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医生创建医院收治180多个脑瘫孤儿


   日期:2011/7/5 12: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这些孩子身上,宋兆普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两个恢复良好的脑瘫患儿在玩耍

  □ 记者 尚杰 文图

  核心提示

  “你的白发更多了。”这是许多参观者和捐助者见到宋兆普后说的第一句话。47岁的宋兆普,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白发越来越多。

  从2009年5月开始,宋兆普依托自身出资创办的汝州金庚医院,先后收治了180多名来自省内10多家福利院的脑瘫孤儿,并对近300名0~6岁的贫困脑瘫儿童进行了抢救性治疗。他的善举引起了省民政厅、省残联乃至国家民政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伴随着鲜花和掌声而至的,还有持续的、沉重的经济压力。

  [现场]

  收治众多脑瘫孤儿 医院成了福利院

  每天早上8点,身着白大褂的宋兆普会准时坐在汝州金庚医院一楼的诊室,那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室内室外,排队的患者在等待。

  宋兆普“望闻问切”之后,开出的药单往往不超过100元。“来看病的,既有慕名求医的远方客人,也有十里八乡的乡亲,都很不容易。”宋兆普说。

  与看病相比,还有更让宋兆普操心的事:每天,无论多忙、多累,他都要到医院五楼查看一番。“爷爷,爷爷!”宋兆普只要一到五楼,孩子们就争相跑过来,争着往他的怀里钻。

  墙壁上张贴的名单显示,目前这里住着168个孩子。他们来自全省各地的福利院,全部是脑瘫患儿。“这个捣蛋鬼是党冬冬,那个小帅哥叫奥民,那个跳舞的孩子叫点点,他们是第一批来的孩子,原来都不会走、不会说话,现在跟正常孩子没有太大区别。”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宋兆普都能叫出来。

  10多间病房已经有点拥挤,大一点的孩子们就在过道里撒欢。60多名护工正忙碌着给孩子们喂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平均下来,每名护工要照看3个孩子。和福利院里一样,孩子们对照顾自己的护工叫“妈妈”。

  2009年5月,经省民政厅协调组织,宋兆普先后从全省10多个省辖市的福利院接回了首批120多名脑瘫患儿,免费进行救治。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大部分患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达到基本康复。去年9月10日,民政部“明天计划”领导小组批复金庚医院为省级“明天计划”脑瘫儿童治疗康复定点医院,这也是迄今为止我省唯一一个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定点医院。

  [心愿]

  让脑瘫患儿站起来重返家庭

  让宋兆普牵挂的,不仅仅是五楼的孩子们,还有三楼 “河南省脑瘫儿童康复中心”的70多名孩子。这些孩子的年龄稍大些,大多是在父母陪伴下接受治疗。

  40岁的杨学兵来自信阳潢川。2005年9月,他和妻子在家门口一家诊所抱回了一名遭遗弃的女婴。孩子长到1岁多后,仍然不会走,两条腿软得像面条一样。“我们先后到北京、上海、武汉给孩子治疗,把准备盖房子用的10多万块都花光了也没见效”。

  今年3月份,杨学兵接到当地街道办事处通知,通过当地残联,孩子可以免费到金庚医院诊治3个月。“治疗两个多月了,现在会跪了,也能站起来了。”杨学兵说。

  让杨学兵受益的是省残联联合金庚医院开展的“河南省0~6岁贫困脑瘫儿童抢救性治疗项目”。每名符合条件的孩子,由省残联出资1万元,免费治疗3个月。70多名在此接受治疗的孩子中,有40多名是受益于这一项目。

  让脑瘫孩子经过治疗后重返家庭,是宋兆普的终极目标。2009年,一次偶然到福利院参观的机会,使他踏上了诊治脑瘫孤儿的漫漫长路。“福利院对脑瘫患儿只能养不能治,养的过程很艰辛,养大后依然是社会的沉重负担。”宋兆普说,按照他所掌握的中医技术,0~3岁是脑瘫患儿治疗的黄金期。错过后,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抢着治,哪怕是最终不能治愈,仅仅是让他们会走路或者会说话,就能为社会减轻不少负担。”

  来自福利院的脑瘫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好的将回归家庭。去年,在河南省民政厅的联系下,美国一家慈善机构组织了一些家庭来到金庚医院考察,最终选中了46名脑瘫康复儿童。这些儿童的出国收养手续已基本完成。还有23名孩子基本达到康复标准,也将回归家庭。

  今年4月,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专程到金庚医院调研时说,脑瘫已经成为新生儿最难治愈的疾病。目前在全国福利院中有10万名儿童,其中相当一部分患有脑瘫。这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也给各级民政部门带来极大困扰。

  之前我省相关人士表示,我省福利院共有3000多名孤儿,其中脑瘫患儿有1000多名,绝大多数是中、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很大。如果能够通过治疗改善脑瘫患儿的生存、生活质量,来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将给政府减轻很大负担。

  [感动]

  他对孩子们的耐心超出常人想象

  4岁的大彪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是最早一批从福利院送到金庚医院的脑瘫患儿,经过治疗后基本痊愈,身体、智力和正常儿童无异。宋兆普和妻子办理了收养手续,并将大彪送进了幼儿园。这个捣蛋的男孩叫宋兆普“爷爷”,如今他吃住都跟宋兆普在一起。

  不允许任何一名孩子出意外,是宋兆普对全院医护人员下的“死命令”。为此,在首批孩子送来后,他曾经雇了上百名护工,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看护。孩子们的房间不够用,他腾出病房给孩子们使用。创业中再难都没有掉泪的他,为了孩子不知哭了多少次。一个孩子发烧,就能够让他整夜睡不着觉。

  在金庚医院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5名特殊的医生。他们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学习用中医治疗脑瘫的技术。牵头人杨凤清说,赤峰市民政局准备筹建一家残疾儿童脑瘫康复医院,“局长曾专门到金庚医院考察,到这里一看就被感动了,专门让我们来学习半年。我们都没有想到,一家民营医院能主动接收这么多脑瘫患儿,这种奉献精神,让人折服”。

  另外一名学习人员张静说,宋兆普和他的团队对那些脑瘫患儿的耐心超出常人的想象,“饭一天要喂6遍,冬天不管多冷,都要起来查房”。

  今年3月,民政部在广州召开2010年度“明天计划”年终总结通报会暨脑瘫康复示范基地经验交流会,宋兆普做了典型发言,他创造的“政府支持、福利院配合、医院诊治,三者共同努力,帮助脑瘫患儿重返家庭”的模式得到肯定。

  民生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偶然听到宋兆普的事迹后,专门派人实地考察。今年4月23日,该公司捐出100万元,专门让金庚医院用于脑瘫孩子的治疗和康复。4天后,印尼泛印集团董事长李文光先生委托平顶山市侨联,向金庚医院捐款10万元,用于脑瘫孤儿的治疗康复。李文光和夫人曾专门到金庚医院考察,同样被宋兆普的义举所感动。

  记者采访时,一个化名“叶子”的荷兰籍华人正与宋兆普联系,要捐款10万元。

  [对话]

  花费上千万元 从来没后悔过

  记者:你救治脑瘫儿童的初衷是什么?

  宋兆普:当时想法很单纯,就是想用自家的医术救更多的孩子,让世人知道咱家的医术。2000年。我就曾经想过,要免费救治1000名脑瘫儿童。我想,用的是自家草药,能够负担得起。没想到真正开始给孩子们治病时,这么费钱。

  记者:钱主要都花在哪些方面,一共花了有多少钱?

  宋兆普:现在算下来,一共救治了福利院180多名孩子,社会上通过残联送来的有近300人。福利院的孩子,治疗和吃住都在医院,一个孩子一年算下来,花费将近6万元,护工、医药、营养品是主要的开支项目。医院两年来1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全部花到这里面了,该买的设备都没有买。

  记者:后悔不?有没有想过长期坚持下去?

  宋兆普:从来没后悔过。各级政府都很支持我,也给了医院很高的荣誉。民政厅已经拨付了300多万元,社会各界也有捐助。既然已经开始做了,就要坚持下去。光靠爱心人士掏钱,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增加医院的造血功能。我拼命多看病、多坐诊,来给孩子们的治疗增加点资金。

  记者:救治这些孩子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改变?

  宋毅豪(宋兆普之子):我大学毕业时,父亲开始干这件事。养着100多个孩子,手机无论啥时候都不能关,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提心吊胆。每到换季时,有一个孩子感冒、出水痘,都会让父亲好几天睡不着觉。其实钱的压力不是最大的,钱花了可以再挣。有些风险你可以预料到,但避免不了。亲力亲为地做慈善,跟简简单单地捐钱,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脑瘫       慈善)(五明学佛网:脑瘫       慈善)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与当代社会互动的前导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既要解身苦 更要解心苦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 

 陈红兵教授: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陈星桥居士:关于佛教慈善的若干思考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