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留意自己的嘴巴


   日期:2011/7/1 10: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留意自己的嘴巴

◎达 亮

嘴巴有两大功能,一是进食,二是说话。进食是生命的必需,说话则不同了,可以多说,可以少说,也可以不说。这就有个留意自己嘴巴的问题。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别说。这是训练心的第一步,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自己的嘴巴有任何的控制,你又如何能期望对你的心有任何控制呢?

职场上,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说甚么,怎么说,甚么话能说,甚么话不能说,都应「讲究」。可以说,在职场上「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若你在说话时,稍留意自己说话时的神态、举止及旁人的面貌及反应时,你可有发觉自己兴奋到忘「嘴」的境界。「 嘴 」 的 境 界,可从一个佛教徒的嘴巴故事中便略知一二。

有一只老虎国王。有一天老虎国王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出家人,看到佛教徒,不准吃!」其它的小老虎就问老虎王:「为甚么?」老虎王说:「我看到一个老和尚,好慈悲啊!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不能吃佛教徒!」于是其它的老虎都遵守了!结果有一天,这只老虎王,居然把一个佛教徒,全身吃光光!连骨头都吞下去!然后,祇剩下一个嘴巴放在那边!其它的老虎就问说:「虎王啊,你不是叫我们不要吃吗?为甚么你还吃呢?!」这个虎王说:「奇怪!这个佛教徒,我过去闻他身上的味道,都没有佛教徒的味道,除了那个嘴巴!所以我把嘴巴留下来,其它都吃掉了。」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虎王为何把这个佛教徒的嘴巴留下来呢?

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行至陈国和蔡国的交界处被困了。整整七天没吃没喝,极尽饥寒后,大弟子颜回讨得一点米回来,便赶忙拆柴弄饭。

煮熟的当口,孔子发现颜回从锅中捞出一把饭先吃了,顿时心里就有了疙瘩。想,一个传播礼教的圣人,自己的得意门生还有偷吃的坏德行,那真是辱没了一世盛名。痛惜之余,孔圣人灵机一动,等颜回盛了一碗饭毕恭毕敬地呈上来时,朝他吱声道:「唉,刚刚我梦见祖宗了,要我把饭弄干净了给他们吃。」这话里面的机关是很多的,其中暗藏的一点,是要看颜回是否会老实交待问题。

然而,事情却完全出乎孔夫子所料,颜回说:「哪里还弄得干净呢!饭快熟的时候,我想掀开锅盖看一看,谁知道上面掉下来一块黑灰,弄脏了一撮饭,扔了可惜,我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晓得是自己把事情弄错了,于是当着众弟子的面向颜回致歉。

这则故事提醒人们:世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也有信不过的时候;世人往往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判断,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一张嘴,造物主就是让我们多看少说。

前些年,某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有这样一道试题:如何管住自己的嘴巴?大多数应试者都答:要严守机密,不该说的话不说,云云。也有少数人回答:不要用公款大吃大喝(这样回答者都得了高分)。而管住嘴巴的另一层重要意思,在当时却被疏忽了。

是否应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敢于纳谏、从善如流的明主毕竟太少,喜听恭维赞颂之辞也是人性中的一大劣根性致命弱点。杨修的被杀,显然是由嘴巴引来的横祸,其教训是惨重的,其启示是颇耐人寻味的。

有嘴巴可以说话是幸福的,然而也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从口出,嘴巴竟会导致杀身之祸,在下从中读出了古代智者所说「慎言」二字的沉重分量。在心胸狭隘、忌贤妒能的上司面前,管好自己的嘴巴舌头,守住自己心灵的大门,关键时刻,沉默是金,也许是最好的人才自我保护的护身符。

散布流言和谣传,一直是一种被人们痛恨而又难以杜绝的恶习。流言中的阮伶玉,「狼来了」的故事中的小孩童,他们的悲剧是嘴巴造成的。在巴西利亚的卡斯卡维尔市,市法院的有关人员禁止该市的在职人员散布流言。凡是参与了制造谣言和散布流言的国家公务员,将面临通报批评、接受职业教育甚至停止执行公职的处罚。「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工作中如果人人都管住自己的嘴巴,不乱说乱传,就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

文怀沙先生在谈「知道」时,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有些人受人尊敬是因为知道——知了才道;而有些人则惹人讨厌,这是因为不知道——不知却要道。

知道,在平古县的方言——「知不道」,就是明明知道却不随便讲话,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胡说八道。

让嘴巴宽容些。一些人的嘴巴越来越挑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越是珍稀越要吃,越是野生越要尝,这些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难以估计。

环保,应从嘴巴开始。地球上很大一部分能源、资源是为嘴巴服务的。管住自己的嘴巴,有位艺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不需要你们的掌声,祇希望在座的诸位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吃野生鸟类,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爱。」「非典」、禽流感的爆发给了我们一次严重的警示,管住自己的嘴巴,别吃野生动物了,不是为了应付「升官」的考试,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有人说,我想减肥想了有好几年了,就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我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所以造就了我现在的肚子。有时,在吃饱的时候我是憎恨自己的嘴巴,但在进餐厅前我是用肚子思考的。诚然,如我者,大有人在,是因没有管住好自己的嘴巴所致。

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嘴巴长在别人嘴上,但自己却要走属于自己的道路。祸从口出,此言不虚。殊不知,当你进入高位时,留意自己的嘴巴,也就是你进入高位或发挥极致时,要留点「心」。无论你失去甚么,就让它失去;但千万别失去了心。

见我身者发菩提心, 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法者得大智慧,佑我心者即身成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嘴巴       慎言)(五明学佛网:嘴巴       慎言)  

 大安法师:慎言慎行 自求多福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守护口业,管住嘴巴,学会做好口德的21戒 

 管不住嘴巴,容易犯口业之人,命运就坎坷不好! 

 吉人善语,嘴巴轻易造四种口业非常可怕 

 嘴巴富贵的人都好命 

 一言容易折尽平生福,嘴巴削福最快 

 把嘴巴管严实,是重要的修行 

 我们人要有智慧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上 

 吃素是最好的放生 放生从嘴巴做起 

 吃素就是当下的放生,你嘴巴不吃肉,牠就不会被杀 

 最容易犯过的就是嘴巴,口能造业如山大,罪报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