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寂相法师:真正的信仰是对真理的了悟和感知


   日期:2008/11/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时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利。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上的追求也日有所趋,信仰各种宗教的人越来越多,信仰佛教的人也与日俱增。人们通过学习佛法,精神境界与举止言谈都有一定的改善与升华。但这是否是真实的信仰呢?目前,大多数的人到寺院烧香拜佛、找师父们问一些个人修学佛法的问题、交流学习佛法的一点心得。但一旦遇到与个人的利益有所冲突时,就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甚至改变自己的信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什么是真实的佛法信仰。

记得佛经里有个故事说:

佛陀居住在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舍利弗尊者。

有一天,有三十位比丘祗树给孤独园礼敬佛陀,佛陀知道他们证得阿罗汉果的机缘成熟,就问舍利弗尊者:“舍利弗!你相信观身念住可以证得涅盘吗?”
“ 世尊,观身念住可能证得涅盘这件事,我并不是只因佛陀这么说我就深信不疑,只有本身尚未证得涅盘的人才会接受别人的说法”。

大家不明白舍利弗尊者话中的含义,内心都想:“舍利弗尊者直到此时尚未放弃错误的见解,尚未信仰佛陀。”

佛陀向大家解释说:“舍利弗尊者承认观身念住可以证得涅盘,但他接受的原因,不是只因佛陀或其他人如是说的关系,而是经过他个人的亲身经验实证而来。真正的信仰是来自对真理的正确认知和了悟,不是狂热的宗教感情或盲目的信仰。”

这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其一、佛陀说法不会无因而说,在《解深密经》里说到:“然因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 这是说一切圣者以圣人的知见、智慧证得了超越语言概念的宇宙人生的实相之后,为了让那些没有证得实相的众生,也能够觉悟,才安立名言概念说有为、说无为法。因为,圣人已经证得离言法性,凡夫却还不知道,佛陀为了让凡夫也能证得它,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不能用语言概念表达的人生真谛,勉强的假立名言概念,目的无非是为了让众生都能证得离言法性。所以假立一种名相,叫做有为法,叫做无为法。这是凡夫众生不能了知佛陀自内证功夫的原由,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断除烦恼,有烦恼就会有所执取,有执取对甚深自内证的佛法也就没办法了知,解脱生死当然也就谈不上了。“只有本身尚未证得涅盘的人才会接受别人的说法”。说得有多妥贴!!

其二、舍利弗尊者已经证得了阿罗汉,自然对一切法不会产生迷惑,也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他就偏信什么,当然也包括佛陀的说法在内,这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对佛法已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了,才会对自己如此的肯定。这也是符合佛法“依法不依人”的根本原则的。时下,大多数信仰佛法者,学习佛法者皆是“依人不依法”。究其原因,就是觉得这个人名气大、官位高,一定很有修行的。这倒让人有点觉得跟时下的追星族,超男超女们的粉丝有异曲同工之妙了!!这会使真实的佛法变质变味!看看舍利费尊者为我们作的表率吧!也许我们真应该反思点什么?!让我们看看古来大德们是如何理解佛法,实践佛法,肯定佛法的吧。

有一位法常禅师,去参礼马祖,问马祖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禅师听到这四个字后,马上顶礼拜谢,离别马祖自己找一个茅蓬住了下来。他想:既然“即心是佛”我便好好地保任,历境炼心,看看自己之心与佛心是否相应。日久功深,果然他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他去住茅蓬后,多少年都不到马祖那里去。一天,马祖想起这位学人来,想考验一下,看他功夫是否真切,是否真正有正知见,具正法眼。于是,他叫另一位学人到法常禅师那里去对他说:马祖的佛法又变了,现在是“非心非佛”了。法常禅师说:这个老头子真会胡弄人,管他非心非佛呢,我还是即心是佛。学人回来后,把法常禅师的话向马祖禀告,马祖赞叹曰:梅子熟也!

我们是否也要具足这样的勇气与决心呢?是否对自己应该肯定?否则:可能就如五祖弘忍大师所讲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了。

其三、我们自己本身对佛法认识不清、不知学佛到底为何事那才是最要命的事。犹如上面的比丘对舍利弗尊者的认知时想的那样,“舍利弗尊者直到此时尚未放弃错误的见解,尚未信仰佛陀。”呵呵……,当下学佛的人当中还有多少呢?

先不要去管别人是否对佛法已生起决定的胜解,还是先问问自己当下的一念心是否能安住在真实的佛法吧?这才是紧要当头的事呢!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还有两句话,叫做“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又有经典上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说,学佛最终的目的是从认识我们自己当下的一念心开始的,不断的扩大我们的心量,逐步的安心才能包容一切。因为,心能包含一切万法。把心的问题解决了,学佛的事也就算大事了毕。法门无量,但是不管哪一法,都离不开心,因心外无法故。

就让我们从认识自己当下的一念心开始学习吧!《法句经》中说:“无错信知无为,断一切系缚者,放弃一切欲念,是真尊贵人士”。就让我们朝着真正尊贵的人——佛,开始迈进吧!(文:寂相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寂相       信仰)(五明学佛网:寂相       信仰)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竺摩法师:由认识到信仰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惟觉法师:智慧的信仰─正信 

 周贵华博士:佛教信仰简论 

 吕澄居士:杜甫的佛教信仰 

 楼宇烈教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李利安教授: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李利安教授: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两重文化结构 

 李利安教授:论观音信仰的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