,天天生烦恼;觉悟的人心地清净,天天生智慧。 ­

30 佛说:烦恼是家、生死是家、三界是家;能出这个家,出家、在家的身份都无所谓。 ­

31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着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 ­

32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 ­

33 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烦恼为菩提。 ­

34 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 ­

35 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 ­

36 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 ­

37 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

38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 ­

39 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

40 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

41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 ­

42 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 ­

43 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

44 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 ­

45 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

46 佛不迷,他就没有烦恼,他不迷,他就没有轮回。 ­

47 烦恼是因,轮回是果。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你心里烦恼变现出来的。 ­

48 这个人心里没有烦恼,就没有六道轮回。 ­­

   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