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少烦恼


   日期:2011/6/22 1: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活方式的精神,秉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无为做法,我们的烦恼就能淡化,就能减少。这样我们自然就能随顺世缘没有挂碍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大多是盯着别人而得到的。在我们做不到像《坛经》所说的“……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时,我们尽量不去盯着别人。实在被自己看到了,我们要把心量放大,或者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把观察的角色做个对调。

这样,很多事情就会很好解决,就会知道要谅解他人,自己也就不会陷入烦恼的深渊。所以,要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他人,这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样很难做到。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找对方的不是之处,总觉得对方跟我过不去,总觉得任何人都在与我为敌,有很多事情本来是无意的,但是就有那种小心眼的人总要对号入座,自找烦恼。

古人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就是烦恼。天下本来是风平浪静的,我们偏偏要去找些事,自找烦恼,那就是由于不能谅解他人。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种相互的关爱给予谅解,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处理烦恼的,到处自找烦恼,总觉得生活在一种大家都对他有意见的气氛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样要求自己,又怎样谅解他人。一个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他的生活会是非常痛苦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那个有心挑刺的人听了,自己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了。时间久了,一次二次,最后可能会来一个总的爆发,打起架来,甚至于弄出人命案来。报纸上种种社会新闻的报道,比如因为几块钱弄出一条人命案,一句玩笑话酿成一个悲剧。

不知道谅解他人的人,应该说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会善待自己,也就一定能够谅解他人。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圣贤,每一个人都有过失,我们自己老在注意他人的过失,为什么你就不回光返照你自己有没有过失?你自己言谈话语有没有伤害他人?

所以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人,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把很多烦恼当成了处理品,就不会把烦恼当成宝贝。所以,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烦恼的好方法,就是要能够谅解他人。

如果我们看待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谅解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智慧在显现的时候,这样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好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那么我们就是生活在极乐世界里面。反过来,每一个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么地狱就现前了。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地知道为什么做人要有信仰、要明因果、有具良心、要讲道德;为什么做事要知感恩、要会包容、要善分享、要去结缘。才能知道要如何去落实这个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以及做到这二八方针后,做人做事是如何地轻松自在与顺利。慢慢地向道靠拢,最后走上自利利他的菩萨之道。

 

后面敬请关注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明一法师)(五明学佛网:烦恼       明一法师)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