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子午:佛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日期:2008/11/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水中鱼
子 午
佛法似水,我为水中鱼。有鱼之水,生机勃勃。无水之鱼,如何呼吸?
世间似水,我为水中鱼。身在水中,心似流水。心不粘水,水不离身。
佛陀似水,我为水中鱼。不见真面目,身在庐山也。
师似水,我为水中鱼。时时依师,不敢远离。
众生似水,我为水中鱼。离水之鱼,了无生趣。
佛法如水,众生如水中之鱼。无鱼之水常存,水中之鱼依缘而生。佛法不在天边,不只写在书上,更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网络虚名
学佛网络论坛中,通常管理员会给每个ID定个级别,比如初级、中级、高级或者其他类似名称。更有甚者,管理员每天给每个活动着的ID加分或扣分。我今天写此文,觉得有点滑稽,但不写不行,因为学佛人尚未成佛,大家的确把论坛上的级别或分数当了真。
先谈谈其中的一个论坛。刚到论坛不久,读到一则帖子,该帖是新任版主发的,自己发帖恭喜自己荣升版主之位。接着,一些ID跟帖,庆贺高升。当时非常诧异:学佛不就是要除名利心吗?怎么学佛人也搞世俗的那一套?后来发现随着某个ID发帖多或在线时间长,ID的级别会从初级升为中级或高级,甚至贵宾。这些可能是计算机的问题,设置成这样,改不了,但每个ID背后学佛人的表现就耐人寻味了!有人以自己是高级会员而逐渐口气转成命令或教训初级会员式的,级别成为我执的帮凶,助长了学佛人对自我的执著。鉴于此种担忧,我在ID升级后立即重新注册,不想使自己也沾染上同样习气。
不久我发帖阐述学佛论坛给每个ID定级别对修行不利的帖子,该论坛由持正见的僧人把关,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但也说明这是程序编辑问题,他们改不掉,最多只能将“初级会员”缩短为“初”,尽量减少负面作用。但更多的ID不这样想,有人发帖公开反对,有人暗地里发短信开骂。此举触动了某些ID心中的嗔恨,我宣布离开。自打我离开后,论坛恢复宁静。
另一论坛的情形更糟糕。这里是某些在家人开设的学佛论坛,没有出家人把关。此论坛也不说明开设论坛者到底是些什么人,什么组织或社团,只在言语中得知其中两位管理员都是在家人,都有工作单位,是否受过三皈五戒也没有明确交代。学佛人只看论坛人气,忽视了如此重要的背景信息,盲目地在此论坛跟管理员学佛。管理员不但给每个ID定级别,还像老师一样每天加分或扣分。而ID们更是为了加分或扣分,吵闹不停,这里与菜市场无异,跟其他非学佛论坛无本质差异。
分数是什么?级别是什么?都是名。网络虚拟,这些都是虚名。网络虚名都要争要抢,现实生活中的名利如何能放得下?每夜小梦,人间大梦,人世间这场大梦几时能看透?论虚名,网络大虚名,人间小虚名,都是虚。老百姓看不懂学佛人怎么这副你争我夺的劲头。佛法从未衰微,不增不减,是我们的心越来越衰微了。常有人叫喊着要护法,抵制外道,扩大佛教徒数量。其实呢,外道力量不大,是我们自己不精进修行,没把佛陀正法之光点亮。学佛人的不如法行为、不清净修持,使老百姓疏远佛法。传播外道者就是未持正见的佛弟子自己。
(二)我执——在网络中蔓延
我写博客已有数年,学佛过程中对博客始终保持一份观照。初期是执著的,博客即是我执的一种表现,世间称为自恋。
在某论坛中曾听到一位自称学佛者,要横扫所有佛学论坛,做网络传播佛法的第一人。还有一个更甚的,自述未受三皈五戒,无师自通,以写学佛博客为己任,四处张帖他所谓的学佛文章。表面看上去,读了些佛教方面的书籍,结合自己的思想,结文成集,实际上对佛法的理解似是而非,绝无可读价值。真可谓:已造正造无边口业,却浑然不觉,以盲导盲,相牵入火坑。另有一位受过菩萨戒的博客爱好者,也不满足于自己的博文仅仅张贴在一个网站,曾撰文得意于自己的博客读者遍天下。而他的执著还表现于每每于博文结尾,注明:某某居士于巴黎、于伦敦、于香港、于新加坡,等等,用地点来压人。
我执是修行中异常顽固的东西。别人表扬一句,开心,警惕我执来了!被别人骂一句,烦恼,我执来了!即便你已经悟到缘起性空,我执还是会穿着不同的衣服登上你念头的舞台中央,表演一番。
我不反对学佛人写博客。本人在写博客的这些年中,体会到写文章很费时。写一篇博文有时候反复思索、打字、修改,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如果用这一小时的时间来念佛,起码是3000声佛号!从自我解脱的角度讲,写博文是浪费时间。如果再将这些文章复制到各处网站发表出来,加上写的时间,远远超过一小时。发表后,心中不舍,再花时间回复、管理,学佛人在一篇博文上耗掉的时间,无法估算!再论那些观点的正确性,不如去读佛经、读祖师大德的开示。写博文容易导致害人害己。
奉劝某些以写学佛博客为业者(乘愿再来的菩萨除外),放弃写作就是放弃我执,放弃写作就是真修行!
(三)空调之争
办公室用电量有限,每当夏季高温,其中的两个空调机组必须间隔半小时先后开启,否则极易跳闸,于是空调之争在所难免。
那天上午我外出办事,回办公室,推开门,同事第一时间向我报告:跳闸了!非常奇怪的是,一大屋子人居然门窗紧闭地坐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内,鸦雀无声。我赶紧开门开窗,办完手头的急务,立即打电话联系物业管理处。
平时为了不能同时开启空调,我常在办公室做恶人,甚至必须忍受同事当面的责骂。但我知道即使被人骂,也必须这样做,如果不控制好先后分别开启,到最后一跳闸,谁都别想用。这不,我一走开,跟着就跳闸了!现在的人啊,素质就是这样差,连半个小时都不能忍耐,私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论调是:“为什么我要忍?别人不能晚半个小时开空调?”双方都这样想,完了,大家一起开,然后跳闸,我用不成,你也别想用。想起佛经中讲述,人类发展到后来至刀兵劫,人见人,二话不说,拔刀即杀。杀到后来,突然大家觉得也可以不杀死对方,和睦相处,这样一来刀兵劫结束,忍让互助的思想又回到人类当中,世界变得一天天和睦,人的寿命由短变长。我们今天的人类正在从和睦逐渐走向极度的自私自利,如此下去,前方就是刀兵劫了。
烧断的保险丝修复了,我先开启了一个空调机组,另外一个空调机组在财务办公室,财务不在。没多一会儿,财务回来了。我向她报告空调已经可以使用,她人不在,所以没开。她马上说:“开!为什么不开?”
下午财务又无声息地走了,等我想起来,不知道她已离开多长时间,后边的空调依然呈开启状态。我马上关空调。财务好像心中有无限的怨恨,因为早上跳闸,跑出财务办公室和坐在门口的接待吵架,责问接待:“为什么同时开空调,导致跳闸?”人走,空调不关,这样也许财务心中的怨恨会减少些。
晚上下班,经过我所居住大楼的保安办公室,外面凉风习习,保安办公室的窗却关得紧紧的,空调管正在滴滴答答地滴水。其实夏天并非天天35度以上,无空调不能度日,但人们已经在思想中形成对空调的依赖,不管室外温度,进屋随手开空调,养成习惯。现代科技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舒适环境,但也在无形中将人的心灵系缚住。我们对外在的东西越来越多地依赖,业力越加厚重,心灵获得解脱的难度逐渐加大。
科技因众生的业力应运而生。由于众生对科技的依赖,又加重众生的业力。好比沼泽地,科技是水与泥,使我们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四)伞下的善意
夏季,上海的女子喜欢撑把精致淡雅的阳伞,毒辣的烈日下,一伞之下独享清凉。男人们整个脑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脚登严实的皮鞋,汗如雨下。多年前在火炉重庆,见街道上老少爷们姐们全都每人一把小巧的扇子一块毛巾,顶着39度高温,面对炽热的阳光,全无惧色。回沪后,马上改行头:折扇+毛巾。
上海的人口日益多起来,交通高峰路过地铁出口,只见人群摩肩接踵。此时的阳伞变成骇人的武器,用它们的一个个“神经末梢”刺向旁边的路人。赤手空拳的人们举起手臂,轻触阳伞,保护自己的面部。在一个又一个阳伞中左挡右挡,一路闯关,直到人稀少处,方松口气。下雨天好些,大家手里都拿着武器——雨伞,对面路过,其中一方(男人多数)高举而过,或者比试谁的雨伞硬度更硬,以伞挤伞。
夏天的扇子在人群中,显得更得体,不如阳伞那么霸道。也有在雨天收起自家雨伞,宁可挨淋、穿过人群的大度者(男人多)。我尝试过下雨天不把雨伞撑足,缩小(伞)身量,既挡雨又不影响他人。除了自己辛苦一点外,其他都很好。
关爱他人,关爱众生,学佛人不能只在口里说,而是要行的。
(五)活物与遗物
母亲单独住,家具用了几十年,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本打算给母亲买套新家具,她坚决不要。无奈之下,我只好买了套新家具,将我家换下来的旧家具送给母亲。换家具,和搬家差不多,母亲提前动手整理。老货多,从这个房间移到那个房间,鲜见大宗物件被扫地出门。几年前我曾清理过一次自己的家,这次明显不费劲儿,东西少的缘故。
母亲的二姐去世后,二姨夫将她的遗物送人,姐妹们都不要。母亲由此得出结论:人活着,赶紧将东西送出去,死后没人愿意要,即便是亲姊妹。同一件物品,人在时它是活物,人死后,立即变为遗物。物品的生死由它拥有者的生死决定,物品在活人手里就是活物,送给活着的人,它还是活物,即使它原来的拥有者已经去世。
母亲尽管嘴上这么说,轮到落实为行动,还是舍不得,埋怨年轻一代不恋旧,家里每样东西都有纪念意义,怎能一扔了之?忘本。虽然不能守到永远,但可以守到守不成再撒手,即百年后。刚强如此,只好尊重老人的选择。
比母亲年轻一代的我,也做不到一劳永逸。有些东西上次整理时舍不得扔,这次被处理掉。人心的贪,非一次可去除。看来清理家庭杂物的工作应制度化,过一段时间清理一回。正如我们修行,宜经常清理思想垃圾,要不然旧业未除,每天又造新业,不清理的话,怎得轻松?奢谈自在。
清理的目的在扫地出门。假如只将东西从这个房间移到另一个房间,这不叫清理,为整理。烦恼也如此,若修行,烦恼不除,只将聊天的话题从股票、美容、娱乐、体育改为佛法,无异于整理,非清理。
电话中母亲说正在清理,但愿下次回娘家不再看见大堆大堆的杂物塞满屋子。
(六)一斤茶叶
不了解戒律时,望戒律生畏。学圣严法师的《戒律学纲要》,突然信心十足,觉得戒律也没有那么可怕。接触《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蕅益大师笺要,弘一律师校并补释),心中再生畏惧。戒律难持,超乎想象!最难当属不偷盗。
钟点工在公司工作已经三年多了,这三年中本市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年年上调,相应地小时工工资也随之上扬。安徽籍钟点工言语不多,也没提过涨工资的事。今年我主动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给钟点工适当上调了工资。钟点工出于感激,送了一斤茶叶给我。拿着这一斤茶叶,思前想后,最后这样处理:拿出一部分茶叶放在公司的茶叶罐中,剩余的一大半拿回家。估计一下茶叶的价格,以钟点工的名义捐给慈善组织。过了段时间,又送了两个杯子给钟点工。
因工作的原因认识一些人,经常打交道,偶尔他们会送些小东西给我。拿着这些东西怎么办?是否属于盗窃?以前不会考虑这么多,拿到家里再说。受戒学戒后,思想复杂起来,不再敢把这些小东西拿回家。大的会跟领导说一声,小的通常拿到办公室看哪个同事需要,分给他们,绝不冒失地拿到自己口袋里。得到眼前利益是小,犯戒为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子午       佛法)(五明学佛网:子午       佛法)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