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功夫自始至終就放下而已


   日期:2011/7/31 1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功夫自始至終就放下而已

http://www.null/programs/view/U_RvQz9sbaw/

 

      大乘经教裡面讲得更清楚,《菩萨戒经》裡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讲五伦的关係。在佛法裡面讲「一切眾生本来是佛」,这都是佛说的。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根是扎在「父子有亲」这个点上;佛法的教学,是扎在「一切眾生本来是佛」。佛陀教育教学的目的何在?你现在迷失了自性,你本来是佛,现在迷了,你变成六道凡夫,佛教导我们终极的目标是让我们转凡成圣,回归到本来佛,佛陀教育就圆满!成佛难不难?经上讲的原理,你要是明瞭之后,你就晓得一点都不难,放下而已。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成阿罗汉,放下尘沙烦恼你就是菩萨,放下无明烦恼你就成佛,你就回归自性。所以佛法这个修学,真正讲修行功夫是什麼?自始至终就放下而已。為什麼叫你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佛就不会叫我们放下,叫你放下,全是虚妄,你把虚妄的东西放下,真的就现前,真的是什麼?佛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它就现前,妄的放下,真的就现前,这叫证真。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四O集)2010/9/11 档名:02-039-0140

只要一放下,智慧就现前

净土法门法师

 

1 古大德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事情多,你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烦恼多、是非多,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

 

2 真正要想成就,不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多问;不需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去跟他打交道——求我们自己心定,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3 少跟外界接触,能够保持心地清净,这是福报!跟外界接触,你没有定力,心里面当然会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的起贪爱之心,不合自己意思的就起嗔恚之心。

 

4 不仅嗔恚是烦恼,贪爱也是烦恼,总而言之,心本来是清净的,只要你起心动念,喜怒哀乐现行,这就叫烦恼。嗔恚、贪爱都是烦恼,染污了你的清净心,染污了你本有的智慧光明。

 

5 所以要改烦恼习气,首先要断嗔恚、断贪爱。地狱是嗔恚心变现的,不再嗔恚,不再发脾气,地狱就没有了;饿鬼道是贪心,从此以后不再有贪心,把贪心放下,饿鬼道就没有了。

 

6 现在人可怜,他人生的目标是拼命追求名利,追求功名富贵,殊不知功名富贵是烦恼的泉源,争名争利是自寻烦恼。

 

7 古人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刻意去求,是自寻烦恼——没有的时候想尽方法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天天患得患失,好苦!烦恼都从这里来的。

 

8 学佛,从哪里开始?从放下贪嗔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从这里下手。只要一放下,心清净了,智慧就现前——生活、工作、应酬都生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空法语)(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空法语)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